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歌谣在学校音乐教学中传承的价值研究*

2017-01-28 15:25刘曼君
黄河之声 2017年3期
关键词:梅山歌谣民族

刘曼君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音乐舞蹈系,湖南 娄底 417000)

梅山歌谣在学校音乐教学中传承的价值研究*

刘曼君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音乐舞蹈系,湖南 娄底 417000)

梅山歌谣是梅山文化的一枝奇葩,是湖南娄底新化和益阳安化县一带的一种民歌体裁。其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变迁,形成了多种类型,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论述了梅山歌谣作为教学资源的价值分析以及梅山歌谣的传统传承方式对教育的借鉴价值两个方面。

梅山歌谣;音乐教学;传承;价值研究

梅山地处湖南省娄底市的新化县全境、冷水江市全境及益阳安化县的全境,是梅山文化的发源地。梅山歌谣是古梅山地区的先民们用他们特有的方式记录了他们的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并以口传的方式传唱下来的,是梅山文化的一枝奇葩。将梅山音乐融入到学校音乐教学中,它不仅会给梅山地区的音乐教育带来丰厚的资源,而且还会大大加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音乐文化素养。

一、把梅山歌谣作为学校音乐教学资源的价值分析

近年来随着音乐教育的发展与更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已逐渐被重视起来,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教育界的关注。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各地区各民族都有着自己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博采众长,这为我国的音乐教育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宝库基础,作为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着手去挖掘、保护、传承和发展它。梅山歌谣正是这个坚实的资源宝库基础的一颗明珠,它承载着梅山人民的历史和文化。将梅山歌谣融入到音乐教学中,不仅推动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且还会加强学生的民族意识以及提高学生的民族音乐素养。

(一)有利于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古梅山歌谣的传承方式,一方面是来自于老一辈民间艺人一对一的口传,这种方式缺乏计划,往往自生自灭。即使是一个很出色的山歌手,也很难将其发展与传播,最后也只能是自娱自乐,将自己的手艺一代传一代,代代相传。对于个体来讲是很难把这种口传传授进行大范围的普及的。另一方面是靠政府部门的文化抢救措施,虽然各政府部门已采取了措施(如成立各种民间文化遗产抢救领导小组、设立“梅山文化研究室”以及搜集整理山歌谱例,并采取有效促施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等),但是抢救措施缺乏系统性和发展力度。在商业化、信息化发展的当今,这两种传承方式好像都显得苍白无力。对于本土文化而言,想要克服目前这种本土音乐文化流失的危机,假如没有国家的参与,只凭借几个研究土著文化的知识分子是无能为力的,甚至只靠本土的民众也是达不到的,教育就应该承担传播本土文化的重任,同时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以及音乐教师的素养也应该从本土音乐文化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因此,只有通过学校教育才能对梅山歌谣进行系统化、普遍化、规范化的传承。将梅山歌谣融入学校音乐课堂教学中,一方面有利于梅山歌谣的传承,另一方面有利于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对对梅山歌谣的学习与创新,而梅山歌谣本身所具有的音乐艺术价值、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均会得到广泛传承与发展。

(二)有助于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和民族音乐素养的提高

众所周知,社会的发展、进步决不能离开有序的文化传统,一个民族的延续,最重要的是民族精神的延续,民族文化的延续。梅山歌谣是梅山人们精神世界的外在体现,它反映了梅山祖先崇尚自然和勇敢,追求幸福生活的价值观,同时也体现了“梅山蛮”的独特性格以及精神面貌,它对梅山民众的文化认识和民族团结的维护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是维系“梅山精神”的枢纽,因此,只有了解这个民族群的文化,才能认识和尊重这个族群的人们。在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的今天,我们将梅山歌谣融入课堂教学,通过让学生了解、学习梅山音乐文化,去吸取梅山民众所特有的顽强意志和精神,以提高学生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结。将梅山歌谣有计划地引入学校音乐教学中,并让学生们系统化学习梅山音乐,这能充分激发起学生学习民族民间音乐的乐趣,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民族民间音乐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这种多样化的音乐教学,学生们的音乐素养将会得到大大提高,而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也将会大大增强。

二、梅山歌谣的传统传承方式对音乐教育的借鉴作用

黑格尔说:“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能脱离直接性本能性,这“脱离”需要教化,教化的本质是使个体的人提升为社会人。人类精神的提升离不开教育活动,人类通过教育把社会文化传承下去”梅山歌谣的传承是以口传的方式,将梅山的历史文化、民族习俗、民族特征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的。梅山歌谣作为梅山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和教育传播的主要形式,对人先天的培养以及对个体的社会化与文化的传承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但这种作用是综合的、潜移默化的,梅山歌谣的传唱关联着梅山人们每一个个体的生活细节,梅山歌谣的教育价值体现在歌谣对人的发展方面。

(一)梅山歌谣生活化教育过程的价值分析

梅山歌谣是古梅山地区的先民们通过长期的生产生活自发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他们用特有的方式记录了他们的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性。梅山歌谣是梅山人民的生活写照,是梅山民众的心声,是梅山人用来交流感情的共同语言。古梅山人祖祖辈辈都是听先辈们的歌谣长大的,没有正经地拜过师学过艺,更没有接受过学校音乐教育。因此,梅山歌谣的教育是在俭朴的生活习俗中进行的,是一种自然、无意识的、潜移默化的教育。

梅山歌谣是一个多民众文化融合的产物,是广大民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艺术结晶,古老的梅山先民无事不歌,无时不歌,无物不歌,如《山歌传》中所唱:“男教女,老教幼,父传子来子传孙,五湖四海皆歌声。”梅山的男女老少,把唱歌谣当作是一件最开心、快乐的事情。人们上山垦荒、砍柴;下田播种、插秧都离不开唱歌谣。又如打夯号子等,梅山歌谣在梅山人们自然的传承方式下发展,形成了固定的调,歌词是即兴创作的。由此可见梅山歌谣的传承方式具有生活化、社会化特点,其教育是无意识的,这种无意识的教育方式将大量教育内容间接渗透到受教育者的社会生活与闲暇生活中,使受教育者在满足兴趣爱好和对美的追求的同时也得到了心灵的感化。

(二)梅山歌谣作为一种“活”的教育形式的借鉴价值

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都具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其教育形式也是不同的,与学校教育相比,各有千秋。梅山歌谣的教育自然发展,不拘一格,是与生活习俗联系在一起的传统传承方式,没有固定的教室,没有专门的教科书,各种家庭、集会、节日庆典都是教育的场所,而最关键的一点是靠口传的方式流传。杜威说,一个社会的文化遗产通过这一社会过程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这就是教育。梅山歌谣的传承方式是通过以歌为主体把梅山的历史文化风情、风俗习性流传下来的,把先前严肃庄重、复杂的教育融入简单的生活中,使人们无意识地、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掌握了梅山歌谣的演唱,并了解梅山人的生活习性、民俗、民情及历史文化知识,随着时间的推延,把一个自然人塑造成了具有梅山文化特征的社会人。这种原始简单的文化传承方式拓展了教育的空间,也为音乐教育提供了一种独有的教育方式和途径,对梅山地区学校音乐文化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综上所述,梅山歌谣的教育功能表现为梅山歌谣对于人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以及个体社会化等方面,以歌为主体,以一定的行为规范、风俗习性为依托的梅山社会环境给予对从小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一种无意识的启迪和教育作用,这种教育方式对梅山民间艺术及民歌教学具有很大的帮助和借鉴价值。将梅山歌谣引入当地学校音乐教学中,既有利于推动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音乐素养。■

[1] 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5: 347-348.

[2] 邓文利.梅山歌谣的音乐性浅析.湖南师范大学,2011.

[3] 黑格尔.美学(第三卷)[M].北京:商务印刷馆,1979.

[4] 肖琼芳.湖南梅山民歌初探.湖南师范大学,2009.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梅山地区学校音乐教学中梅山歌谣的传承与发展研究》(XJK015CTW007)

刘曼君(1970-),女,湖南新化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音乐舞蹈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民俗音乐。

猜你喜欢
梅山歌谣民族
处方分析在中药房药学服务中的应用
我们的民族
幸福歌谣
春天的歌谣
《春天的歌谣》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梅山
梅山情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