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艳霞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论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
——关于大学美育的几点分析
徐艳霞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在教育实践中,美育与艺术教育联系密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单纯依靠艺术教育课程教学实施美育,将无法达到理想的教育目标。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在叙述美育与艺术教育概念的基础上,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关于大学美育实施的建议。
大学美育;艺术教育;关系
在大学阶段,美育和艺术教育都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学校能否完成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艺术教育课程目前承担美育实施的重要任务,以培养大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为目标。实际上,大学美育与艺术教育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不能仅依靠艺术教育进行美育的替代。还应加强美育与艺术教育关系的分析,以便更好地实施大学美育。
所谓美育,就是美感教育的简称。开展美育,目的是引导人们认识、体验、感受和欣赏美,从而学会创造美。对于受教者来讲,通过美育则能使其形成美的品格和素养。从组成上来看,美育包含自然美、艺术美、生活美、科技美等多个方面。所以只要以美学为原则,就能使美育在各个领域得到渗透。因此在教育中,美育对各种教育都有所包容,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在当前国家倡导和谐社会建设的背景下,美育被定位成素养教育、以人为本的情感教育,需要作为基础性的教育形式用于加强人的人文情怀和道德素养培养。
目前,人们将艺术教育解释为以艺术为载体的一种教育方式,其核心则为审美教育,用于进行人欣赏、评价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从艺术教育的概念可以看出,开展该种教育需要以审美为媒介进行审美活动开展,采用的教育内容应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求。在实施该种教育时,则要引导人参与到审美活动中,以便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大学教育中,艺术教育并非是专业艺术教育,不以培养艺术家为目标。所以,艺术教育需要为全面培养大学生素质而服务,将教育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审美和艺术素养。
在大学阶段,美育与艺术教育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既存在一定的涵盖关系,同时又存在一定的差别。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更好地开展实践教育,进而更好地完成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的培养。
从概念上来看,美育的范围十分宽泛,艺术教育只是其中的一种形态。在大学阶段,诸多艺术课程都承担着大学美育实施责任,如《美学原理》、《音乐欣赏》等。实际上,除了《大学美育》为专门的美育课程,美育都要借助其他课程实施。而艺术的天然的审美对象,艺术教育也需要以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为主要目标,所以其主要需要发挥美育的功能。不同于其他教育手段,艺术教育在学生身心教育方面均能发挥一定的作用。由于拥有丰富的情感,艺术活动的开展也能使学生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所以在美育实施方面,艺术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从广义角度来看,美育将依照美的规律引导人们完成灵魂塑造。而美的实践活动不仅发生于艺术领域,也存在于社会生活和自然界中[1]。艺术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同样要遵循美育的教育逻辑,即从认知到创造的过程,需要引导人们主动接触美,然后逐步形成鉴赏美的能力和相应的价值体系,最终实现艺术美的创造。按照国家对高校艺术教育的要求,还要将艺术教育当成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在大学艺术教育课程开设上,《美术鉴赏》、《音乐鉴赏》等多门艺术课程的教学要求首先都强调引导学生学会鉴赏美。所以,尽管大学课程中缺少美育课程,也不能认为艺术教育能够代替美育,不能只在教育中强调艺术教育而忽视美育。因为,美育除了包含艺术教育,还包含社会审美和自然审美等方面的内容,还要开展系统美学知识教育,以便使美育得到全面的实施。
尽管美育在概念上对艺术教育进行了涵盖,但二者在实质上仍然有一定的差别,这种差别能够在教育实施方面得到较好地体现。
首先,美育不仅能够在教学和学习活动中得到实施,也能在生活、工作中得到实施,所以美育为一种隐性教育。不同于美育,艺术教育还要更多的通过教育者实施,因此尽管内容上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却依然属于显性教育。从教育目的上来看,美育和艺术教育虽然都希望能够引导学生学会鉴赏和创造美,但是美育的最终目标是对学生人生价值观进行培养,艺术教育则是以培养学生艺术文化素质为目标。
其次,从教学范畴上来看,美育强调进行人的审美感受和个性情感等方面的培养,艺术教育则不仅需要强调这些内容,还要完成艺术知识的教学。而知识教学属于“智育”的范畴,并不在美育范围内。从这一角度来看,艺术教育中也包含美育无法涵盖的内容,所以二者之间仍然存在明显的差异。而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大学艺术教育过于注重知识教学,在欣赏艺术作品时过于强调理性分析,总是直奔作品主题内容讲解。但是,艺术教育具有美育的性质,还应围绕审美进行知识讲解,不能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忽视艺术教育的美育性质,反而强调其“智育”性质,则违反了艺术教育课程的开设初衷,并且也无法发挥艺术教育的美育实施作用。
最后,艺术教育实施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审美理论教学,同时也要强调审美实践教学。通过审美实践,才能真正加深学生美的感受,从而在得到审美教育的同时,获得艺术素养的提升。然而就目前来看,大学艺术教育缺少实践技能训练,开设的课程大多为《影视欣赏》、《文学欣赏》等理论课程,几乎不涉及实践操作。从美育实施的角度来看,学习审美理论尽管有助于学生学会欣赏美和鉴赏美,却无法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情感体验,所以无法真正实现美育功能[2]。因为,只有开展审美活动,才能建立主体与客体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发展。从艺术教育的角度来看,开展实践活动才能使学生得到技能的锻炼,进而使学生艺术素养得到真正提升。此外,正是由于美育中还涵盖社会美育和自然美育等艺术教育中不具有的内容,才需要开展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接触其他形式的美。从这一角度来看,艺术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有两方面的目标,一方面是落实美育特殊任务目标,另一方面则是达到艺术素养培养的目标。从这一角度来看,美育和艺术教育尽管有一定的差异,却需要采取相同的途径实现教育目标。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大学美育与艺术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异。未能理清二者的关系,导致目前大学美育未能得到较好的实施。为此,还应加强大学美育实施途径的思考,以便使目前美育的实施情况得到改善。
艺术美仅为美育的一部分内容,所以艺术教育无法真正代替美育。想要真正实施美育,还应完成专门的美育课程设置,从而引导学生更好的完成美学知识学习。为达成这一目标,还应重新认识美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避免将美育与艺术教育混淆,开设专门的美育理论和实践课程,以确保美学能够作为一门课程被学生学习。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真正掌握美学基本知识,并学会认识美、发现美和欣赏美,进而为美的创造奠定良好基础[3]。只有将美学当成是一门课程,才能使学校忽视美育的情况得到改善,进行美学公共必修课的建设与开发,并通过加强美育评价引导师生关注美学知识学习,同时不断进行美育工具的完善,进而达成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
在学习美学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审美实践的开展。因为通过审美实践,才能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利用理论为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指导,进而获得更好的美育效果。而开展审美实践,也能使美育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丰富,引导学生学习自然美、社会美等各种美。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普遍人情冷漠、精神空虚等不良现象。在社会审美实践中接触这些情况,并以美学知识为指导解决人的精神困境,则能帮助学生完成完美人格的塑造,进而实现美育的最终目标。为此,大学阶段还应进行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审美实践活动的开展,并在全校范围内完成审美氛围的营造,以达到引导学生参与审美实践活动的目的。采取该种措施,则能将美育从课堂延展到课外,因此能够为美育的实施提供更多保障。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美育与艺术教育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从概念上来看,美育对艺术教育进行了涵盖。但在实践教育中,美育与艺术教育在教育目标、内容和实施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忽视这些差异,才导致大学美育未能得到真正的落实。因此,在美育研究方面,还应加强对美育与艺术教育关系的研究,以便寻求途径更好地实施美育,继而完成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1]李如密,屠锦红.当代大学美育:价值辩护、困境透视与振兴之路[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95-98.
[2]高筱媛.论大学美育公共课教学的要素协同规律[J].江苏高教,2016(02):113-115.
[3]吴静.从“美育”到学校艺术教育——浅谈王国维、蔡元培的早期美育思想与近代美育实践[J].美与时代(下),2014(08):117-119.
G64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