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
——评郭初阳《装在套子里的人》

2017-01-29 22:46
山西青年 2017年5期
关键词:讲义语文课程语文课堂

闫 旭

广西师范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3

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
——评郭初阳《装在套子里的人》

闫 旭

广西师范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1]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主张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这就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是受教育者,更是实践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和实践是教师无法代替的。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而是一名引导者和组织者。郭初阳老师的这节课就在身体力行地践行着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并将其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最终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课堂变得灵动起来。本文从郭老师的视角出发,围绕“教学活动的设计”、“文本内容的感悟和体验”、“教学问题的探究”三个方面来探讨学生是如何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

语文课堂;学生

一、教学活动的设计——基于学生的能力

学生是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必须考虑的因素,分析学生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完成教学任务。在郭老师的教学活动中他通过问卷,找出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和现有知识之间的差距,从而来设计教学活动。在他的课堂实录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那么前面我们发下来一个问卷,请同学填对这个小说的评价,以及在这个小说中感到最困惑的一件事情,最后我整理了一下,发现我们班的同学,对两点,觉得很费解这是老师大做文章的地方,备课的重点。

郭老师的这一行为体现了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的观点,他通过对问卷分析确定教学重难点,设计的教学活动能够更有效的为教学服务。

二、文本内容的感受和体验——发展学生的能力

对文本来说,老师是读者,每个学生也都是读者,老师、学生都是通过文本去探寻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老师与学生的阅历不同,理解程度不同,因此对文本的理解也不同;不同学生由于个性的差异,理解起来也有所不同。《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教学建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郭初阳老师在教学中是如何引发学生的感悟、体验和理解的,我们会在他的一个教学片段中得到答案。

师:好,非常好,请坐。这可能也是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华连卡会爱上他,其实原文中有交代,但在这个删节本中,你无法得到一个非常好的答案。所以接下来,我把恢复了的《套中人》讲义发下来,大家看一看这个原文,它到底是怎么写的?

(发讲义5:50-)

师:一共是两大张,看一看,总共有六页。拿到以后,我们第一件事情,先把第二页上面没有印出来的地方,我们把它补上去,因为这个字打得太满了,所以有一行整个地没有打到。我们看第二页,把字补上去,否则你没法理解。

(师口述,生记录,把讲义漏印的字,一一补充完整6:50-8:20)

师:《装载套子里的人》,这是我们课文的名称,它删去了什么东西,从而隐藏了什么东西?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花几分钟,通读全文。

生:阅读讲义(8:37-13:00)

师:等一下我们小组讨论,每一个小组请比较,然后得出一个关键词,可以从文中来,也可以是你的独特概括;那么,讨论完之后,每个小组请一位同学,上台来书写你的关键词,然后再请另外一位同学来简要地阐述——为什么你用这个词语。

好,我们四人小组交换一下意见,每个组得出一个词。

(13:25-)(许多同学尚未读完,继续在看讲义)

师:这阅读量比较大,大家抓紧,抓紧,文章比较长。

(15:25-)(大部分同学开始小组讨论,师参与到小组讨论中)

师:已经讨论好的小组,可以上来书写,每个小组的A同学,请你上台书写关键词。

(18:20-21:10)同学陆续上台板书,直至十二位同学书写完毕。

十二个关键词从左至右:解释、尊重生活、生活化、性爱、情爱、性与爱、感、套中套、绝对现实、环境、女人、剔肉断筋。

以上这十二个关键词便是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受和体验,面对着五花八门的答案,郭老师并没有道出其中的是与非,即学生答案谁对谁错,而是与学生一起分析这十二个词语取其合理之处。这是很多教师不足的地方,值得学习与借鉴。

三、教学问题的探究——深化学生的能力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深化,仅靠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笔者将这种学习方法鉴定为文本解读方法。在这堂课上笔者注意到了郭初阳老师运用了还原法来解读文本,因为本文是删节版,他向学生提供了全译版,意在使学生通过这两个版本的比较,了解文本真相,我们就来还原一下当时的课堂现场:

生:首先,在郭老师给我们的阅读材料里面,契诃夫他本人的文学观,有一部分就是说要“尊重生活”——“老老实实的真实”——生活是怎么样的,他就要描绘出原来生活的本质;但是我们看到,在给我们完整的《套中人》这个文本里面,就是说……有一个比较……下划线……就是第一页,“或者某一篇文章要求禁止性爱”,“或者有人看见女校的女学监很晚同一个军官在一起”

这方面就是说,虽然这方面在中国有可能会比较忌讳被谈到,但是作为一个伟大的文学作品来讲,这部分是必须要留在里面的,因为性爱这种都是包含在生活之内的,我们要尊重生活,必须就是尊重生活的全部。但是编者,给我们删除了很多,使它反射的这个生活是不完整的。而且尊重生活,也就是要尊重每一个细枝末节,旁边其他……很多删掉的都是比较……语文书上面给我们的感觉,就像一个套中的别里科夫,给我们一个大概的轮廓,但是他套中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个细节没有展示出来,所以这一点使得我们有疑惑但是如果看过完整的版本的话,这些疑惑,都没有了。

通过这位学生的回答,使我看到了该生在对两个版本的文本进行比对时,对人物形象的认识更深刻,对文本的内涵又有了全新的认识,而且最主要的是学生的回答言中有物,避免了一些空话、套话。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再遇到删节版的选文也可以如法炮制。

四、结语

新课改强调以人为本,健全学生人格,着眼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学生主体地位能否被确立,是关系到新课改成败的大事。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人发展的必然要求;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学生自主学习、生活的内在需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是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一重大举措,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变得无事一身轻,要加强对学生必要的组织、管理和引导。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G

A

1006-0049-(2017)05-0267-01

猜你喜欢
讲义语文课程语文课堂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
陈岱孙补充讲义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陈岱孙补充讲义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策略谈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十八而志 初心讲义
十八而志 初心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