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积极养育行为对儿童顺从行为的早期预测与双向作用:从婴儿到学步儿*

2017-02-01 00:53
心理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学步合作性养育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首都师范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市“学习与认知”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8)

1 前言

作为父母养育实践中重要的一部分,积极养育(positive parenting)的概念内涵非常丰富。从具体的养育行为、养育信念到父母为儿童提供的养育环境中任何积极的成分都可以被纳入到积极养育的范畴中(Roskam,2015)。理论研究者指出积极养育是对民主型教养风格的延伸,其核心是父母与孩子之间形成一种合作性的关系取向(Holden,2015),而临床实践者则明确指出母亲敏感性、恰当的管教行为以及安全、自主的关系表征是积极养育干预的三个重要主题(Juffer,Bakermans-Kranenburg,& van IJzendoorn,2008)。父母的积极养育行为是积极养育的核心成分,它通过父母与儿童的互动直接影响儿童发展,其功能在于提高儿童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保护儿童远离各种身心问题。因此,在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中,父母的积极养育行为和儿童积极发展结果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

从养育的角度来看,借鉴教育学发展适宜性(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的理论:成人对儿童的养育实践要具有年龄适宜性,要根据儿童在不同阶段的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使用恰当的养育来促进其积极发展(梁玉华,庞丽娟,2011)。具体到婴儿期和学步儿期,常被提及的积极养育行为包括:对儿童的需求给予敏感的回应、鼓励和支持儿童自主性发展、使用恰当的管教策略为儿童建立规则等(Sroufe,Egelan,Carlson,& Collins,2005)。从发展结果的角度来看,顺从(compliance)行为中的“合作性顺从” (committed compliance)是学步儿期一种典型的积极发展结果。“合作性顺从”源自于儿童内部动机的驱动,表现为全心全意的、怀有良好意愿来遵循父母的目标,并伴随有内在服从感受的顺从行为。它不仅是儿童早期内部控制的表现,也被认为是促成学前期儿童规则内化的最主要因素。与此相对的“情境性顺从” (situational compliance)是由外部动机激发的、对父母即时要求的暂时服从,它是一种受父母权威被动影响的结果,会阻碍学前期儿童对规则的内化(Kochanska & Aksan,1995;Kochanska,Coy,& Murray,2001)。在这一阶段,儿童对父母指令和要求的顺从表现方式既反映了其当前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水平,也在其对社会规则的内化中起到里程碑式的作用。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探讨了儿童不同顺从行为的发生、发展及影响其表现出个体差异的因素,并且得到了一些较为一致的结论。如同龄的女孩比男孩表现出的合作性顺从行为更多、情境性顺从行为更少,气质特征上倾向于回避的儿童会表现出更多的合作性顺从行为等(张萍,梁宗保,陈会昌,张光珍,2012; Kochanska et al.,2001; Spinrad et al.,2012)。而对父母积极养育与儿童积极发展结果之间的研究,一方面要考虑成人采用具有发展适宜性的积极养育行为给儿童的发展带来的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根据Bell提出的双向作用模型,也要关注儿童自身的需要和能力的发展给父母养育带来的改变(Bell,1968)。

具体到父母养育行为与儿童顺从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早期研究者受到高压理论(Coercion Theory)的影响集中于讨论父母严厉的管教策略与儿童不顺从、反社会等问题行为之间的恶性循环(Patterson,1986),之后又将重点转向恰当的、低压的管教策略与儿童顺从发展之间的关系(如:Kochanska& Aksan,1995)。近15年来,我国学者在研究父母养育行为与儿童顺从行为发展的关系时,受Hoffman(1970)认知发展观点的影响,侧重于考察父母控制策略的作用,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如:陈会昌,李冬晖,侯静,陈欣银,2003)。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控制了儿童的性别和气质带来的差异后,父母消极控制策略和积极控制策略也仅能解释儿童顺从个体差异的14.7% (Huang & Lamb,2014),因此,有必要考虑家庭养育环境中的其它因素对儿童顺从发展可能产生的重要影响。一方面,儿童规则内化有关的理论观点认为:当父母的养育行为是积极的、支持性的而非消极的、控制性的时候,儿童更容易加工父母发出的指令和信息,内化父母的要求,并且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行为(Dix,1991; Grusec &Goodnow,1994)。另一方面,父母的积极控制不一定能够在短期内直接塑造出儿童的合作性顺从行为(Blandon & Volling,2008),在儿童顺从的长期发展中,必定也有其他积极养育行为随着亲子关系的发展而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如母亲的敏感性、鼓励自主等积极养育行为可能也是影响儿童顺从发展的重要因素。下文将在梳理母亲敏感性和母亲鼓励自主两种积极养育行为的理论假设和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别探讨它们与学步儿期顺从发展之间的关系。

1.1 母亲敏感性与儿童顺从发展的关系

依恋理论假设依恋对包括顺从在内的许多社会行为的发展会产生长久的影响,与照料者之间形成安全依恋关系的儿童更倾向于顺从照料者的要求(Thompson,2008)。一个影响亲子依恋关系的重要因素是母亲敏感性:敏感的母亲能够对婴儿的需要给予快速而匹配的回应,不敏感的母亲则可能忽视或拒绝儿童提出的要求,或推迟反应的时间,亦或以不恰当的行为方式回应婴儿(Ainsworth,Blehar,Waters,& Wall,1978),这些因素影响了儿童与母亲的依恋关系。进而有研究者提出母亲敏感性作为依恋安全感的重要影响因素可能通过两种途径直接影响儿童顺从的发展。途径一以依恋关系的保护性特征为依据,假设母亲敏感性只能够预测儿童在遇到威胁或处于不安全的情境状态时对母亲指令的顺从; 而当儿童处于放松的游戏状态时,母亲敏感性则与此时儿童对母亲命令的顺从程度无关(Grusec & Davidov,2010)。途径二以依恋关系具备情绪和行为调节功能为依据,假设母亲敏感性有助于促进儿童良好的情绪和行为调节能力的发展,而这些也正是儿童表现出顺从行为所需要的能力(Thompson & Meyer,2007)。这两种途径都预期早先的母亲敏感性对儿童以后的顺从发展具有长效预测作用; 但是前者限定了其发挥效应的特殊情境,后者认为母亲敏感性的积极效应是普遍存在于任何情境中的。

多数研究支持母亲敏感性对儿童合作性顺从有普遍的预测效应。针对2岁学步儿的横断研究表明母亲敏感性越高,儿童对母亲和其它养育者指令的合作性顺从行为也越多(Feldman & Klein,2003)。一项针对婴儿的短期追踪研究表明,那些在7个月时经历的母亲敏感性高于其他婴儿,且与母亲建立了安全依恋关系的婴儿,在1岁时会表现出更多合作性顺从行为(Kochanska,Aksan,& Carlson,2005);从学步儿期到学前期的追踪研究发现:2岁半左右的母亲敏感性能够直接预测儿童 40个月时的合作性顺从行为(Kochanska & Kim,2013),却无法直接预测3岁半和4岁半时学前儿童的合作性顺从行为,而是需要通过影响幼儿正在发展的自我调节能力进而促进其合作性顺从的发展(Spinrad et al.,2012)。此外,也有追踪研究指出1岁时亲子的依恋关系质量无法预测儿童 3岁时的顺从行为(Kok et al.,2013),但由于该研究未明确区分合作性顺从和情境性顺从,混淆了是否有作用和作用时效上的差别。如果能够在这方面开展细致的研究将能对此问题做进一步的澄清,揭示母亲敏感性对顺从行为的积极效应的普遍性或情境特殊性。

1.2 母亲的鼓励自主行为与儿童顺从发展的关系

依据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详见Deci & Ryan,2000),儿童天生具有掌握环境的倾向。儿童习得和内化社会环境中的价值观、行为和态度是一种自发的、自然的过程(Ryan,1995),这一过程的进行与儿童的自主性的心理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有关(Deci & Ryan,2000),所以父母对儿童自主性的鼓励是促进儿童内化社会规则的重要因素。从家庭社会化的角度来说,父母与孩子相互回应彼此要求的互动方式能够促进互惠性关系的形成(Maccoby & Martin,1983),这种关系的本质是双向的、地位平等的(Grusec & Davidov,2010)。因此,持上述观点的研究者预期父母对儿童合理需要、愿望和要求的依从也会换来儿童对父母要求的合作性顺从,这反映了人们与生俱来的彼此互惠的行为倾向; 类似地,儿童自愿的合作和顺从也应当换来父母对儿童自主性更多的认可和鼓励(Grusec,2011)。

以往实证研究中,直接探讨母亲鼓励自主行为与儿童顺从发展间关系的研究并不多见,仅有的几项研究的结果也不一致。一项较早考察正常母亲和抑郁母亲鼓励自主行为与学前儿童顺从的双向作用的研究发现,学前儿童是否顺从不会影响母亲的鼓励自主行为; 但是学前儿童的不顺从行为会引发抑郁母亲对他们表达自主行为的拒绝,而合作行为则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母亲对他们提出要求的配合程度(Kochanska & Kuczyniski,1991)。Dix,Stewart,Gershoff和Day (2007)针对学步儿的一项横断研究表明在收拾玩具情境中学步儿对母亲要求的合作性顺从行为与此情境中母亲的鼓励自主行为无关。但是Kochanska和Murray (2000)的追踪研究则发现学步儿期母亲和孩子在日常情境中相互合作、彼此服从的倾向越高,儿童在学前阶段和学龄阶段对母亲要求的合作性顺从程度越高。但是,上述三个研究无论在研究设计还是研究对象的选取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难以直接推断造成研究结果出现较大差异的原因。因此,开展母亲鼓励自主与儿童顺从行为的研究将能丰富自我决定理论在儿童顺从行为发展中的解释作用。

1.3 积极养育行为的作用时机:对婴儿和学步儿发展需要的满足

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开始注意到父母在儿童婴儿期和学步儿期表现出的积极养育行为影响儿童顺从行为的发展的作用方式、途径和时机都与婴幼儿发展中不同阶段的特定发展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Grusec & Davidov,2010)。正如Sroufe等(2005)所指出,从婴儿期到学步儿期儿童的发展性特征和发展目标是不同的,父母积极养育行为的作用逐渐从建立满足婴儿的生理和安全需要的依恋关系转向通过鼓励学步儿自主性发展以建立互惠关系。

从出生到1岁是婴儿对母亲形成信任感和依恋关系的重要阶段。Bowlby假设婴儿依恋行为系统的发展需要经历四个阶段,前三个阶段都发生在 1岁之前(Bowlby,1969/1982)。Grusec和Davidov (2010)认为安全依恋的婴儿会表现出高水平的合作性顺从行为,其原因可能是这些父母总是能够对儿童的身心需要给予及时、适当的回应,所以当儿童感到需要保护或支持时会选择遵从父母的指令。事实上,Ainsworth和她同事也曾提出亲子依恋的发展会伴随着儿童顺从母亲指令的发展,这种同时发展的关系是具有生物学优势的(Stayton,Hogan,& Ainsworth,1971)。基于婴儿在 1岁前对依恋关系发展的需要,我们认为这一阶段母亲的敏感性是最能反映积极养育行为的指标。然而,从1岁到3岁是学步儿在信任感的基础上发展自主性和自信感,建立互惠关系的重要阶段。Deci和Ryan (2000)的自我决定理论指出自主性、能力和关系是人类的三大基本需要,学步儿也不例外。伴随着学步儿的身体发育和肢体运动技能的发展,他们在环境中探索的范围越来越大; 这种自主活动能力的获得促使学步儿开始强调对自主性的需要。学步儿期儿童也开始与父母建立互惠关系,此时父母不仅扮演保护者的角色同时扮演合作者的角色,儿童能够在这种关系中学习到平等、合作关系的行为脚本(Parpal & Maccoby,1985)。如果父母能够重视学步儿对自主性的需要、采择儿童的观点、鼓励儿童发起活动并为他们提供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选择,则有可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儿童行为的内部动机,让儿童在活动中体验到自主感(Ryan,Deci,& Vansteenkiste,2015)。因此我们推断母亲鼓励自主的养育行为会有助于促进亲子间互惠关系的形成以及学步儿合作性顺从行为的发展。

综上,基于父母养育行为与儿童发展需要的时效性特征和对应性特征,本研究以依恋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为指导,将敏感性和鼓励自主行为作为具有发展的年龄适宜性的积极养育行为指标,分别考察它们与儿童顺从发展间的关系。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本研究计划在母亲积极养育与儿童顺从发展的关系上重点考察三个问题:第一,婴儿期的母亲敏感性能否预测学步儿两种顺从行为的水平?第二,婴儿期母亲敏感性对学步儿两种顺从行为预测的跨时间稳定性如何?依据以往研究的经验,本研究假设:婴儿期的母亲敏感性能够促进学步儿合作性顺从行为的发展,同时抑制情境性顺从行为的产生。遵循行为稳定性的“纵向法则”:两次测量之间的间隔时间越长,其稳定性越低; 进而假设:随着时间的推移,婴儿期母亲敏感性对儿童顺从发展的积极影响会逐渐减弱,即在本研究中婴儿期的母亲敏感性可能无法预测学步儿从2岁到3岁两种顺从行为的变化。最后,为了更好地验证自我决定理论的观点,本研究还将重点探讨2~3岁顺从发展关键期母亲在自然互动情境中的鼓励自主行为与他们顺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假设:在控制婴儿期母亲敏感性对学步儿期顺从发展的潜在作用后,2岁到3岁期间母亲的鼓励自主行为和学步儿的合作性顺从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 而母亲的鼓励自主行为或者与学步儿的情境性顺从行为无关,或者表现出相互阻碍的关系。

2 方法

2.1 参与者

参与者来自首都师范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追踪项目,初始的 96个参与家庭招募自北京市几个社区的儿童保健中心并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在随后的追踪过程中有 12个家庭由于下列原因退出故不纳入此研究的分析:联系方式变更、参与家庭离开北京、父母因第一次参与时婴儿哭闹严重表示退出。最终纳入数据统计的84个家庭中,有男孩 37名(40.7%),女孩 47名(59.3%)。这些家庭在儿童1岁到3岁三次追踪过程中的参与/流失情况为:1岁时的参与家庭数为78个,流失率7.1%; 2岁时参与家庭数为73个,流失率13.1%; 3岁时参与家庭数为70个,流失率16.7%。对各个时间点的主要变量进行Little’s完全随机缺失检验发现,ps >0.10,表明所有主要变量的缺失均由完全随机缺失造成(Chen & Little,1999)。通过卡方检验对比在任意变量上有缺失的参与者与数据完整的参与者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结果发现二者在参与者性别、父母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在纳入数据统计的84个参与家庭中,90.0%以上的父母接受过大专及本科以上教育; 60.0%以上的父亲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70.0%以上的母亲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

在初次参与项目数据采集时(T1),婴儿的月龄范围是5.63个月到7.37个月,平均月龄为6.45个月(SD=0.40)。第二次数据采集约在初次数据采集的 8个月后(T2),婴儿的月龄范围是 13.17个月到16.37个月,平均月龄为14.30个月(SD=0.87)。第三次数据采集约在第二次数据采集的 1年后(T3),幼儿的月龄范围是24.13个月到29.00个月,平均月龄为25.11个月(SD=0.98)。第四次数据采集约在第三次数据采集的 1年后(T4),儿童的月龄范围是36.90个月到41.17个月,平均年龄为38.25个月(SD=0.85)。所有参与者都参加了T1时的测量,在T3和T4两个测量儿童顺从和母亲鼓励自主的时间点上,保证参与者至少参加了一个时间点的数据采集。

2.2 研究程序

程序1:结构化的母子互动观察

前三次(T1~T3)母子互动观察是在家庭中进行的。通过电话预约,每次由经过专业培训的2名心理学研究生带着录像设备入户观察和拍摄。在母子互动时,家庭中的其他成员需要回避,家庭中作为背景的电视或其他音像设备可以不关闭,但是需要调至较小的声音以免影响母子互动录像中的录音质量。第四次互动观察是在实验室环境中进行的,实验室的房间布置尽量与婴儿家庭中的亲子互动环境类似,摆放有游戏垫、沙发和茶几。每次互动观察前都会告知母亲:“您平时怎么和孩子玩儿,现在就怎么玩儿,我们会为您提供一些玩具,请您尽量使用。”T1和T2两个阶段,互动观察共计20 min,分为4个片段,每个片段5 min。前三个片段研究者会依次提供3个与儿童年龄适宜的玩具,第四个片段研究者会提供1本布书。T3和T4两个阶段,互动观察共计15 min,分为3个片段,每个片段5 min。研究者会依次提供3个与儿童年龄适宜的玩具。

程序2:学步儿收拾玩具任务

T3和T4阶段的母子互动观察结束后,母亲和儿童会继续进行收拾玩具任务。在亲子互动任务开始前,研究者会告知母亲:“请您在互动结束后要求孩子把所有的玩具都放回到玩具箱中。您给孩子示范 1次,之后您只能用语言和孩子交流。”该程序在儿童将所有玩具收入玩具箱后结束,如果 3 min后儿童仍未收完所有玩具该程序也会结束。

2.3 研究工具

2.3.1 家庭基本信息

参与者的母亲在 T1时间(2010~2011年)填写《家庭基本信息调查表》,以收集儿童的性别、年龄、母亲的生育年龄、家庭的收入水平、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看护儿童的时间等基本的人口统计学信息和家庭安排等信息。

2.3.2 婴儿气质问卷-修订版:趋避性分量表

采用中文修订版《婴儿气质问卷-修订版》(Revised Infant Temperament Questionnaire,RITQ) (张劲松,许积德,沈理笑,2000)中的趋避性分量表,该问卷最早由 Carey和 McDevitt (1978)依据 Thomas和Chess的气质理论编制而成。由母亲在婴儿6个月时依据儿童平时的行为表现作答,1分代表儿童“从未”表现出题目中所描述的行为,6分代表儿童“总是”表现出题目中所描述的行为。趋避性是指儿童在面对新事物或陌生人时最初的反应是接近还是退缩,得分越高代表儿童越容易退缩回避。在本研究中该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61。

2.3.3 学步儿顺从行为编码

采用Kochanska等(Kochanska & Aksan,1995;Kochanska et al.,2001)的顺从行为编码方案对学步儿2岁和3岁时的顺从行为进行编码。该方案主要编码儿童在“收拾玩具”任务中的行为表现,采用时间取样的互斥编码方式,以10 s间隔为单位,将单位时间内儿童的行为编码为以下 5类行为中的一种:儿童对母亲要求性指令表现出合作性顺从(如:自觉地将玩具收入整理箱中)、情境性顺从(如:母亲反复提醒后才将玩具收入整理相中)、消极不顺从(如:听到母亲指令却不给予任何回应)、自我辩解(如:儿童用口头或肢体来表达不愿意或者与母亲协商)以及挑衅/蔑视(如:哭闹、推搡、逃开等激烈的消极情绪表达)。将儿童某一行为的编码时间段数除以总的编码时间段数作为该行为的相对时间比例。因采取互斥编码,故所有行为的比例之和为1。本研究中使用合作性顺从和情境性顺从行为的相对时间比例作为学步儿顺从发展的两个指标。由两名心理系研究生完成全部数据的编码,两个时间段分别抽取 30%的视频建立评分者一致性,kappa系数分别为0.78和0.84。

2.3.4 母亲行为Q分类

采用Pederson和Moran等编制的母亲行为Q分类(Maternal Behavior Q-Sort,MBQS; Moran,Pederson,& Tarabulsy,2011; Pederson,Moran,& Bento,2009)对6个月和1岁时的母婴互动家庭录像进行编码并评估母亲敏感性。MBQS的条目内容涉及母亲对孩子信号的关注与回应(如,“在孩子痛苦的时候,母亲能够识别出原因”、“立即回应孩子的哭泣或者呜咽”),干涉与控制(如“互动的内容和节奏是由母亲设定的而不是根据孩子的反应”、“主动反对孩子的愿望”),情绪情感状态(如“在与孩子的互动过程中表现出高兴”、“与孩子互动时很冷淡”)等。本研究使用的是修订的 72个条目的简版(Pederson et al.,2009; 林青等,2014),进行Q分类时分为每组8张卡片的9组,从“最不符合”到“最符合”记为1~9分。将母亲的Q分类分数与标准的敏感母亲的Q分数之间求相关(范围−1~1),所得相关系数即为母亲敏感性分数。本研究中由两名经过统一培训的编码者随机选取 10%的家访录像建立编码者一致性,MBQS条目-条目的编码者一致性(相关系数)为0.71,通过合计每个母亲的MBQS分数的方式计算出的编码者一致性(相关系数)为 0.90,组内相关系数(ICC)为 0.95。

2.3.5 母亲鼓励自主行为编码

采用Liu等编制的《母子互动行为编码方案》(Liu,Chen,Zheng,Chen,& Wang,2009)考察儿童2岁和3岁时母子互动中母亲鼓励自主的水平。该方案中包含两个维度:母亲对儿童自主性的鼓励和母亲对儿童联结的鼓励; 在本研究中使用的是母亲鼓励儿童自主性分量表。母亲的鼓励自主行为是指母亲鼓励儿童参与自主的活动,包含母亲促进儿童主动性和自发性的所有言语或者非言语行为,具体来说有:鼓励儿童开始自我导向的活动(如:母亲说:“哇,有好多玩具可以玩,你为什么不去玩呢”)、鼓励儿童持续独立的自我导向的活动(如:儿童正在玩卡车,母亲说:“你做得真棒”)、鼓励或允许儿童自己做出决定(如,母亲说:“这么多玩具,你想先玩哪个呢”)。采用事件取样的方式进行编码,记录母亲做出上述行为的频次总和,再根据标准的10 min互动时长校正该频次总和为比例。本研究中由两名经过统一培训的编码者随机抽取 15%的录像建立编码一致性,母亲鼓励自主行为频次的kappa系数为0.93。

2.4 数据处理

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和推论分析。采用Mplus 7.4软件进行路径模型分析,在模型分析中使用稳健极大似然估计(Robust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MLR)获得模型的稳健估计,而缺失值采用全息最大似然估计(Full Information Maximum Likelihood,FIML)进行处理,此方法在参数估计和标准误方面优于传统缺失值处理方法(叶素静,唐文清,张敏强,曹魏聪,2014)。

表1 各变量在6个月到3岁时的相关、偏相关和均值(标准差)

3 结果

3.1 初步分析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相关以及偏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以儿童的性别(男,女)、行为类型(合作性顺从,情境性顺从)以及年龄(2岁,3岁)为自变量进行 2×2×2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1由于样本量较小,为了减少犯Ⅰ类错误的几率和最大化效果量,本文采用重复抽样1000次的方法(Bootstrapping)进行验证得到相似结果,故报告原始数据结果。,结果发现三阶交互作用不显著,F(1,50)=0.35,p=0.56。年龄×行为类型的二阶交互作用显著,F(1,50)=11.43,p<0.01,η2=0.19; 进一步使用Bonferroni进行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如表1均值所示,学步儿3岁时的合作性顺从行为显著多于2岁,F(1,50)=12.96,p<0.01,η2=0.21; 2岁和3岁的情境性顺从无显著差异,F(1,50)=2.17,p=0.15。这说明随着学步儿年龄的增长,儿童约束性顺从显著增加,规则内化的动机逐渐增强。此外,性别×行为类型的二阶交互作用显著,F(1,50)=5.02,p=0.03,η2=0.09; 进一步进行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女孩合作性顺从行为的水平高于男孩,F(1,50)=5.79,p=0.02,η2=0.10; 而在情境性顺从方面男孩和女孩之间没有显著差异,F(1,50)=1.67,p=0.20。性别×年龄的二阶交互作用不显著,F(1,50)=0.05,p=0.82。结合以上有关性别差异的分析,我们进一步以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2种行为在2个时间点上的性别差异,发现仅在3岁的合作性顺从中女孩显著高于男孩,t(58)=−2.85,p=0.01,在2岁合作性顺从(p=0.51)、情境性顺从(p=0.57)和3岁情境性顺从(p=0.13)中均不显著。故在后续的路径分析中控制性别对3岁的顺从行为的影响。

图1 早期母亲敏感性对儿童顺从行为的预测

为了充分利用已知数据,相关分析2同上,采用重复抽样 1000次(Bootstrapping)进行验证后得到相似结果,故报告原始数据结果。时采用成对删除法计算两两变量之间的皮尔逊积差相关(见表1),结果发现:2岁和3岁的合作性顺从行为以及2岁和3岁的情境性顺从行为之间均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这表明从2岁到3岁学步儿顺从行为的个体差异未表现出跨时间的稳定性。控制了儿童性别计算变量间偏相关时,6个月时气质的趋避性与 3岁时的合作性顺从行为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partial=0.31,p< 0.05),在后续的路径分析中需要将气质趋避性作为控制变量之一。

3.2 早期母亲敏感性和学步儿顺从发展的路径分析

在模型1中以回归法控制性别和婴儿6个月时气质的趋避性(见图1),将6个月和1岁时测得的母亲敏感性分数合成早期母亲敏感性的潜变量,在路径模型中用母亲敏感性预测学步儿2岁时顺从行为的水平以及从2岁到3岁顺从行为的变化。该模型的拟合指数提示模型拟合度较好:χ2=16.25,df=13,p=0.24; RMSEA=0.06; CFI=0.95; TLI=0.90;SRMR=0.08。模型结果显示,在控制了性别和趋避性的基础上,早期的母亲敏感性对学步儿2岁时的情境性顺从行为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0.52,p< 0.05); 同时模型结果提示早期母亲敏感性对2岁到3岁情境性顺从行为的变化(β=−0.70,p< 0.10)以及2岁时的合作性顺从行为(β=0.36,p<0.10)有一定的预测趋势,但二者仅为边缘显著。上述结果说明早期母亲的敏感性有助于学步儿发展出合作性顺从,而低母亲敏感性养育下的孩子则可能在学步儿期有较多情境性顺从。

3.2 学步儿期母亲鼓励自主和顺从发展的交叉滞后分析

为了考察学步儿期母亲鼓励自主和学步儿顺从发展之间的关系,建立2岁到3岁母亲鼓励自主与 2岁到 3岁两种顺从行为之间三种关系的模型,它们分别是:母亲效应模型(即双向作用模型中删去2岁两种顺从行为指向3岁母亲鼓励自主的两条路径)、儿童效应模型(即双向作用模型中删去2岁母亲鼓励自主指向 3岁两种顺从行为的两条路径)和双向作用模型。基于 MLR估计方法,采用Satorra-Bentler校正的卡方差异检验进行模型比较发现,双向作用模型拟合显著优于母亲效应模型,儿童效应模型拟合相较双向作用模型也拟合相对更差,0.05

图2 母亲鼓励自主与儿童顺从行为的关系

4 讨论

本研究验证了母亲的敏感性和鼓励自主作为积极养育的核心成分在促进儿童顺从的发展成熟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具体来说,母亲在婴儿期具备较高的敏感性能够促进学步儿表现出更多的合作性顺从行为和较少的情境性顺从行为; 学步儿期母亲鼓励自主的互动方式有利于双方互惠关系的形成,使得母亲的鼓励自主行为与学步儿的合作性顺从行为表现出正向的双向作用关系,即:母亲的鼓励自主行为越多,儿童随后的合作性顺从行为也越多; 同时,儿童顺从水平越高,母亲随后的鼓励自主行为也会增多。这些结果与本研究最初设定的假设基本一致,下面将针对上述结果展开详细讨论。

4.1 早期母亲敏感性对学步儿顺从行为的预测作用

本研究通过路径分析考察了婴儿期的母亲敏感性对学步儿2岁时合作性顺从和情境性顺从的预测; 同时还考察了其对学步儿2岁到3岁两种顺从行为变化的预测。结果发现:早期的积极养育行为的确会对儿童在顺从方面的发展结果产生长期的积极影响,这与以往类似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Kochanska& Kim,2013; Spinrad et al.,2012)。具体来说,婴儿期的母亲敏感性显著地负向预测2岁时的情境性顺从行为,同时边缘显著地正向预测2岁时的合作性顺从行为。结果表明生活在敏感的养育环境中的婴儿到了学步儿期在完成收拾玩具任务时较少需要母亲的提醒和敦促,这可能与他们具备更好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有关。该结果基本支持了Thompson和Meyer (2007)的观点:依恋关系具备调节情绪和行为的功能,安全型依恋关系构成了母亲敏感性与儿童更多合作性顺从、更少情境性顺从的成熟顺从表现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本研究中用于评价 2岁时学步儿的顺从发展的“收拾玩具任务”是在自然的、没有潜在威胁的家庭环境中进行的; 因此,这一结果也更加支持母亲敏感性对儿童顺从发展具有普遍的预测效应,而不仅是只有在儿童需要保护时才会服从母亲的要求。Chen等(2003)认为随着儿童的发展,他们的顺从行为会逐渐从由外部控制的转为自愿的、成熟的和自我控制的,因此研究者也预期母亲的积极养育行为对正在发展中的年幼儿童的情境性顺从行为的预测作用会从正向预测作用逐渐转变为无预测作用甚至是负向预测作用,但是本研究未能完整的捕捉到这一过程,这提示我们未来的研究需要对更小年龄段儿童顺从行为的发展加以考察。其次,母亲敏感性对2岁时合作性顺从行为的预测作用仅达到边缘显著的程度。我们推断可能还存在其他因素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如儿童自身的特点和亲子关系质量等(Spinrad et al.,2012),这提示我们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当进一步考察儿童自身特征在二者关系中潜在的调节作用,以及亲子依恋在二者关系中潜在的中介作用。

在控制了性别、气质的趋避性以及学步儿2岁时的顺从行为对3岁时顺从行为的影响后,本研究进一步发现:婴儿期母亲敏感性对2~3岁顺从行为发展的预测力有所下降,母亲敏感性无法预测儿童2~3岁合作性顺从行为的发展,也仅能边缘显著地负向预测情境性顺从行为的变化,这表明婴儿期母亲的积极养育行为对儿童顺从发展的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小。该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类似,通常母亲敏感性能够较好地预测1年内儿童顺从的发展结果,但无法预测2年后甚至更长时间后的发展性变化(Kok et al.,2013)。首先,该结果符合行为稳定性的“纵向法则”:随着时间推移儿童的生活环境日益复杂,早期母亲积极养育行为对儿童发展结果的预测力亦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逐渐减弱(Kochanska et al.,2005; Spinrad et al.,2012)。其次,从母亲积极养育行为的发展适宜性角度出发,由于从婴儿期到学步儿期亲子之间的关系逐渐从单纯的依恋关系过渡到依恋关系与互惠关系并存,所以婴儿期母亲敏感性的预测力也可能会逐渐下降。类似地,以往从学步儿期到学前期的追踪研究也发现,虽然学步儿期的母亲敏感性越高儿童学前期的合作性顺从也越多,但其直接促进合作性顺从发展的作用时效已经较短(Kochanska & Kim,2013;Spinrad et al.,2012)。鉴于上述结果表明单一维度的养育行为对儿童发展结果的预测力会随时间而下降,未来研究应当在发展适宜性框架下关注母亲积极养育行为的多个维度。此外,未来的研究也应当通过继续捕捉亲子关系变化的关键时期,以期深入了解积极养育行为、亲子关系和儿童顺从发展之间的作用机制。

4.2 母亲鼓励自主和儿童顺从发展的双向作用

在控制了性别、气质的趋避性对3岁顺从行为的影响,以及母亲早期敏感性对 2岁、3岁顺从行为的影响后,本研究发现:学步儿2岁时的合作性顺从行为能够显著地正向预测3岁时母亲鼓励自主的程度; 2岁时母亲鼓励自主的程度能够边缘显著地正向预测 3岁时儿童的合作性顺从行为; 但是2~3岁期间母亲鼓励自主与儿童情境性顺从行为之间不存在相互预测的关系。这表明母亲的鼓励自主与儿童合作性顺从之间能够形成积极的相互促进关系。当学步儿表现出合作性顺从行为时他们的情绪和动机特征为积极主动的应答模式,而在情境性顺从表现中学步儿的情绪和动机则是被动的。高鼓励自主的母亲尊重儿童的需要并支持他们的自主性和个性,这种积极养育行为激发儿童以合作性顺从回应母亲对指令要求的预期(Crockenberg & Litman,1990); 而儿童的合作性顺从因为顺应了母亲的指令和管教,能够满足母亲自身的心理需求,从而使得母亲对儿童的自我调节能力产生更好的评价和更多的信任,会更鼓励儿童的自主性表达(Ryan et al.,2015)。

本研究的结果与针对学前期到学龄期以及童年中期父母与儿童之间互惠性关系的研究结果类似。如:Newton,Laible,Carlo,Steele和McGinley (2014)发现 54个月时母亲的积极养育行为对儿童三年级时亲社会行为的预测力与儿童三年级时亲社会行为对五年级时母亲的积极养育行为预测力接近;Oliphant和Kuczynski (2011)的研究发现父母与7~11岁的儿童在互动时会通过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以获得平等的互惠性关系。本研究中发现学步儿期儿童合作性顺从的发展水平对母亲鼓励自主行为的影响要略大于母亲鼓励自主行为对儿童合作性顺从发展的影响。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Grusec和 Davidov (2010)对互惠性关系的假设,学步儿期母亲鼓励自主的行为和儿童更成熟的顺从行为之间具有相互性的特征,在这种关系模式中父母和儿童彼此分享积极的情感并形成相互应答的互动取向(Kochanska,2002),但是在学步儿期双方之间的平等性还未能达成。这可能是受限于学步儿有限的社会信息加工能力使得他们对养育环境的感知和对母亲反馈的预期不足; 而母亲作为成人,对儿童在顺从能力上的表现有较好的感知能力,从而能够激发她们以具有发展适宜性的积极养育行为来促进儿童的积极发展。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中婴儿期的母亲敏感性和学步儿期母亲的鼓励自主行为之间未发现显著相关,故将母亲在学步儿期的鼓励自主行为认为是其根据儿童的发展需要和已有能力而调整自身养育行为的产物。不过,未来仍需要更多的追踪研究进一步探讨双方相互作用的方式以明确亲子之间互惠性关系的本质。

4.3 研究不足与展望

综上所述,本研究将敏感性和鼓励自主行为作为具有发展的年龄适宜性的积极养育行为指标,采用行为观察的方式追踪考察了在顺从发展的关键期(2~3岁)它们与儿童的合作性顺从行为和情境性顺从行为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婴儿期,母亲敏感性相关的养育行为对学步儿向成熟的合作性顺从行为的过渡尤其重要; 进入学步儿期随着儿童自主性的增加,母亲鼓励儿童表达自主的相关养育行为与学步儿表现出的合作性顺从行为相互促进。

但是本研究局限之处可能影响了结果的推广。首先,在实际的养育环境中,各种因素对儿童顺从发展的影响可能并非简单的直接作用,还会包含不同因素之间的交互影响; 由于本研究的样本量相对较小,所以不具备同时检验敏感性、鼓励自主和管教策略对儿童顺从发展的交互作用的条件。其次,本研究中的一些路径系数仅达到边缘显著水平或不显著,特别是合作性顺从在2岁和3岁间缺少相对稳定性。因此,除了对儿童不同阶段的发展需要进行分析外,还需要更多研究来验证本文提出的假设。再次,虽然本研究通过编码亲子自由互动来获得母亲的积极养育行为指标,保证其具有较好的生态效度,但受限于观察时间长度和实验室设置等因素,本研究的发现在推广到自然观察情境中的亲子互动时仍需谨慎。最后,本研究未考虑到母亲的养育认知和养育目标对积极养育行为的影响,因此在后续的跨文化比较研究中有必要以此作为切入点,剖析在中国文化塑造下的父母养育认知和养育目标如何通过父母养育行为作用于儿童顺从发展。

尽管存在上述不足,本研究对于母亲养育的早期干预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往的方案大多集中在对母亲的某一种积极养育行为进行干预,而忽视了儿童的需要因发展的阶段而不同,因此对母亲养育的干预应该更加全面且更具有年龄适宜性,要结合儿童在某一阶段的需要和已有能力来帮助建立符合儿童最佳发展的亲子关系,使儿童获得最理想的发展。

Ainsworth,M.D.S.,Blehar,M.C.,Waters,E.,& Wall,S.N.(1978).Patterns of attachment.Hillsdale,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Bell,R.Q.(1968).A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direction of effects in studies of socialization.Psychological Review,75(2),81–95.

Blandon,A.Y.,& Volling,B.L.(2008).Parental gentle guidance and children’s compliance within the family: A replication study.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22(3),355–366.

Bowlby,J.(1982).Attachment and loss: Attachment(Vol.1).New York: Basic Books.(Original work published in 1969)

Carey,W.B.,& McDevitt,S.C.(1978).Revision of the infant temperament questionnaire.Pediatrics,61(5),735–739.

Chen,H.C.,Li,D.H.,Hou,J.,& Chen,X.Y.(2003).Maternal control strategies and the child’s compliant behavior in family free play.Acta Psychologica Sinica,35(2),209–215.

[陈会昌,李冬晖,侯静,陈欣银.(2003).家庭游戏中的母亲控制策略与儿童顺从行为.心理学报,35(2),209–215.]

Chen,H.Y.,& Little,R.(1999).A test of missing completely at random for generalised estimating equations with missing data.Biometrika,86(1),1–13.

Chen,X.Y.,Rubin,K.H.,Liu,M.W.,Chen,H.C.,Wang,L.,Li,D.,...Li,B.S.(2003).Compliance in Chinese and Canadian toddlers: A cross-cultural stud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27(5),428–436.

Crockenberg,S.,& Litman,C.(1990).Autonomy as competence in 2-year-olds: Maternal correlates of child defiance,compliance,and self-assertion.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6(6),961–971.

Deci,E.L.,& Ryan,R.M.(2000).The “What” and “Why” of goal pursuits: Human needs and the self-determination of behavior.Psychological Enquiry,11(4),227–268.

Dix,T.(1991).The affective organization of parenting:Adaptive and maladaptive processes.Psychological Bulletin,110(1),3–25.

Dix,T.,Stewart,A.D.,Gershoff,E.T.,& Day,W.H.(2007).Autonomy and children’s reactions to being controlled:Evidence that both compliance and defiance may be positive markers in early development.Child Development,78(4),1204–1221.

Feldman,R.,& Klein,P.S.(2003).Toddlers’ self-regulated compliance to mothers,caregivers,and fathers: Implications for theories of socialization.Developmental Psychology,39(4),680–692.

Grusec,J.E.(2011).Socialization processes in the family:Social and emotional development.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62(1),243–269.

Grusec,J.E.,& Davidov,M.(2010).Integrating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n socialization theory and research: A domain-specific approach.Child Development,81(3),687–709.

Grusec,J.E.,& Goodnow,J.J.(1994).Impact of parental discipline methods on the child's internalization of values:A reconceptualization of current points of view.Developmental Psychology,30(1),4–19.

Hoffman,M.L.(1970).Conscience,personality,and socialization techniques.Human Development,13,90–126.

Holden,G.W.(2015).Parenting: A dynamic perspective(2nd ed.).Thousand Oaks,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Huang,C.Y.,& Lamb,M.E.(2014).Are Chinese children more compliant? Examination of the cultural difference in observed maternal control and child compliance.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45(4),507–533.

Juffer,F.,Bakermans-Kranenburg,M.J.,& van IJzendoorn,M.H.(2008).Methods of the video-feedback programs to promote positive parenting alone,with sensitive discipline,and with representational attachment discussions.In F.Juffer,M.J.Bakermans-Kranenburg,& M.H.van IJzendoorn(Eds.),Promoting positive parenting: An attachment-based intervention(pp.11–22).New York: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Kochanska,G.(2002).Mutually responsive orientation between mothers and their young children: A context for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conscience.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11(6),191–195.

Kochanska,G.,& Aksan,N.(1995).Mother-child mutually positive affect,the quality of child compliance to requests and prohibitions,and maternal control as correlates of early internalization.Child Development,66(1),236–254.

Kochanska,G.,Aksan,N.,& Carlson,J.J.(2005).Temperament,relationships,and young children’s receptive cooperation with their parents.Developmental Psychology,41(4),648–660.

Kochanska,G.,Coy,K.C.,& Murray,K.T.(2001).The development of self-regulation in the first four years of life.Child Development,72(4),1091–1111.

Kochanska,G.,& Kim,S.(2013).Difficult temperament moderates links between maternal responsiveness and children’s compliance and behavior problems in lowincome families.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54(3),323–332.

Kochanska,G.,& Kuczynski,L.(1991).Maternal autonomy granting: Predictors of normal and depressed mothers'compliance and noncompliance with the requests of five-year-olds.Child Development,62(6),1449–1459.

Kochanska,G.,& Murray,K.T.(2000).Mother–child mutually responsive orientation and conscience development: From toddler to early school age.Child Development,71(2),417–431.

Kok,R.,van IJzendoorn,M.H.,Linting,M.,Bakermans-Kranenburg,M.J.,Tharner,A.,Luijk,M.P.C.M.,…Tiemeier,H.(2013).Attachment insecurity predicts child active resistance to parental requests in a compliance task.Child: Care,Health and Development,39(2),277–287.

Liang,Y.H.,& Pang,L.J.(2011).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 studies: Content,effect and trend.Global Education,40(8),53–59.

[梁玉华,庞丽娟.(2011).发展适宜性教育: 内涵、效果及其趋势.全球教育展望,40(8),53–59.]

Lin,Q.,Wang,Z.Y.,Lu,S.,Liang,X.,He,Q.,Wang,Z.,&Hu,R.S.(2014).Internal working models of toddlers: A bridge from maternal sensitivity to toddlers’ attachment behaviors.Acta Psychologica Sinica,46(3),353–366.

[林青,王争艳,卢珊,梁熙,贺琼,王朝,胡若时.(2014).从母亲的敏感性到学步儿的依恋安全性: 内部工作模式的桥梁作用.心理学报,46(3),353–366.]

Liu,M.W.,Chen,X.Y.,Zheng,S.J.,Chen,H.C.,& Wang,L.(2009).Maternal autonomy- and connectedness-oriented parenting behaviors as predictors of children's social behaviors in China.Social Development,18(3),671–689.

Maccoby,E.E.,& Martin,J.A.(1983).Social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family: Parent-child interaction.In E.M.Hetherington (Ed.),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Socialization,personality,and social development(Vol.4.,pp.1–102).New York: Wiley.

Moran,G.,Pederson,D.R.,& Tarabulsy,G.M.(2011).Becoming sensitive to sensitivity: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ternal behavior Q-sort.In D.W.Davis & C.Logdson (Eds.),Maternal sensitivity: A critical review for practitioners.Hauppauge,NY: Nova Publishers.

Newton,E.K.,Laible,D.,Carlo,G.,Steele,J.S.,& McGinley,M.(2014).Do sensitive parents foster kind children,or vice versa? Bidirectional influences between children’s prosocial behavior and parental sensitivity.Developmental Psychology,50(6),1808–1816.

Oliphant,A.E.,& Kuczynski,L.(2011).Mothers’ and fathers’perceptions of mutuality in middle childhood: The domain of intimacy.Journal of Family Issues,32(8),1104–1124.

Parpal,M.,& Maccoby,E.E.(1985).Maternal responsiveness and subsequent child compliance.Child Development,56(5),1326–1334.

Patterson,G.R.(1986).Performance models for antisocial boys.American Psychologist,41(4),432–444.

Pederson,D.R.,Moran G.,& Bento,S.(2009).Assessing maternal sensitivity and the quality of mother-infant interactions using “The Maternal Behavior Q-Sort (MBQS)”.Pederson-Moran MBQS manual.(unpublished manuscript).Western University at Ontario,Canada.

Roskam,I.(2015).Enhancing positive parenting through metacognition with the program “Lou & us”.Journal of Child & Family Studies,24(8),2496–2507.

Ryan,R.M.(1995).Psychological needs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egrative processes.Journal of Personality,63(3),397–427.

Ryan,R.M.,Deci,E.L.,& Vansteenkiste,M.(2015).Autonomy and autonomy disturbances in self-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Research on motivation,attachment,and clinical process.In D.Chicchetti & D.Cohen (Eds.),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 Theory and method(Vol.1,pp.795–849).New Jersey: John Wiley & Sons,Inc.

Spinrad,T.L.,Eisenberg,N.,Silva,K.M.,Eggum,N.D.,Reiser,M.,Edwards,A.,…,Gaertner,B.M.(2012).Longitudinal relations among maternal behaviors,effortful control and young children’s committed compliance.Developmental Psychology,48(2),552–566.

Sroufe,L.A.,Egeland,B.,Carlson,E.A.,& Collins,W.A.(2005).The development of the person: The Minnesota study of risk and adaptation from birth to adulthood.New York: Guilford.

Stayton,D.J.,Hogan,R.,& Ainsworth,M.D.S.(1971).Infant obedience and maternal behavior: The origins of socialization reconsidered.Child Development,42(4),1057–1069.

Thompson,R.A.(2008).Early attachment and later development: Familiar questions,new answers.In J.Cassidy & P.R.Shaver (Eds.),Handbook of attachment:Theory,research,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2nd ed.,pp.348–365).New York: Guilford.

Thompson,R.A.,& Meyer,S.(2007).Socialization of emotion regulation in the family.In J.J.Gross (Ed.),Handbook of emotion regulation(pp.249–268).New York: Guilford.

Ye,S.J.,Tang,W.Q.,Zhang,M.Q.,& Cao,W.C.(2014).Techniques for missing data in longitudinal studies and its application.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22(12),1985–1994.

[叶素静,唐文清,张敏强,曹魏聪.(2014).追踪研究中缺失数据处理方法及应用现状分析.心理科学进展,22(12),1985–1994.]

Zhang,J.S.,Xu,J.D.,& Shen,L.X.(2000).The assessment of Carey's five temperament questionnaires.Chinese Mental Health Journal,14(3),153–156.

[张劲松,许积德,沈理笑.(2000).Carey的1个月~12岁儿童气质系列问卷的应用评价.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4(3),153–156.]

Zhang,P.,Liang,Z.B.,Chen,H.C.,& Zhang,G.Z.(2012).The stability and gender difference of children’s self-control from 2 to 11 years old.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28(5),463–470.

[张萍,梁宗保,陈会昌,张光珍.(2012).2~11岁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的稳定性与变化及其性别差异.心理发展与教育,28(5),463–470.]

猜你喜欢
学步合作性养育
学步期焦虑影响5岁幼儿创造力:一般认知和掌握动机的链式中介作用*
Meet Truffles
养育宝宝 专家团来帮你
养育学堂
养育宝宝专家团来帮你
养育孩子 只需温和助推
蹒跚学步
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优化分析
以数学阅读为支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