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

2017-01-29 05:38白晶晶
黄河之声 2017年20期
关键词:民歌声乐多元化

白晶晶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浅谈中国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

白晶晶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21世纪是全球多元化文化并存的时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的民族声乐,不仅需要我们在演唱表演风格上展现它的形式多样,也需要各界歌唱家及声乐创作家们共同努力来使其在演唱方法上也有更多的改变,变得更加科学并容易让人接受,继而受到更多人的喜爱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本文通过研究中国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进而引出现在舞台上盛行的新兴民族声乐:新民歌,逐步阐述了中国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及必要性。

传统声乐;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

一、民族声乐的概念阐述

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主要包括传统的戏曲,曲艺说唱以及民间的地方民歌三种。经过传统艺术的发展与改革发展而来的民族声乐艺术不仅集成了传统的戏曲、曲艺、民间艺术演唱的精华,也吸收了西洋美声音乐的演唱经验和技巧。再结合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语言,民间音乐、及民族特有的文化底蕴及国人自有的音乐审美形成了新兴的、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新艺术,兼具了时代科学性、民族特性、艺术性等新时代特性。我国的民族声乐特色在于它来源于民间最朴素的人民中,产生于他们真实的劳作生活之中。它是劳作人民最真实的生活写照。在不同的时代,不同地域,经过不同人群的演绎与传扬,使得民族声乐不管是在歌曲形式,歌唱方法还是表演形式上都有了更多的改变。随着时代发展的脚步,以及人们居住环境的迁移,民族声乐拥有了更加丰富和完善的民族体系。并开启了它漫长的渊远流传。

二、民族音乐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民族音乐界一般认为:民族声乐起源于人类的劳动与生活。远古时代,当人类处于原始的渔猎时期,在与大自然搏斗和集体劳动中,发出的呐喊声;劳作之余,自由哼唱,手舞足蹈发出欢呼声,讴歌生,逐渐形成了早期的民族声乐。再后来,在有文字和乐谱之前,古人已创作了民族声乐。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民的口头歌曲创作虽无乐谱流传,但也经过口头传唱流传了下来。从我国最早的《诗经》到《楚辞》,再到汉魏六朝的汉乐府民歌,隋唐民歌兼有前朝民歌,宋元时期具有强烈阶级矛盾特色的民间声乐,到后来的说唱音乐,这个时期的音乐开始有了娴熟的咬字、吐字和表现语言的技巧,并且有了独特的风格和韵味。再到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面临瓦解,在激烈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下,农民起义频繁发生。在各种反压迫起义发展的背景下,人民创作了《想闯王》《洪秀全起义》《天国起义在金田》《怀念忠王歌》等。后来由于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及城市经济的发展,进入城市的农民越来越多,为适应城市市民需求,小曲应运而生。如《鲜花调》、《剪靛花》等,都是传统民族声乐发展的有力证明。

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声乐教育得到了很大的重视与改善,开始有了更系统、科学、扎根理论,形成了新的中国民族声乐教育体系。1957年全国院校开始设置民族声乐专业;1958年上海音乐学院设置了民族声乐专业;1964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倡导和努力下,建立了中国音乐学院,开始创办音乐会并培养民歌歌剧演唱人才。1978年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一场盛大的改革向我们席卷而来,与其他行业一样,我国的民族声乐也迎来了属于它的又一个春天,未来顺应时代的发展响应“与时俱进”,我国各线的民族声乐爱好者们以及工作者们开始了又一次民族声乐的伟大革新征程。大批的歌唱艺术家重返舞台,组成了一支新兴的民族声乐队伍。我们至今熟知的施光南的《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到后来描述改革开放成就的《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及描写我国大好河山的《青藏高原》等等都是这个时期民族声乐发展的最好见证。

三、现代民族唱法和新民歌的出现

20世纪90年代,流行音乐开始在商业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它用自然的演唱形式,时尚的表现方式,通俗易懂的词汇,个性的演绎赢得了观众的青睐,在作品中,努力将情感与现实结合,融入当下流行的大部分元素,将民族传统声乐改良,开始走向大众,也开始了通俗化于流行化的发展。加上新时期通过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介的拓展,让现代民族唱法、新民歌唱法为更多人熟知。

“现代民族唱法”的代表性人物彭丽媛是中国民族声乐的典范,在歌唱方法上她不仅传承了老一代优秀歌唱艺术家的演唱技巧,并运用科学式演唱技巧来演唱民歌,它的主要代表作品从最初演唱的《我的家乡沂蒙山》,《我爱你塞北的雪》,《高天上流云》等,由她主演首演的歌剧有:《白毛女》、《党的女儿》等,中国歌剧经典唱段:《小二黑结婚》、《江姐》等。

新民歌代表人物谭晶,主要作品有歌剧:《木兰诗篇》音乐剧:《文成公主》。舞台剧:《鸟巢·吸引》。MV作品《共和国的春天》、亚运歌曲《Everyone》等。乐评人鸿水是这样评价谭晶的:在演唱技巧上,谭晶是一个特别有张力的年轻歌唱家,她可以把歌曲的豪迈和细腻掌控得游刃有余。雄浑高亢的歌曲她可以唱出难得的气势,而喃喃细语的小调她仍然能够拿捏得让人动情。

四、中国民族声乐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中国文化底蕴深厚,民族分布广阔,并且每个民族又有其充满民族特色的文化及音乐风格,所以从很多方面都决定了中国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道路。现代民族声乐及新民歌在时代发展这个催化剂的作用下,还将诞生更多的优秀人物和作品。它依然需要我们去进行不懈的努力。而原生态声乐的发展,需要我们用更多的责任和热情去传承并保护。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更需要我们的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我们的民族声乐才会有更广阔的未来。■

[1]杨小玲.浅论审美意识的发展规律特征[J].电影文学,2008,24.

[2]王丽娟.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时代性特征[D].西北民族大学,2010.

[3]尹萍.试论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4.

白晶晶(1985-),女,河南洛阳人,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声乐教育。

猜你喜欢
民歌声乐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永荣锦江瞄准差异化多元化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藤县水上民歌
声乐诊疗室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