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

2017-01-30 22:02:28许琼艺朱宏东
山西青年 2017年6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者理念

许琼艺 朱宏东 贠 芸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河南 巩义 451200

浅析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

许琼艺*朱宏东*贠 芸*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河南 巩义 451200

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一些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高校学生管理并不是以“学生管理为中心”出发去践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本文主要分析在高校管理中存在的某些问题,比如不以学生为主体、管理教条化、管理疏离化等问题,提出以人为本的管理途径,并说明以人为本的管理优势。

以人为本;学生管理;高校

一、高校学生管理中以人为本思想的缺失

在传统意义上来说高校学生管理为保障高校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能够方便简单,能够用制度管理学生,使教学效果最大化。随着人文社会的到来,人们对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普遍认可,高校学生管理正在逐步的向以人为本靠近,逐渐改进和完善传统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不足,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理念正在慢慢形成。然而,改革的屏障总是会出现在改革的道路上,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理念和传统的高校教师工作方法与新型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进行强烈碰撞,导致高校学生管理具体实施中,总有一些受传统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影响不符合以人为本要求的现象。

(一)学校管理为方便将管理主体和课题本末倒置

从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思想出发,高校学生管理应以学生为中心,各个方面围绕学生展开,但是具体实施并非如此。从传统高校学生管理理念出发高校学生管理者往往将学生看成制度下应该守规矩的被管理者,管理人员以监管者自居。在这种高校学生管理理念和体制下,管理者是主体,处于主动地位;学生是客体,处于被动地位。这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相互对立的关系,没有把管理作为服务于人的一种手段,没有围绕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来开展工作,这必然导致学生管理中的命令主义,学生成为没有独立、没有自主、缺乏创造性的管理对象,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落实,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很难得到有效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能真正得以实现,这与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是相悖的。

(二)学校管理制度教条化

在传统高校学生管理理念中,多数高校管理者习惯将学生看待成高校学生管理理念和制度下的被管理者,学生往往是被监管和服从的对象。高校学生往往被高校学生管理的管理者们用“必需做到”、“不能做”等军令式态度和管理制度来被迫做某些事情。这种制度下,高校学生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以及不能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这样与高校学生教育中所提到的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实现价值的理念相违背。在这种高效管理制度下,高校学生能做到的只能是不违背学校管理制度,对于自我管理和自我价值实现无暇考虑。高校学生自我的个性和自主能力受到大大的抑制,民主管理意识和自我管理意识越发淡薄,严重影响个性的充分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成为人格健全、具有创新思维的全面发展的人。

(三)学校管理关系导致学生与学校疏离化

高校学生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既是知识、能力与品德等的授受关系,更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关系,管理活动应始终伴随着情感交流,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可以弥补管理中某些不完善的方面。然而在实际学生管理中,由于管理者和学生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地位,在管理过程中过分突出管理者的主导作用,不尊重学生,将本应为引导性的说服教育变为命令的传达与执行,忽视了大学生受教育的能动性和主动性。

二、实施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的途径

(一)理解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是高校学生管理改革的前提

高校学生管理的改革是以以人为本作为中心思想的,高校学生管理者必须理解和认同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传统高校学生管理转变成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高校管理者改革的第一步。不能按照传统的高效管理模式,对所有学生都是用一种人才模式去培养,抑制学生个性的发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必须要有因材施教的思想和态度。

(二)树立科学的管理观

在传统高效管理理念中,管理从严的思想并不是一定对的,这样虽然方便管理,但是对于高校学生的个性和人性来说并不是最好的。从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出发,使管理有张有弛,宽严有度,赏罚分明,这样才有说服力,既从人性方面来说充分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个人尊严、心理需求与个性特征,又从管理制度方面能够更好地要求学生自我约束从心里服从管理;同时作为高校学生管理者,能够与学生换位思考,将自身置于学生的角度,做到真正理解学生,理解学生的思想和诉求。作为高校学生管理者除了管理学生外,必须要做到切实关心学生,从教育方面来说答疑解惑、传授知识这是必须的,同时还需根据学生的要求因材施教,从生活方面来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生活状态等等。

(三)确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基本管理理念

高校学生管理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高校学生是高校管理的主体,也是高校管理的中心,学校管理的出发点以学生为本,尽一切可能传授学生知识,解决学生学习生活的一切困难,将每个学生用他们适合的方式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三、总结

高校学生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成为贯穿于学校管理各个方面与环节的中心和枢纽。高校学生管理是以人为对象,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进行对人的管理和培养的科学管理模式,理应坚持以人为本。高校学生管理的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将其贯穿到高校学生管理的各个方面,坚持以人文本的中心思想,从各个方面不断推进高校学生管理的改进和完善,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是当今高校学生管理的大势所趋。

[1]杨岚岚.浅谈“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理念[J].教育与职业,2012,2(2):34-35.

[2]董庸昌.浅析“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理念[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16,7(2):85-86.

[3]林正游.试论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理念[J].福州师范学报,2004,6(3):21-26.

许琼艺(1989-),女,河南洛阳人,硕士,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社会工作实务;朱宏东(1983-),男,山东潍坊人,本科,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高校学生管理;贠芸(1987-),女,河南郑州人,硕士,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临床心理咨询与治疗。

G

A

1006-0049-(2017)06-0222-01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管理者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 07:57:44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7:16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34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44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中国卫生(2016年4期)2016-11-12 13:24:08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8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学习月刊(2015年24期)2015-07-09 03:42:00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中国卫生(2014年4期)2014-12-06 05:57:02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
中国卫生(2014年10期)2014-11-12 13: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