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平
(浙江音乐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4)
龙言凤语,乐以道和
——评安小梅《中国古代声乐艺术的源起与演变》
王维平
(浙江音乐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4)
中国声乐艺术历经千年,在重重波折中不断前进,最终形成了一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的声乐体系,是中华文化的宝贵结晶。《中国古代声乐艺术的源起与演变》从时间的纵向角度分析阐述了中国古代的声乐艺术历史,并从空间的横向角度对每一朝代的声乐艺术进行分类溯源,探讨古代声乐艺术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中国古代;声乐艺术;源起;演变
中国古代音乐艺术向来给人以曲高和寡,高深莫测的印象,而中国古代“声乐”艺术则更是为少数人所知晓。中国古代音乐史就像一部哑巴音乐史,由于没有将其音乐形态较为准确、完整的保存下来,留存下来的古谱现当代人也不能将其一一破译,这使得这源自古老国家的音乐除了从事音乐的专业人士外,不能被世人所知晓。而《中国古代声乐艺术的源起与演变》一书,则为人们可以在认知程度上对中国古代的声乐艺术的发展呈现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
作为本书作者的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的声乐教师,安小梅女士在声乐教学岗位上已工作30余年,对声乐艺术已有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因此出于对所从事职业的执着与热爱,并希望可以对其有更深层次的思索,写下这部著作,希望借此机会,对中国的声乐艺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观照。
本书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首先主要阐述了中国声乐艺术的定义,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了框定,是指中国传统的民族声乐,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具体说明什么是中国声乐艺术。并分析其文化特点、艺术特征。接着对中国古代声乐艺术的源头进行了论证,罗列了现在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多角度推断与探讨。
从第二章起,作者按照历史发展的纵向顺序,对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声乐进行叙述。在先秦历史中,重点概述了古代声乐的起源、原始形式。由于文献记载史料较为缺乏,从出土文物中,对乐舞的描述,推断出早期原始社会中音乐的表现形式以及声乐艺术出现的历史原因和其逐渐演变的过程。在之后的各章节论述中,作者以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为背景,对各朝代的音乐进行总体性呈述,并从不同朝代所特有的声乐音乐种类、风格特点、发展趋势以及著名的音乐家和名曲等角度详细论述,同时也将前朝所出现过的音乐种类,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过程一一陈述,对各个时期的声乐艺术的发展、成就,史料详实、脉络清晰、图谱与文字结合相得益彰。使得古人林籁泉韵之音传唱千年不绝于耳,展现了先辈丰富的声乐艺术。
书中所列举的各个时期的作品,是我国声乐艺术中最具代表的重要音乐作品,并且文中采用图例结合的方式,进行音乐的审美艺术探索,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不同时期不同的声乐风格,并从中体会不同的声乐作品蕴藏的多样文化底蕴,在简短的图文叙述中可以清晰地把握古代声乐艺术的全貌。这可以使读者不仅可以对不同朝代的声乐艺术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并且对音乐的历史脉络有一条清晰的思路。
随着中国的声乐艺术逐渐走向世界,在国际上取得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学术界对于声乐艺术古代历史源流和演变的研究也就开始显得更加重要。史学从来不是可以单独存在的学科,声乐艺术历史也包含着大量的文学、社会学、美学、传播学等多方面学科并存的状况,在本书中均有体现。
总体看来,中国的古代声乐艺术是一个较为厚重的历史研究论题,而如今学术界对于此角度的研究仍是较为欠缺的。由于中国古代声乐艺术与文学中的诗词歌赋结合较为紧密,而古人对声乐的艺术的传播方式大多以口传心授为主,这就造成了现在文学脚本大量保存下来,但古代的歌声却消失在历史洪流中的尴尬局面,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较为艰难。而《中国古代声乐艺术的源起与演变》一书,不能说是将所有问题都一一涉猎,但对这类问题的研究还是有较多值得参考的价值。希望该著作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期引起更多的同行学者关注这一课题。
[1]吴惠敏.中国古代声乐艺术的进程与发展[J].歌海,2008(03).
[2]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3]肖黎声.声乐·理论基础[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
J616
A
王维平(1963—),安徽巢湖人,浙江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声乐演唱与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