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时代干部政德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济宁市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课题

2017-01-28 05:09□陈
党员干部之友 2017年11期
关键词:政德教学点干部

□陈 力

做好新时代干部政德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济宁市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课题

□陈 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蕴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智慧。近年来,济宁市先后成立干部政德教育基地和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并统筹市、县党校培训资源,积极开展干部政德教育工作,取得突出成效。

工作中,济宁市坚持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两创”方针,着力将其中蕴含的治国理政智慧,创造性转化提升为滋养干部为政之德的思想活水,科学安排教学内容,优化培训体系,初步形成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礼乐教学“四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并针对实际,组合形成不同教学模块,满足不同班次培训需求。同时,全面改善教学培训环境,协同推进软硬件建设,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如今,济宁市干部政德教育培训已从市级层面逐步提升拓展到全国,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全国组织干部学院和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干部学院的有关主体班次均到济宁开展干部政德教育培训。国家行政学院、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上海政法学院还多次安排拉美、古巴、斐济、越南、吉尔吉斯斯坦以及非洲多国的高级公务员研修班来济宁市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体验式培训。2016年以来,截至2017年10月底,共承接国内外培训班次810余期,培训学员4.4万人次。

济宁市干部政德工作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现在毕竟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教学体系建设仍需进一步完善、培训模式比较单一、缺少高质量的配套培训教材、师资队伍严重不足等问题和不足。

迈进新时代,如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讲话精神,更好地贯彻中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在更高标准、更高层次上进一步提升干部政德教育质量和水平,推进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工作再上一层楼,笔者在跟踪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工作发展进程,梳理总结目前工作成效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调研,提出如下提升干部政德教育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课程体系。科学完备的课程体系是培训质量的重要保障。政德教育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服务“好干部”队伍建设为目标,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以涵养干部政德为主题来设计课程体系。

(1)充实课堂专题教学。现有的课堂专题教学,关于政德方面的课程较多,传统文化的课程较少,关于总书记论述传统文化的课程更少。建议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以下两类课程:一是核心课程,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概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与文化自信,等等,从历史、理论和逻辑上,让学员明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怎样传承和发展。二是子课程,在一些宏观的核心课程下设置解读的子课程。比如在“汲取儒家智慧,涵养为政之德”课程之下,设置“八德”子专题,讲清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传统美德及其时代价值,使受训学员真正懂得“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自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2)扩充现场教学点。现在的“三孔”“两孟”、孔子研究院及周公庙现场教学点基本成熟,这两年的政德现场教学也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教学点。随着培训规模的扩大,这几个教学点显然不能满足长期班次的教学需要,建议把嘉祥的曾子庙和武氏祠、鱼台的闵子祠、汶上的夫子庙尽快纳入现场教学体系。前期,这些地方在开发现场教学点方面已经做了一些工作,但教学点的解说词一直不够理想,建议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尽快把这些教学点打造成熟。另外,建议把金乡的羊山革命烈士纪念馆、微山的铁道游击队纪念碑等地纳入长期班次的现场教学点中,这两个地方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文化。

(二)设计灵活多样的培训模式。目前承接的干部政德培训班次学制短、培训模式单一,建议首先尽快完善学制设置。学制设置为短、中、长期三种班次。短期班在一周以内,课程以核心课程为主,通过培训,让受训干部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态度,以及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修身立德、治国理政的深刻道理,促使学员认识到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了解一些基本内容,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中期班时间在2周左右,除核心课程之外,根据学员的工作需要选择合适的子课程,让受训学员在用传统文化涵养政德上真正有所收获,努力养成慎独、修身等良好的习惯。长期班时间在1个月至2个月之间,在学深学精上下功夫,不仅让受训学员形成用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砥砺德行的自觉,而且要努力在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见到实效。

其次,根据学制的长短及行业、领域和知识结构的不同,设置不同的教学模块,建议以“一个大体系、多个小方案”的“1大+N小”的模式,随时调整组合成为不同的教学方案和教学路径。在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上,除了课堂专题教学+现场教学以外,把体验教学和礼乐教学纳入更多的班次。教学方法除了讲授法之外,综合运用其他教学方法,如研讨法等,加强教师与学员的互动,增强学员学习的兴趣。

(三)编写一套高质量高水平的配套教材。要聘请既懂儒学又懂政德的专家学者编写配套的教材,这套教材要注意与整体教学内容相一致,既要有知识性,还要有政治高度和理论深度。教材可以编写系列丛书,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主题内容:(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及解读;(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治国理政思想;(4)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美德;(5)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读本,包括儒释道、诸子百家各学说各学派的主要内容;(6)中华好家风,以“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传统家风为标准,选择历史上良臣名相的优良家风,体现“家风正则政风淳,政风淳则民心顺”的政德主题。这套教材的内容在专题教学及现场教学中都有所体现,让学员在课堂听完意犹未尽时,能拿起书本继续深入学习,甚至带回家学习,这样就放大了培训效果。教材的编写一定要把好质量关,忌“短平快”的粗制滥造。

(四)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政德教育要想再上新高度,必须要有高端的师资力量。相比增长迅速的政德培训要求,现在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特别是专题课教学。建议组建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首先是本地专业师资队伍,面向济宁党校、干部学院、高等院校和儒学研究机构选聘,由研究传统文化的本地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组成,专兼结合,以专为主,主要负责做好课堂讲授和现场讲解工作。这部分师资上课距离近,能保证上课时间,这应是政德师资的主要力量。其次是外地兼职师资队伍,面向省内外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选聘,主要为一些高层次的培训班次作课堂授课。三是特聘顾问或特聘教授队伍,面向党校系统、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各类党性教育基地选聘,由国内外知名的研究传统文化的大家、名家组成,主要参与政德教育的重要规划、重要项目、重大研讨等活动,为重大问题出谋划策、提供咨询,根据需要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学员授课。四是吸收部分现代乡贤参加。乡贤是中国社会管理、乡村治理中非常重要的力量,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验村居”中选择语言表达能力好且有传统文化知识底蕴的乡贤,让这部分乡贤现身说法,讲授传统文化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这样的讲授既接地气,又有说服力,是最好的教材。

(五)继续优化儒韵深厚的外部环境。济宁是儒家文化发源地,是全国政德建设高地,这不仅仅是体现在课堂上、学校中,更要体现在全社会的方方面面。济宁市要真正成为“文化强市”“首善之区”,要扎实推进儒学“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等活动,不论是城乡规划设计,还是文明机关创建、企业文化建设、乡村环境整治,等等,都要传承和弘扬儒家文化,营造出儒韵深厚的文化氛围,让学员来到孔孟之乡,就感受到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感受到诚实守信、尊老敬老的人文气质和精神风貌。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要求,着眼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眼于推动儒学思想的大众化、民俗化,着眼于提升群众的文明素养、道德水平,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更大力度推进“首善之区”建设。

(六)注重干部政德教育效果的持续性。政德教育不仅要关注在培训期间的学习效果,更要关注培训结束后的效果,建议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加强对领导干部政德情况的监督,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对领导干部的政德培育,仅靠内心对道德的敬畏是不够的,还需要突出党内的党章教育和国家的法制教育,增强规矩意识,使领导干部把内心对道德的敬畏和对制度的尊崇结合起来。(2)完善领导干部政德考核制度,提高人民群众在考核中的话语权。根据政德具有内敛隐蔽、表现间接、复杂多样等特征,制定科学的政德评价机制,重点是体现人民群众在政德考核中的话语权。(3)加强政德的法制建设。尽快制定一部有中国特色的政德法规,探索设立专门的政德监督管理机制,逐步使政德教育走上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济宁市有条件和优势在这方面先进行探索。

(作者单位:中共济宁市委党校)

猜你喜欢
政德教学点干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政德建设重要论述研究述评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规范农村教学点办园行为的实践与探索
教学点如何由“痛点”变“亮点”
寓言
——刘政德雕塑艺术展作品选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教学点的教学质量
加强党员干部政德建设的思考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村小学和教学点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
谁的头脑有毛病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