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牮
长沙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3
面向90后学生德育微博建设探析*
董 牮
长沙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3
随着新媒体强势发展,网络上和生活中对道德问题的讨论越来越多,对90后学生的德育形成了挑战。而微博以其交互、开放、话题集中等优势为补足和完善学校和社会德育提供了新的平台。实现内容为主,双线联动,直面争议,可以为打造德育微博提供思路。
微博;德育;90后学生
微博,又叫微博客,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经过了几年的行业竞争和洗牌,目前国内进入了新浪微博一家独大的格局,腾讯、网易、搜狐等互联网企业都不再将微博作为发展重心。而微博也基于用户的弱关系成为了更注重信息发布的社交媒介平台,越发凸显其在传播属性和社会化属性方面的优势。根据2015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微博客用户规模为2.04亿,网民使用率为30.6%,手机端微博客用户数为1.62亿,使用率为27.3%。①伴随微博的发展,90后学生在用户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意见领袖的形成,让微博成为了新闻舆论热点的集散地,成为很多突发事件的信息源。面对微博中呈现的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多样的舆论,如何正确引导90后,将消极负面的被动传播转变为德育实施的平台,是教育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利用微博主动出击,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拓宽德育领域
90后学生处于人生发展期,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对于手机、互联网的使用有着天然的依赖。在脱离了中学相对严苛和封闭的教育环境后,微博成为了他们除了课堂、生活之外获取信息、知识的主要手段。然而,互联网上海量信息纷繁复杂,冲击着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加之学生的媒介素养不足,忽略媒介素养在德育中的重要性,将会造成德育内容的重大缺失。1992年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指出,“媒介素养是指在人们面对不同媒体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利用微博参与德育,有助于培养和引导学生学习如何鉴别信息真伪、妥善运用大众传播信息、快速适应新媒体带来的便捷和对舆论格局的改变,在新媒体正确发声,积极参与社会进步,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形成德育过程与结果之间的良性循环。
(二)微博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和即时性,丰富了德育的手段
传统德育的主渠道是课堂和家庭,而90后学生大多面对的是远离家庭教育,在学校上大课的教育形式,被忽略的社会教育在德育中其实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关于“扶老人被讹”、“该不该给老人让座”等的社会道德热点话题都通过微博爆出,加之互联网迅速普及发展,考验着社会德育的成果。利用微博社会化属性的特点,结合其自身具有信息发布的便捷性和交互性的优势,可以形成社会德育与课堂、家庭德育的互补和良性互动。在传统德育途径中,教育者只能利用预先准备好的教育资源和有限的教育实践,遵循教育规律开展工作。而社会中可以纳入德育的素材,对人才培养的考验是实时的,不断变化的,在这些无法掌控的实际问题之外,利用微博开展德育可以弥补传统教育手段的不足和滞后,不仅符合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特征,让他们更乐于接受鲜活的教育内容,也促进了德育的成果转化,在实际中不断修正德育的具体内容。
新媒体的优势,“互联网+”理念的流行为德育提供了大量新的思路和平台。但在目前利用微博进行德育的一些账户中,存在着一定运营误区,让德育效果大打折扣。
(一)忽略传播平台特点,单纯复制粘贴
伴随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包括传统媒体在内的很多平台都受到了挑战。众多教育者和教育机构为了防止在行业竞争中被淘汰,积极拓展新的教育阵地,纷纷开通了微博等新媒体平台,通过申请认证,利用微博发布教育内容,找回被转移的部分用户,争取新的用户。而盲目和急于开通新媒体平台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忽略了不同传播形式的特点,仅将相同的内容在不同的平台进行复制发布,将同质的内容置于不同传播过程来应付不同形式的教育,导致教育内容本身的起效甚微。
传统的德育阵地习惯采取授课、活动等形式,其中授课和实践活动主要是人际和群体传播。这类传播中传者与受者即师生之间以面对面的形式,依靠言语符号为主,肢体语言等非语言符号和多媒体等其他传播手段为辅助来完成,具有即时实现的效果,这是目前德育的主要形式,但不便于保存复制和二次传播。此类教育过程和成果,如果在微博平台呈现,必须结合微博的传播特点进行加工和制作,单纯地将其成果转移到微博平台并不能起到扩散和二次教育的作用。微博作为新媒体的代表,除了有140字的篇幅要求之外,还具有便捷性和交互性等诸多特点,如果忽视了新媒体作为大众传播的特性,德育微博的建设将无从谈起。现有部分德育机构的微博,将工作开展的新闻报道或总结直接复制在微博中,简单配以新闻图片直接发布,浏览数、评论数和点赞数都微乎其微,有些甚至为零,这样忽略了传播形式特点的单纯复制,让已开展和将要开展的教育都变得呆板和不合时宜,不利于德育这一传播过程的实现。
(二)陷入刻板印象的恶性循环
所谓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作用,也有积极和消极的两种内容属性。面向90后学生的德育是一个认知加工的过程,这个群体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道德观念已经在前期的教育中初步形成,并养成了自己的认知习惯和模式,其中就包括他们对人、对事的刻板印象。传统德育课堂的说教式和灌输式教学方式,不同代际人群对相同人物和事件的不同理解所导致的师生间的认知隔膜等都可能会成为对德育消极刻板印象的来源。根据人的认知特点,在选择信息时往往会按照已有图式进行信息加工,一旦微博中的教育内容与其对德育的消极刻板印象是一致的,将会巩固这种负面刻板印象,加深他们对德育的排斥,一旦形成这样的认定,将严重影响后期教育的开展和效果,成为一种无形又难以逾越的障碍。
(三)频繁转发形成传播障碍
微博等新媒体的优势在于人人都是生产者,转发评论和点赞都可以在传播中成为信息的一部分,产生新的效果。然而,由于微博关注排序功能的设置,关注用户的微博内容会以时间为顺序展示,有的德育微博为了怕错失注意力而一味地转发,但这样即使进行了适当的评论和表态也远不如原创内容那样具有生命力,缺乏吸引学生注意的魅力和独特风格,不符合90后学生的关注需求,容易引发抵触情绪,阻碍传播的完成。同时,连续的转发也会成为微博主页的一部分,打开微博主页面时显示连篇累牍的转发也不利于培养或维系关注用户,导致传播中断。打破这种阻碍的最好方式就是以原创内容为主,适当评论转发。
既然利用微博进行德育有价值和操作空间,那么要如何做到规避以上提到的误区,真正发挥微博的传播优势,打造德育阵地呢?
(一)把好内容关,增强德育微博的生命力
首先,内容选择上要符合教育行业和校园生活的特点,不宜说教和抽象,讲大道理灌心灵鸡汤。寻找具体的内容,可以参考接近性原则。接近性包括地理上的接近和心理上的接近。
地理上说,校园内的,学校所在地的,身边的人和事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产生亲切感。如一些学校在微博上推出评选“身边的好人”等活动,寻找和树立校园道德标兵作为德育示范典型。活动利用微博开展,充分发挥微博核心概念“节点”的优势,通过评论转发引导学生寻找发现正能量,利用学生群体节点密集的微博圈子让被推荐的同学在微博上发挥影响更广的示范作用,并产生良好的宣传效果。
心理上的接近性则更多以学生熟知的元素和热点为主,通过引起学生的共鸣,获得效果。如很多学校在微博上推出自己改编版本的流行歌曲《南山南》《成都》等来对学生进行感恩或爱校教育。当下热播的电影《战狼2》以建军90周年为大背景,弘扬爱国主义,在青年学生中引发热议。弘扬爱国主义的教育内容如果结合这个具体生动的热点,就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二)开发线上线下活动,增加德育趣味性
经过对微博产品的完善和第三方开发技术的引入,微博早已不再是发布140个文字的简单媒介了。它以丰富的功能和嵌入形式充分发挥了新媒体移动应用交互性的优势。如果在此基础上,寻找合适的主题,将微博活动落地,将能更好的为仍以校园生活为主的90后学生服务。采取线上线下双线联动的形式更有利于德育实践活动的推广和获取实效。线上活动以互联网虚拟媒介为平台,强调便捷、即时和隐蔽性;线下活动以面对面的真实接触为主,强调现场、真实和参与感。充分结合两者的优势和特点,开发线上线下活动,利用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元素做线上宣传教育和吸引注意力,缩减传播成本,线下现场体验或参与活动,再反馈至线上,增加德育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近年来,每逢国庆期间,新浪微博上都盛行“我与国旗合个影”活动。活动发起形式多样,具体内容不一,但都采取线下拍照,线上晒图的方式,以青年学生熟悉且广泛使用的晒自拍的方式发微博,@好友,通过发布活泼多样与国旗的合影,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较之传统的征文、演讲比赛的形式,微博活动门槛低,成本低,操作简单,交互性强,覆盖面广,传播效果惊人。其中,2016年国庆的该话题讨论人次达到了2万,阅读参与人数达到了3987万。②
(三)合理利用有争议的德育话题,捍卫德育成果
近年来,微博中常常出现一些引发社会激烈讨论的热门话题,如老人摔倒扶不扶,公共场所国民素质堪忧,校园霸凌,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等等。这些热门话题从具体事件发酵,动辄引发几万人次的道德大讨论,其中不乏很多极端言论。这些围绕社会现实生活的讨论争辩是自由开放的,虽然可能大部分时候“无疾而终”,但暴露的书本课堂之外的矛盾争议、道德标准等新问题却时刻挑战着教育者。德育相比知识性教育和技能性教育,更倾向润物无声和潜移默化的形式。那么,面对这类争议话题,如果回避不谈,熟视无睹,容易走上唯心主义的误区,导致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断。如曾在社会引起热议的辱母杀人案、动物园老虎咬人事件等,微博上都曾有获得几千人次点赞的极端言论,其中有的针对逝者,有的针对执法部门,甚至很多事件最后对指向对现有社会规范的否定。以此类话题为契机进行引导和表达不容忽视,以社会核心价值观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阐明立场,能够帮助学生认清道德底线,不在争议中被模糊了道德边界,甚至接受负面消极的价值观。
微博,作为公开性较强的社交媒体,越发显现出基于共同关注的交互关系。以此作为德育施行的切入点能够帮助陷入尴尬局面的德育找到新的发展机会,焕发新的活力。
[注释]
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②活动网页.http://weibo.com/p/10080872bab380bb2c129907cf234b82d756
89.
[1]喻国明,欧亚,张柏明,王斌.微博 一种新传播形态的考察 影响力模型和社会性应用[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5).
[2]唐绪军.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6)[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6).
[3][美]保罗·莱文森.新新媒介(第二版)[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4]刘建民.基于传播学视角的微博德育文化功能管窥[J].新闻知识,2014(3).
[5]黄华.微博与青少年德育:困境与出路——基于叙事理论的探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5(8).
G
A
1006-0049-(2017)21-0023-02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微博正能量创新90后学生德育平台的研究》(项目编号:XJK013CZXX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