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语艺术歌曲教学中常见的元音问题

2017-01-28 05:07:01宋长青
北方音乐 2017年8期
关键词:长音音素口型

宋长青

(四川音乐学院,四川 成都 610021)

浅谈德语艺术歌曲教学中常见的元音问题

宋长青

(四川音乐学院,四川 成都 610021)

在德语艺术歌曲的学习中,元音是至关重要的。元音是歌唱的主线条,把元音唱好是德语歌唱的基础。作为一种歌唱语言,德语在元音上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很多演唱者会在德文歌曲的学习过程中遇到元音方面的难题,所以,了解德语元音的发音特点并正确练习就变得十分关键。

元音;德语;艺术歌曲;教学

一、问题提出

德语艺术歌曲是一门诗歌与音乐相结合的声乐艺术形式,在西方古典声乐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德语艺术歌曲在我国音乐高校的声乐专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在语言方面遇到难题,因为在外文歌曲中,德语歌曲在发音方面相对比较复杂,其中元音是首先应该引起大家重视的,而作为一门歌唱语言,德语的元音具有很鲜明的特点。这几年来,本人在我校声乐专业学生中开设了德语艺术歌曲课程,在语言、风格、音乐和表演等方面帮助学生来演绎艺术歌曲,在实践教学中,发现并总结了部分歌唱中元音发音上常见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结合教学实践来谈一谈德语歌曲演唱中应该注意的几个元音问题。

二、详细讲解

(一)变元音字母

在德语中,除了传统的元音字母还有 3个变元音字母:ä、 ö、ü,这也是德文语音的一个重要特点。所谓变元音,就是在原有的元音字母基础上加以变化而形成的发音,他们的发音与原来的元音字母相似,但存在一定的差异。

先来看一看ä。ä是在字母a的基础上形成,作为变元音,它实际的发音又与字母e发短音时相似。发音时,舌尖要抵下门齿,舌前段微微抬起,双唇略向两边拉开,下巴略下垂,上下门齿分开。根据实际组词情况,字母ä的发音也分短元音[ε]和长元音[ε:],除了发音长短上的区别外,长元音[ε:]在发音时的开口幅度要比短元音[ε]略微大一些。

在德文歌曲演唱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含有ä的词语,例如Männer(男人的复数形式),Bär(熊),Märchen(童话)等等。演唱的时候,如果口型的把握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发音出现偏差。例如,在舒曼声乐套曲《Liederkreis》(op.39)的第三首《Waldesgespäch》(森林中的对话)里,第一句歌词唱到:“Es ist schon spät,es ist schon kalt”(天已经晚了,也已经变冷了),演唱“spät”(晚)这个词时,有的学生口型开得过大,直接唱成了[a]的效果;如果双唇上下打开幅度不够,而且唇角向两侧拉地过长,这个音又会唱得像[i]。所以口型的控制十分重要。首先双唇上下打开的幅度不能超过左右伸展的长度,其次唇角向两侧拉伸要自然轻巧,力度不能过大。另外,可以尝试让学生将ä与发短音时的字母“e”来比较学习,因为除去长短音的分别外,两者的发音是十分相似的,通过一个比较常用“e”作为媒介,ä在口型的把握上就会直观很多。

再来看字母ü。ü是在字母u的基础上形成,发音类似汉语“与”的元音,发音也分为长元音[y:]和短元音[y],长元音[y:]是[i:]的唇化音,发音时舌位与发[i:]音相同,舌尖抵下门齿,舌面微微抬起,双唇前伸拢成圆形;短元音[y]的发音与长元音基本相同,仅有长短之分。

很多常用德语单词是以ü为中心建立的,如üben(练习),für(常用介词,为),Bühne(舞台),füllen(装满),Hütte(小屋子)等等。在德文歌曲演唱中,ü也不会让人感到陌生。举个例子,在勃拉姆斯歌曲《Dein blaues Auge》(你的蓝色眼睛)中,虽然整首歌篇幅短小,但字母ü一共出现了四次(其中一次重复),在第二乐段开头“Es brannte mich ein glühend paar,noch schmertzt das Nachgefühl”(一双炽热的眼睛使我燃烧,过后的感觉仍然然我痛苦”)这句中,ü出现了两次;另外还有整曲最后一句“und wie ein See so kühl”(又像湖水一样冰冷)。主人公对往日爱人眼睛的描述所运用的两个关键词“glühend”(炽热的)和“kühl” (冰冷,冷漠)都是围绕着ü为中心构成,而且“kühl”(冰冷)放在整首歌的最后,并且连续两次出现,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变元音ü在这首歌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唱好了能表达歌曲委婉伤感的韵味,把握不好则会破坏音乐的美感。

要唱好这几个ü,必须注意好两点,第一,口型必须准确稳定,特别是最后一个词“kühl”,它的时值是一个二分音符且要连续两次演唱,演唱中嘴唇要拢圆并微微前伸,口型要保持稳定,一旦嘴唇开大,就可能唱成[Φ:]或[e:]的效果;第二,气息控制要稳,因为[y:]本身是一个比较难唱的闭口音,一旦腰上的力量弱了,长音就有可能发抖,或者出现音色不集中的现象,所以,虽然是在低声区,这个二分音符也要注意保持合理的站姿和足够的腰部力量,直到演唱结束。另外,由于词语“kühl”处在句尾,元音[y:]按规则要保持整个二分音符,到下一拍即本小节第三拍开始的时候,再过渡到辅音[l]。

三个变元音中,以上两个字母相对好把握,而字母ö的发音就要困难一些。

ö是在o的基础上形成,在实际应用中也有长短音素之分,音标分别为[Φ:]和[œ]。发长元音[Φ:]时,舌位同长音[e:],口型类似长音[o:],双唇偏圆,实际发音的听觉效果介于长音ü和长音o之间。实践上还有一种方法可尝试,先发长元音[e:],同时嘴唇前伸至[o:]的口型形成发音,因此,[Φ:]也叫做是 [e:]的唇化音; ö发短元音[œ]时,舌位同短音[ε],同时双唇前伸拢圆,做发短音[ɔ ]的口型,它也叫做是[ε]的唇化音,听觉效果介于短音ü和短音o之间。

艺术歌曲的初学者在字母ö的把握上会有困难,觉得无从下口,它也是我们在教学过程当中纠正次数最多一个元音,很多人会把ö错唱成[o:]的发音,还有人口型过小,直接发成了[y:]。比如在演唱词语Königin(女王)时,如果ö的口型把握不好,就会发成[ko:nigin];而在演唱短元音时,如词语öffnen(打开),稍不注意就可能将它读成[üfnən]。我们再来看一下“schön”(美丽)这个词,相信有德语歌曲演唱经验的人对它一定不会陌生,作为一个褒义的形容词,它出现的频率十分高。举个例子,舒曼歌曲《Du bist wie eine Blume》(你好像一朵鲜花)中,有一句歌词“so hold und schön und rein”,意思是描述意中人像花儿一样“温柔、美丽又纯洁”。在这首歌曲中,“schön”共出现两次,第一次在歌曲开头,是一个前八分加后十六分音符,中间还有装饰音,第二次是在结束句作为一个高音区的附点八分音符出现,两次出现在句子的结构上都是处于关键的位置,所以唱好这个词是这两句乃至整首歌的关键。在相对较长的演唱时值中,口型的把握至关重要,由于ö在这个这里发长元音[Φ:],所以演唱时口腔要打开相对大一些,软腭要适当抬高,保证给予[Φ:]音素一个足够的口腔共鸣腔体,使这个音做到字正腔圆。

对于中国的演唱者而言,字母ö的发音的确会比较困难 ,因为无论在汉语、英语或者意大利语当中都没有类似的发音,听觉上会存在一定的陌生感,所以,大家应该多听一些标准的发音示范或正规版本歌曲录音中关于字母ö的演唱,尽量多加练习,这样才能牢记它的发音特点,在演唱时做到正确的使用。

还有一点要告诉大家,以上三个变元音字母与字母h组合时,也暨作为äh、öh和üh的形式出现的时候都发长音,即[ε:]、[y:]、[Φ:],并且字母h不发音,如常见的词语zählen、Gefühl、Löhne等,当然,有的人会在长短元音的分辨上有困惑,那么下一个部分,我们就来谈一下元音的长短音。

(二)元音的长短音

刚才的段落中我们提到过,德语的元音有长音和短音之分,长短音的区别不仅仅表现在发音时间的长短上,还有由于发音口型和开口度的不同而随之产生的音质变化。

根据构词的实际情况,德语的几个元音字母都会有长短音的变化,但是a,i,u,ä,ö,ü和y等字母的长短音区别不大,主要体现在发音时值的长短上,以音素[i]为例,Bieten[bi:tən](提供)和bitten[bitən](请求)发音的直观区别就是在音素[i]的长短上,虽然由于发音时口腔位置的变化会产生轻微的音质区别,如发长音[i:]时,嘴角要尽量向后拉伸,舌尖抵下门齿,而发长音[i]时,嘴角相对放松,舌面略低,但是这种音质的变化非常轻微,在口语和歌唱发音时基本上忽略不计。

但是,有两个元音字母的长短音发音存在很大的变化,就是字母o和e。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在演唱这两个字母时会发生错误,接下来,我们就详细讲解一下这两个字母的发音。

先说字母o。o作为长元音的时候读作[o:], 发音时,双唇前拢呈圆形,舌尖抵下门齿,舌面向软腭略微抬起并保持不动,由于这个发音的开口空间小且口腔内部上下张开的幅度大,所以称之为闭口音。o作为短元音的时候读作[ɔ],发音时嘴唇较[o:]要打开多一些,而口腔放松,舌头自然放平,故也称作开口音。从口型和发音效果来说,长元音[o:]与[u:]的感觉类似,而短元音[ɔ ]更像是短元音[a]。

在门德尔松的歌曲《Neue Liebe》(新的恋情)中,最后一句歌词唱到“Oder soll es Tod bedeuten”,歌词大意为:“还是预示着死亡”,这个句子中有三个以“o”为元音的单词,其中“oder”(或者)和“Tod”(死亡)是发长音[o:],“soll”发短元音[ɔ ]。在这一句之前,音乐由快速风趣的基调转换为缓慢深沉,并且有速度变慢的提示,所以这三个带有“o”的单词都需要拉长,在演唱时,“oder”和“Tod”中的长元音[o:]需要拢圆嘴唇,软腭大幅度提高,加强口腔的共鸣,但不要压喉,喉腔要自然放松,特别是“Tod”这个词,只有在整个演唱过程保持好这些关键部位,整整三拍的长音才会规范;而对于“soll”来讲,首先要保持好短元音[ɔ]的口型:嘴唇上下开放,舌头自然放平,软腭放松,由于元音后面跟随着的是双辅音“ll”,它的发音要占用相对长的时值,所以[ɔ]在唱到两拍半的时候就要收,并将舌尖放到上门齿,转换到辅音[l]上并保持半拍的时值。

由此,我们了解到字母“o”作为长短元音的区别,总体来讲,两个音素在听觉上差别较大,如果大家在实践演唱中多做练习,便会准确地把握两者的特点。

再说字母e。e这个字母的发音比o更加复杂,按长短音以及在单词中的位置不同,e共有三种发音因素,在德文演唱中,许多人在含有字母e的音节上犯错,三种发音相互混淆,不得其法。其实,花些时间了解一下它的发音规则,这个问题就不难解决。

首先,字母e的发音分为一个长元音音素和两个短元音音素。长元音读作[e:],如Leben[le:bən](生活), Tee[te:](茶), Gehen[ge: ən](行走,进行)。发音时舌尖抵下门齿,舌头前端微微抬高,双唇呈扁平状,向两侧伸展,上下牙略分开。 中文里没有[e:]的发音,但是受中文韵母(ei)的影响,有的同学会出现由[e:]向[i:]滑动的现象,这是由于发音过程中舌面没有保持稳定,以及口型产生了松动而造成的,所以在发音时要集中注意力,使嘴唇和舌头始终保持发音初始时的状态。

e作为短元音是的第一种情况读作[ε],发音时,舌尖同发[e:]是一样要抵下门齿,不过舌面不需要抬高,舌头略微放松,口腔上下打开幅度略大。如Bett[bεt](床),Decke[dεkə](盖子)。

另外一个短元音的读音是[ə],也被称作弱化元音。发音时,双唇微微打开,相对前两个发音口型要圆很多,舌头平放放松,效果和中文的“鹅”相似,只是口型较小。如Name[na:mə](姓名),Baden[ba:dən](洗澡)等。只有作为单词的词尾或以er、en、em等方式出现,或者以非重读前缀be-和 ge出现时,字母e才发短音[ə],如Tage,Gutem,Beginn,Belegen,Gedeck等。

在沃尔夫的一首艺术歌曲《Denk es,o Seele》(想想看,哦灵魂)中,有一句歌词唱到:“Sie sind erlesen schon,denk es,o Seele”(它们已经被选中,想想看,哦灵魂),之中以字母“e”为元音的词语很多,其中“erlesen”这个单词中的三个“e”就代表了三种不同的发音:第一个音节“er”中的元音作为复合词前缀发音素[ε],第二个音节作为重读音节发的是长元音[e:],第三个音节作为词尾发的是[ə],整个单词的发音为[εrle:zən]。在演唱这个词的时候,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三个字母e上,从口型上来说,第一个e([ε])嘴巴上下开的要大一些,第二个e([e:])要求上唇嘴角要微微上抬,嘴型相比略平,而第三个e([ə])在演唱时嘴微圆,口型在这三个音当中最小,而且嘴唇也相对最为放松。

作为德文中最常见也是最复杂的一个元音字母,“e”的发音至关重要,掌握了它的规则会让德文歌曲的学习和演唱变得更加轻松,否则,会让人有寸步难行的感觉,这也是德文歌曲演唱中的一个关键。

关于长短音很多同学对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同样一个字母,在什么情况下发长音,什么情况下发短音。简单地说,元音字母在以下四种情况中读长音:1,元音后只有一个辅音字母或是无辅音字母,如den, da等;2,元音字母在开音节中,如Laden,Name;3,元音字母双写,如Waage,leer;4,元音字母后有h,且h不发音,如mahlen,kühl,nehmen。在以下情况中,元音字母发短音:1,元音后有2个或2个以上辅音字母,如Fisch,Bett,putzen等;2,非重读元音一般为短音。

当然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比如:1,由单音节构成的介词和代词有的读短音,有的读长音,如an[an],das[das],er[e: r]等;2,在辅音字母ß之前,有的元音字母发长音,有的发短音,如Fuß[fu:s], Fluß[flus]。所以,大家需要在日常的学习中多多总结,并且尽可能去系统地学习德语的语法和句子,这样,大家在演唱德文歌曲时才会更加得心应手。

(三)复合元音

复合元音,顾名思义就是由2个元音音素组成的发音组合,常见的复合元音字母组合有7种:au,ai,ei,ay,ey,eu,äu,而这7种字母组合按发音来分,共有三种音素:[au], [ae], [ɔΦ]。字母au的组合读[au],如Baum[baum](树);发[ae]的组合有四种,分别是ai、ei、ey和ay,如Mai[mae](五月),leise[laezə](轻声),Mayer[maeə ɐ](人名);发[ɔΦ]的组合有两种,分别是eu和äu,如Heute[hɔΦtə](今天),läuter[lɔΦtəɐ](更大声)。

复合元音发音时,前一个音素要念得重,后一个则要轻。在歌唱的应用上也要把握得当,首先两个音素不能模糊,更不能混在一起,每个音素要特点鲜明,发音精准。比如,双元音[ɔΦ]在汉语或意大利语当中都没有类似的发音,所以很多学生在演唱的时候会出现偏差,唱得太仓促,两个音素就粘成了一个混合体,发成[Φ:]或者[œ]的效果,在舒伯特歌曲《Der Musensohn》(艺神之子)中, 第三段有一句歌词唱到:“und neue Freude findet”, 句中相连的两个词语“neue” 和“Freude”的都是建立在复合元音[ɔΦ]上,假如口型控制不好,再加之歌曲的速度很快,这两个词就可能被唱成[nœə]和[frœdə],那么在演唱这一句之前,一定要把注意力放在这两个复合元音上,两种音素要在短暂的时值中过渡自然,发音清楚,这还要大家多多实践。

另外,复合元音在转换的时候不允许有停顿,两个音素要紧密连接在音乐的线条之中并且自然衔接,而且,在长时值音符的演唱中必须要注意一点,那就是前一个音素要长,后一个要短,两个音素在音符接近结尾的时候自然转换。举例说明,舒曼套曲《诗人之恋》中的第一首歌《在美丽的五月》,歌中的第一句唱到:“Im wunderschönen Monat Mai”,最后一个单词“Mai”的时值是一个四分音符,在演唱这个双元音[ae]时,第一个音素[a]至少要占四分之三,也就是附点八分的时值,[e]占一个十六分音符左右的长度。所以,不论一个双元音所在的音符时值有多长,大部分时间是保持在第一个音素上的,后方音素只是在收尾的时候出现。

三、结语

综上所述,元音是歌唱的根本,在元音的演唱和练习中要注意细节,准确把握发音特点,保持音乐的连贯,这样歌曲的主线条才能建立起来。在教学当中还有一点我们经常强调,那就是想要唱好德文歌曲,需要系统地学习德文的发音规则,并且尽可能地掌握一定的语法和口语基础,建议大家在平时加强对德文的系统学习,只有真正了解了这门语言的特点,才能够在歌唱的学习中做到得心应手。希望本文能够对德语艺术歌曲的爱好者有所帮助。

J616

A

宋长青(1981—),男,德国卡尔斯鲁厄国立音乐学院毕业,研究生,讲师,四川音乐学院声乐系声乐教师,主要从事声乐课教学以及德语艺术歌曲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长音音素口型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Starter Units 1-3 STEP BY STEP 随堂通
轮胎挤出口型参数化设计与加工
橡胶科技(2021年11期)2021-07-20 03:23:54
MG动画中制作角色声画同步口型的研究
依托绘本课程,培养学生英语音素意识
小学英语课堂中音素意识与自然拼读整合训练的探索
❷不定冠词a与an
不一样的/e/和/?/
浅谈巴松管演奏的口型技巧与气息运用
草原歌声(2017年1期)2017-04-23 05:08:59
浅谈圆号长音演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