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旭
(宝鸡文理学院,陕西 宝鸡 721013)
“钢琴改编曲,就是将歌曲、舞曲或其它器乐曲的主题旋律,配以适当的和声、复调织体等多种成份,成为钢琴演奏的乐曲”。①凡属于改编而成的钢琴曲,一般都要注明某人根据什么作品改编。如《二泉映月》本来是二胡独奏曲,储望华先生将其改编成同名钢琴独奏曲;陈培勋先生根据广东音乐器乐曲《平湖秋月》改编成同名钢琴独奏曲;《彩云追月》钢琴独奏曲是由王建中先生根据民族器乐合奏曲改编成同名曲。这三首原作均是我国古典传统器乐曲,不仅具有深刻的抒情性和丰富的音乐内容,而且那难以言传的意境美,使之成为民族器乐曲的珍品。钢琴改编曲在创作手法上主要用移植和创编两种手法。
钢琴移植曲的关键在于既要克服单声部的苍白,又要充分发挥多声部的艺术力量,这里体现出中国作曲家的才气。
如陈培勋的《平湖秋月》就采用的是曲调配上琶音和弦,六度倚音等创作手法。
“创编,是指摘引民歌或非独立的器乐曲为主题”③,而且在钢琴曲里清晰可辩,并运用现代作曲技巧,从纵横两方而加以引申和发展,既保持民间旋律的主题,又将其表现力进行拓展,创编的钢琴曲多采取三部性曲式。就传统音乐与钢琴曲的关系的基本性质而言,这种创编的钢琴曲与移植的钢琴曲,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王建中创编的《彩云追月》充分体现这一点。乐曲笔法十分千净、精致,运用大量和声和织体手法既保留原曲民族特色,又扩大了钢琴曲的表现力,格调优美深情。
钢琴改编曲《二泉映月》《平湖秋月》和《彩云追月》历经长期的实践检验,特别是在民族化的音乐语言取得丰富经验。三首钢琴改编曲是中国钢琴改编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它们不仅保留了原曲中民族音调的特色、中国音乐文化的体现,而且成功地结合了西洋的创作技法,做到了“洋为中用”。三首改编作品的成功代表着中国的民族音乐将以全新的形式重新展现在世界音乐的舞台之上。
中国传统音乐以横向思维为主,十分重视旋律线条的表现力。在取材倾向上,主要选用艺术性较高的传统音乐旋律,以达到雅俗共赏的目的。
王建中先生在《彩云迫月》中主要使用为五声间阶调式旋律配置多声织体,全曲以抒情性曲调为土,乐曲华丽又亲切,那种恰似探戈舞曲的节奏把彩云追月塑造为具有生命力的形象。
“广东音乐是20世纪初形成的器乐乐种,当时大多是演奏粤曲中引子、过场曲和烘托表演的小曲,又被称为‘过场音乐’、‘过声谱子’或‘小曲’等。广东音乐倾向华美,自然流畅、结构短小且不拘一格,形式简捷,具有独具一格的南粤特色的演奏法,如冒头、滑音等别有风采韵味;小乐队是由高胡、二弦、扬琴、秦琴等不同特点乐器组成,曲调明朗活泼、一气呵成;崇尚音乐的内在神韵,较少外在模仿。”④陈培勋先生在改编曲最大成功之处,不但最大限度保持广东音乐的风格,更是把广东音乐创作提高到钢琴独奏水平,使广东音乐这一传统音乐文化通过钢琴获得更广泛的传播。
“总之,改编曲《二泉映月》《平湖秋月》和《彩云追月》在旋律上主要是带偏音的五声性的旋律。音乐材料以五声调式为基础,增加和声外音性质〔经过音与辅助音等)偏音,如清角、变宫、变微及闰等。如《二泉映月》,E宫系统E宫调式,偏音为升A和升D;《平湖秋月》,降D宫系统降D宫调式,偏音为降G和G}该曲中虽然微音降A的分量较重,但从全曲和声和旋法角度,仍为降D宫调式:《彩云追月》,A宫系统A宫调式,偏音为升G”。[4]作曲家在和声的运用方面表现出灵活多样而又富于创新的特点。
把西洋的传统创作技法与具有中国民族音调的乐曲相结合,不仅丰富了中国古曲的表达方式,而且也让中国的民族音乐有了更多的机会与世界音乐相结合。让中国的音乐有机会走出去,让世界更加多角度、多层次地了解中国的音乐文化。三首钢琴改编曲在保留了原曲中民族音调的同时,不仅体现出原曲中的委婉情调,又以西洋和声技术的大量再现,又增加了大气磅礴的和声,使三首改编之后的钢琴曲更增添了扣人心弦的音响特征,弥补了原曲中的大气之美。
注释:
①魏廷格.答钢琴学习指南388问[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②③王文俐.中国钢琴曲的民族化技法简析[J].音乐研究,1999年第1期第44页。
④朱晓蓓.小议广东音乐在钢琴上的演奏特点[J].星海音乐学院院报,2002年第3期第87页。
[1]代百生.根据传统乐曲改编的5首中国钢琴曲的艺术特色[J].黄钟,1999.
[2]左平.钢琴曲二泉映月的演奏分析与启示[J].乐府新声,2000.
[3]储望华.漫谈钢琴独奏曲二泉映月[J].钢琴艺术,1999.
[4]陈旭.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及其启示[J].音乐研究,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