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教材选用中的问题与对策

2017-01-30 03:25:41胡媛媛
山西青年 2017年2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教材对策

胡媛媛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重庆 401520

浅析高校教材选用中的问题与对策

胡媛媛*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重庆 401520

教材工作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材的管理制度也随之进行了改革。本文论述了部分高校教材选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了教材选用管理评估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对教材选用实行评估制度的方法和途径。

教材选用;选用管理;选用评估

教材是人才培养、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智力发展的重要媒介,具有保证教学质量、主导教学方向、维护教学秩序的重要作用。在我国高校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进程中,要确保教学中心地位,提升办学质量,就必须注重教材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教材编写、教材选用和教材建设三个方面,其中教材选用是高校教材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高校教材选用是一项严谨、重要的工作,抓好教材选用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前提。教材选用,既涉及学校管理体制问题,又关乎教材管理人员和教师的思想意识。相关人员必须深化认识:教材的选用是高校教材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它对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为教学服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部分高校选用教材工作中的一些问题

(一)教材选用制度建设滞后,需要建立健全

目前,各高校对教材的选用都相应制定了相关规定,由主讲教师提出申请、教研室(系)、审议二组学院(部)核准的教材选用审批程序。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存在一些问题。一些院校没有建立教材选用的评价机制,缺乏对教材使用的全程监控,缺乏对教材使用效果的跟踪和反馈;教材的适用度、满意度,学生和教师最有话语权,学校层面没有太关注他们的声音,而是年复一年的“重复使用”或者“突然置换”。导致同一专业、同一课程,教材使用大相径庭,师生无所适从。

(二)教材数量激增,质量良莠不齐

当下,某些出版社单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竞相出版一些基础课程、热门课程的教材,同一门课的教材竟多达十几种甚至几十种,其内容却大同小异,教材的低水平重复现象非常严重,尤其是公共课教材、专业基础课教材和“通识课”教材,这种“无序”竞争和“同质化”造成出版市场混乱,教材质量参差不齐,给教材选用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部分出版行业通过“返点”、“挂名”、“回扣”等方式“倾力”推销,教材选用中的“腐败”不容小觑。

(三)未充分发挥教师在教材选用中的作用

高等院校由于近几年不断扩招学生,部分教师课程任务重,同一门课所授的班级和学生人数也较大增加,很多教师超负荷讲课,没有时间进行很好的备课和制作课件,任课教师重新备课和修改课件的积极性不高。高等学校在教材使用方面普遍存在重自编、轻选用的问题,认为自编教材的出版是硬指标,择优选用是软指标。选用教材时,只要有本校编写的教材,就很少选用其他高质量教材,这种高校教材选用中“见怪不怪”、“屡见不鲜”。高校部分教师由于评职称或经济利益驱动等原因,只选用自编的教材,而不愿意选用同行公认的教材或其他优秀教材。

二、高校加强教材选用工作的对策

加强高校教材选用工作是保证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任务的重要内容,为此必须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选优选新原则

加强领导,完善体制,教材部门应大胆工作,当好学校参谋和助手,全面稳定地积极开展教材建设工作,使教材选用落到实处,发挥教育效能。高校教材管理部门选用教材的基本原则应该是:选用的教材应体现学科发展前沿动向,有较强的质量、特色和代表性;选用教材应符合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符合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要求;要优先选用近几年出版的优秀教材、获奖教材、特色教材、规划教材。

(二)发挥主讲教师在教材选用过程中的作用

主讲教师对本学科本专业比较熟悉,他们在教材选用方面最有发言权,在选用教材中应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主讲教师在提出选用教材之前,应进行广泛调查,要以科学的精神和负责的态度对选用教材进行认证、比较、分析。对不同教材和不同版本进行择优比较,确认教材是否符合本专业学科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的要求,从中选出本门课程最适合的高质量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各教研室要根据主讲教师所报的选用教材申请进行集中讨论,筛选出符合课程教学大纲所需的优秀教材报学校教材委员会核准,然后由教材采购供应部门组织学生进行征订。

(三)建立教材选用的评估制度

提高教材选择质量需要建立教材选用评估制度,也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内容。通过选用评估,将那些高质量的、有特色的教材推给学生、进入课堂,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评估内容可以包括:教材选用率、新版教材使用率、优秀教材使用率、外文教材使用率、所开课程是否按时选用教材、教材选用申请(程序)是否规范等,并建立一个教材选用评价体系。采取多种形式调查了解教师、学生对使用教材质量的反映,及时反馈质量信息,有利于选用优质教材。学校应定期研究和解决教材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材选用的规范建设是专业的、长期的、渐进的过程。要通过制度建设、规范管理、责任落实、采取措施,确保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并对执行情况进行严格考核,由单纯供应型向现代管理型转变。加强教材管理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材管理水平,以强化教学运行,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1]杨烃样.浅谈高校本科生教材的选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7(1):11-12.

[2]杜更.高校教材选用存在的问题[J].纺织教育,2007(2):56-57.

[3]陈华莉,姜安丽.我国高校教材选用的研究现状及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6(5):88-89.

[4]张海峰.高校教材选用问题及对策[J].中国教育,2007(3):12-14.

[5]黄汉芬.高校教材选用中的问题及对策[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108-110.

[6]宋文英.新时期高校教材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3.07.

[7]徐容.高校教材质量监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

胡媛媛(1986-),女,土家族,重庆人,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历史学、教育学。

G

A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教材对策
教材精读
诊错因 知对策
教材精读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20
对策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华人时刊(2019年17期)2020-01-06 12:08:10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