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季行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金刚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其中“金刚”意指世上最坚硬的物质,“般若”为音译,指的是洞察一切事物本质的高深智慧,“波罗蜜”意为到达彼岸。因此,《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深层含义就是,以像金刚一般坚硬、无坚不摧的般若智慧看透人世间的一切虚妄执着,破除众生对虚相的忧虑和烦恼,悟证实相,以求得到对人之“实相”的领悟,从对世俗的解脱中到达超凡入圣的心灵彼岸。
《金刚经》属于般若部经文,是超越宗教理论的大智慧,是指能够使众生由了解道到悟道、修正、看透生死,直到超凡入圣的般若智慧。这种智慧包含五种思想,即“五般若”:实相般若、境界般若、文字般若、方便般若和眷属般若。而《金刚经》的核心思想“金刚能断分”起源于唐代三藏法师对《大般若波罗蜜心经》的译注,并被视为般若类经典经文的总纲。《金刚经》全文虽未出现过“空”字,但其全文讨论的却都是关于空的智慧,其核心思想可以用“性空幻有”来概括。其一,它认为一切事物都因缘而起,相合而成,事物本身并没有恒常自在的本性,因而“性空”;其二,世间万物自性虽空,但是物与物之间的因缘关系却永恒存在,也就是说事物的本质并非虚无,只是将实体虚化而已,正因幻化不实,故曰“幻有”。正所谓,世间万法本性空寂,非生非灭,非一非异,无取无舍,无我无所,只有借用浩瀚无边的般若智慧,才能洞察世间万物的真实本相,无住无著,广破见执,显诸实相,才能真正契合世界的实相,得到解脱。因此,如何实现本性“离相”或“无住于相”,是《金刚经》为使众生解脱烦恼而力求实现的最终目的。
总的来说,《金刚经》的主要思想可以被概括为四点:(1)正如经文的纲领中提到的,“发度尽一切众生之大心”;(2)观照实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3)实践综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4)中道方法,性空与幻有的辩证统一。
般若指超脱入圣的大智慧,而《金刚经》正是旨在突出般若在成佛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但由于般若不是普通的智慧,因而在翻译中不能将其译为“智慧”。在佛学里,智慧分为世间智、出世间智和出世间上上智三种类型。世间智指的是凡夫或普通人所具有的分辨善恶、处理俗世间事物矛盾的基本智慧,是由人心对外界事物特征的知见,属于人心的妄想,看透的只是事物的虚相,并不能把握宇宙人生的本质特征。出世间智指跳出世事轮回,能通达苦空的高深智慧。针对追求“出世间智”过程中是否本性偏真,佛学又将其分为出世间智和出世间上上智。而般若智慧指的是出世间上上智,是指引导世人由了解道到悟道、修正、了脱生死、超凡入圣的智慧。这便是佛家所说的根本的智慧,是超越一切世间聪明智慧的大智慧,它能够促进众生去掌握生命的本源和本性。这种智慧不是通过单一的冥想和思考得到的,而是必须以肉身践行人的思想和心性才能求证到的智慧。
作为般若佛学体系的经典之一,《金刚经》全篇均表现出般若具有能够正人心的重要现世功能。比如,“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名一切法”“所言善法者,即非善法,即名善法。”“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等,这种“是……即非……是名”的结构,承认了世间万物皆是空相,万物的表象皆由心起。正如上文中提到的“性空幻有”,这一核心思想阐述了佛学思想关于万千幻象都是由众生心生所产生的这一断言,如梦幻、泡影,因缘而起,因缘而灭。不论事物的表象大如宇宙或小若尘埃,无不是因缘的造就,无不反映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思想。《金刚经》所阐述的虚无、空寂才是真实的存在,才是佛家所言的彼岸世界,而众生只有通过般若才能认识到这一本质规律,看透世间万象的本质都是虚幻缥缈,最终是本性远离幻有的现实世界。
四相指“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广义上的“我相”是四相的总称,四相都是我相的不同表现形式,而般若佛法所要扫除的便是以我相为基础的世间的一切执着。“相”是相对于形体而言的,用来描述诸法所存在的状态[1]。四相的具体含义是:
(1)我相
狭义上的“我相”,指众生在现世生活中的吃、穿、住、行等一系列思想和行为,都由一种强烈的自我感支配着,并为了生命的延续而锲而不舍的一种社会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众生的一切行为都是基于“爱自己”这一标准,因而众生被困于“我相”。
(2)人相
顾名思义,“人相”意为众生的存在,皆以人的肉体为形式而表现出来,有了我便有了你和他。当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形体是最优秀的存在时,便也有了人与人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歧视和界限,人相的差异导致众生所处的人类社会难以和谐地为继下去。当众生皆以人为中心时,便会觉得万事万物都是因人的方便而存在的,于是人类便难以再以平等的目光去审视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也就因此而被打破。
(3)众生相
佛家将众缘交汇所构成的实体称为“众生”。众生随着发展际遇、心性的不同,形成对善恶、贫富和美丑等价值观的不同评判标准,因而众生之间才表现出相互对立、相互斗争的特征。从本质上来讲,“我相”和“众生相”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正是由于我相所指众生范围的不断扩大,才有了参差对立的社会现状,产生复杂多变的众生相。
(4)寿者相
生命由生到死的过程被称为“寿者相”,因而众生的寿者相自生命存在之时便存在了,自消亡时湮灭。但是人既然存在于世上,便自然梦想着永恒的生命。例如,古代许多帝王会穷尽所有可能的方式探求长生不死之术,这便是寿者相。儒家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思想,则意在通过以子孙后代的不断延续来使自己的生命获得永恒,这也是寿者相。
四相的存在使众生的心性难以摆脱现世的牵挂和羁绊,内心患得患失,经常表现出不安、焦躁、愤怒等心情和精神状态,而使众生超脱四相的束缚,正是《金刚经》佛学内涵努力追求的重要目标。
《金刚经》中有云:“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句话中,“阿耨多罗”的意思是“无上”,“三藐”意为“正等”,“三菩提”意为“正觉”,也就是说,菩萨应当脱离四相之束缚,以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也就是至高无上的正确觉受,即摩诃般若——无上大智慧。远离了觉受,就没有正觉,也就没有了生命。因此,学习佛法最贵得正觉——无上正等正觉,最贵得正受。正受在佛法中有两层意思:真正的受用和正确的觉受。倘若佛法中领悟到的觉受不正确,便远离了解脱道。而菩萨能以无上正等正觉之心匡正众生之本性,这样的胸怀必须要以大慈大悲的佛性为基础。
所谓“慈悲”,首先讲的是一个分离的概念。“慈”是带给众生快乐,“悲”是指将众生从现世的苦难和蹉跎中解脱出来,将众生作为救赎的对象,让他们从苦难中获得现世的幸福,这就是大慈大悲。而菩萨的慈悲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其中“无缘”指的是菩萨对众生无私的奉献与帮助,“同体”的意思是菩萨将自己和众生视为一体,同喜同悲,众生所求就是菩萨所求。从佛学所提倡的慈悲心来看,菩萨对众生的救助,不仅局限于缓解众生肉体上的痛苦,而且在于强调去除让众生感到痛苦的根源,从根本上让众生的心性获得重生。
六度指佛教中所讲菩萨修行过程中采取的六种得道之法,分别是:布施、忍辱、持戒、精进、禅定、般若,合称六波罗蜜,意思是六种能使众生到达彼岸的方法。《金刚经》中主要提及的是六度中的布施和忍辱。
(1)布施
“布施”又被称作“舍”,众生应当不仅舍去形体上的浮华,还应当舍去心灵上的贪、嗔、痴、恨和执着,做到真正的无牵无挂[2]。正如经文中佛陀对须菩提所言:“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由此可见,布施作为一种善因,可以为众生带来深厚的福泽和财富。从布施的种类来讲,首先,布施分为财施和法施两种类型,如《金刚经》中所语,“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这种布施就是财施,再如“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倡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这种布施便是法施。在菩萨道的布施中,无论是财施还是法施,都要做到无所住、无所留。其次,布施分为有相布施与无相而施,有相布施又分为能施的我相、受施的他相以及所施的物相三种类型,有相布施者往往不是出自纯粹的善心,总是带有或此或彼的私欲,因而所修得的果报必定有限。而无相布施者可以做到摒除自身及他人之相,以无私的心去施舍所得之物,故所修得果报也如同胸怀一般虚空,不可限量。
(2)忍辱
忍辱是六度的核心概念,佛法里讲道,一切不如意之事皆是辱,所受一切苦难皆是辱,忍受其所受之一切苦难皆是辱。由于婆娑世界中四相的束缚,事物之间的对立和斗争呈现出常态,没有一件事物可以呈现出完美的状态。但是只要众生受得住一生中的生生灭灭,知晓忍辱之道,才能悟道,得到人生之大智慧,以求最终成佛。正如经文里所说“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歌利王忍辱修行,得以忘却四相,最终借般若智慧修成正果。
“无住于相”从本质上可以分为无住和无相两种概念,而无相、无住和无念又是般若经典所提倡的修行的三大法门,故如何理解无相和无住是修成佛法以得果报的重要前提。对于如何正确理解无相和无住的深层含义,可以从对《金刚经》经文的解读中得到些许启示。
《金刚经》认为,得道的“我”的主体是虚空的,与众生体内所保留的六种阻碍人心性成长的尘埃“色声香味触法”呈对立面,虚空的“我”正是破除这六种尘埃方能保持心灵的空明。佛法中说到人的一生是由色(物质)、受(感觉)、想(知觉)、行(意志)、识(意识)五蕴法构成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3]。众生不知何为五蕴,不知和合而生方有万物,因而陷入现世的争夺,一切烦恼也就因此四相而生。由于心性的偏执,众生无法意识到万物乃是因缘而生,缘起缘灭自有其定律,自然无法降服其心,不能通晓缘起性空这一道理。如《金刚经》中写道,佛陀告诉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服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由此可以得出,只有心中灭除四相,才能真正通晓菩萨道,领悟缘起性空之理,方得证菩提。换句话说,通过摒弃“我执”而到达“我空”,才能真正了解何为泯灭四相,这便是《金刚经》经文中反复强调的重点。
《金刚经》的价值在于传授人们“如何降服其心之法”,重点是讲授修持之道。如《金刚经》所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其中“无住”就是重要的修持法门之一。《金刚经》首先指出,万事万物的本质都是虚幻的,众生只有认识到这一根本规律,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达到不住于“相”,如经文中所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上文中提到的“缘起性空”思想,是秉持“无住”修行的基础,正因万事万物都是虚妄不实的,所以修行佛法的人才应当“无住”于各种相。正如经文中所言,“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所诠释的“无住”修行,可以通过对“离相”“三心不可得”这两个概念的把握来理解。“离相”指不拘泥于事物的表象在人心中的反映,心性不随外界事物的变化而起波澜,从本质上来讲,这就是“无住”。当达到无住的境界,也就实现了对于“离相”的领悟。无所住就是不住相、离相,内心清净,不执着于外界事物的得失。当众生对现世生活中的一切做到真正的放下和舍得,清净之心便会圆满,倘若众生再次执着于六尘境界,那么原本的清净之心也会因此而蒙受灰尘。此外,《金刚经》也明确地指出,在行“六度”之法时也应秉持“无住”的心境。不住心于声、香、味、触、法,这便能做到“离相”,亦即“无住”。同样,以“离相”之心修行“六度”之法,也就代表着修行时心性能够真正地达到虚妄,不受外界事物的影响,亦即借“无住”以修行“六度”之法[4]。
“三心不可得”这一概念同样是对“无住”思想的深入解释。经文中说道:“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三心指的是“过去心、现在心和未来心”,而“三心不可得”就是教导众生从时间的角度去正确地理解“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一道理。这里的“心”指的是“执念”,也就是说,如果众生苦苦执着于对事物的不求、不得,许多烦恼便会因此产生,更无法在修行中“降服本心”。因此,“三心不可得”的深层含义,仍然是在教导众生秉持“无住”的心性。
佛教认为,万事万物都是变化无常的,但是众生并不能参透这个道理。他们在肉体、情感、意志和认识等诸多方面生起执念,将心性困于对我、人、众生等观念的执着之中,难以摆脱“四相”的束缚,故而无法领悟菩萨道的真谛,摆脱生死轮回[5]。因此,“我执”是凡人的痛苦之源,众生的所有烦恼都离不开对于实体的“我”的执着,从而陷入世间相的纷扰之中。而要真正地破除“四相”,就要做到“无我”或“无住”,减少自身心性对于外界事物和自身的偏执,进而降服自身而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金刚经》讲求“诸法无我”,一切缘起性空,认为众生生来皆有慧根,但因妄念而被执着所阻碍难以得道,所以《金刚经》的主旨便是引导世人破除妄想执着,寻找探求心性虚空之法门,从实相的角度来教导众生破除对万事万物的执念,即便是佛法本身,在已得道的前提下,也应当予以破除,不留一物,达到真正的虚空。
[1] 孙垂亮.论鸠摩罗什对中国佛教思想文化的影响[D].新疆师范大学,2011.
[2] 孙杰群.《金刚经》离相无住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
[3] 姜涛.后秦佛教研究[D].兰州大学,2011.
[4] 阿日贡.《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
[5] 黄建陵.论《金刚经》中的“无住”思想[J].求索,2008(03):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