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高校道德教育的理路探究*

2017-01-31 20:56陈佳丽肖梦旋
山西青年 2017年16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媒介语境

陈佳丽 肖梦旋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道德教育的理路探究*

陈佳丽**肖梦旋*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1

基于中西方德育内涵、新媒体语境特征及两者间的理论关系,本文试图以高校为研究对象,提出适于当前语境发展的高校德育理念方法,以彰显道德教育的核心价值。

道德教育;新媒体语境;教育实践

道德教育自古是教育习得的重要方面,人们对于道德智慧的追求从未停止。随着历史的推进,道德教育理路也在不断嬗变。伴随媒介技术的革新,独特语境给当代大学生构建了一个纷繁复杂的拟态环境,在这个环境中,青年不断受到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高校传统道德教育的合理性遭遇质疑。基于此,本文试从中西道德教育的起源与内涵出发,探究新媒体语境下高校道德教育的内外张力,进而提出完善高校青年德育的有效途径。

一、中西传统道德观之差:“利他”与“利己”

从道德哲学与伦理的角度来看,道德教育大抵能理解为最早带有宗教传统并通过一定的引导方式使主体形成自觉性认知和实践,最终达到利己或利他目的的过程。《道德经》第一次对道德现象作出系统性论述,在老子哲学中,道德的本源与本质是“合‘道’而行的品性”①,这个基调奠定了我国传统道德教育体系的基础。所谓“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生之,德畜之”,所指即此意。此外,亦有将“德”阐解为人的实践理性或生存智慧,认为“道”的提出包含着老子“对于人生和世界的眷注”②,有着规制最高价值的宗教启蒙意义,老子及其“道”后来也成为道教的最高权威与最高教义。老子还将不言之教看作是道德教育的主要方式,即“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在老子看来,“不言之教”不仅是“教”的功夫,学习者的实践与反思意义更甚,只有具备自然特性的不言之教才能使人们获得合“道”的自然德性。不难看出,“道”作为万物本源与客观规律,合“道”而行实为自然天性。

基于此,我国传统道德教育倾向自然性的引导方式,强调受教育者通过内省修养,最终将道德实践于社会达到“利他”的集体主义目的。这一思想发展到“乱世”则更为突出,蔡元培将近代德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归结为“救国历史责任之呼唤、矫正社会道德风气之需、弘扬传统文化之本”③,同样是呼唤道德主体能够基于自觉意识和思想境界做出有利于社会的行为。

与我国传统德育观“利他”不同,西方传统德育观以“理”为智慧追求,强调理性与知识,由外促内形成道德认知而“利己”。知识即美德,苏格拉底提出“正义和其他德行都是智慧”④,认为德性是以理性原则为体现的智慧。受此影响,早期道德哲学中不少哲学家甚至把知识等同于道德。直到伊曼努尔·康德进一步提出依靠理性的力量建立纯粹的道德,才更为系统地提出了理性规律引导下的道德观。在此基础上,西方德育以德性义务培养为动机,以知识为基本依存,以启发、获知、推理等外在方式建立理性,认为道德教育是从他律到自律,最终进向自然理性与实践理性的过程。

由此看来,中西方传统德育观各有所重,一方面侧重自然性“利他”培养,另一方面倚靠“利己”的道德认知。长久以来,因为传统传播媒介的特点,双方都在自身的发展轨道,通过促进内省或获知的引导方式,最终确立各自德育观。回顾历史两者虽偶有交流,却未发生剧烈的冲突,不过这种平衡却在新世纪以来媒介技术的发展中打破了。

二、高校道德教育逆差:新媒体引发的张力

麦克卢汉提出,新的技术能够建立新的感官环境,技术革新将深刻影响社会的认知判断和行为方式。在这个思路下,新媒体成为一种新的信息,改造了社会结构,乃至形成了新的社会传播体系。在这种媒介环境中,人们的认知和实践都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新媒体由于涵盖着所有数字化的媒介形式,打破传统时空隔膜,带动了多元化的价值内容传播。由媒介发展带来的时代巨变中,青年大学生作为受新媒体影响最深刻的人群,出现了个人独立、平等意识更为强烈等特征,而高校道德教育作为青年德育的重要部分,也呈现出新的碰撞,如人们对道德的质疑如老人摔倒“扶不扶”、网络暴力、道德教育形式化、教条化等,具体可归整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道德观念与现代多元价值之张力

传统道德的培养突出强化道德认知,强调以既定价值观引导道德认知,促进主体形成以至善为追求和原则的道德观。随着新媒体语境的形成,西方思潮通过新媒体传播不断涌入,西方强调理性精神的文化形态不断渗透,借由新媒体技术不断扩大影响,高校教育在被动接受的同时也逐渐主动迎合以求发展,加大了知识化德育的力度。在新媒体语境中信息多元丰富,文化价值观多元融合,当代大学生更为异质分化,在开放自由的社会环境中,愈加依赖媒介来认识和理解社会,如通过门户网站了解国内外新闻,通过微博、微信、QQ完成社交,通过知乎等社群问答获取功能性信息,通过各式APP进行休闲娱乐……如此的媒介环境中,青年学生的价值观愈加多元,对于道德的理解和追求便也愈加多元。

(二)传统德育方式与现代德育途径之张力

传统社会里,信仰认知来源于权威,父辈、夫子等权威代表,不仅具有知识权威,更具有人格权威,通过传授的方式传播道德知识与道德理念。传统社会的信息结构体系与传播路径较之新媒体语境中也更为单一和稳定,因而德育方式较易于在背景条件与实践经验中被总结归纳,形成体系,并具有相对稳定性,如中国孔子之《论语》,详细论述了以社会关系规范为架构,以“文、行、忠、信”⑤为内容的知行教育方式。

新媒体语境恰恰打破了这种单向度的信息流动模式。多对多的传播语境打破两者信息不对称的格局,将学生与师者置于平等地位,甚至发生“道德逆传递”⑥。同时在新媒体语境下,具有较强个体取向的多元信息通过多向性的信息流通渠道影响着道德伦理观念,大学生易被不良观念侵蚀。由媒介技术带来的时代环境为新时期的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命题。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文化性的存在”⑦,与时代息息相关。目前,新媒体语境下的高校德育因当代大学生缺乏传统信仰认知使得其道德养成不稳定,在一味重视实践发展中弱化了德育的核心价值,这种由传播途径引起的信仰认知缺失正成为当代高校道德教育的最大挑战。

(三)德育体系转型与定型之张力

尽管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革,但观念似乎没有同步。有相关研究提出,在思想政治教育仍以“革命者-建设者”的集体教育思想为主,“学生们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规章制度’安排下,被要求为集体利益而奉献,关心集体财产,绝不做不利于集体和人民利益的事情,并积极参加体力劳动”⑧。

新媒体语境较于其他现代语境最突出的特征表现为交互性,受其影响,大学生传播参与意识强烈,而由于虚拟性为其提供低成本发布条件,开放性和自由性使主观性个人意识可不受规制实现高效率传播。这种环境中,道德生活和道德理论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教育失去了表达渠道,简言之,集体主义的道德意识规范无法满足当代公众的利己需求。从依靠集体道德规范约束的公共自行车转变为依靠技术经济手段实现约束的共享单车即是印证。

新媒体语境导致大学生在其媒介拟态环境中的责任意识被削弱,往往将在现实环境中累积的消极情绪肆意发泄并通过多向性的新媒体传播渠道影响在此语境中本不具稳定价值观的其他青年学生,形成并传播不良道德观。放之于当代新媒体语境,如何加强高校道德教育的转型,思考利于高校德育体系长远发展的教育观念,亦是值得探讨的焦点之一。

三、新媒体语境下高校道德教育的完善路径

(一)转变教育理念,促进道德教育传统与新媒体语境的有效结合

理念先行,高校德育理念须接承传统道德教育观的精华结晶,顺应时代特征要求,才能实现德育优良传统与新媒体语境的有效结合,才能在瞬息万变的时代语境中实现道德教育的作用。两者的结合关键在于培育青年大学生信仰精神与尊重个体精神的交融。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归复培育道德认同,以文化认同促进认知认同。开展如“校风”、“家风”等系列教育,成语大会、诗词大赛等文化活动,通过对传统文明的追溯探索的有效方式,潜移默化地帮助大学生探索并追寻有价值的适于主体个人的道德理想与道德智慧。

(二)更新德育范式,促进实现道德教育内容与新媒体时代的紧密契合

更新高校道德教育范式,在内容上实现与时代的对接,才能进一步提高道德教育成效。在新媒体时代个体突出、价值多元且以市场经济为背景的语境特征下,高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应尽量以个体的平等利益诉求为出发点,培育规则意识,将德性要求转变为规则要求,在此基础上追寻道德智慧。实现这一转变则有赖于道德的知识化路径,专门开设的德育课程渗透于每一科学领域的教育,通过对科学体系的认知建立主体的规则意识、法则观念,从而进一步培育起大学生成熟而稳固的德育观。除此之外,还可通过诸如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等以内容全面的、对象有针对性的方式建立科学德育体系、诚信考试等外化形式培育大学生规则意识与自觉。

同时,增强德育内容的落地性与时代性。加强大学生对德育观的理性内涵认知,重视德育的互动与反馈,例如通过“青年之声”等多样化的学生交流平台与反馈平台,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变化与动态进行及时把握,对德育内容进行及时的效果评估应加入关于新媒体语境的德育内容,如针对新媒体开展媒介素养培训、网络安全教育,加强高校网络宣传员培训等,提高大学生的信息鉴别与掌控能力,建立起新媒体语境下的德育体系。

(三)创新德育方法,促进提升新媒体语境下的高校道德教育实效

依靠多方力量规范媒介使用,并利用媒介特征主动引导德育。新媒体语境应时代而生,其对道德教育的局限部分需要多方力量来规避,进而实现新媒体语境对道德教育促进作用的最大化。一方面,多方联动规范媒介使用,形成社会的德育合力,促进社会道德风尚,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道德习得环境,如政府完善与新媒体语境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信息监管与跟踪;非政府组织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传播正确的道德理念;媒体规范自身媒介行为,履行网络道德规范等。另一方面,利用新媒体快捷、高效的传播特征,主动引导道德舆论,为青年学生道德观的树立发挥正面的影响作用,如构建在新媒体上的德育“意见领袖”,发挥德育专家教授优势,在公共议题上积极发声,实现德育信息线上线下的联动传播。第三,利用“议程设置”进行德育,就与道德相关的社会热点展开线上的专题策划与讨论,尝试将道德教育内容进行数字化表达,如承载传统文化的微纪录片、IP电影等。

综上所述,新媒体语境下的高校道德教育,打上了由技术变革带来的时代烙印,它面临着德育体系的转型与定型、认知与实践等方面的质疑与冲突。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德育唯有转变教育理念、更新德育范式、拓展培育途径,把握道德教育的话语权,才能提高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将道德教育发挥最大化影响。

[ 注 释 ]

①刘长欣.道德教育及其知识化路径[J].教育研究,2004(8):25-30.

②王蒙.《道德经》与中国式宗教意识[J].中国道教,2007(4):18-20.

③张勤,张晓庆.蔡元培国民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江苏高教,2016(1):152-155.

④俞宣孟.本体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⑤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83.

⑥任建中,邓丽敏.新媒体接受中道德教育的三大困境[J].伦理学研究,2011(5):116-119.

⑦董海霞.当代中国道德教育的文化自觉[J].山东社会科学,2012(1):58-62.

⑧Lian Jian-Sheng,Moral Education in New China,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Vol.26,No.2,Problems of Teaching Moral Values in Changing Society,1980:199.

[1][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法]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M].陈光金,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美]梅尔文·德弗勒,桑德拉·鲍尔.大众传播学绪论[M].杜力平,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

[4]赵平,李靖.道德信仰及其培育的基本理路[J].道德与文明,2014(6):77-80.

[5]叶飞.当代公民教育的价值困境及其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16,37(4):8-12.

*南昌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2013年度项目《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效果调查及创新研究》(批准号:13SZ07)。

G

A

1006-0049-(2017)16-0016-02

**作者简介:陈佳丽,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肖梦旋,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4级新闻学专业本科生。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媒介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微时代”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庞学光:深化学校道德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