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婷
贵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谈如何打破农村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中的沉默现象
刘玉婷*
贵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阅读是为英语学习者传递大量信息的重要工具之一,阅读理解的提高有利于学习者对英语学习的理解和掌握。然而,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经济的落后、教育资源的不足,老师们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更侧重于阅读技能的培养和语言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培养。教学不能给学生带来快乐,学生也不愿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英语阅读课堂的沉默现象油然而生。本文主要探讨了英语阅读课堂沉默现象产生的原因并针对此现象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希望本研究能够为农村地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提高提供帮助。
农村初中;英语阅读;影响因素;对策
(一)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不高和习惯上的依赖性
虽然阅读理解部分在整个英语试卷所占的分值较大,但是这并未成功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相反,大部分学生因对阅读文体,词汇,语法,上下文语境以及阅读技巧等方面的认识和掌握存在不足,导致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阅读能力、水平也相对较差。此外,在阅读课堂上,老师们过于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而忽视对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培养。由于教学方法上过于机械化,也使得学生更加的依赖老师,而未养成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学生也时常处于被动阅读的状态,上课依赖老师的讲解,缺乏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阅读课堂上沉默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二)教师本身专业知识能力不足
由于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相对落后,中学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教师们未能紧跟时代的步伐,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在阅读课堂上教师们仍注重学生阅读策略的教授和训练,而忽视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以及跨文化知识的渗透。此外,大部分英语教师的教法未能与先进的教学理念相接轨,在阅读教学中未能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过于对阅读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讲解和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培养,跨文化知识的渗透以及情感态度上的引导。教师们机械式的灌输着阅读材料中的知识点,学生难免会觉得阅读枯燥无味,上课也就沉默不语,依赖老师课堂上的讲解。
(三)阅读材料的局限性
现在大部分的农村地区使用的都是人教版的英语教材。虽然阅读材料的选择充分地考虑到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需要以及跨文化知识的渗透。但是,由于阅读材料的编写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学生阅读的面窄,获得的信息量较小,仅靠课文中的阅读内容也很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且,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相对落后,课外阅读资源比较有限,因此,课外阅读的延伸和补充作用难以实现,学生的视野得不到开拓,他们在阅读中体验不到快乐,自然对阅读不感兴趣,也就不会认真的配合老师上课,上课气氛比较沉闷。
(一)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影响阅读的首要因素。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世界和自身都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一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设置有趣的阅读导入着手。教师可根据学校条件,学生需求和阅读内容采用游戏,简笔画,讲故事,趣味提问等导入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每位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课堂中来,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到阅读的快乐和成就感。此外,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课堂中帮助学生扫清相关阅读障碍,降低学生阅读焦虑,提高学生的阅读自信心。学生对阅读有兴趣,有信心,课堂气氛活跃,阅读课堂的沉默想象自然会烟消云散。
(二)教师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知识能力
在农村地区,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很多英语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有限,阅读教法也比较的单一和古板,阅读课堂气氛比较沉闷,阅读教学效率不高。欲改变这种局面,笔者认为英语教师日常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自身专业知识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势在必行。虽然教材中的阅读内容有限,但阅读话题的选择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很贴近,涉及的文化内容也丰富多彩。英语教师单纯对阅读材料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讲解是很难满足学生对西方文化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的。然而,对西方人文知识和中西文化差异性的讲解对教师的自身专业知识储备和语言表达能力要求较高。为更好的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教师应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并充分的了解和分析中西方的风土人情,社交礼仪,道德规范,传统习俗等文化背景及其差异性。教师自身专业知识能力的提高即能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也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对老师的崇拜感。学生阅读需求得到满足,学生自然会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课堂气氛活跃。
(三)选择适当的阅读材料
首先,学生自身的兴趣是阅读教材选择的首要因素。在阅读教学中,仅靠教材提供的素材是很难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因此,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阅读需求的基础下,根据阅读目的适当的调整材料,或增加一些趣味性较强的材料。趣味性的材料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弥补教材的不足,满足学生的多元化要求。其次,选择的阅读材料应与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图示相关联,并附有趣味性和新鲜感,这样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最后,根据克拉申的i+1原则,阅读材料的选择不可太难,生词较多,造成理解障碍,学生就会产生阅读焦虑感,失去阅读兴趣。倘若选择的材料太简单,学生也会对阅读不感兴趣或干脆不去阅读。所以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稍微超出学生现有阅读能力的阅读材料,这样的材料既可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知欲和阅读兴趣。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习探求真理的欲望。”农村地区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中沉默现象的产生主要归因于学生对阅读兴趣的缺失。学生缺乏阅读动力,自然不会主动参与到阅读课堂中来,又碍于老师的权威性,只能选择以沉默的方式来应对阅读课堂。本文主要研究了英语阅读课堂中沉默现象出现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对策,笔者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广大农村地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提高提供帮助。
[1]王笃勤.英语阅读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申明.浅谈培养初中学生英语阅读兴趣[J].安徽文学,2006(12).
[4]王芸.浅谈农村中学英语课外阅读兴趣培养[J].教学研究,2015(15).
刘玉婷(1990-),女,江西人,贵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在读。
G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