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娟
西北政法大学体育部,陕西 西安 710000
试论太极柔力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价值与意义
赵红娟*
西北政法大学体育部,陕西 西安 710000
太极柔力球是新兴的运动,它包含我国的太极文化,又融入现代社会的元素,帮助人们保持身体健康。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有其特有的价值与意义,但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其应用后出现的问题,找到解决方式。本文是以太极柔力球为切入点,分析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太极柔利球;高校体育;价值
太极柔力球是以太极为基础,在球类运动中加入太极运动的精华,并让两者充分融合,体现出动作的行云流水。但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后,凸显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会限制太极柔力球价值的发挥,很难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所以,必须解决这些问题,凸显出应用的价值。
太极柔力球不是硬性的击球,而是加入太极拳的动作时,柔中带刚,用意导动,用一种特殊的球拍,按照球运动的路径入球、出球。其包含了太极的哲学思想,体现出太极的文化内涵,同时,又改变了太极的无趣性,人们参与这项运动后,可充分挖掘并发挥自身的运动潜能。这项运动是按照球圆弧的运动轨迹,把太极动作活化,让迎、引、抛三个动作连在一起,虽然动作看上去很轻松,但如果力度、角度没有拿捏好,都会让体能有很大的消耗。
太极柔力球运动不会限制运动场地,任意一个年龄段的人们都可以参与这项活动,锻炼自身的应变能力,拓展思维模式,呈现出多向性的特点,强健体魄,修身养性。
(一)现状
1.接球方式与青少年的动作不符
太极柔力球彻底摆脱了硬性接球的限制,要求练习者根据球运动的方向做动作,有技术要求,不可以硬性接球,或是中途改变角度、二次发力等,这些都是违例行为,其技术要求是所有动作连贯自然,利用球的力量,首次接球剪力,待球完全纳入球拍后用动作转换球的运动轨迹。其在高校体育中应用后,现有的教学情况是一些学生认为这不是年轻人的运动,运动节奏过长,球的速度与力量无法发挥,找不到其他球类运动的快感。
2.尚未全面普及,缺少群众基础
从太极柔力球的出现到应用,只有10年的时间,出现的历史较短,而它也未制定正规的赛制,社会对它的报道很少,影响较小,全国只有湖北、北京等高校把其加入到体育活动中,其他省市很少出现。所以,这导致了学生的接受程度不高,没有扎实的群众基础。
此外,太极柔力球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项比较陌生的运动,以往没有接触过,而其对技术也有很高的要求,有复杂的技术动作,学生必须从头学起,而每节体育课开设的时间有限,教师无法把所有动作教给学生,渐渐学生会感到单调。高校每学期一共有16节体育课,最先是让学生熟悉球,接着是辅助练习,直到两到三周后,才正式学习技术动作,授课的时间较长,学生容易失去学习兴趣。
(二)应对
1.简化接球方法
高校进行太极柔力球的教学时,应把技术要求适当简化,用简单的动作教学,使学生把关注点放在四肢的动作上,灵活摆动身体,增加动作的幅度,以扩大做动作需要的空间。同时,在教学中加入太极观念,把太极活动球类化,做到人球合一,动作自然,身体矫健,旁观者可以认为是其在玩球,或是正在打太极,给人留下美的享受,不只是单一的手部动作,腿与身体保持不动。
2.提高运动的普及率
社会应呼吁加快太极柔力球的传播,并开设社会培训班,专门教授人们它的玩法,特别是对于高校来说,每位授课教师都要有专业的技巧,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用教师的力量促进它的传播,并把这项活动积极在校园内推广,让其有扎实的群众基础,使高校大学生都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相互交流。同时,社会上也可以开设培训班,高校学生可在这些培训班中不断练习,掌握更多的运动技巧,让内心有很高的成就感。
(一)帮助大学生健康发展
大学阶段是学生成长逐步成熟的阶段,此时需关注的是学生的心理,分析心理不完善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身体素养。高校体育课的开设,除了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外,也要让其自我完善,发现自身的不足,快速成长,而太极柔力球课程的开设,可通过运动引导学生锻炼身体,陶冶情操,保持身心健康,稳定心理,可理性分析问题。如果长时间坚持这项运动,可开发学生大脑皮层上面的机能,排解心中压力,消除疲劳,改善身体的各个机能。
同时,接住、发出太极柔力球时,会调动整个身体参与运动,锻炼颈部、肩部、腰和腿,且球的运动轨迹复杂多样,具有随机性,可以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培养逆向思维。而太极柔力球运动时,会加快身体的有氧代谢,锻炼练习者的心肺功能,自主调节运动幅度与运动量的多少。
(二)有美的体验
美学不是从人的主观思维产生,也不是自然进化的结果,而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产生。太极柔力球加入了太极拳的动作,而太极拳动作的展示都具有流畅的特点,有可观赏性,学生练习的过程中,会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给每个动作都赋予了一个想象的画面,由此,学生开始感受美,欣赏动作的美感,并让自己的动作具有美感。
而太极柔力球教教学时,教师也会加入音乐作为辅助,而不论是哪种技术动作,都有对应的音乐旋律,音乐的停顿与实音、虚音的转化,都与动作相呼应,紧密结合。学生在音乐的环境中,能够产生健身的欲望,把身体的动作融入美的旋律,形成音乐效应,感受到运动的魅力,保护身心愉悦,渐渐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掌握其使用的技巧,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
(三)保持学生的心理健康
当下,社会环境不断变化,竞争也不断加剧,很多社会因素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出现心理问题,且问题更加复杂,容易出现情绪上的波动。而学生参与太极柔力球运动时,需保持心理的稳定,消除内心的不良因素,也就是说,太极柔力球运动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缓解其心理压力,并让内心感到愉悦,使自身保持心理健康。此外,课上学生两两一组或三人一组练习太极柔力球,能够引导学生互相学习,指出动作的不足,进而形成协作精神,有参与体运动的兴趣,养成锻炼的习惯。
经过调查表明,大学生很容易得心理疾病,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学生需学习很多门课程,有很大的学习压力,极易出现内心的焦虑,且很难从学习中得到知识,所以,其无法快速融入社会,环境适应力较弱,而大学很多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学生独立完成,这很容易让学生形成封闭心理,此外,一旦形成心理问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可以彻底消除。现在,心理疾病已经成为大学生最常见的问题,所以,高校要善于使用太极柔力球运动,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满足其精神需求,疏通自己的情感。
(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体育活动伴随每个人的一生,所以,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对人未来的发展有重要影响,而太极柔力球有自己的优势,应用后给人带来不同的益处,由此,高校体育教师可以利用太极柔力球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并让其逐渐树立终身意识,有连续运动的习惯。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式:首先,教师可以把运动的技巧与动作教给学生,让其自主尝试,在尝试中发现运动的魅力;其次,组织比赛,学生自主选择比赛的对手,从比赛中找到胜利的快感,同时锻炼身心。
本文通过对太极柔力球运动的优势以及其在高校应用的现状分析,得出高校需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巧,并认识到其应用的价值,即它会帮助大学生健康发展,让其有美的体验,并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保持学生的心理健康,适应社会发展。
[1]魏芳艳.太极柔力球项目在高校开展的现状及推广策略[J].鸡西大学学报,2012,02:144-145.
[2]章晓俊.普通高校开设太极柔力球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2,04:140-142.
[3]柳振纲.影响太极柔力球在高校学生中开展的原因分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2,S1:78-79.
赵红娟(1972-),女,陕西周至人,硕士,西北政法大学体育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G
A
1006-0049-(2017)17-02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