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水平调节儿童阅读眼动注视模式的发展:基于9~11岁儿童的证据*

2017-02-01 00:53,
心理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注视点眼动年龄段

,

(1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天津 300387) (2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天津 300074)

(3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研究中心,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 300222)

1 问题提出

人类 80%的知识都是通过阅读获得(管晶晶,胡鑫,王文静,2012)。因此,掌握阅读这项认知技能对儿童的发展至关重要。基于眼动注视模式能够精确反映阅读认知加工过程这一事实(Liversedge et al.,2016; Liversedge & Findlay,2000; Rayner,1998,2009),近年来,采用眼动技术从眼动注视模式的变化角度揭示儿童阅读认知技能的习得与发展机制成为阅读认知领域的研究热点(如 Blythe et al.,2012; Jincho,Feng,& Mazuka,2014; Mancheva et al.,2015; Vorstius,Radach,& Lonigan,2014; 闫国利,刘妮娜,梁菲菲,刘志方,白学军,2015)。

目前,研究者对儿童阅读眼动注视模式发展的研究结果已有定论:随着儿童生理年龄的增长和阅读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在阅读中的眼跳距离逐步增大,注视次数、再注视比率逐步降低,跳读率逐步增加。到11岁左右,儿童在阅读中的眼动注视模式接近于成人水平(Blythe,Häikiö,Bertam,Liversedge,& Hyönä,2011; Blythe,Liversedge,Joseph,White,& Rayner,2009; Feng,Miller,Shu,& Zhang,2009;Häikiö,Bertram,Hyönä,& Niemi,2009; Joseph,Liversedge,Blythe,White,& Rayner,2009; Reichle et al.,2013)。该发展模式存在于英语、芬兰语、德语、汉语等多种语言中,具有跨语言的一致性(Blythe,2014; Blythe & Joseph,2011; Reichle et al.,2013)。

然而,研究者就儿童阅读眼动注视模式的发展动力问题还存在理论争论,即什么原因导致了儿童阅读眼动注视模式的逐步发展。对该问题的探讨,在理论上有助于揭示儿童阅读眼动注视模式发展的内在机制,进而建立关于儿童阅读认知发展的计算机模型,弥补儿童阅读认知研究领域的不足; 此外,明确儿童阅读眼动注视模式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实践上还有助于为提高儿童(尤其是阅读困难儿童)阅读效率的有效途径提供理论支持。

Reichle等人(2013)在总结相关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如 Blythe et al.,2009,2011; Häikiö et al.,2009;Joseph et al.,2009; Kirkby,Corbic,Drieghe,&Liversedge,2011等),提出解释儿童阅读眼动注视模式发展动力的3种假说:第一,语言熟练度假说(linguistic proficiency hypothesis)。该假说认为,阅读眼动注视模式的发展主要归因于读者语言加工效率的提高。换言之,当儿童阅读技能不断提高时,他们在词汇识别和后词汇加工的速度和准确性方面随之提高,具体在眼动注视模式上会表现出注视时间缩短,注视次数减少,眼动速度较快等特点;第二,眼球运动调试假说(oculomotor-tuning hypothesis)。该假说认为,阅读眼动注视模式发展的主要动力在于儿童眼球运动系统的协调性提高。进一步解释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眼球运动系统在生理水平上会发展的相对成熟,因此,眼球运动本身的协调性也逐步增高,这是促使阅读眼动注视模式变得更加有效的原因; 第三,语言熟练度假说和眼球运动调试假说的融合。该假说认为,阅读眼动注视模式的发展动力既来源于儿童各项语言操作技能和认知技能的提高,同时也取决于儿童眼球运动协调性的逐步成熟。

虽然Reichle等人(2013)通过计算机模拟,初步验证了第一种假说(语言熟练度假说)的正确性,并且用该假说解释了目前一些实验结果:由于高水平读者拥有较高水平的语言操作技能,因此,他们在阅读中倾向于采用整体注视的加工策略,即注视次数少,注视点持续时间短,加工效率高; 而低水平读者的各项语言操作技能都较低。因此,他们在阅读中倾向于采用频繁注视的眼动注视模式,即注视次数多,注视点持续时间长,加工效率低(闫国利,王丽红,巫金根,白学军,2011)。即使如此,也无法排除第二种假说(眼球运动调试假说)存在的可能性,原因有三:第一,相关研究发现,虽然儿童在6、7岁时就可以采用和成人一样的眼跳定位策略(saccadic targeting strategy; McConkie et al.,1991),但是,在一些简单的眼跳任务中,研究者却发现年幼儿童在计划眼跳的速度和精确性上均低于年长儿童和成人(Klein & Foerster,2001; Luna,Velanova,& Geier,2008)。这表明随着儿童生理年龄的增长,他们在眼跳计划的速度和精确性上也在逐步发展,这也可能是导致儿童阅读眼动注视模式发展的重要原因。第二,由于多数研究均通过选择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作为被试对儿童阅读眼动注视模式的发展模式进行探讨,而忽视了不同年龄儿童眼球运动的协调程度不同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因此,支持第一种假说的实验结果本身也无法排除第二种假说存在的可能性; 第三,支持上述两种观点的证据来自于不同的实验,由于实验设计以及研究者所关注的理论视角均不同,因此,无法系统地对已有研究结果进行比较。

综上所述,若想探讨儿童阅读眼动注视模式发展过程中的内在动力,需要在同一实验中系统考虑读者的阅读水平以及眼球运动协调性这两个关键因素。由于生理年龄是反映儿童眼球运动协调性的主要指标(Reichle et al.,2013),本研究首先在小学3~5年级中(分别对应 9、10、11岁)分别选取入学年龄相同的儿童作为被试,实现对眼球运动协调性的操纵。之所以在9~11岁儿童中选择,是因为该阶段是儿童阅读眼动注视模式发展最快并逐步达到成熟的阶段(Blythe,2014; Reichle et al.,2013); 其次,根据同一年龄段内读者的相对阅读水平,在各个年级中选取高、中、低三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用以实现对儿童阅读水平的操纵; 最后,鉴于文本难度是影响读者阅读眼动注视模式的重要原因(Blythe& Joseph,2011; Feng et al.,2009),本研究要求儿童阅读与其年龄相匹配的实验材料,用以排除文本难度对研究结果可能产生的干扰作用。总之,本研究通过探讨同年龄段内不同阅读水平儿童的阅读眼动注视模式是否经历相同的发展过程,用以验证语言熟练度假说和眼球运动调试假说在解释儿童阅读眼动注视模式发展动力中的正确性。

基于Reichle等人(2013)的解释,本研究有如下预测:第一,如果语言熟练度假说是揭示读者阅读眼动注视模式的唯一动力,那么,在同年龄段内,读者阅读水平的高低意味着他们各项语言操作技能水平上的不同。因此,我们预测,同年龄段内高水平读者拥有相对成熟的阅读眼动注视模式,中水平读者次之,低水平读者的阅读眼动注视模式最不成熟,并且这种模式在 3个年龄段内保持一致; 第二,如果眼球运动调试假说是揭示读者阅读注视模式的唯一动力,我们预测,3个年龄段内不同阅读水平儿童的阅读眼动注视模式将不会存在量上的差异; 第三,如果语言熟练度假说和眼球运动调试假说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又存在如下两种可能性:(1)如果二者交互作用,当儿童眼球运动系统不成熟时,阅读水平的高低会影响读者阅读眼动注视模式的成熟程度,这种影响会随着儿童眼球运动协调性的增强而减弱。一旦读者的基本眼动行为达到成熟,阅读水平的高低将不再影响其阅读眼动注视模式,即9岁儿童的阅读水平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其阅读眼动注视模式的发展,10岁次之,到11岁语文阅读水平本身的差异将不会表现在儿童的阅读眼动注视模式上; (2)如果二者独立作用于阅读眼动注视模式的发展,我们预测,随着儿童阅读水平的提高,他们眼动注视模式的成熟程度会越来越高,这种趋势将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更加明显。

2 方法

2.1 被试

来自天津市津南实验小学的135名小学生参加了眼动实验。其中,8岁三年级儿童45名(男生25名,女生20名); 9岁四年级儿童45名(男生21名,女生24名); 10岁五年级儿童45名(男生24名,女生 21名)。所有被试均在 6岁入学,智力正常,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无退级或跳级,无阅读障碍,无色盲色弱。眼动实验在下学期进行,经统计,此时各年级被试的平均年龄分别为9.1岁、10.3岁和11.2岁。

2.2 实验材料

2.2.1 被试筛选过程及材料

第一,语文阅读水平测试题目的编制。请三、四、五年级语文组教研室(各5名语文任课教师)根据研究者事先设置好的语文能力测试结构(包括字词知识、句子理解、诗词理解和阅读理解四部分),编制一套语文阅读水平测试题目,总分为100分。

第二,实测。在津南实验小学三、四、五年级的所有班级进行实测。其中,8岁三年级儿童 168人,9岁四年级儿童170人,10岁五年级儿童205人,并要求各任课教师按照标准答案进行打分。

第三,选择被试。结合上学期期末语文考试成绩,以及语文阅读水平测试的成绩,在各年级进行大排名。选择排名前 15名的作为高阅读水平组被试,选择中间15名作为中阅读水平组被试,选择倒数第6至20名作为低阅读水平组被试。之所以从倒数第6名开始选择低阅读水平组儿童,是因为在对班级语文任课教师访谈时发现,排名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五的两名 9岁三年级儿童是阅读困难儿童,不适合参加实验。虽然其他两个年级倒数后5名的儿童不属于阅读困难儿童,但为了在3个年级中实施统一的被试筛选标准,均从倒数第 6名开始选择。每组被试各个分测验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见表1所示。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3组被试的总成绩及两个分成绩在各个年级均达到显著水平,Fs >5.76,ps < 0.01。高与中、中与低水平组被试的各个分测验成绩存在显著差异,ts > 2.58,ps < 0.05。表明3组被试的选择是有效的。

表1 各年级高、中、低阅读水平组的语文成绩及标准差

2.2.2 眼动实验材料

首先,要求各年级语文教研组5名任课教师从课外阅读材料中选择适合本年级学生阅读,从未读过的10篇文章,体裁以记叙文和说明文为主。文章字数在178到230个汉字之间。

其次,分别在各年级抽取 15名不参加眼动实验的小学生对10篇文章的难度、易读性做5点等级评定(“1”表示非常简单,和非常容易阅读; “5”代表非常难,且非常不容易阅读)。同时,要求他们将文章中不认识的字用“___”标出。最后,选择难度系数最小、易读性最高,且无生字的5篇文章作为正式实验材料。各年级正式实验材料的难度和易读性平均等级见表2所示。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各年级实验材料的平均难度等级和平均易读性等级均不存在显著差异,Fs < 2.11,ts > 0.05。表明,各年级实验材料在难度和易读性上处于同一水平。

表2 各年级实验材料的平均难度和平均易读性等级及标准差

2.3 实验设计

本实验包括两个自变量,语文阅读水平(包括低、中、高三个水平)和年龄(包括 9、10、11岁三个水平)。尽管各年级的实验材料处于同一难度、同一易读性水平,可以看做各年级间的阅读材料是同质的,但由于各年龄段儿童阅读材料不同这一事实,在结果分析中并未将年龄作为一个组间变量来分析(见 Blythe et al.,2012)。

2.4 实验仪器

采用由加拿大SR Research公司开发的Eyelink 1000型眼动仪记录被试的眼动轨迹。仪器采样率为1000 Hz。实验材料在19英寸的DELL显示器上呈现,屏幕分辨率为 1024×768像素。被试眼睛与屏幕之间的距离为75 cm。刺激以宋体20号字体呈现,每个汉字的大小为32×32像素,呈1.08°视角。行间距为2倍行距。

2.5 实验程序

被试坐在距离眼动仪75 cm处,将下颌放在下颌托上。由主试告知被试在实验过程中头尽量保持不动。采用九点模式进行眼校准,平均误差小于0.4°,用以保证眼动轨迹记录的精确性。在正式实验前,被试先进行练习,待熟悉实验程序和要求之后,进入正式实验。被试通过按鼠标左键完成当前篇章的阅读。重新校准之后,进入下一篇章阅读。在阅读完所有实验材料之后,由主试口头向被试提问与阅读材料相关的 3个问题,如“你能简单说说《小白菜》这一短文述说了一个什么故事吗?”,从被试回答问题的情况推断他们是否在实验过程中认真阅读了实验材料。

2.6 眼动分析指标

选取如下眼动指标作为反映阅读眼动注视模式的主要分析指标:

(1) 平均注视时间(mean fixation duration)以及注视点持续时间分布(frequency distributions of fixation durations),是指儿童在文本阅读中所有注视点持续时间的的平均值及其分布。二者是反映读者阅读眼动注视模式中“注视时间”的重要指标(Vorstius et al.,2014);

(2) 单字平均注视次数(mean numbers of fixations per character)和单字平均注视时间(mean fixation durations per character),是指平均落在每个汉字上的注视次数和注视时间。将二者相结合,可以从阅读速度的角度对读者的阅读眼动注视模式进行有效揭示(Feng et al.,2009);

(3) 平均向前注视次数(mean numbers of progressive fixations per character)和平均回视次数(mean numbers of regressive fixations per character),分别是指阅读中眼跳从左至右(向前注视)和从右至左(回视)的平均注视次数。前者反映了读者对阅读信息的实时加工过程,后者反映了读者对之前阅读信息的再加工过程。这两个指标受读者阅读水平和文本难度的双重影响(闫国利等,2013),可以从“眼跳”的角度反映读者的阅读眼动注视模式。

(4) 平均向前眼跳距离(mean forward saccadic amplitude)以及向前眼跳距离分布(frequency distributions of forward saccadic amplitude),是指阅读中所有向前注视的平均眼跳距离及其分布。较大的眼跳距离意味着读者在眼跳前的注视中所加工的信息相对较多。这两个指标也是反映读者阅读眼动注视模式中“眼跳” (saccade)状况的重要指标(Feng et al.,2009)。

3 结果

根据如下标准删除数据(Blythe et al.,2012;Liversedge et al.,2016):(1)眼动数据追踪丢失或眼动发生较大幅度漂移,共删除 5人数据,剩余 129人(9岁三年级儿童43人,10岁四年级儿童44人,11岁五年级儿童 42人); (2)注视点持续时间小于80 ms或大于1200 ms。剔除数据占总数据的0.7%。

3.1 平均注视时间以及注视点持续时间分布分析

不同年龄儿童在篇章阅读中的平均注视时间以及注视点持续时间分布结果如图1所示。首先对平均注视时间做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语文阅读水平的主效应在3个年龄段内均不显著,Fs <2.91,ps > 0.05,表明不同语文阅读水平组儿童在阅读难度一致的文章时,其平均注视时间上并未表现出任何差异。

进一步对注视点持续时间分布进行分析:首先,以时间间隔作为横坐标,画出不同阅读水平组的注视点持续时间分布图(如图1右); 其次,以阅读水平为自变量,对每一分布图的偏态系数进行差异检验。结果发现:在9岁儿童中,相比于中、低水平组,高水平组儿童拥有较多的短注视和较少的长注视,ts > 2.0,ps < 0.05,ds > 0.23; 在10岁儿童中,高水平组较低水平组有较多短注视和较少长注视的趋势,t(26)=1.90,p=0.069,d=0.13; 11岁五年级儿童中不同水平组的注视点持续时间分布曲线几乎相同,ts < 0.65,ps > 0.05。该结果表明,虽然同年龄段内儿童的阅读水平高低并没有调节读者的平均注视时间,但是注视点持续时间分布却受调节,并且该调节作用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减弱。

3.2 单字平均注视次数和单字平均注视时间分析

由于单字平均注视次数和单字平均注视时间两个指标的结果趋势完全一致(见图2所示)。因此,将二者结果综合呈现。语文阅读水平的主效应在9、10岁儿童中均显著,Fs > 3.20,ps < 0.05,η2> 0.16,在11岁儿童中不显著(Fs=0.95,ps > 0.05)。事后检验发现:对于9岁儿童,高水平组被试在每个汉字上的平均注视时间和平均注视次数显著低于中、低水平组,ts > 3.09,ps < 0.001,ds > 0.50,然而,中、低水平组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ts < 1.28,ps> 0.05;对于 10岁儿童,高水平组儿童在每个汉字上的平均注视时间和平均注视次数显著低于低水平组(ts> 2.89,ps< 0.001,ds > 0.45),然而,高、中以及中、低水平组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ts < 1.44,ps >0.05。该研究结果表明,在 9岁时,阅读水平较高的儿童在阅读速度上显著快于其他儿童; 在 10岁时,阅读速度之间的差异仅表现在高、低阅读水平者之间; 随着读者年龄的增长和阅读水平的整体提高(到11岁时),读者本身阅读水平高低之间的差异并未表现在阅读速度方面。

图1 各个实验条件下的平均注视时间和注视点持续时间分布

图2 各个条件下的单字平均注视次数和单字平均注视时间

3.3 平均向前眼跳次数和平均回视次数分析

不同年龄儿童在单字上的平均向前眼跳次数以及回视次数见图3所示。在单字平均回视次数的分析中,语文阅读水平的主效应在3个年龄段中均不显著,Fs < 3.10,ps > 0.05,表明不同阅读水平之间的被试,在平均回视次数上并未表现出任何差异。该结果重复了前人的相关研究结果(如 Chen,Song,Lau,Wong,& Tang,2003; Feng et al.,2009;McConkie et al.,1991),表明儿童在阅读中的回视行为并未表现出一般的发展模式。

在单字平均向前眼跳次数的分析中,阅读水平的主效应在9、10岁儿童中显著,Fs > 3.79,ps <0.05,η2> 0.18,在11岁儿童中不显著(F(2,39)=0.39,p> 0.05)。事后检验发现:在9岁时,高水平组儿童的平均向前眼跳次数显著低于中、低水平组,ts > 2.05,ps < 0.05,ds > 0.29,然而,中、低水平组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t(27)=0.49,p> 0.05; 到10岁时,高水平组儿童的平均向前眼跳次数显著低于低水平组(t(29)=2.40,p< 0.05,d=0.35),然而,高、中以及中、低水平组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ts <1.93,ps > 0.05。该研究结果表明,在9岁时,阅读水平较高的儿童拥有较少的向前眼跳次数。到10岁时,向前眼跳注视次数之间的差异仅表现在高、低阅读水平者之间;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阅读水平的整体提高(到11岁时),读者本身阅读水平高低之间的差异并未表现在平均向前注视次数这个指标上。

3.4 平均向前眼跳距离及其分布分析

图3 各个条件下的单字平均向前注视次数和平均回视次数

由于不同阅读水平组儿童在向前眼跳次数的分析中表现出了差异,有必要对向前眼跳行为的具体差异进行深入分析。基于向前眼跳距离是反映读者阅读效率高低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对平均向前眼跳距离及其分布做了进一步分析(见图4所示)。

在 9岁三年级儿童的向前眼跳距离分析中(见图4所示),语文阅读水平组的主效应达到显著,F(2,40)=7.64,p< 0.001,η2=0.35。进一步检验发现,高水平组儿童的平均向前眼跳距离显著长于中、低水平组,ts > 2.76,ps < 0.05,ds > 0.36,然而,中、低水平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t(27)=0.88,p>0.05。进一步对各水平组儿童的向前眼跳距离分布进行分析,并对其分布的偏态系数进行差异检验,结果发现:相比于中、低水平组,高水平组儿童拥有较多的长眼跳距离和较少的短眼跳距离(ts >2.22,ps < 0.05,ds > 0.33),中、低水平组之间在向前眼跳注视分布的曲线上几乎重合(t(27)=0.23,p> 0.05)。

在 10岁四年级儿童的向前眼跳距离分析中,虽然其主效应不显著(F(2,40)=1.81,p> 0.05),但是从平均数上看,高、中水平组的向前眼跳距离有长于低水平组儿童的趋势。向前眼跳距离分布图的结果显示,不同阅读水平组儿童的向前眼跳距离分布未呈现出显著差异,ts < 0.65,ps > 0.05。

图4 各个条件下的平均向前眼跳距离以及分布

在 11岁五年级儿童的向前眼跳距离分析中,语文阅读水平的主效应不显著,F(2,40)=0.98,p>0.05。向前眼跳距离的分布结果发现,3个不同阅读水平组儿童也并未呈现出显著差异,ts < 0.75,ps >0.05。

该研究结果表明,在儿童 9岁时,语文阅读水平相对较高的小学生倾向于采用大幅度的眼跳模式进行阅读,而阅读水平相对较低的读者则采用小幅度的眼跳模式; 到10岁时,相比于高、中水平组儿童,低水平组儿童有采用小幅度眼跳模式的倾向性; 到11岁时,随着读者年龄的增长和阅读水平的整体提高,读者本身语文阅读水平高低之间的差异并未表现在平均向前眼跳幅度及其分布上。该结果同样表明,随着儿童生理年龄的增长以及阅读水平的整体提高,同一年龄段内阅读水平对儿童向前眼跳行为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小,最终消失。

4 讨论

4.1 阅读水平对儿童阅读眼动注视模式发展的影响

本研究同时操纵读者的阅读水平以及生理年龄,并有效排除文本难度这一额外变量,探讨了阅读水平如何影响读者阅读眼动注视模式的发展这一基本问题。结果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同年龄阶段儿童的阅读眼动注视模式受读者本身阅读水平的制约经历了一个从有到无、逐步下降的发展全程,即9岁儿童的阅读眼动注视模式受读者本身阅读水平的影响最大,10岁次之,直至11岁,这种影响逐步消失。然而,韩玉昌、隋雪和任延涛(2005)在研究中要求所有年龄段儿童均阅读适合最低水平儿童的文章时,发现不论9岁还是11岁儿童,高水平儿童的阅读眼动注视模式都优于低水平儿童。由于两项研究最明显的不同是研究者对文本难度的操纵,而已有研究发现,文本难度是影响读者阅读眼动注视模式的重要因素,即相比于难度较大的文本阅读,读者在阅读文本难度较小的文章时,眼跳距离增大、注视次数变少、跳读率增加(Hsu &Huang,2000)。因此,在本研究中控制文本难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有必要的。具体地说,每个年龄段儿童读者阅读适合他们阅读水平的文章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地板效应”和“天花板效应”的出现,更为客观地反映读者阅读水平对阅读眼动注视模式的影响是否存在特定发展模式这一理论问题。

具体分析来看,阅读水平对儿童阅读眼动注视模式发展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三方面:

第一,反映在平均注视时间及其分布上。跨语言的发展研究均发现(如Chen et al.,2003; Feng et al.,2009; McConkie et al.,1991),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在阅读中的平均注视时间呈下降趋势。然而本研究并未发现同年龄段内不同阅读水平儿童在平均注视时间上有显著差异。在注视点持续时间的分布上,无论同年龄段内读者阅读水平的高低如何,其峰值均在180ms左右,这重复了McConkie等人(1991)的研究结果。然而,在9岁时,相比于中、低水平儿童,高水平儿童拥有较多的短注视和较少的长注视; 在10岁时,虽然也发现同样的趋势,但是在效应量上有所减弱; 在11岁时,阅读水平之间的差异并未表现在注视点持续时间的分布上。该研究结果重复了Feng等人(2009)的发现,表明同年龄段内儿童阅读眼动注视模式发展的调节,并未表现在注视点平均时间的差异上,而只是表现在长注视发生的可能性上。

第二,反映在阅读速度方面。以往研究发现,随着读者阅读水平的提高,当他们在阅读同一难度的文本时,阅读速度随之提高(Chen et al.,2003)。本研究在考察同年龄段内儿童阅读水平在阅读速度上的差异时,发现年龄越小的儿童,其阅读速度受阅读水平高低的影响越大; 这种影响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减弱; 至11岁时,随着儿童阅读眼动注视模式的基本成熟,阅读水平对阅读速度的影响随之消失。该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更加细致地了解到儿童阅读眼动注视模式发展过程中读者阅读水平和阅读速度之间的关系。

第三,反映在向前眼跳注视行为,但并未体现在回视行为中。阅读中的向前眼跳行为反映了读者对当前信息的实时加工过程,而回视行为反映了读者对信息的再加工过程(闫国利等人,2013)。已有研究发现,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阅读水平的提高,其向前眼跳注视行为在逐步发展(表现为向前眼跳次数增多,眼跳距离增大),而回视行为并未发展(Chen et al.,2003; Feng et al.,2009)。本研究结果则进一步发现,同年龄段内儿童阅读水平对阅读眼动注视模式的影响同样表现在向前眼跳注视行为上,并呈现出一定的发展趋势,即低年龄儿童的向前眼跳行为受读者阅读水平的影响较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影响越来越小,并随之消失。该结果表明,在儿童阅读眼动注视模式发展并未完全成熟的时候,阅读水平的高低和向前眼跳注视行为的有效性呈正比,即儿童的阅读水平越高,其向前眼跳注视行为越有效; 但当儿童的阅读眼动注视模式发展成熟时,向前眼跳行为也达到成熟,此时,阅读水平对儿童向前眼跳注视行为的调节作用便消失了。至于阅读水平对儿童向前眼跳行为的影响为何没有体现在回视行为上,正如 Feng等人(2009)所陈述的,目前还没有适宜的解释,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发现,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阅读经验的增加,阅读水平对阅读眼动注视模式的调节作用逐步变小,最后消失。该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长注视点的减少、阅读速度的提高以及向前眼跳距离的增加三个方面。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选择被试时的特殊性,本研究结果在外推效度上可能存在一定的限制:在选择阅读水平差被试时,结合语文任课老师对班上儿童的主观评价(倒数前五名内有阅读困难儿童),是从倒数第六名开始选择。也就是说,本研究中低阅读水平组儿童的阅读水平在同年龄段内不是最低,而是相对较低。尽管统计检验结果发现中阅读水平组被试的各项测验成绩均显著高于低阅读水平组,意味着本研究中被试的选择是有效的,但今后的研究中仍有必要在同年龄段内增大各阅读水平组之间的差异,验证本研究结果的普适性。

4.2 研究结果对儿童阅读眼动注视模式发展动力的启示

在前言中,基于Reichle等人(2013)提出的解释阅读眼动注视模式发展动力的3种假说,研究者提出了 4种解释阅读眼动注视模式发展动力的可能性:语言熟练度假说、眼球运动调试假说,二者独立起作用,二者交互起作用。本研究最重要的发现是:小学低年级儿童的阅读眼动注视模式受读者本身阅读水平高低的影响最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读经验的增加,这种影响越来越小,直到消失。显然,该研究结果支持第三种观点,即阅读眼动注视模式发展的基本动力来源于读者各项语言操作技能的提高以及眼球运动协调性的提高,二者交互作用于儿童阅读眼动注视模式的发展。具体地说,当儿童的阅读水平提高时,一方面他们能够快速并有效的进行词汇识别,同时也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其它和文本加工相关的语言操作,进而能够快速有效的完成语义提取过程,最终在文本层面进行语义整合,完成文本阅读过程。因此,随着读者词汇和语言加工速度的提高,完成这些操作所需的单个注视点的时间就会减少,这也会缩短读者从当前注视点转移到下一个注视点所需的时间,具体表现为眼动速度的加快; 另一方面,随着读者词汇和语言加工效率的提高,在单个注视过程中,读者花费较少的时间就能提取较大范围的文本信息,这也是注视点持续时间缩短和注视次数减少的主要原因。总之,随着读者阅读水平的提高,他们的各项语言加工变得越来越有效,这是促使他们阅读眼动注视模式发展的一方面动力。另一方面,当儿童的阅读水平提高时,也就味着他们眼球运动的准确性逐步提高,例如,他们像成人一样将更多的首次注视落在词的中间部位,从而减少再注视的可能性(Zang,Liang,Bai,Yan,& Liversedge,2013; 白学军等,2011; 孟红霞,白学军,臧传丽,闫国利,2014),这也是促使他们阅读眼动注视模式发展的另一动力。

那么,各项语言操作技能和眼球运动的协调如何共同作用于读者阅读眼动注视模式的发展?研究者认为,由于9岁儿童的眼球运动协调性相对较差,此时,儿童的各项语言操作技能水平的高低(如词汇识别和句法加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的阅读水平。因此,该年龄阶段儿童在阅读中的眼动注视模式受读者本身阅读水平的影响很大。结合本研究结果发现,这种影响只是表现在注视次数的多少和眼跳距离的长短上,并未在单个注视点持续时间的减少上有所体现。这可能是由于阅读水平相对较高的被试拥有较大的阅读知觉广度(闫国利等,2011)。因此,在一次注视中,阅读水平较高的儿童虽然并未体现在单个注视点平均注视时间的减少上,但是他们能在一次注视中加工较大范围的信息(即阅读知觉广度大),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注视次数和增大眼跳距离。随着儿童生理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眼球运动协调性发展的相对较为成熟,此时,儿童各项语言操作技能水平的高低在阅读眼动注视模式发展上的作用将会相对变小。因此,在 10岁儿童中,我们发现读者阅读水平的高低对读者阅读眼动注视模式的调节作用逐步减小。结合已有研究结果,直至11岁左右(小学五年级),儿童眼球运动的协调性已基本达到成人的水平(Blythe et al.,2011),其阅读知觉广度也接近于成人(Rayner,1998,2009)。此时,读者的阅读眼动注视模式将不再受读者阅读水平高低的调节。

5 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得出如下结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其阅读眼动注视模式的发展受读者本身阅读水平高低的影响越来越小,直至消失。具体表现为:9岁儿童影响最大,10岁儿童次之,直到11岁,这种影响才随之消失。该结果表明读者阅读眼动注视模式的发展动力来源于语言操作技能和眼球运动协调性提高的交互作用。

Bai,X.J.,Meng,H.X.,Wang,J.X.,Tian,J.,Zang,C.L.,&Yan,G.L.(2011).The landing positions of dyslexic,age-matched and ability-matched children during reading spaced text.Acta Psychologica Sinica,43(8),851–862.

[白学军,孟红霞,王敬欣,田静,臧传丽,闫国利.(2011).阅读障碍儿童与其年龄和能力匹配儿童阅读空格文本的注视位置效应.心理学报,43(8),851–862.]

Blythe,H.I.(2014).Developmental changes in eye movements and visual information encoding associated with learning to read.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23(3),201–207.

Blythe,H.I.,Häikiö,T.,Bertam,R.,Liversedge,S.P.,&Hyönä,J.(2011).Reading disappearing text: Why do children refixate words?Vision Research,51(1),84–92.

Blythe,H.I.,& Joseph,H.S.S.L.(2011).Children's eye movements during reading.In S.P.Liversedge,I.Gilchrist,& S.Everling (Eds.),The Oxford handbook of eye movements(pp.643–662).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lythe,H.I.,Liang,F.F.,Zang,C.L.,Wang,J.X.,Yan,G.L.,Bai,X.J.,& Liversedge,S.P.(2012).Inserting spaces into Chinese text helps readers to learn new words: An eye movement study.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67(2),241–254.

Blythe,H.I.,Liversedge,S.P.,Joseph,H.S.S.L.,White,S.J.,& Rayner,K.(2009).Visual information capture during fixations in reading for children and adults.Vision Research,49(12),1583–1591.

Chen,H.-C.,Song,H.,Lau,W.Y.,Wong,K.F.E.,& Tang,S.L.(2003).Develop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eye movements in reading Chinese.In C.McBride-Chang & H.-C.Chen(Eds.),Reading development in Chinese children(pp.157–169).Westport,CT: Praeger.

Feng,G.,Miller,K.,Shu,H.,& Zhang,H.C.(2009).Orthograph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ading processes: An eye-movement study of Chinese and English.Child Development,80(3),720–735.

Guan,J.J.,Hu,X.,& Wang,W.J.(2012).“Reading brain”and children’s reading literacy: A literature review of brain science research on children’s readng and implications.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8(4),55–61.

[管晶晶,胡鑫,王文静.(2012).理解”阅读脑”提高儿童阅读素养——儿童阅读的脑科学研究及其教育启示.教育学报,8(4),55–61.]

Häikiö,T.,Bertram,R.,Hyönä,J.,& Niemi,P.(2009).Development of the letter identity span in reading: Evidence from the eye movement moving window paradigm.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102(2),167–181.

Han,Y.C.,Sui,X.,& Ren,Y.T.(2005).A study on eye movements of reading texts for pupil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Psychological Science,28(3),550–553.

[韩玉昌,隋雪,任延涛.(2005).小学学习困难生阅读过程中的眼动特征.心理科学,28(3),550–553.]

Hsu,S.H.,& Huang,K.C.(2000).Effects of word spacing on reading chinese text from a video display terminal.Perceptual & Motor Skills,90(1),81–92.

Jincho,N.,Feng,G.,& Mazuka,R.(2014).Development of text reading in japanese: An eye movement study.Reading& Writing,27(8),1437–1465.

Joseph,H.S.S.L.,Liversedge,S.P.,Blythe,H.I.,White,S.J.,& Rayner,K.(2009).Word length and landing position effects during reading in children and adults.Vision Research,49(16),2078–2086.

Klein,C.,& Foerster,F.(2001).Development of prosaccade and antisaccade task performance in participants aged 6 to 26 years.Psychophysiology,38(2),179–189.

Kirkby,J.A.,Blythe,H.I.,Drieghe,D.,& Liversedge,S.P.(2011).Reading text increases binocular disparity in dyslexic children.PLoS One,6(11),e27105.

Liversedge,S.P.,Drieghe,D.,Li,X.,Yan,G.L.,Bai,X.J.,&Hyönä,J.(2016).Universality in eye movements and reading: A trilingual investigation.Cognition,147,1–20.

Liversedge,S.P.,& Findlay,J.M.(2000).Saccadic eye movements and cognition.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4(1),6–14.

Luna,B.,Velanova,K.,& Geier,C.F.(2008).Development of eye-movement control.Brain & Cognition,68(3),293–308.

McConkie,G.W.,Zola,D.,Grimes,J.,Kerr,P.W.,Bryant,N.R.,& Wolff,P.M.(1991).Children’s eye movements during reading.In J.F.Stein (Ed.),Vision and visual dyslexia(pp.251–262).London: Macmillan.

Mancheva,L.,Reichle,E.D.,Lemaire,B.,Valdois,S.,Ecalle,J.,& Guérin-Dugué,A.(2015).An analysis of reading skill development using E-Z reader.Journal of Cognitive Psychology,27(5),657–676.

Meng,H.X.,Bai,X.J.,Zang,C.L.,& Yan,G.L.(2014).Landing position effects of coordinate and attributive structure compound words.Acta Psychologica Sinica,46(1),36–49.

[孟红霞,白学军,臧传丽,闫国利.(2014).并列和偏正结构双字合成词的注视位置效应.心理学报,46(1),36–49.]

Rayner,K.(1998).Eye movements in reading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20 years of research.Psychological Bulletin,124(3),372–422.

Rayner,K.(2009).Eye movements and attention in reading,scene perception,and visual search.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62(8),1457–1506.

Reichle,E.D.,Liversedge,S.P.,Drieghe,D.,Blythe,B.I.,Joseph,H.S.S.L.,White,S.J.,& Rayner,K.(2013).Using E-Z Reader to examine the concurrent development of eye-movement control and reading skill.Developmental Review,33(2),110–149.

Vorstius,C.,Radach,R.,& Lonigan,C.J.(2014).Eye movements in developing readers: A comparison of silent and oral sentence reading.Visual Cognition,22(3-4),458–485.

Yan,G.L.,Liu,N.N.,Liang,F.F.,Liu,Z.F.,& Bai,X.J.(2015).The comparison of eye movements between Chinese children and adults when reading disappearing text.Acta Psychologica Sinica,47(3),300–318.

[闫国利,刘妮娜,梁菲菲,刘志方,白学军.(2015).中文读者词汇视觉信息获取速度的发展——来自消失文本的证据.心理学报,47(3),300–318.]

Yan,G.L.,Wang,L.H.,Wu,J.G.,& Bai,X.J.(2011).The perceptual span and parafoveal preview effect of fifth graders and college students: An eye movement study.Acta Psychologica Sinica,43(3),249–263.

[闫国利,王丽红,巫金根,白学军.(2011).不同年级学生阅读知觉广度及预视效益的眼动研究.心理学报,43(3),249–263.]

Yan,G.L.,Xiong,J.P.,Zang,C.L.,Yu,L.L.,Cui,L.,& Bai,X.J.(2013).Review of eye-movement measures in reading research.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21(4),589–605.

[闫国利,熊建萍,臧传丽,余莉莉,崔磊,白学军.(2013).阅读研究中的主要眼动指标评述.心理科学进展,21(4),589–605.]

Zang,C.L.,Liang,F.F.,Bai,X.J.,Yan,G.L.,& Liversedge,S.P.(2013).Interword spacing and landing position effects during Chinese reading in children and adult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39,720–734.

猜你喜欢
注视点眼动年龄段
眼动仪技术在里院建筑特色分析中的应用
不同年龄段妊娠早期妇女维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基于眼动的驾驶员危险认知
基于ssVEP与眼动追踪的混合型并行脑机接口研究
基于超复数小波和图像空域的卷积网络融合注视点预测算法
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黑胶爱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
基于眼动信号的便携式无线智能交互系统设计
射击运动员的反向眼跳研究
静止眼动和动作表现关系的心理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