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的模式探索※

2017-01-28 02:07:34王岚黄亚会谢春光钟森郭静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科室研究生

王岚 黄亚会 谢春光 钟森 郭静

(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教学部,成都610075)

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的模式探索※

王岚 黄亚会 谢春光 钟森 郭静*

(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教学部,成都610075)

通过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制定出一套具有创新性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基地管理规范和具体的建设方案,促进医院临床、教学、科研水平的均衡发展,进一步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

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实践基地

随着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生逐年的扩招,研究生教育从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进行转变。中西医结合专业已然成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卫生事业培养了大批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研究生,为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故中西医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在传统的注重科学思维与科研能力培养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研究生的临床实践学习所占比重,增强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因此,建设中西医临床专业学位的教育实践基地势在必行。

本单位在创建中西医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时,对现有专业学位培养模式进行了调整。在培养目的不变的情况下,在继续注重研究生的理论学习的同时,从优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提高科研实践能力,提高师资水平,培养临床实践能力等角度入手,制定出一套具有创新性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基地管理规范和具体的建设方案,为培养中西医临床人才做一份贡献。

1 培养目的

通过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将我院建设成为一个能够充分满足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要求的临床实践基地。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提供更好的条件支撑,进一步提高我院临床医生的教学水平及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临床医生。

2 管理模式

首先,在研究生培养的导师负责制的基础上,对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在基地实习的研究生实行统一管理。由项目负责人负责整体规划,教学部具体负责组织项目实施,设立项目办公室,由专门人员负责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工作的管理,包括反馈各临床科室意见给导师,协助制定或修改培养计划;针对学生实习科室的选择指导,实习情况的检查;分配各临床科室(教研室)实习计划等。

其次,各临床科室(教研室)设定专门主管实习工作的教学秘书,负责科室(教研室)与实习同学的联络以及各科室实习招收计划制定、修改;本科室特色实践培养模式的总结探索,同时负责本科室的带教老师的分配与实习学生的日常管理,从而形成基地、导师、科室三位一体的研究生管理模式。

3 具体方案

3.1 巩固学习理论知识足够的理论知识储备是临床实践能力的根本保证。目前由于研究生扩招及应试教育的负面效应,临床型研究生的质量也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高分低能的现象很普遍[2]。所以在中西医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中,如何发现理论知识的欠缺并加以弥补和运用是基地所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3.1.1 培养方案信息反馈组织针对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已经进入临床实践1年以上的研究生的关于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信息反馈问卷调查,对方案中规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要求设计入调查问卷内。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对临床实践指导作用的意见和建议,将结果反馈至学科,组织学科内导师、专家论证,合理优化课程要求,更好地为临床实践储备理论知识。

3.1.2 学术交流开展学术交流,是对理论学习的一个重要补充内容,是被动式学习的深化与提升,有利于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合作能力,有利于构建开放型的学术环境。本基地开展普及型学术讲座、亚专业学术沙龙和学术论坛。

3.1.2.1 普及型学术讲座每学期基地组织5场高水平学术报告,并要求研究生撰写报告心得,互相交流,并进行考核。将学术讲座设定为每位研究生的必修课程,覆盖全部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

3.1.2.2 亚专业学术沙龙各临床科室(教研室)定期每月组织学术沙龙类活动,以本专业研究生为主体,要求研究生一年内必须至少完成1份与本专业临床实践密切相关的主题报告,报告以临床介绍前沿的疗法和技术为主,其他研究生学习、点评、交流,学科内专家参与指导,形成自主性学习模式。

3.1.2.3 学术论坛拓展研究生学术交流的空间,举办面向院内全部研究生的学术论坛,鼓励专业学位研究生参与论坛,在宣讲会上宣读自己的论文,与专家进行面对面地沟通与交流。同时选拔优秀研究生参加省级、国家级大型学术交流会议,了解国内外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技术等,通过接触不同的学术观念,拓宽学术视野。

3.2 提高科研实践能力中西医结合是我国特有的医学思想和医学体系,至今中西医结合医学还没有一个内涵明确、外延清晰的科学定义。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在注重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应当兼顾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3]。良好的科研习惯和科学思维的建立能够有效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技术水平,并且拓宽其知识面,使其完成“医匠”到”医家”的转变。因此,基地主要通过参与科研课题、申报科研课题的学习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

3.3 培养临床实践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中之重就是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基地建设的核心就是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实践平台,通过多种手段让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3.3.1 临床实践培养方案的优化在基地中各专业根据教学要求制定本专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带教指南,明确研究生应当及需要实践的科目和操作。设定激励制度鼓励带教老师在保证治疗质量的前提下放手教学。并定期组织专业内实践能力考核,采取基本技能考核与专业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基本技能考核占总分30%,专业技能考核占总分70%。考核题目参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由各科室制定并负责考评,考核成绩纳入毕业技能考核成绩总分,不及格者不能进入毕业答辩申请环节。同时将实践能力考核成绩按比例纳入研究生各项评优评比工作。每年组织一次研究生临床实践竞赛,鼓励全部专业学位研究生参加,比赛项目参照执业医师考核内容分站式进行,在比赛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针对各专业增加专业技能考核项目。优胜者给予奖励及荣誉证书,同时亦纳入研究生各项评优评比工作,毕业前优先推荐工作。

3.3.2 硬件设施的投入定期开放模拟医院,组织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模拟系统上进行临床实践操作。同时各科室提供多媒体设备与示教室,科室示教室保证每周至少两天时间专门开放给研究生进行经验交流或临床实践学习活动。在保证满足临床治疗和检查的前提下,每周至少开放本科室医疗器械半天以上,组织研究生学习本专业仪器设备的操作。

3.3.3 师资力量的建设严格审核导师招生资格从而保证导师团队质量。同时,在目前已有的师资团队基础上,定期组织导师培训及优秀导师评选,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

组织临床医生教学能力培训,聘请师资培训专家对临床医护人员进行教师教学能力全面提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进一步规范教学秩序、保障教学质量发挥积极作用。同时通过教学评比的手段提高带教老师对于临床带教的重视程度,从而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

3.3.4 建立信息化实践学习平台在医院网站开辟信息化实践学习平台,鼓励研究生提出科研及临床实践的相关问题,专门人员对问题进行分析汇总,组织同学针对问题进行资料查阅和讨论,并定期组织专家在线答疑。

在平台上定期发布各学科临床研究进展或临床报道等,设立专项数据使用经费购买临床文献电子资料,为研究生提供在线学习资源。

建立信息反馈模块,对临床带教老师进行评教,对带教效果进行信息反馈,弥合研究生与带教教师在实践教学与学习中的认识差异,提高临床实践效果。

4 结语

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是高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高层次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必备条件之一[4]。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发现临床与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并加以解决,更好的促进院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和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合一工作的开展,培育出具有中西医临床特色的临床与科研一体的专业型人才。

[1]孙苏宁,樊惠兰.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J].北京中医,2006,25(4):245-247.

[2]宋康,沈敏鹤,陈培丰.对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体会[J].中医教育,2007,26(5):59-61.

[3]万生芳,李应东.中西医临床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西部中医药,2012,25(3):41-43.

[4]郑文轩,杨瑛,孟婷婷,等.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的研究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11(47):176-177.

Exploration on the Mode of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Education Clinical Practice Base for Clinical Specialty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WANG Lan,HUANG Yahui,XIE Chunguang,ZHONG Sen,GUO Jing*
(College of Clinical Medicine/Teaching Department of Affiliated Hospital,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du 610075,China)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education clinical practice base for clinical specialty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we developed a set with innovation and independ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combined with clinical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education base management rules and specific construction plan,which promoted hospital clinical,teaching and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level,and further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clinical specialty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professional degree;practice base

10.3969/j.issn.1672-2779.2017.03.007

1672-2779(2017)-03-0017-03

:李海燕本文校对:刘中兴

2016-09-21)

四川省教育厅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项目【川学位(2014)1号】

*通讯作者:80620404@qq.com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科室研究生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爱紧张的猫大夫
孩子(2019年5期)2019-05-20 02:52:44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基层中医药(2018年2期)2018-05-31 08:45:04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中国卫生(2016年6期)2016-11-23 01:09:14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职业技术(2015年8期)2016-01-05 12:16:44
中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与启示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