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音乐教育中的人文素养

2017-01-28 04:43:15
北方音乐 2017年18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素质

宁 慧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浅谈大学音乐教育中的人文素养

宁 慧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大学音乐教育明确认知到了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实现人文素养在大学音乐教育中的有效渗透,不仅有利于提升大学音乐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音乐人才。基于此,本文结合笔者教育经验就大学音乐教育中的人文素养进行了综合分析,以供参考。

大学音乐教育;人文素养;培养路径

引言

人文素养是学生成才与成长不可或缺的存在,是学生人文方面所拥有的重要品质,包括人生观、价值观、道德品质、生活态度、人格魅力等等。大学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塑造大学生人格,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基于此,加强大学音乐教育中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这就需要我们对大学音乐教育中的人文素养具有全面的认知与了解。

一、人文素养相关概述

人文素养主要是指,在人文发展方面,人类所具备的综合素养。它是基于人文科学(包括历史、文学、经济、政治、哲学、艺术等等),能力以及精神有机结合而形成的概念。人文素养涉及内容相对较广[1]。

大学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音乐技能的重要途径。加之音乐本身多具有的艺术性、人文性,对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强化学生人格魅力、增强学生审美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开拓学生思维具有重要作用。可见,大学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平台。

二、大学音乐教育中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在大学音乐教育中,教师借助音乐内在的“美”进行学生艺术情感、审美理想、审美情趣的强化与提升。使学生在掌握音乐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同时,自身人格、思想得到了升华。借助音乐教育的独特性进行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有利于满足学生情感与精神的需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提升学生音乐接受能力

音乐在长时期的发展与不断完善下,呈现出多元化、规模化、大数量化发展态势。不同的音乐所表达的内涵、蕴藏的精神也不同。就目前高校音乐教育而言,多以民族音乐、现代音乐为主。音乐专业教学不仅需要学生具备基本音乐知识,需要学生应用音乐知识与技巧进行创作与表演。这就需要学生对不同音乐能够进行准确分辨与接受,树立自信心。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有利于学生感知音乐内在区别,对音乐内在文化进行理解,对音乐品质进行辨别,从而提升自信心,树立自主意识。

(三)有利于提升大学音乐教育质量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学生素质教育与综合能力语法重视。在此背景下,基于素质教育深入改革,专业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艺术素质的统一培养成为教育教学关注的重点[2]。在资源整合与学科融合发展下,构建具有人文情怀的音乐教育环境对学生认知音乐内涵、感知音乐魅力、学习音乐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对提升大学音乐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三、大学音乐教育中人文素养培养的路径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人文环境

音乐是一门源于生活的艺术类型,通过人的感官进行信息的传递,满足人精神与情感上的需求。音乐教育应属于蕴含感知教育,有利于审美教育、德育教育、人文教育的有效渗透。对此,大学可通过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为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人文教育营造良好环境,通过感官与实践体现,进行学生人文文化熏陶,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二)革新教学观念,发挥音乐教育中的人文要素

基于素质教育的深化改革,我国大学音乐专业在进行音乐知识教育的同时,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愈发重视。对此,教师应明确认知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了解音乐教育与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关联性。从而革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并从音乐教育中挖掘人文要素,进行音乐教育教学设计,从而在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三)加强音乐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的融合

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是一项长期、复杂的教育历程。因此,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需要音乐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进行有机融合,在相互补充中进行强化,提升音乐教育教学质量,促进音乐教育中人文要素的有效体现。例如在“音乐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入知名音乐家背后的故事、音乐曲目发展历程等人文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音乐基础理论的理解与认知,提升音乐艺术感染力,实现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从而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实现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四)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师在进行音乐教育教学时,应注重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性。使音乐教育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例如,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音乐教学内容,提升学生音乐鉴赏能力,使学生在优秀音乐作品欣赏的同时,感知音乐背后蕴含的民族文化、艺术理念、世界文化、人格精神,从而提升学生智力水平,丰富学生情感,完善学生人格。

四、结论

总而言之,在新形势下,为满足社会对大学生发展的需求,大学音乐教育应注重素质教育的有效渗透,在大学音乐教育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通过革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大学音乐教育中人文素养的研究,为大学音乐教育优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实现高素质、高专业性音乐人才的培养。

[1]李长安.试论大学音乐教育中的人文素养[J].大众文艺,2016(09):247.

[2]黄慧.新常态下大学音乐教育中人文素养实践价值与路径培养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07):266-267.

G642

A

宁慧(1985—), 讲师,硕士研究生,西安交通工程学院,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声乐)。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教育素质
人文
北京纪事(2024年1期)2024-01-03 03:16:55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30
人文绍兴
中国三峡(2017年3期)2017-06-09 08:14:59
人文社科
全国新书目(2016年5期)2016-06-08 08:54:10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