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视野下的《张衡传》

2017-01-29 00:28董营涛
中学语文 2017年28期
关键词:太学张衡文学性

董营涛

传统文化视野下的《张衡传》

董营涛

文言文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高中教学的重点难点。学生普遍认为文言文句子难懂,文学性难以借鉴,缺乏吸引力。学生畏惧文言文,甚至厌恶文言文。究其原因,首先是文言文特性决定的。古今汉语演变造成文言文较为难懂,文言文揭示的内容距现在太过久远,有太强烈的疏离感。其次,教师教授文言文课,教学方法单一。多数教师主张语文“纯工具论”,字字落实,句句串讲,重视高考中的应试技巧传授,忽视了文言文人文内涵的价值,严重挫伤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让学生感觉学文言文无趣。最后,现实中有太多形象的艺术形式,减弱了文言文对学生的吸引力,学生认为学文言文无用。例如《张衡传》虽短,一些同学仍然感到学习太难无趣无用。

太难无趣无用,是对《张衡传》的误解,更是对文言文的误读。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世界更是学生的教科书。文言文记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现实各类艺术汲取营养的源泉,蕴含着无穷智慧。所以传统文化是学生的教科书,是鉴赏《张衡传》的重点,也是解读文言文的关键,更是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着力点。传统文化可从三个方面解读文言文,让文言文容易有趣有用。首先从文本中掌握传统文化,利用文化语境,轻松突破文言句子,系统掌握文言文基础知识。其次在传统文化视野下鉴赏评析文言文的文学性,感受文言文的艺术美。最后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生活智慧,提高自己的处世能力,让学生明白文言文易学有趣有用。

在传统文化语境中突破文言字词句,让文言文变得容易。落实学生参与探讨理念,主动搜集传统文化知识。学习《张衡传》,师生共同搜集东汉教育制度用人制度,学生展示东汉政治教育文化制度。东汉学校可分为官学和私学两大系统。官学又可以分为由中央政府直接主办的中央官学和由地方政府办理的地方官学。私学按其程度与学习内容也可分为经馆与书馆两类。其中一类是由经师讲授专经的经馆,称“精舍”“精庐”,其程度相当于太学;一类是教授读、写、算基础知识的书馆,属初等文化启蒙性质的蒙学。结合教育制度,突破翻译难点。张衡游于三秦,因如京师,观太学。张衡求学经历是这句翻译的文化语境,就不难推出游是游学,观是观学、求学,因是表示两个地点的时间转换,翻译为接着、趁机。有的教师认为观太学应该翻译为到太学中观看太学讲礼,这就脱离了游学制度和文化语境,张衡绝不是短暂停留太学,太学是他游学生涯的一部分。观看是时间点,而不是时间段,因此翻译观看显然是错的。因此结合求学文化语境探求《张衡传》的字词,翻译不再是拦路虎。东汉用人制度是地方官员向中央推荐的举荐制,皇帝求贤的征召制和中央官署地方官署的辟用制度。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从选用人才制度可以推出这两句是省略句和被动句。省略主语张衡,张衡被举荐为孝廉不去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而不去任职。这样的例子很多。学生主动搜集东汉文化常识,在文化中体验张衡,在讨论中突破文言字词,翻译变得容易。这样学生学习了文化常识,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增加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在传统文化语境中体会文言文的文学性,激发学习兴趣。《张衡传》包含三种文化:求学游历文化,官场文化,科技文化。游学文化,是本文线索,更有象征含义。张衡求学游历,发现国家社会风气奢侈,激发了他写文讽喻的文学梦;游学三辅,感受地震,激发了他的科学之梦;百姓生活困苦,激发了他的治国之梦。这些都和游学有关,也说明游学制度的重要性,也启迪学生知行合一。科技文化,张衡科学著述,制造地动仪,影响力巨大,甚至皇帝也知道张衡的大名。由此判断东汉是比较重视科学的,这可以帮助大家了解东汉社会的价值观审美观。《张衡传》文学性表现在东汉时代社会的审美观——社会对科学的重视。官场略叙太史令祥叙京城做官到河间担任相国,突出张衡是有作为的政治家;科学领域略叙浑天仪祥叙地动仪,更能突出科学发明令人惊叹。详略得当,凸显了张衡的成就,又表达了作者对张衡的崇敬。传统文化彰显《张衡传》的文学性,用传统文化鉴赏文学性,既能让学生体会情感,又能启迪学生写作。师生探讨中,让学生发现不一样的文学性,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总结。学其他文言文也是一样。在文化中体会文言文的文学性,让学生体会到学文言文的趣味。

在传统文化中发现智慧,感受文言文价值,让学生明白学文言文有用。文言文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包含无穷智慧。从传统文化中体会张衡的学霸之路。张衡是东汉甚至中国历史上的学霸,张衡是怎样才高于世学业有成的?学生从性格和求学经历发现张衡成为学霸的秘密。性格因素。张衡无骄尚之情,从容淡静,不好结交俗人。学生通过总结张衡的性格,反思自己的性格,在学习探讨中提高素养。独特的学习经历。张衡观太学,拜名校,访名师;游于三辅,把知识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张衡的成功告诉我们要把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要培养良好的性格。对于探索中的学生,这些文化结论非常有用。用传统文化赏析张衡的文学大家之路。张衡是怎样成为文学家的?首先要有丰富的学识,张衡通五经贯六艺,基础扎实,学识渊博。其次性格沉稳淡薄,耐住寂寞。十年乃成,说明一个成就大事的人,没有沉稳的性格,没有耐住寂寞的心,很难事业有成。最后拒绝诱惑,用心专一。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收获声誉的张衡,接连拒绝做官,因为他有更重要的事去做:作《二京赋》,因以劝谏。这件事说明张衡性格坚韧意志坚定,明白自己需要什么。用传统文化学习张衡的政治家之路。张衡是怎样成为杰出政治家的?首先克己奉公一心为民,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张衡坚持自己的政治追求,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但是,张衡不为所动,兢兢业业做事,得到了皇帝认可,官拜尚书。从郎中到尚书,张衡的升迁之路印证了一个道理——一心为民的官员一样可以走向政治巅峰实现价值。其次坚持原则懂得变通。张衡没有在皇帝和宦官面前说出天下最痛恨的人,看似缺乏原则,其实体现了张衡外圆内方的一面。如果像其他大臣一样当着宦官的面抨击对方,既不能改变皇帝对宦官的认识,也不会对国家政局有益,甚至会被陷害杀戮。这告诉我们,有良好的愿望是成功的基础,还要学会保护自己。最后高超的政治技巧。河间乱象丛生积重难返。张衡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治威严,整法度,从制度层面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张衡一系列行动起到了极佳效果: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这些是传统文化视野下的闪光点,也是文本蕴含的智慧。《张衡传》还有很多类似的智慧,其他文言文也是这样。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文化中体悟智慧,能不觉得文言文有用吗?能不热爱文言文吗?

文言文学习的关键是传统文化。从文言文中探索传统文化,从传统文化中解决文言字词,从传统文化中欣赏文言文的文学性,从传统文化中总结传统文本智慧。学生参与,教师指导,成功克服文字太难文章无趣内容无用的难题,在学习中收获智慧乐趣。

[作者通联:河南驻马店上蔡县第一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太学张衡文学性
毛泽东诗词文学性英译研究
论《阿达拉》的宗教色彩及其文学性
张衡传(节选)
东汉全才张衡
张衡数星星
《洛丽塔》与纳博科夫的“文学性”
汉代太学如何培养治国安邦之才
梁亚力山水画的文学性
张衡的“浑天说”和漏水转浑天仪
嵇康·绝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