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支持下课外自主学习的个案研究

2017-01-28 08:48刘家春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7年18期
关键词:课外初中生微课

刘家春

(上海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上海 200234)

微课支持下课外自主学习的个案研究

刘家春

(上海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上海 200234)

相对于课内自主学习而言,微课支持下的课外自主学习有其自身的特点。通过对一位初中生个案的研究,发现除了学习者个体因素之外,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对微课支持下的课外自主学习存在非常重要的影响,其中微课资源的学科差异和主讲教师是两个关键因素,而微课资源的趣味性又是维持初中生课外自主学习的主要动力。初中生微课自主学习的策略比较单一,需要与其它学习策略配合使用,同时也需要家长的适时参与。

微课;自主学习;课外学习;初中生

自主学习即学习者自我导向的学习。在当今信息时代,由于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获取的便捷性,自主学习越来越普遍。但根据有关网络环境以及微课支持下自主学习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发现大多数研究的都是课堂教学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即使发生在课外,也往往属于课堂学习的延伸,仍处于教师明确的指导和引领之下。

本文关注的是微课支持下没有教师直接参与的、发生在家庭环境中的课外自主学习。研究所呈现的是一种质性案例分析,主要采用自然主义的参与性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兼用非正式的交谈性访谈和作业内容分析法,通过对微课支持下一个初中学生课外自主学习个案的描述和分析,探讨以下几个问题:微课支持下的课外自主学习具有哪些特点?它的影响因素是什么?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应该在哪些方面做出改进?

一、个案基本情况

个案对象H是S市某初中的一位男同学,学习成绩在全年级处于中上水平,在班级处于比较前列,在学校能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比较自信。

初一下学期,H报名参加了一个线下辅导班,用来预习初二物理课程。由于错过了报读时间,他只能从初二物理第三个专题“运动和力学”开始插班学习,前两个专题“声学”和“光学”则打算通过观看网络视频课程来完成。经过H同学家长的层层筛选,最终选定影响较大、课程较多的X网校。X网校的教学视频依据知识点分割成了一个个短小的片段,虽然没有标识“微课”的名称,实际上已具备微课的特点。并且同一门课程还有不同的主讲教师、教材版本、难度、学期和学年可供选择,同时还提供课程试听、课程人气、课程报名数等信息。H及其家长试听后决定选择D老师的初二上学期物理预习课程。D老师的物理课程人气最旺、报名数最高,教学材料除了视频点播,还提供了电子版的配套讲义、练习和测试题。其中的客观题可以在线完成并同步提供即时反馈,同时,该课程还提供不定次数的直播教学。

网络课程的价格比起线下辅导便宜很多,购买也很便捷,网上支付完成后,H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学习了。H的学习流程基本上是“点播视频——做练习和测试题”。课程提供的直播教学由于面向的是全国学生,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不强,经常会出现与所学版本不一致的知识点,H在学习之初参加过几次,后来就没参与了。D老师的物理课程“声学”1讲、光学“6”讲,每讲分割成10分钟左右的3-4个片段。家长建议H每1-2天学习1讲,争取在两周内学完声学和光学,这样就可以赶上线下辅导班的学习进度。由于是初学物理,为了引导H更好地入门,在H开展网络视频学习时,其家长也更多地参与进来,包括督促、重难点的提示和知识点的复习,并且另外购买了一本物理辅导书进行对照学习。在家长的督促和帮助下,H在正式参加线下辅导班之前学完了声学和光学的内容,后来网络课程“运动和力学”的学习进度基本上和线下辅导班保持同步了。此时,网络课程一般用来预习,线下辅导班则是拓展和提升,这有点类似“翻转课堂”。由于有线下辅导班的同步学习,所以在后面的网络学习中家长的参与也减少了,主要就是起管理和督促作用。这种“网络课程+线下辅导班”的模式一直持续到初二秋季开学前。开学后,由于种种原因,线下辅导班没有继续参加,但由于H觉得网络课程挺有趣,就继续报了秋季的提高班,学习模式变成了“课堂学习+网络课程”,学校的课堂学习由于学得比较简单,对于H来说几乎等同于复习基础知识,提高班的网络课程则是进一步的拓展与提升了。但由于提高班的网络课程主要是讲解一些有难度的例题和练习题,而之前的预习班课程则包括了很多物理实验演示,其中不少实验在学校课程中是没有的。所以H觉得提高班没有预习班那么有趣,学习起来也没有以前有劲,但在家长的督促下,还是坚持学完了。之后,陆续报了初二下学期和初三整学年的预习班和提高班。寒暑假主要学习预习课程,开学后则根据学校课堂学习进度同步学习提高课程。到初三上学期末,基本上学完了所有课程。

此外,H还试听了X网校的其它课程,又自愿选择了初三化学预习课程,因为他觉得其中的化学实验演示很有趣,其中不少实验在学校课堂学习中是没有的。

总的来说,在家长督促下,所报网络课程全部学完。至于学习效果,不管是家长还是H自己,都认为物理和化学预习班的效果很明显,掌握了课程的基础知识,并且还感受到了物理和化学课程的趣味性。但提高班通过视频课程做例题和练习题,不仅仅单调枯燥,而且还觉得与线下做题目差别不大。

二、个案分析框架

在有关自主学习影响因素的研究中,齐莫曼(Zimmerman)在总结前人自主学习理论的基础上,认为影响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因素有内在因素、行为因素和环境因素。内在因素主要有自我效能感、已有知识、元认知过程、目标、情感等,行为因素包括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等,环境因素主要是与学习者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和物质环境。[1]齐莫曼提出的这个框架比较完整,归类也比较合理,后来的研究基本上没有超出这个范围,如张静等对自主学习影响因素研究进展的综述中,归纳出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既涉及个体自身的因素,也有环境因素。个体因素包括自我效能感、归因、目标定向、学习策略、元认知、自我概念等,环境因素包括学校教育、学习情境、同辈群体、家庭因素等。[2]由此可见,后来的研究虽然有所深入,但依然遵循了齐莫曼的研究思路。

根据对自主学习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大部分研究主要侧重在个体因素而非环境因素。这可能是由于现有文献资料中自主学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课内自主学习。但在对本个案材料进行分析时,除“个体因素”外,还反复出现了“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两个主题,原因是由于本文研究的是微课支持下的课外自主学习,其中的“微课”属于学习资源,“课外”属于学习环境,而且本研究的个案对象初中生,由于其心理发展的特殊性,对资源和环境等外在因素的依赖性更强。所以,为了适应本研究的特点和需要,本文将突出环境因素,将其细分为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从而选择学习者、学习资源、学习环境三个维度作为案例分析的总体框架。

三、个案分析结果与讨论

1.学习者

(1)学习动机

自主学习主要的特征是自我导向,所以,对于有效的自主学习来说,学习者必须具有内在的学习动机,自我确定学习目标,并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开展学习活动。但在个案中,研究对象H利用微课开展自主学习的最初动力不是来自于自己,而是家长的选择,目的只是为了赶上线下辅导班的进度。在后来的学习中,决定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主要就是“觉得比较有趣”。无论是学科和主讲教师的选择,还是学习之余的谈论,H能与其家长津津乐道的就是课程中有趣的实验、科学史上的故事,或主讲教师风趣幽默的谈吐。在对H的访谈中,询问参与微课学习是否还有其它原因,比如提前学习学校课程,在以后的学校学习中可以学得更好,回答是“从来没有想过”。所以,除了来自家长的外在动力外,“趣味性”是H开展自主学习的主要动力,这可能与初中生的年龄特征有关,初中生很难将“有趣、好玩”之类的感官兴趣转化为内在的、有明确目标的求知兴趣。

此外,在课外自主学习中,H甚至连完成作业、通过考试、取得好成绩的外在动机都没有。这一点与赖雪芬和许晓敏[3]对课内自主学习研究的发现不同。在他们的研究发现中,初中生的学习目的虽然不是对所学知识真正感兴趣,但大多还是为了学习成绩,尤其是成绩的进步以及教师和家长的积极评价。这可能是由于在课外自主学习中,学校教师几乎没有任何参与,学生得不到任何来自学校的直接反馈和评价,而学生自己也缺乏将课外自主学习与课堂学习成绩联系起来的自觉意识。

(2)意志力与自控力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意志力与自控力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它关系到自主学习是半途而废,还是能克服困难、排除干扰因素,最终完成学习任务。以成年人和大学生为主的MOOC学习,其辍学率高是公认的、普遍的现象,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学习者意志力与自控力的缺乏。在本研究的个案中,报名学习的微课课程能最终完成,无疑得力于家长的督促乃至监管。在微课学习的最初阶段,H经常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缺乏计划性和持续性,需要家长不断督促。但后来慢慢养成习惯以后就好多了,H经常会自己想起“今天要学习微课了”。即便如此,在学习微课视频的过程中仍需要家长督促,因为微课课程虽然有许多有趣的片段,但也有不少比较枯燥的讲解,这时,H往往就会转向上网或打游戏,一旦家长发现,他总喜欢用“卡机了、卡机了”来掩饰。此外,在完成配套的练习和测试题方面,H也会出现拖拉现象,如果家长不督促,他有时就不会认真完成。由此可见,初中生的意志力与自控力还是比较薄弱的,刚开始觉得有趣,但缺乏毅力,不易坚持,这是影响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于家庭环境中的课外自主学习,家长的适时参与是必不可少的。

(3)学习策略

H的自主学习策略总体来说比较单一,基本上是“观看视频、完成练习和测试题”。这一点与学校中的学习不同。在学校教师主导下的学习,对于难点和不易掌握的内容,教师经常会反复讲解,或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同时还有大量的时间用于反复练习、定期复习和归纳总结。但H在微课学习过程中,虽然主讲老师也经常会引导学生“暂定视频,先思考一下”或“先把题目做一下”,但H基本上是按照时间顺序从头到尾一看到底,既不重复播放,也懒于思考,这将影响到自主学习的效果。比如,在化学微课的一次学习过程中,H对质量守恒定律中的难点“相对质量”、“摩尔质量”等概念理解不清,但在听课过程中自己并没意识到,也没有反复播放重新学习,结果在做练习和测试题时就出现了思路混乱。这种现象与相关的研究[4-5]不一致。一般认为,微课可以通过暂定、反复播放等方法实现自定步调的学习,为实现差异化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但对于初中生而言,微课这一优势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导致产生新的问题。现在有些微课在视频中插入即时反馈的过关测试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

H微课学习基本上只是追求观看视频,完成一轮就结束了,几乎没有定期复习和归纳总结的意识和习惯。这可能与初中生元认知发展水平有关,初中生的自我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还比较薄弱。由于微课片段类似于碎片化的知识,如果缺乏定期复习和归纳总结,就形成不了系统的知识结构。所以,总的来说,由于学习策略的单一和简单化,H虽然学完了所有的微课课程,但对其内容的把握还处于比较浅的层次,没有做到更深层的理解。这也说明仅仅依靠课外的微课自主学习是不够的,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建议将微课学习与教师面对面的辅导答疑、同伴互助学习等其它学习策略综合运用。在这一点上,不仅仅是中学生,MOOC背景下大学生的自主学习也出现类似情况。[6]说明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此外,家长还建议H先阅读打印出来的讲义,把它当作微课学习单,初步了解学习内容后再看视频,以提高理解的深度和学习的效果。但事与愿违,H同学显得很不情愿,最后只好不了了之。“自主学习单”是目前微课学习常用的一种资源,但与微课视频相比,其吸引力就没有可比性。因此,如何有效地设计和利用学习单是微课学习研究亟需解决的问题。

2.学习资源

(1)学科差异

在微课支持下的课外自主学习中,微课内容是一个重要因素。在H的学习中,学科差异尤其明显。由于物理、化学的预习课程中有大量的实验演示,主讲教师还会补充一些物理史和化学史上有趣的故事,所以,在众多的学科中H喜欢并选择这两门学科。其它课程如数学,由于更多的是讲解例题和练习题,比较单调和枯燥,H显然没有多大兴趣。由此可见,教师所讲的内容能否吸引学生、是否补充课本以外的知识等是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微课设计者来说,如何提高微课内容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比如,数学课可以利用几何画板、电子白板等工具营造出一些动态的、互动的演示画面,同时在教学中穿插一些数学史故事,从而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其它学科也可以采用一些比较灵活的微课形式,如案例型微课、故事型微课、研讨型微课,以增加课程的趣味性。

(2)教师差异

微课资源中教师的风采及其讲课的方式也是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X网校每一门课程的开头都有一段比较精彩的教师展示,其目的也是为了提高课程的吸引力。H学习的物理微课,主讲教师D虽然年龄较大,但上课风趣幽默,人气很旺,是网校的明星老师。H听了他的课,竟然会说“以后我也要像D老师一样,做一个物理老师”、“以后高考我要选考物理”之类溢于言表的话,可见教师形象对一个初中生来说是多么重要。H同学选择的化学老师虽然在课堂的趣味性上与物理老师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总的来说也算比较有趣,并且这位老师很年轻,与中学生没有代沟,所以也深得学生喜爱。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位数学老师,虽然数学课程在学科的趣味性上不占优势,但凭借这位数学老师的教学风采和教学能力,也吸引了大量的学生报名学习。因此,除了学科内容外,教师因素也是影响微课支持下自主学习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3)学习内容的难度与针对性

在对研究个案的分析中,可以发现学习内容的难度影响到自主学习的吸引力和效果。物理和化学预习班的课程内容,除了其自身的趣味性之外,与提高班的内容相比,其内容的基础性也是导致H比较喜欢学习的重要原因。对于提高班尤其是其中比较难的内容,H同学一旦听不懂,就不愿意再次尝试,而是直接放弃了。在作业分析时也发现,预习班课程的作业质量远高于提高班。因此,对于初中生来说,微课支持下的课外自主学习,比较适合学习新课和基础知识,不太适合查缺补漏、拓展提高等难度较深的内容。这可能与初中生意志比较薄弱,遇到困难容易放弃有关。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结论主要针对的是没有教师面对面指导的、学生自发的、长期持续性的课外自主学习,并不适合在教师直接指导下的课内自主学习。在教师直接指导下的课内自主学习,微课也经常被用来讲解学习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易混淆点和拓展延伸等有相当难度的内容。[7-8]

此外,在研究中还发现,微课学习内容的针对性也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热情。H点播的微课视频与其学校学习的教材版本基本上保持了一致,所以能坚持到最后。但该网校提供的直播课程,虽然弥补了视频点播缺少互动性这一缺陷,但由于没有区分教材版本,所以H参与过寥寥几次就彻底放弃了。微课视频有时也会出现与自己所学教材不一样的知识点,比如,八年级的物理微课中出现了九年级的“浮力”、“压强”等知识点,初中阶段的“速度”教学中出现了高中的“加速度”概念,学生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往往会一头雾水,影响学习热情。此外,即使是相同的知识点,由于网络微课面向大量的、先前知识基础不一的学生,很难做到了解学情、因材施教,这与学校课堂学习很不一样。学校虽然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但班级人数与在线的学生人数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也是网络微课无法做到针对性强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在微课支持下的课外自主学习中,如何提高学习内容的针对性也是亟需研究的一个问题。

3.学习环境

(1)交流互动的学习氛围

交流互动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微课支持下的课外自主学习。在研究个案中,H开始在专门的书房里,通过有线网络利用笔记本电脑上网学习。由于独自一人,所以经常出现开小差的情况,要么转向上网聊天、打游戏,要么一边观看视频一边玩手机。后来家长为了便于监督,要求他利用平板电脑在客厅学习。学习环境的这一细微调整,没想到起到意料之外的作用。H分心的频次大为减少,并且还经常主动将微课中的有趣内容与家长分享,这无意中营造了一种互动交流的学习氛围,而这正是微课点播学习中所缺少的。对家长来说,交流互动能起到一种隐性监督的作用,效果比显性监督要好;对学生来说,交流互动既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也有利于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所以,交流互动的学习氛围对微课支持下的课外自主学习效果有积极的正向作用。

(2)网络速度

在研究对象所处的S市,网络环境已相当便捷。H大部分的微课内容是使用平板电脑Wifi上网学习的。有时Wifi上网的速度也会比较慢,导致视频播放被卡,这不仅影响了学习的流畅性,还导致H分心,转向上网聊天或打游戏。因此,网络速度对微课支持下的自主学习还是会有一定的影响。

通过对个案的描述和分析,本研究发现初中生由于年龄特点的限制,微课支持下课外自主学习的主要动力来自感官层面的好奇和有趣,自主学习的意志力和管理能力相当有限,家长的适时监督必不可少。同时,如果学校教师能将课外微课学习纳入学校的课程计划之中,对学生课外微课学习给予及时的评价与反馈,无疑将有效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初中生微课自主学习的策略比较单一,这影响到学习效果的提升,因此需要将微课自主学习与教师面对面的辅导答疑、同伴互助学习等其它学习策略配合使用。此外,与课内自主学习相比,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是影响微课支持下课外自主学习的另外两个重要因素,学科类型的差异、学习内容的难度和针对性、教师的教学魅力以及学习氛围的交流互动性都会影响到微课支持下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效果。

[1]庞维国.自主学习理论的新进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9(3):68-74.

[2]张静,田峰溶,李敏玉.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社会心理科学,2012(9-10):10-15.

[3]赖雪芬,许晓敏.初中生自主学习的现状调查[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4(4):48-52.

[4]RobK.Using P‘Microlectures’to Improve Your Online Courses[J].Online Classroom,2010(3):1-5.

[5]DawnS.Microlectures in a Flipped Classroom:Application,Creation and Resources[J].Mid-Western Educational Researcher,2014,26(1):52-59.

[6]张玉芳,雷体南.基于MOOC的大学生自主学习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22-15.

[7]王佳丽.基于自主学习的中学化学微课案例设计与应用[D].烟台:鲁东大学,2014:23-25.

[8]成海艳.利用数学微课促进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实践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24):17-19.

(编辑:鲁利瑞)

G434

:A

:1673-8454(2017)18-0053-04

猜你喜欢
课外初中生微课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小满课外班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谈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初中生学练太极拳四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