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月 李士金 薄亚群 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
袁编云“梨娘为求解脱,力主将小姑筠倩许配梦霞,不意更加铸成大错,梦霞不能移情别恋,筠倩枉担虚名,三人均陷于痛苦深渊”[1]。何谓“更加铸成大错”?是“不能移情别恋”还是“不愿”“移情别恋”?何谓“爱而又不敢爱的爱情心理”?袁编云:而它那种“美人碧血,沁为词华”的风流标格,又极为投合受过旧学熏陶的读者群的审美心态。“风流标格”“极为投合”“审美心态”,用袁编上文的话来说,确实“不免有些搔首弄姿的做作”!
翁其斌 李定广撰文认为,袁编《文学史》的主要缺陷表现在三个方面:体例欠严谨;增补欠合理;分析欠水平。再如第四编第十章《晚唐诗歌》第五节《乱离之感与时世讽喻》开头有一段概括性论述:“聂夷中……杜荀鹤……但其时从诗歌创作的总体情况看,这方面的内容(笔者按:指社会灾难、民生疾苦)仍未能居于主要地位。著名诗人中,只有生活到五代初的郑谷、韦庄、罗隐等,历经易代之际的种种劫难,才对时代的丧乱有较多的反映。”这段概括性论述史实错乱。且不说罗隐(生于833年)、韦庄(生于836年)的年辈及在诗坛活跃时间要早于杜荀鹤(生于846年),就说罗隐、韦庄集中大量的反映社会灾难、民生疾苦的诗歌,大都作于唐懿宗、唐僖宗时期,二人在唐亡时都是高龄老人,入五代仅活了两三年即去世,留下的作品极少。这段论述给人的理解是,罗隐、韦庄反映社会灾难、民生疾苦的诗歌,大都作于易代劫难的五代后。能这样误导学生吗[2]?
又是一个学期将过,学习李老师的课亦将一年了。夏来春去,很多我曾讲过的名著及里面的人物至今还鲜活地存于脑海中——《窦娥冤》中的窦娥、《再生缘》中的孟丽君及其作者陈端生、《聊斋志异》中的那个欲穿墙而过的书生……这些教会了诸多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多读好书,可少走歪路。窦娥她的性格既温柔善良又坚强、勇敢;她既恪守封建礼教,又对封建礼教抱有反抗的精神的女子形象。贪官将其拷打,但是她毫不畏惧,宁死不屈。窦娥为自己的冤死抱有极度的愤恨心理,因此她在刑场上发下三桩誓言:血飞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这充分表现了窦娥对社会黑暗的不满与抗争。即使化为厉鬼她也没有放过为自己洗清冤屈,在窦天章案前“弄灯”“翻文件”,鬼魂在公堂上为自己洗冤,这正是窦娥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世事的不满。她的叛逆表现在蔡婆婆让她嫁给张驴儿时,她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婆婆,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儿媳与婆婆的关系是相当微妙的关系,作为恪守封建家长制思想的窦娥来说,对婆婆说出“不”字,是十分让我敬佩的。虽然封建思想已在她的心中扎根,但那份坚毅却永不能忘。独立。凡是看过越剧、淮剧或黄梅戏《孟丽君》的人都会对那个女扮男装,科考中了状元,并被皇帝选作驸马的奇女子留下深刻印象。但不知有多少人知道这出名剧乃是根据清朝女作家陈端生的弹词小说《再生缘》改编的。《再生缘》的故事如此出名,而其作者的生平却鲜为人知。陈端生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文学熏陶,其个人的才思也在诸人之上。良好的家世背景不但没有让陈端生的一生一帆风顺,却使她的生活倍加艰难。家道没落,母亲去世,丈夫流放,都重重地压在了这位才女的身上。她或流着泪,或夜里一人孤寂挑灯,写出了这样一部被称赞为“南缘北梦”的长篇弹词。她有着自己的相对独立的思想及价值观,在那样一个时代的女性的确难能可贵。……李老师的教学方式也是较为创新的,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去体验文学里的美妙。自主学习能培养学生主动发展的能力。在李老师的教学环境下,我们可以自我把握重点和难点。学习是自己的事,认真者会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目的、方向,在自觉状态下主动学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自主学习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自主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主动掌握整个学习过程,自发、自觉地投身学习,自己对自己负责,学习的主动性会大大增强。在整个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老师重视每一个学生的观点和问题,课堂上洋溢着宽松和谐、探索进取的气氛。老师及时对好的方面予以肯定和表扬,对出错者予以耐心指导和鼓励。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得到了充分重视,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自信心增强了,学习的兴趣也就更大了。自主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意志力 创造过程是一种探索过程,成功与失败共存于整个过程中。那种自觉的、顽强的、勤奋的、实事求是的、百折不挠的、敢想敢干的精神,是一个成功者必备的心理素质。当然,自主学习更需要更强的课堂掌控力和学生自己的能力,需要逐步地慢慢摸索,需要老师更多的引导。(李秋月)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快到你不知何时开始就已经结束。昨日那埋怨时间过得太慢的情愫似乎还游移在脑际,而今我们即将毕业。蓦然回首,感慨颇多。刚迈入大学的时候似乎对一切都充满新鲜感。中国文学史这门课已经上了两个学期,李士金老师知识渊博,为人和善,特别是记性很好。上了这么多年的学,相似的老师很多,能让人记住的老师不多。李老师很特别,人群中一眼就能认出,他的特立独行教人有不一样的感觉,这种“个性”不是谁都能有也不是谁都敢有的,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人格魅力,而别人学不来。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文科类专业的课程都那么无聊,或只是我自己不够热爱学习。不能说所有的课都枯燥乏味,因为李老师的课就比较有趣。大学和高中的不同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课堂氛围上。现代人不只是年轻人,大多都是手机控,同学们不喜欢听课的时候就会看手机,这给老师就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我们心里都明白,可是就是做不到。我想李老师的课堂这种情况就少了些。同学们尽力融入课堂的氛围中,听着自己的同学上台讲课,听着李老师的讲解。虽然不是每个同学都讲得生动有趣,也不是所有内容都那么吸引人,但是我们都应该尊重每一位同学,因为这些都是同学们悉心准备的成果。可凡事不能只看好的一面,我们要进步就要反思,虽然李老师的课堂已经与其他老师的课堂有很大不同,但我们仍应不断完善,尽量做到更好更棒更不一样。我知道下学期就没课了,可能很难再见到李老师,听不到李老师的课,可是李老师会永远在我的青春记忆中,让我记得那是不一样的老师。(薄亚群)
传承圣贤文化,理一分殊。许多具体的学科,分支细节,都是圣贤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比如研究朱子文学思想即是传承圣贤文化。朱熹论文对作家作品优缺点往往能系统地把握,并且层次分明,相当深透,对一人一作的优缺点也能细致地把握。朱熹认为范太史文只是根据自己确定的见解说将去,没有什么做作。并举《唐鉴》文字为例,虽然总体是好文字,但缺乏精神和气力,有照管不到的地方。不造作的文字是好,但并不一定完美,也有“照管不及”“意不尽”的地方,文字本体固好,但没有“精神”“气力”,所以“后面多脱”了。朱熹强调作文修辞之本质,但不是说作文可以不重技巧,强调厚重、切实,但不是否认才华和飞动的气势!问题是怎样恰当地处理好互相之间的关系。朱子品评文人说:“陈博士在坡公之门,远不及诸公。未说如秦黄之流”,只如刘景文诗云:“四海共知霜满鬓,重阳曾插菊花无?”陈诗无此句矣。其杂文亦自不及备论[3]。联系起来看,对文士之批评是相当严格的,而且层次分明。苏轼是一层,秦黄是一层,刘景文是一层,陈博士又是一层。当然,这种比较也是从某个角度而说的,并不是综合的层次比较。朱熹全面客观深刻地理解作家作品有系统之文学研究著作是《诗集传》和《楚辞集注》,在其零散的文学评论中同样体现了他的这一思想,这就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证明了他文学思想理念的一贯性。朱熹文学思想影响严羽很深也与此有关[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