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娜
(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大提琴演奏中的心理素质与美感意识
赵 娜
(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大提琴是世界传统演奏器乐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它结合了许多类型的音乐演奏内容和元素,是在数百年的历史磨练中经过许多民族大提琴演奏者和工作者的创造和再创造形成的。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大提琴演奏中存在的一些心理素质问题和美感意识缺乏问题展开讨论,进一步剖析大提琴的文化内在和艺术风格,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和作用。
大提琴演奏;心理素质;美感意识
大提琴演奏是世界上比较独特的一种音乐器乐演奏类型,它属于提琴系列的一种低音提琴。由于其音色低沉有质感,特别适合渲染情绪和情境。它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世界民族文化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艺术感染力。我们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大提琴演奏就是这样一种音乐艺术形式,从它的演奏里面可以感受到民族文化生活的独特魅力,还可以感受到专业的科学技巧。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发现心理素质和美感意识对于大提琴的重要性,这也是许多人缺乏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此进行分析。
世界上管弦乐队不可缺少的器乐就是大提琴。大提琴属于次中音或者低音演奏器乐,这和他特殊的琴体构造有关系,一般来说,大提琴音色比较厚重,有力量,对于一些缓慢的抒情旋律特别适合。对于一些复杂、有沉淀的内容表现极具优势。因此深受人们喜爱。它就像提琴家族中一位智慧的长者,饱经沧桑又富有活力。
大提琴具有四根弦,音域大约是四个八度,音高比中提琴低八度(C-G-d-a),乐谱一般为低音谱表,有时候也采用中音谱表。大提琴的音色极具华丽色彩,高音弦比较有歌唱性,低音弦具有音响感。
它的发音原理尽管和其他类型的提琴大致相同,但是手指的把位有所区别,尤其是低音区的把位,甚至可以用大拇指把位,声音很结实。同时,在演奏技巧上面,由于自身构造的特点,它必须要放在地上,用演奏者的双腿夹住才可。在大提琴的底部和地面接触的地方,可以安防一根金属棍,起到支撑作用。一般来说,演奏方式有三种:弓毛拉弦、手指拨弦、弓杆敲弦。
理解了大提琴的演奏特点,我们才可以对心理素质和美感意识进行分析。
本文认为,大提琴的演奏离不开心理素质和美感意识的运用,心理素质和美感意识一定程度上对大提琴的演奏质量起到作用。可以说,优秀的大提琴演奏家,都具备优良的心理素质和美感意识。比如著名的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
心理素质依赖于美感意识。
要想提高心理素质,必须要加强美感意识的培养。大提琴器乐一般需要现场演奏,因此对演奏者的心理素质要求极高,对于大提琴这样一种音色的器乐,必须要具备审美意识才能体现心理素质。在加强美感意识上面,可以多进行视听训练,多观摩大师级大提琴演奏家的现场表演,比如马友友的演奏会,现场气氛很好,可以从中得到启示。只有在美感意识的基础上,才能对大提琴演奏者的心理素质起到稳定作用。这是一种互相衬托的关系。
另外,心理素质培养美感意识。大提琴的华彩部分和伴奏部分,通常是点缀作用,虽然表面上看起来简单,但是实际上很难,需要演奏者集中精神,才能发挥作用。恰到好处的演奏,才能体现出曲子的美感。
初学者容易把心理素质和美感意识区别对待,认为这是不同的两件事情。其实,心理素质和美感意识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心理素质是演奏者在对音乐认知层面的一种心理即在状态,而美感意识也是一种认知的心理状态。好的演奏家,心理素质本身就是一种美感意识的综合体现。在演奏当中,美感意识融化到心理的整个情绪、状态、调节过程里面,处处都展示音乐美感。对听众而言,也可以感受到一种心理上的美感,因此无论对演奏者还是听众来说,都是一种融合的呈现。
大提琴演奏者心理素质的高低优劣,决定了审美意识的高低优劣。这方面的提高,主要依赖于演奏者的现场经验和理论修养,以及音乐的综合知识能力。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有可能提升心理素质和审美意识。
综上所述,大提琴演奏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期,在历史发展的过程里,融合了许多器乐演奏类型的长处,结合了不同类型文化艺术特性的内容,成为许多人心目当中最喜爱的艺术门类,极大地丰富了老百姓的生活。大提琴演奏以低声部演奏为代表,突出了演唱的艺术特点,赋予了现代的艺术内涵和风格。目前许多大提琴演奏者在心理素质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这个问题很常见,并且许多人在演奏中缺乏美感意识,这对于大提琴演奏而言,十分遗憾。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大提琴演奏必须要提高以上能力和技巧,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只有加强大提琴演奏的综合素质,才能让大提琴艺术焕发新春。
[1]张王碧玉.大提琴演奏中的平衡问题[J].民族音乐,2011(02).
[2]贺言信.行为习惯与器乐演奏[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1(02).
[3]俞星.浅谈大提琴演奏员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J].音乐时空,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