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亚琼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流行节奏训练在流行演唱教学中的应用
郭亚琼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流行音乐的演唱教学在音乐教学课程中属于主流学科,流行节奏训练在音乐演唱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是不可忽视的,节奏训练是音乐元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教学,在流行节奏训练在流行演唱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重大作用。
流行节奏;训练;演唱教学
广义上来说,节奏包括自然界和社会中一切有规律的运动,比如说人类的脉搏、动物界的蛙鸣和鸡啼叫的声音、自然界的电闪雷鸣等等,社会生活中的钟表滴答的声音。在音乐教学中节奏主要是通过声音的长短和规律性的组合,借助人类的听觉形成心理上的感觉,在一定程度上节奏是音乐的核心,没有节奏就无所谓音乐,节奏是音乐的时间组织者,是音乐存在的基础,不同的人对节奏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但是正是因为有不同的节奏感才会不断丰富和发展音乐文化的空间。
一直以来,我国信奉的是“劳动创造说”,主要根据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艺术起源,在古代原始部族中,不同的劳动形式对各种节奏产生影响,人类的生产劳动都是在节奏性的运动中进行的,这种节奏非常省力,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劳动效率,劳动创造了音乐节奏,但是音乐节奏的基础就是劳动节奏。节奏的产生其实不是劳动本身,而是人类和其他动物产生的生理属性,任何动物的生理属性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产生的,比如说人类的肺部运动和走路的时候腿部的交叉动作,其实都是有节奏的,人类的劳动节奏不同的生理节奏中得到体现。正是在对自身生理节奏认识的基础上,人们开始有意识的对这种节奏运动进行合理的改造和利用,开始不断在节奏中加入声音,由此便形成了歌,再加上形体就形成了舞蹈,加上文字语言便形成了诗,这是多种艺术门类的综合表达,也就是我们说的额音乐节奏,音乐节奏在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我们的身体就是一个天然的节奏乐器,我们在奔跑、点头、拍手、拍腿等其实都是有节奏的运动根据相关调查显示,人的脉搏和人体的自然呼吸以及人在正常行走的时候的韵律与音乐中的八分音符的律动是非常接近的,人在慢跑的时候节奏类似于八分符点的节奏型,在某种意义上,人体本身就是可以引起共鸣的乐器,人体就是有节奏的生物体,节奏是人与生俱来的,是一种先天控制的节奏,这种节奏我们自身可以感受的到,每分钟六十拍的音乐与人的脉搏的速度是非常相似的,其旋律也更为人们所记住。
流行音乐是与民族音乐和古典音乐相对应的一种音乐,这类音乐的特点就是节奏变化比较明显,流行音乐在于连线节奏和休止节奏,为音乐的律动创造了无限的可能,为音乐风格的确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运用节奏的魅力在于让衣节奏呆板和没有生气的音乐变得生动起来。众所周知,流行音乐节奏训练在流行音乐演唱教学中占据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流行节奏训练并不属于边缘学科教学,合理的流行音乐演唱教学可以极大程度激发学生的流行音乐潜质,因此,流行音乐节奏训练在流行演唱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流行演唱教学中流行节奏训练可以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流行节奏训练在流行演唱教学中的应用。流行音乐节奏训练在流行演唱教学中一定要循序渐进,在练习的时候不可以太快,对待学习的态度一定要认真,速度一定要适中,每一种节奏的训练都要在学习的之后做一定程度的复习,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前后联系,做到前后连贯,再者是在练习每一种节奏之后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寻找节奏的影子,生活处处有节奏,学习致用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流行节奏训练中的流行演唱教学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节奏练习,要求大家像对待一首歌曲一样对待所有的节奏练习,从而在节奏训练的时候可以感受到更多。
流行节奏教学的作用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视唱能力,激发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人的节奏本身就是一种感知能力,在课堂上可以让同学感知自己的心跳,通过自然形成的稳定节奏,体现聚合感知能力。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就是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前提,通过流行节奏训练可以使得学生正确掌握长音与短音,变被动为主动,这样学习的积极性才会提高。流行节奏教学,可以使得学生在读乐谱的时候可以有节奏感的读、唱和奏,与过于传统的校音效率要高的多,尤其是在视唱和合唱的练习中,一定要加强流行节奏教学。在流行节奏教学中,创造能力与表现能力都可以较大横渡上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能力,在主动参与重展现学生的创造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当前我国流行音乐的教学中主要是以音乐教学欣赏为主,学生在音乐教学教学氛围之下并没有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我国的流行音乐教学不能达到音乐课程标准,而流行音乐节奏训练的参与就可以使得学生在流行演唱教学课堂上得到合理的参与。
流行音乐的节奏训练与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方法有着某种程度的契合,都是通过原本的音乐形式找到最接近原始的自然状态,而奥尔夫教学法的即兴特点与流行音乐的即兴特点都是创造性的教育,即兴的目的就是创造力的充分证明,让学生在游戏中用即兴的手法打击节奏开始自己的音乐体验和音乐学习。
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学生对音乐的不甚了解,在进行音乐课程的学习中每一位学生都拥有表达自身情感的权利,因为部分音乐课程对高校学生过于专业化而且学习过程过于枯燥,受到音乐教学节奏训练特点的影响,在进行节奏训练时候会有诸多的不适应。而学生对流行音乐的接受程度更高,更倾向和更喜欢流行音乐的学习,而流行音乐节奏训练的特性和自身的优势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节奏训练的大众化发展趋势。流行音乐节奏训练的节奏型可以使得学生对节奏训练的特定和学习的方法及时掌握,在此基础上加强音乐韵律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提高学生音乐的参与程度。
流行音乐节奏训练的学习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主要体现在综合智力和综合精神以及身体素质。就流行节奏训练的节奏感来说,可以促进新生的音乐节奏的创造力,发挥音乐想象能力,在节奏训练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音乐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流行节奏训练中可以从打击乐器上对学生进行训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活跃课堂的气氛,提高音乐课堂的互动效果。在注重节奏变化训练的同时通过音乐作品的节奏变化对乐曲的相关配器辨别,按照不同乐器类型的特点在流行音乐节奏训练教学中通过音乐教学法启发学生的音乐思想,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总之,不同节奏的音乐器材的多样化特点决定了流行音乐节奏训练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思维和动机,有效地将本体与音乐进行融合,使得学生在领悟流行节奏训练的同时可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一般情况下,我们熟悉的节奏训练主要以奥尔夫的节奏训练教学法为主,教学内容主要是打击乐器的节奏训练。而流行音乐节奏训练也要以奥尔夫节奏训练为主,打击乐器的加息欧诶方法没有固定的高音而且是任意节奏的打击方式,这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与创造能力,打击乐器演奏起来是非常容易的,而且教学起来也非常容易,学生可以在没有学习压力的情况下进行自由练习,在感受音乐魅力的基础上发挥个人艺术创造能力。
语言是人们交往的基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的节奏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像学习语言一样的可以接受音乐,语言在流行节奏教学中的应用非常丰富,这也为流行节奏教学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教学思路。在奥尔夫的音乐教学中语言的引用是一大创造,我们知道,每个人都会产生语言,不管是口语还是哑语都是用语言进行交流,语言与歌唱在生理和发声原理上有许多相通的地方,比如说呼吸和音色上的变化,在流行歌唱训练中,已经出现了许多将语言作为准备的教学方法。将奥尔夫教学法加入到现代流行音乐的歌词之中,通过练习绕口令来加强学生嘴唇的力量,用歌词来练习演唱的咬合字体,要想用歌词语言来表达音乐语言的情感,吐字是关键的部分,因此,在学习语言在流行演唱教学中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注重语言的同时带上气息并融入情感。
受到奥尔夫教育体系的影响,在结合动作的流行演唱教学中,声势用身体作为乐器,通过身体发生声响就是一种手段,最基本的就是通过跺脚、拍手和拍腿等动作是人体最自然的动作,将它们运用到流行演唱教学中可以有效加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肯快的掌握学习节奏。将肢体语言加入到流行演唱教学中,歌唱气息与音乐呼吸同时进行,做到一边唱一边跳也不会出现累的状况,此外在练习声音的时候可以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动作加入进去,比如说人与人之间的打招呼,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减轻练声的紧张我分,让学生的声音得到最自然的流露,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再者是在演唱歌曲的时候要将内心深处的感受和音乐的情绪以及强弱关系通过动作表达出来,使之融合入为一个整体,使得心理和肢体动作合二为一,扩张音乐的艺术感染力。
根据奥尔夫乐器的教育理念,人们在音乐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学到音乐,音乐不仅仅是传授音乐知识,更重要的是对人的教育,流行音乐的演唱教法,精髓就是要让每一个歌唱者都能听懂音乐里面的情感,演唱者的乐器需要与伴奏乐器形成统一和谐的节奏。但是许多流行音乐演唱教师教学水平还很欠缺,造成许多学习者在学习的时候形成思维定势。不利于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形成演唱声音线条与音乐节奏线条不符合的状况出现。因此,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利用肢体语言来带领音乐节奏,让他们在短时间之内,体会到声音从不好听到好听的一个变化,从缺少流行感觉到专业流行音乐的味道。
在流行节奏训练中重复训练法是主要的教学方法,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肌肉感觉记忆力的形成,正确引导学生的音乐学习思路,使得学生可以通过相应的肢体训练感受到流行演唱的美感,进行系统化的学习和训练,调动整个身体部位的节奏训练,加强动作的变化。音乐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流行节奏训练的时候,鼓励学生能够顺利表达粗自身音乐节奏并充分领悟到音乐学习的迷离、动作节奏训练法和语言节奏训练法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学生的音乐思维,提高学生的音乐想象能力。
目前,我国流行节奏训练在流行演唱教学中的应用还没有相对完整的教育系统、教材和教学方式。一直以来,随着欧美流行音乐在我国的发展,国内的音乐逐渐与国际接轨,为了加快我国流行节奏训练与国际的同步发展,充分研究流行节奏训练和流行音乐演唱的规律,掌握不同歌曲的演唱特点与演唱风格,提高当代流行音乐的理论,丰富流行节奏训练的内涵,流行演唱教学的改革应该着眼于基础教育,将优秀的教学方法融入到流行演唱教学中,将新的教学方法与新时期的学生发展相结合,为中国流行音乐的教学开辟新的道路。
[1]金林.多元科学方法在流行歌曲演唱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OL].黄河之声,2017(08):35.(2017-07-05)[2017-09-05].
[2]尚艳霞,沈阳.流行演唱教学中肌能训练的重要性[J].艺术研究,2015(04):114-115.
[3]欧超智.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流行音乐节奏训练[D].北京:星海音乐学院,2014.
[4]吴俊廷.流行歌曲演唱中的声音和节奏训练技巧[J/OL].四川戏剧.
[5]王乐乐.解析情感控制在流行声乐演唱教学中的渗透[J].黄河之声,2014(08):60.[2017-09-05].
[6]李健.如何运用科学方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06).
J60
A
郭亚琼(1987—),女,汉族,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教师,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流行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