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本刊编辑部 统筹编辑|刘晓雪 主笔|孙凯 摄影|E-IMAGE EMO
小众教育 教育的另一种可能
策划|本刊编辑部 统筹编辑|刘晓雪 主笔|孙凯 摄影|E-IMAGE EMO
ANOTHER pOSSIBILITY OF EDUCATION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这个话题存在的历史或许和人类文明社会的历史一样久远而漫长,而在这漫漫历史长河中,人类始终未能得到一个唯一的标准的正确答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及至现在,随着社会结构的多样化,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又被添加了新的内容,“教育产业化”“教育商品化”等等不一而足。
抛开形而上的哲学思考,教育的核心无非就是两点:社会需要和个人升华,社会生产力在不断进步,技能教育在教育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当生存问题得到满足之后,人们更关注的是个人精神形态的升华发展。反映在教育领域则是:多样化、个性化的兴趣教育、美学教育代替了传统的语文、数学、外语等技能教育,越发受到家长和孩子的青睐。几千年来“学而优则仕”的功利性思考开始有了不同的质疑声,我们终于开始正视在社会技能之外,内心真正需要的东西:关于美学、关于梦想、关于爱与被爱。
直指孩子内心向往的个性化小众教育,终于有了生存发展的土壤。
所以,有了不以考级为最终目的的艺术培训;有了带着孩子们在田园中耕种的生活体验;有了鼓励孩子拥抱自然的野外观察;有了……我们在不停地探索,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最适合孩子的。不同的形式,不同的理念,折射出的是从业者自身对教育的理解,而不同的选择则是孩子对自己内心的探索和尝试。
寻找有着共同理念的家长;寻找有着相同兴趣的孩子,引导、培养,每一个小众教育者的心中,都藏着一个自己儿时未竟的梦,如今,希望被寄托在了孩子们身上。
未来如何,我们无从知晓,在为自己圆梦的同时,用爱和自由给孩子们的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让他们能够自由翱翔,或许就是这些“正统”之外的教育者们,新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