●张自涛
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T影像学表现对临床的诊断价值
●张自涛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T影像学表现对临床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6月的100例资料完善的急性阑尾炎病例(均已行手术确诊),做多层螺旋CT影像学表现分析。结果:100例资料完善的急性阑尾炎病例(均已行手术确诊)中,有54例卡他型急性阑尾炎,30例化脓型急性阑尾炎,16例坏疽型急性阑尾炎。多层螺旋CT影像学结果显示:阑尾肿胀且增粗68例,阑尾腔内伴有肠石44例,阑尾腔内伴有积气26例,阑尾周围组织伴有升高且密度不均匀30例,阑尾周围组织伴有积液18例,阑尾周围组织伴有炎性肿块8例,阑尾穿孔6例,阑尾腹水6例。多层螺旋CT与病理诊断结果总结果相符率为96%(96/100)结论:多层螺旋CT影像学表现应用于急性阑尾炎可以清楚显示其形态、组织结构等情况,对临床诊断价值起到重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急性阑尾炎;多层螺旋CT;影像学;临床诊断
临床上常见急腹症之一的急性阑尾炎[1],目前多采用X线或者彩超诊断,但是局限性较大。多层螺旋CT检查便捷,而且可清楚显示其形态、组织结构等情况,对于临床上诊断急性阑尾炎准确率较高。本次研究为探讨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T影像学表现对临床的诊断价值。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6月的100例资料完善的急性阑尾炎病例(均已行手术确诊)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性别:男:女=68例:32例;年龄:7岁至60岁,中位年龄(35±3.33)岁;病程:4小时至48小时(患者发病起至入院治疗时间);症状表现:恶心呕吐64例,发热76例,腹胀腹痛88例,反跳痛以及肌肉紧张46例,腹泻20例,肠梗阻2例。所有对患者的白细胞外周血象计数明显(↑),且中性粒细胞大于0.8或以上的有86例。
1.2 方法
(1)本次研究采用多层螺旋CT(U.S.GE);
(2)协助患者采取仰卧位;
(3)扫描定位象为头至足,扫描范围为膈肌至耻骨联合;
(4)扫描参数为120kv,150-180ma,层厚6毫米,层间距10毫米,螺距1毫米;
(5)扫描结束后,回盲区层厚1毫米-1.5毫米者,做M ip重建。
2.1 多层螺旋CT影像学表现
阑尾周围组织伴有炎性肿块8例;阑尾穿孔6例,阑尾肿胀且增粗68例;阑尾腔内伴有肠石44例;阑尾腔内伴有积气26例;阑尾周围组织伴有升高且密度不均匀30例;阑尾周围组织伴有积液18例;阑尾穿孔6例;阑尾腹水6例。
2.2 手术后病理诊断结果
(1)有54例卡他型急性阑尾炎;
(2)有30例化脓型急性阑尾炎;
(3)有16例坏疽型急性阑尾炎。
(4)有4例CT诊断为化脓性阑尾炎,但手术后病理确诊为阑尾有坏疽伴有穿孔形成。
2.3 多层螺旋CT与病理诊断结果总结果相符率为96%(96/100)。
急性阑尾炎的属于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是因为阑尾受阻塞,如阑尾变窄、黏液或肿瘤等,导致管壁增厚,表现为黏膜炎性水肿,从而诱发全层阑尾壁、盲肠端以及邻近腹膜、系膜都形成肿胀表现,而且有炎性渗出液表现。若病情继续发展,可形成穿孔甚至坏死等,因此,急性阑尾炎早期诊断、早期对症治疗极为重要[2]。
急性阑尾炎部分患者可以依据其症状表现、临床体征以及相关的实验室结果可以做出准确性诊断。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彩超作为急性阑尾炎常用检查项目之一,但是因为受肠气等影响,阑尾显示不清楚,阑尾周围的病变情况亦显示模糊。使用多层螺旋CT扫描能够直观地显示阑尾异常情况,以及周围炎性病变,对于急性阑尾炎早期诊断起到重要作用。
多层螺旋CT扫描[3][4]阑尾穿孔表现为肠腔外有气体或脓肿、阑尾结石,增强对比剂后可见有缺损阑尾壁。多层螺旋CT增强后可以更清晰看到坏疽时阑尾不强化的表现,可以更早发现诊断坏疽性阑尾炎,但是若表现为脓肿或者蜂窝组织炎,那么在鉴别穿孔上有难度。本次研究中,CT诊断为化脓性阑尾炎有4例,但手术后病理确诊为阑尾有坏疽伴有穿孔形成。再次分析该4例CT诊断图像,阑尾周围的软组织表现有肿块,阑尾内部伴有组织液化现象且密度不均匀,因临床诊断经验上的不足,提示为化脓性阑尾炎。
本次研究结果得知,多层螺旋CT与病理诊断结果总结果相符率为96%(96/100)。说明急性阑尾炎应用多层螺旋CT影像学表现可以清楚显示其形态、组织结构等情况,对临床诊断价值有着重要的诊断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单位: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1]杨宏,姜斌,焦月.80例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T诊断[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6,14(2):91-92.
[2]赵润.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T诊断[J].实用医技杂志,2016,23(1):58-59.
[3]侯锦东.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J].当代临床医刊,2015,28(5):1654-1655.
[4]周智,储毅威,孟宝升.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13(6):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