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震
湖南信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51
建设健康中国,学校体育不是“旁观者”
刘 震*
湖南信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51
健康中国战略已酝酿多年,青少年是保证国家未来成长的中流砥柱。提高青少年的身段本质程度至关重要。学校体育是提高青少年身段本质的重要途径,但目前我国的现状是:亚健康普遍存在,落实相关政策不够,学校课外体育活动远低于国外;本文认为建设健康中国,从学校体育开始,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强化学校体育是有效的途径;建议应合理开设体育课程和开放运动场所,加强青少年身体教育和健康教育及运动技能教育。
健康中国;学校体育;体育运动
“在美国,每500米一家健身房;在中国,每500米一家医药店”。这表明,我国国民健康水平极低。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建议中,明确指出:“普遍开展校园体育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体育是综合国力的体现,青少年加强体育意识必不可少。校园体育正是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设健康中国,学校体育不能做旁观者。
(一)亚健康状况普遍存在
经研究发现,我国未成年的肥胖人群已经达到1.2亿。如今的人们,无论在什么时候几乎都是拿着手机,低着头或者在电脑面前玩游戏,沉浸在虚拟世界中。
(二)人们对体育的不重视
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中,学校体育并不成为学生“成才”的标准。认为体育人就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导致体育成为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教育课程。
(三)学校对体育的落实不到位
我国对体育提出及实施的政策还是不少的。教育部门也做出了相应的要求,但到了学校就变成了一个形式。当有教育部门检查时做个样子,之后就不会继续了。
(四)我国课外体育活动远低于国外
国外青少年研究所对中、日、美中学生课后体育活动的调研表明。我国参与课后体育练习的中学生占比为8%,远低于日本65%,低于美国63%的水平。
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设》明确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新任务。“健康中国”的实质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健康;开展健康中国建设,必需长久发展群众体育活动。在当今社会,体育活动的质量和程度是权衡社会成员个别健康水平和社会文明进步水平的重要标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我国体育事业的基本任务和发展目标。发展体育运动,不但可以提高身体素质,也可以对建设健康中国产生重要作用。发展健康中国建设最基本的便是要保持人们的身体状况。
健康情况成为约束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因之一。当前,我国GDP总量居于世界第二。虽然已进入小康社会,但因生活方式改变,体力活动过少,导致青少年“未老先衰”,亚健康情况广泛存在。
体育活动是健康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经过积极的体育活动与精良的生活方法来促进人们的健康,这已是全天下关注的热门话题。让体育活动成为健康中国的主引擎。建设健康中国,从学校体育开始。
(一)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体育之“大”起首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栽培,从激励学生持久发展的方向出发,以栽培学生在全方位形成终身开展的趋向。要激励学生的全方位发展,起首必需确立“健康第一”的引导思想。让学生理解和了解到在青少年期间塑造体质健康的紧要性。
(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学校体育工作依据的基本原则有:一、坚持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二、坚持培养兴趣与提升技能相结合,注意遵照教育和体育的规律,让其兴趣策动运动的积极性。三、坚持举办各项运动竞赛。积极栽培体育后备力量,大力创建校园体育文化气氛,提升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
(三)强化学校体育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局局长王登峰表示,学校将学生在校内开展的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体育练习既能培养学生健壮的体魄、健康的人格,也能栽培学生的团队互助意识、规则意识。所以,确切贯彻好《意见》,对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有着非凡的作用。
要建设健康中国,学校体育不可以因噎废食,不可以让中国的健康输在起跑线上。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没有健康的少年,就没有富强的国家。人们的身体健康是完成我国伟大复兴的重要所在,特别是青少年的健康。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同时,国民体质特别是青少年体质情况却背道而驰,不断下滑。
(一)我认为对于学校来说,应合理开设体育课程和开放运动场所组织课余锻炼。把政策落实到位,必要时采用一定的手段。比如:将体育成绩作为录取的参考,同样分数者,体育成绩好的优先;学校总体体育水平作为学校评优的条件等等来促进政策的落实。
(二)对于青少年来说,首先应增强青少年身体教育;其次,要加强健康教育;最后,要加强运动技能教育。
(三)对高中生来说,文化学习虽然重要,但有个健康的身体则更为重要。所以,学校应重视体育,适当的开展课后体育运动,正常的开展体育课,让学生都健康起来。要在高考录取时将“学生体育状况作为综合素质评估的重要内容”落到实处,才能更好的建设“健康中国”。
[1]李鸿涛.建设健康中国,学校体育不是“旁观者”[N].中国教育报,2016-09-03(008).
[2]王少安.发展体育运动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基[N].光明日报,2016-01-31(006).
[3]陈刚.让体育运动成为健康中国的主引擎[N].新华日报,2016-10-13(004).
[4]王灿.强化学校体育,促进身心发展[N].中国体育报,2016-05-10(001).
[5]王彦会.加快实施三年行动计划、五项措施,加强学校体育工作[N].石家庄日报,2014-08-06(007).
[6]李雪颖.学校体育不能因噎废食[N].中国体育报,2012-12-14(007).
刘震(1990-),女,湖南信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G
A
1006-0049-(2017)24-023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