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芳芳
(曲靖师范学院,云南 曲靖 655011)
浅析壮族舞蹈从民间到舞台的嬗变与发展
——以曲靖师宗地区《碗舞》为例
纪芳芳
(曲靖师范学院,云南 曲靖 655011)
“碗舞”作为曲靖师宗地区壮族先民流传下来的一支具有代表性的重要舞蹈,且成为至今一直在民间活太传承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通过以师宗地区的民间“碗舞”为例,在对师宗民间“碗舞”为基础,和经过艺术整理加工后的舞台化了的“碗舞”进行了分类和对比分析研究,力图清晰的呈现出师宗“碗舞”从民间走向舞台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轨迹。
壮族舞蹈;碗舞;民间;舞台;嬗变与发展
壮族是一支历史悠久的民族。据史书记载,壮族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支百越民族发展而来。在云南境内,壮族祖先自称为“撩人”,到了明代自称为“沙人”。曲靖师宗县的壮族他们居住在依山傍水的地方,主要分为“黑沙”和“白沙”两个支系。壮族作为师宗县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龙庆、五龙、高良三个地区的河谷地带,他们主要以耕梨和锄耕为主,如种植水稻,兼种一些山地农作物,如玉米、旱烟等农产品。
(一)“碗舞”的源流
壮族的先祖们主要居住在山上,以狩猎和采集野果为生,最早使用葫芦碗和石碗为主。后来从山上迁移到河谷坝子地区,慢慢学会了种植庄稼,并用上了土碗和瓷碗。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对壮族夫妇因为家庭贫穷到地主家去做长工,丈夫不幸猝死,剩下妻子和儿子相依为命,沿路乞讨至深山,栖身于石洞中,发现石洞里有一石碗和一双石筷,石碗中还有三颗谷种。孩子的母亲“密”在石洞外种下了这三颗谷种,待到谷种丰收时,儿子也长大了,全家过上了安定的生活,人丁兴旺,四世同堂。当“密”九十岁寿辰时,她对子孙说,我们家之所以有今天,感恩于石碗里的三颗谷种。为了纪念祖辈们建立家业的辛苦,全家人拿起了手中的碗、筷,手舞足蹈的跳起舞来,用舞蹈的形式把祖辈建立家业的过程模仿出来。跳碗舞便成为了壮族人们祭祀、缅怀先祖的一种重要形式。
(二)碗舞的分类
在云南的师宗地区,至今仍有供祭“石碗”的习俗。不同的壮族聚居地,“石碗”对于他们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有两个地区的“碗舞”最具代表性,即“岭黑耍碗舞”和“黑尔碗舞”。
1.“岭黑耍碗舞”,壮语叫“栾碟”,主要流传于高良地区一带科白乡村寨。耍碗舞是黑沙人们最喜爱的一种民间自娱性舞蹈。该舞蹈主要在春节、小年,三月三等节日在广场上进行表演,参加舞蹈的人数不限,但必须是双数,并有领舞。舞蹈无音乐伴奏,舞者每人双手各拿一个碗和一双筷子,用筷子击打碗为伴奏节拍。节奏统一,一拍一次,动作大方、稳健,队形规整多变。
2.“黑尔碗舞”,主要流传在龙庆地区黑尔乡大平寨,中、老寨等地区的黑沙人传统的自娱性舞蹈。该舞蹈风格特点与岭黑碗舞相同,但在伴奏方面,黑尔碗舞以筷击碗为节拍外,还以琵琶(民间称为“月琴”)为伴奏。
(三)民间“碗舞”的表演形式
黑尔碗舞的表演主要由一男子领舞,五男五女成群,以“圆圈”为主队形。舞蹈表现是从耕地、喜获丰收、庆祝密的寿辰等喜庆场面。领舞者则代表传说中的寿星“密”,其余的舞者则是代表密的子孙后代。舞蹈表演的顺序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种植生产舞蹈;大意是指“黑沙人先祖得到了“三颗谷种”,然后进行播种、种植、收割,庆祝丰收的喜悦。第二部分是以表现经过艰难的建立家业,人们安居乐业、幸福生活,四世同堂一起给“密”贺寿的喜庆舞蹈。
(四)民间碗舞的道具
居住在山上的师宗地壮族先民,跳碗舞使用的是葫芦碗、石碗;随迁移到河谷坝子生活后,碗舞的道具变为土碗和瓷碗。随时代的发展,到了近现代,壮族人民跳碗舞时,选用一双普通竹子制成的筷子,每只筷子的两头系有红色毛线扎成的两个小绣球;其次配有两个古铜色的碗。
随着时代的发展,“碗舞”从“民间”走向了“舞台”,随之发生了系列变化,主要表现为:如,名称,从民间称“耍碗舞”或“栾蝶”,到舞台上称“班昂索”。地点从“广场”上转变为“舞台”。时间从每年的春节、小年、三月三等节日,变为不定时。人数,在从五男五女或六男六女,变为20名女舞者。身份也从非专业化壮民,变为受训舞者。表演形式,由以生产舞蹈(栽种、耕地、收割)——庆祝密寿辰舞为主,舞蹈抒情的同时兼具叙事功能,变为抒情为主线,其叙事功能被“隐退”。在道具方面,在民间选用一双普通竹制筷子,两头系有两个红色毛线球;碗则用葫芦碗、石碗、土碗、瓷碗、古铜色碗(外形像饭碗)。而舞台道具则选用银色铝材制筷子,筷头缀有一串银色铝材做的圆形坠饰;碗则选银色铝材碗,大小和饭碗差不多,碗的四周缀有铝材制银色圆形坠饰。在伴奏方面,民间岭黑区舞者以筷击碗为唯一伴奏。黑尔地区以筷击碗为伴,兼有琵琶(月琴)奏乐。而舞台艺术化后以录好的击打碗的音乐和声、唱调为伴奏,同时再配以筷击碗动作,再晃动碗上的银色发出的声音为节拍;其目的是为了追求更好的舞台审美效果。
综上对比,清晰看到壮族“碗舞”从“民间”走到“舞台”的嬗变过程,由此可知,同一个舞蹈在不同的年代表演,都被烙上各自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烙印。民间的“碗舞”更为淳朴、简单、直接,舞蹈中凝聚着浓重的民族历史文化痕迹,让观众在欣赏之时,感受到浓郁的壮族淳朴风情。而舞台上的“碗舞”,经过编导和演员加工和改编,优美的舞姿中退去了壮民厚重的历史外套,呈现出当代人的审美取向。
[1] 尤中.云南民族史[D].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
[2] 师宗县文化局编.云南师宗民间舞蹈[D].国际文化出版社公司出版,1990.
[3] 曲靖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曲靖文史资料[D].曲靖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印,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