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娜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山西 太原 030012)
英美文学翻译中的语境文化因素
孔祥娜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山西 太原 030012)
语言的本质是文化,在文学翻译中语言难免会受到各种文化语境的影响,从而使得文学翻译在各种语境下大不相同。英美文学翻译作为我国与西方国家文化上相互交流和沟通的桥梁,在翻译英美文学作品时必须充分的考虑到语境文化对文学翻译的影响,从而能够更加直观、高质量地翻译英美文学作品。
英美文学;翻译;语境文化;因素
众所周知,在面对同一篇文学作品时,原作者的语境与译者和读者的语境是难以保持在同一个文学水平面上,而读者是根据译者翻译后的作品进行再一次的翻译,因此,译者要想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深刻理解到原作者在作品中所要表达事和物的原语境文化,就必须要提高自身语境文化层面。语境文化是指根据时间、地点、人物、文化等客观因素建立在某种语言上用来表达特定的意义,在文学作品翻译中,译者的政治思想、历史思想、哲学与科学思想以及民族文化意识等都对文学作品有着很大的影响。译者在面对不同文化环境下生产的文学作品必须站在与之相应的文化立场和文学态度上,将其与本民族文化环境相融合,促使其不仅符合原作者的文化意境,还能被广大读者接受和传播。
在英美文学翻译中,译者要想更好地翻译出高质量的文学作品,就必须站在文化的角度上去欣赏这一篇文学作品。而站在文化角度上的前提就是要求译者必须对英美文化要有充分的了解,根据价值观、生存环境、信仰、社交礼仪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上的差异,考虑到文学作品中句子使用的结构和原作者思维的习惯,从而将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内涵在翻译后的作品中真实地表露出来,传达给读者。
1.1 习俗与价值观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差异很大,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和看法也很有着很大的不同。特别是在表达方式上,例如对单词“龙”的理解,“龙”在我国文化中代表着权威、高贵、吉祥和繁荣,我们自称“龙的传人”,“龙”在我国的地位由此而可见一斑。但西方就不一样了,他们将“龙”看作是邪恶的代表、恶魔的化身。又或者是对“狗”一词的理解,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将狗视为最忠诚的朋友,在文章中用“he”来指称,但在我国常用狗来形容坏人坏事,多含贬义。类似的情况很多,产生这一文化差异现象的正好是由于地域性的习俗文化引起的审美观导致的。此外,对于中国人来说,人们可以为了保全多数人的利益牺牲少数人甚至是自己的利益,但对于西方人来说,他们更追求自由,这两种价值观对英美文学翻译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1.2 语言结构与思维习惯的差异
在西方文学中,人们比较重视句子的主谓宾结构,我国却相对看中动词的使用规则和该段句式的结构,而这两种句式结构又存在不同的表现方式,前者主要以“树形结构”[1]为主,后者则以“竹形”为主,产生这一现象的因素主要是由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造成的。在西方价值观念里,人们推崇个人主义价值观,向往自由,认为个人的力量是无限的,而中国长期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大国小家的观念十分明显。在文学作品中,倘若想要对某一人物进行心理描写,西方作家主要从主观的角度进行描写,由内向外抒发情感的变化,例如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但在中国作家的笔下,则比较注重对客观事物的描写。因此,译者在进行英美文学翻译时必须从思维方式为出发点,对作品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进行更好的翻译。
1.3 生存环境与宗教信仰的差异
造成中西方文化和语言上巨大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环境。它由客观的地理环境决定着,使人们在语言、思想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我国是典型的农业文明,西方则是海洋文化,中国人民对土地的感情如同西方对海洋的感情一样深厚,因此,我国对东风有着极大的期许,因为它带来春天播种的信号,西方则赞扬西风,因为它能让他们扬帆起航。同样,在宗教信仰上,我国主要信奉佛教,从“借花献佛”、“佛祖保佑”等词中就可见一斑,西方则是基督教占据优势,彼此都存在着一些忌讳词语,如西方的“13”和星期五,我国的的鬼神之说。
1.4 社交礼仪与生活习惯的差异
社交礼仪和生活习惯等主要是受思想文化影响着,例如在我国礼仪文化中,礼仪方式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较为保守,人们在见面打招呼时会先从问候开始,如“吃了吗”,而西方礼仪文化受其较奔放和直率的思想的影响,人们在社交礼仪活动中都较为开放,语言表达也比较口语化,见面的话题主要以天气为切入点。此外,在生活方式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显现,如中国人主要以粥、面条、豆浆等为早饭,而西方则喜欢以面包和牛奶为早餐的主要食物。
以上这些语境文化上的差异现象在文学作品中也都有着相应的描述和表达,译者在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必须站在原作者的思想、政治、价值观、生存环境、宗教信仰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上,对作者在作品中运用的语言结构和思维方式进行对比和分析,从而更加准确地翻译英美文学作品,促使作品能够被广大的读者所接受,在传播的过程中促进中西方文化良好的交流和沟通。
文化因素在英美文学翻译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译者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活动就是将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形式进行转换,使文学作品中的故事内容、表达手法和意境重现出来,但由于不同的文学作品中隐藏的文化不同,这些文化是主要是来自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现象,在文学作品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译者必须具备语境文化的识别能力,这不仅是翻译工作者必备的基本能力,同时也是跨文化交际的语言技能。实际上,一本文学作品的翻译一共有三个语境文化上的影响,其分别是原作者、译者以及读者等三个对象的语境文化,下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2.1 原作者与译者语境文化对英美文学翻译的影响
每一本文学作品在表达手法和创作方式上都有所不同,这主要是因为文学作品的作者的个人成长经历与生活环境都各自不同。同理,不同环境下生活的译者翻译原作品时,也有着各自不同的表达手法和创造形式。这些现象都是受语境文化所影响。例如,译者对罗伯特·彭斯《快活的乞丐》进行翻译时需要对原作者的生活背景有着充分的了解,以作者生活在破产的农村里与贫苦的农民血肉相连的情境为背景,以作者出生在被异族征服的时代为背景,深入体会作者的民主自由的思想感情,以及人生追求,才能更好地判断出作者创作这首叙事诗的意图和写作方式,进而更加准确地翻译出原作中的特色之处。但在翻译的过程中,作品也容易受到译者自身的教育背景、文化风俗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影响。虽然在翻译上要求译者要有创造性,例如有的译者会根据自身的喜好和工作原则使用不同的翻译方式和翻译技巧,甚至还能超越原作[2],但在这种翻译情况下的作品必须建立在同一个文化意境上,才能使作品更准确地表达出原作的意思。文化意向是民族文化与智慧的代表,在文学作品中有着较多的表现方式,译者在对这些表现方式进行翻译时必须建立在同一个文化意境上,而同一个文化意境在不同语境文化上也容易产生不同的含义。例如,“红茶”和“红糖”在英语文学中一般被译为 “black tea”与 “brown sugar”,但英文中的“black coffee”在进行汉语翻译时通常理解为“不加糖的清咖啡”。这些文化上的意境现象可以说是译者在翻译中必须注意的。译者在翻译英美文学作品时应当站在原作者的创作立场上去考虑,最好不要依据自身的喜好而选择文学的类别,避免喜好对作品翻译产生影响,使文学作品中带上译者自己的色彩。
2.2 读者语境文化对英美文学翻译的影响
译者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给读者呈现不同的文化色彩,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学习到更多的语言文化,因此,译者在进行翻译时不仅需要考虑到原作者的语境文化,还要考虑到读者的语境文化,这样才能使翻译出来的作品被广大读者所接受。
读者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感受是推动文学发展的重要动力,译者在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不能再按照传统以原作者和原著为研究中心的格局了,在时代发展的需求下,译者必须站在读者的角度上对阅读能力和接受能力进行分析,从而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文化精神粮食,扩充读者的学识视野。例如,以美国小说《吹小号的天鹅》[3]为例,《吹小号的天鹅》讲述的是一只生下来就不能发声的天鹅克服种种困难,与命运相互抗争最终获得成功的故事。很明显这是儿童文学作品,那么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必须对儿童的阅读习性、年龄及心理特征有足够的了解,从而更好地运用自身的翻译技巧,促使儿童在阅读时能够从心底上接受。如原作中 “He was frantic with anger and dismay”这一句,直译翻译为“他是如此的愤怒和沮丧”,但这样并不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在任溶溶[4]的作品翻译中,她对这句话是这样翻译的:“他又气、又害怕,又不知所措,都要发疯了”,而这种采用了很多短句的表达方式则非常符合儿童的理解能力。将“他是如此的愤怒和沮丧”与“他又气、又害怕,又不知所措,都要发疯了”这两句话进行对比,我们能够轻而易举地发现,后者更为简洁、易懂。显然,在翻译前,译者要明确作品潜在的主要读者群,并对这类读者群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有所了解,把握到他们的文化需求,进而调整自己的翻译技巧。此外,由于译者在翻译视野上很少能做到与原作者的创作视野同处一个层面,若想准确表达原作品的创作意图,那就需要译者不断琢磨,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
总之,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受着很多语境文化上的影响,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做好准备工作,提高自身对文化差异的认知水平,除了要考虑原作者的语境文化外还需要考虑读者的语境文化,根据这些文化上的差异现象,译者还需要灵活地利用自身的翻译技巧,从而更加完整、更加准备的翻译出高质量的英美文学作品。
[1]李惠英.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翻译的影响研究[J].芒种,2015,(12):97-98.
[2]黄玲玲.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翻译的影响及对策 [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7):65-66.
[3]王金海.论语境在文学翻译中的功能[J].青年文学家,2014,(26):148-148.
[4]李晓红.文化语境与文学翻译话语建构[J].江苏社会科学,2016,(4):179-185.
【责任编辑:黄素华】
Context and Cultural Factors in Literature Translation
KONG Xiang-na
(Shanxi Cadre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Taiyuan 030012,China)
The essence of the language is no doubt the culture,which will influence language in the translation of literature,making the latter different across cultures.The translation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is a bridge that connecting the exchange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Consequently the cultural influences must be considered in translation to translate high quality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works.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translation;context and culture;factor
H31509
A
1671-9565(2017)01-023-04
2017-02-07
孔祥娜(1982-),女,山西太原人,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