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中国与罗马帝国比较研究综论

2017-01-28 01:29张朝阳
唐都学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秦汉钱穆罗马

张朝阳

(上海交通大学 人文学院,上海 200240)

【历史文化研究】

秦汉中国与罗马帝国比较研究综论

张朝阳

(上海交通大学 人文学院,上海 200240)

秦汉王朝与罗马帝国各自占有四五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统治当时世界的四分之一的人口,且都对后世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近一个世纪以来,国际学界对这东、西两大帝国的比较研究一直存在兴趣。通过系统梳理相关研究情况,可将其分为三个发展时期:(1)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马克斯·韦伯、钱穆等大师对这一领域的开创;(2)20世纪中叶,约翰·梯加特(John Teggart)、艾森斯塔德(Shmuel Eisentadt)等西方学者对研究的推进;(3)21世纪,美国、德国研究团队对这一领域的最新拓展。展望这一研究的未来,期待中国学者发挥自身优势,更多地参与乃至引领相关研究。

秦汉中国;罗马帝国;比较研究

秦汉王朝与罗马帝国大体上同时兴起于亚欧大陆的两端,分别统一了各自所代表的区域文明,拥有地球1/4的人口(五六千万人),占据四五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对后世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秦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而罗马在公元前200年左右统一了地中海。两大古典政治体都自居世界之中心,视周边民族为“野蛮人”。。这两大古国的相似与差异激发了当代好古之士的无穷想象。虽然两国基本上没有直接接触,但在各种民间论坛上,常见到罗马军团大战秦兵汉骑的幻想。更有甚者,个别中外人士还联手建构了一段浪漫伪史,“考证”出流亡汉代中国的罗马将士,在甘肃西北祁连山下构筑“罗马城”,博得各种媒体的关注,以至于成为当地的旅游项目*这段伪史迫使余英时、葛剑雄、邢义田等学者站出来澄清历史真相。Yingshi Yu,“A Note on H.H.Dubs,A Roman City in Ancient China,London,1957,” in Trade and Expansion in Han China(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7),第89~91页;葛剑雄《天涯何处罗马城》,见《往事和近事》,三联书店,1997年版;邢义田《从金关、悬泉置汉简和罗马史料再探所谓罗马人建骊靬城的问题》,《古今论衡》总第13辑,2005年版。。

事实上,西方学者对秦汉史的研究,中国学者对罗马史的关注,都不是新鲜事:“汉学”(Sinology)在欧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而中国对古典欧洲的研究也有一个多世纪了*明末耶稣会士来华,将中国传统文化介绍给欧洲,可算作第一代汉学家。而光绪十二年(1886),清朝海关总税务司署刊刻了艾约瑟(Joseph Edkins,1823—1905)编译的《罗马志略》,首次系统地将罗马史介绍给中国读者。。但在本世纪之前,“秦汉-罗马比较”*如果加入诸子百家与希腊哲学的比较,则这个领域可扩大为战国秦汉-希腊罗马比较。但战国-希腊仅局限于思想史的领域,不像秦汉-罗马的全方位比较。一直没有实质性的发展,虽然从学术源头上看,马克斯·韦伯(Max Webber,1864—1920)、钱穆(1895—1990)等在探讨广义中西文化差异时,早就涉足这一领域。

一、早期学术源头:泛中西文化比较视野下的秦汉与罗马

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斯·韦伯对中国颇为关注。其巨著《儒教与道教》以宏大的分析框架,探讨了中国古代文明为何不能发展出资本主义。贯穿该书的核心叙事是以儒、道为代表的中国伦理、政治等与欧洲文明的差异,这就涉及秦汉与罗马的比较。例如,在谈到中国古代公田与私田之张力时,韦伯概要对比了从格拉古兄弟至公元前111年的古罗马土地法变革[1]126。韦伯的问题设定、对中国缺陷的放大以及创作的时代背景(欧洲文明鼎盛对比中国文明低谷)都导致他抱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心态,把欧洲作为典范对照中国之不足,所以与当今的比较研究的方式——互相照明就很不同。

比韦伯晚约三十年的钱穆也对中西比较充满兴趣。钱穆晚年曾坦言:“东西文化孰得孰失,孰优孰劣,此一问题围困住了一百年来之全中国人,余之一生亦被困在此一问题内……余之用心,亦全在此一问题上。”[2]34他总结过秦汉与罗马的不同:“近人好以罗马帝国与汉代相拟,然二者立国基本已不同。罗马乃以一中心而伸展其势力于四周。欧亚非三洲之疆土,特为一中心强力所征服而被统治……秦汉统一政府并不以一中心地点之势力,征服四周,实乃由四周之优秀力量,共同参加,以造成一中央。”[3]序言有趣的是,钱穆的关注点与韦伯时有重合,但看法和态度则迥异。例如,韦伯倾注精力论述了中国为何没能产生资本主义,而这在钱穆笔下则一笔带过。“若就经济情况而论,中国虽以农业立国,然工商业之发展,战国、秦、汉以来,已有可观……然若谓中国乃资本主义之社会则又未是。以中国传统政治观念,即不允许资本势力之成长也”[3]序言。显然,钱穆认为,古代中国自有一套有效的政治经济模式,不发展资本主义并不算个“问题”。

钱穆并未直接回应韦伯,但在事实上成为韦伯的对立面:韦伯以欧洲为标准来衡量古代中国之短,而钱穆则每每从比较中发现中国传统的优势。这一时期的“秦汉与罗马比较”交织了欧洲中心论与中国文化自卫之冲突,并非独立的科目,而是在广义的中西比较中被附带论及。

二、20世纪中后期的一些发展

20世纪中后期,随着全球一体化初现端倪,将世界各大文明的发展视为互相关联整体的“全球史”逐渐兴起,跨文化研究也开始流行。虽然这股思潮仍然倾向于欧洲中心*如全球史思潮的代表作《全球通史》(斯塔夫里亚诺斯)就以“新大陆”被欧洲人“发现”为标志,把世界历史划分为前后两大段,强调人类历史就是由各自独立发展的文明走向欧美主导的“现代”体系的演进历程。强调文化类型的巨著《历史研究》也有这个倾向。作者汤因比认为,世界上还存在多个文明,但除了西方文明外,其他文明都面临衰落或不免被西方文明同化。,但对各文明之间关联的强调,推动了个别罗马史家将视线投射到秦汉来理解罗马本身的历史事件。同时,个别中国史学者也期望通过秦汉与罗马的比较,来说明中国古代的成就并不比西方逊色。

执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罗马史家约翰·梯加特(John Teggart,1870—1946)开风气之先,率先从欧亚联动的视角来研究秦汉-罗马史。在1939年出版的《罗马与中国:历史事件关联性的研究》(RomeandChina:AStudyofCorrelationsinHistoricalEvents)一书中大胆提出:“要了解欧亚大陆尤其是欧洲的历史,中国历史必须被放置到最引人注目的地方”[4]。通过排比公元前58年—公元107年罗马、东欧、中国发生的一系列历史事件,梯加特探讨了汉王朝在西域的政治、军事活动,经中亚、东欧诸部族传导,最终引发罗马东部和北部边境的蛮族入侵。梯加特还特别指出,汉朝的活动对罗马影响巨大,但罗马的活动则对汉朝没有影响。这项研究史料翔实,视野开阔,以实证的方法,颠覆了欧洲中心论,却不被当时的主流学术认可,没能产生什么实质影响*由于突出了中国的历史地位,该研究对中国学者有一定的影响。如该书中文译者丘进先生声称,自己对汉代中西关系的研究深受该书影响,参见《罗马与中国·译者前言》,大象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秦汉-罗马话题在沉寂近20年后,又出现在艾森斯塔德(Shmuel Eisentadt,1923—2010)的代表作《帝国的政治体制》(The Political Systems of Empires,1963)之中*Shmuel Eisentadt,The Political Systems of Empires (Livingston: Transaction Publishers,1969).。该书力图解释历史上的各种帝国体制,给予古代中国和罗马很大的关注,也就涉及了秦汉与罗马之比较。1974年,汉学家费正清(John Fairbank)则在对中国战争方式的研究中,明确号召学界进行秦汉-罗马比较研究[4]25。这个号召得到了邢义田(当今的秦汉史大家)的响应。

1980年,邢义田的博士论文《罗马与中国:军队在帝位继承中的角色之比较研究》(Rome and China: the role of the armies in the imperial succession: a comparative study)探讨了为何军队在罗马的帝位继承中至关重要(皇帝常由士兵拥立)而在汉朝则微不足道*I-tien Xing,“Rome and China: The Role of the Armies in the Imperial Succession: A Comparative Study”,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1980.。 邢义田由此指出了罗马“帝制”与汉朝“帝制”的种种不同。例如,罗马皇帝被赋予了征服者和武士首领的形象,具有很强烈的“军事”色彩,而汉朝帝王则是“文德”型的,一般不亲自率领军队

此外,余英时秉承钱穆的风格,在研究中常以罗马作为参照对象,以说明古代中国成就可以比肩西方。例如,1967年《汉代贸易与扩张》谈及了东汉与罗马的物质文化交流,比较了两帝国对待“野蛮人”态度的异同,并且宣称:“汉代商人显示了和罗马人一样的冒险精神”[4]167。

总而言之,20世纪中后期开始出现了独立的“秦汉-罗马比较”课题,但完全属于个人兴趣性质,研究成果零零散散,无法算作一个领域/研究方向。

三、最新动向:秦汉史家与罗马史家的合作

当迈向第二个千禧年时,新的研究动向出现了:罗马史和秦汉史学者开始走到一起,组织跨国、跨领域的团队,展开较大规模的合作研究。

1996年,香港中文大学召开了“古代及中世纪欧洲与中国的政治和宗教”会议(Politics and Religion in Ancient and Medieval Europe and China),邀请了来自大陆、香港、台湾、美国的学者探讨12世纪之前埃及、罗马、中国、西欧的宗教与政治问题*Frederick Cheung and Ming-chiu Lai,eds.,Politics and Religion in Ancient and Medieval Europe and China (Leiden: Brill,2001).。虽然各领域的研究各自独立,没有交叉,但会议初步具有跨领域、跨文化比较的框架,预示了一种新风气。

2005年,德国罗马史学家弗里茨-海纳·木敕勒(Fritz-heiner Mutschler)和汉学家米塔格(Achim Mittag)联合发起了“中国-罗马帝制比较研究”项目。几十位来自欧洲、美国、中国的秦汉史与罗马史学者聚会在德国艾森人文高等研究院(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ies in the Humanities in Essen),一起讨论古代中国与罗马的帝制概念、历史编纂、艺术考古、宗教思想等问题。 2008年出版了论文集 《帝国构想:罗马与中国的比较》(ConceivingtheEmpire:RomeandChinaCompared)*Fritz-Heiner Mutschler and Achim Mittag,eds.,Conceiving the Empire: Rome and China Compared(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艾森项目的比较研究法采用了“二重唱”模式:按照主题排列文章,每一主题下都并列中国史与罗马史两方面的论文,最后由Mutschler和Mittag将这些成果汇合,给出概括性的中国-罗马比较观点。例如,指出两古国在世界观-历史观上的区别:古代中国讲究天下一家的“普世秩序”(universal order),而古罗马则强调由核心村落不断扩张而统治地中海的(征服)史观*Mutschler and Mittag,Conceiving the Empire,439.。总体而言,艾森项目有明确的比较主题,有比较性质的结论,而最重要的是,参与的两方面学者互相学习,激发了跨领域研究的兴趣。如同项目结语所说:“我们的观察与其说是结论性的成果,不如说是对未来研究的启发”[6]445。

或许并非巧合,斯坦福大学西方古典学者沃尔特·斯盖戴(Walter Scheidel)也于2005年发起了跨领域项目——“古代中国与地中海帝国比较研究”(Ancient Chinese and Mediterranean Empires Comparative History Project)。 斯盖戴认为,秦汉与罗马之比较受制于专业划分和语言障碍,一直没有多大的进展,但其研究意义重大。同时他认为,比较史学的使命有二:(1)解释类似情境下不同文化传统做出的不同反应;(2)识别对不同文化背景都适用的“强有力的进程”(robust processes)*“Introduction”,in Walter Scheidel,ed.,Rome and China: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Ancient World Empire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0).。为此,斯盖戴邀请美国、欧洲、中国大陆、港台地区的有关学者一起组建了研究团队,确立比较分析框架,探讨“帝国”体制在亚欧两端的同时兴起和此后的中西“第一次大分流”(First Great Divergence)*彭慕兰(Kenneth Pomeranz)曾提出过中国和欧洲在近现代化历程上的“大分流”。斯盖戴借用了这种说法,并把它运用到古代政治领域,即罗马帝国崩溃后,欧洲从此走向彻底的分裂,而中国则在经历了类似的分裂后,每每重新归于统一。。

2010年底,该研究团队出版了阶段性成果《罗马与中国:古代世界帝国的比较视野》(RomeandChina:ComparativePerspectivesonAncientWorldEmpires)。与德国艾森的“二重唱”模式不同,斯坦福的团队强调罗马史家看秦汉、秦汉史家看罗马的跨界研究。因此,《罗马与中国》所收录的每篇论文都采用中国-罗马交叉对比的构架,涉及政体形成、军事、刑法、宦官、贸易、货币等问题。例如,慕尼黑大学玛丽·德藤侯佛(Maria Dettenhofer,罗马史学者)将秦汉宦官与皇权和妇女的关系与古罗马的情况做了详细对比,发现两者非常相似,因而得出了普遍适用于中西历史的结论:宦官总是与朝臣利益相左,而与宫廷妇女利害一致。因此宦官常与宫廷妇女组成联盟来亲近皇权,而皇权则常依赖宦官来控制朝臣*Maria Dettenhofer,“Eunuchs,Women,and Imperial Courts”,in Rome and China: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Ancient World Empires,98-99.。斯坦福的项目仍在进行当中,相信还会带给我们更多有意义的发现。

大体与艾森和斯坦福同步(2008年),伯克利秦汉史学者戴梅可(Michael Nylan)与多国学者合作,发起了“公元前26年的长安:中国的奥古斯都时代”项目(Chang’an 26 BCE,an Augustan Age in China)*Michael Nylan and Griet Vankeerberghe,eds.,Chang’an 26 BCE,an Augustan Age in China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2014).。该研究虽然以长安城为主题,但整体上具有秦汉-罗马比较的视野,支持并鼓励跨界研究。例如,罗瑞达(Carlos Norena,罗马史学者)详细对比分析了汉长安和古罗马的城市景观与空间布局,发现两个城市在表象上区别很大:长安城的主体是皇家宫殿,而罗马城则以公共娱乐设施为主(案:例如斗兽场),但这种表面差异却掩盖不住其实质的一致:这些醒目的景观都是表达帝王权力的纪念性建筑*Carlos Norena,“Structural Parallels and the Logics of Urban Form: Chang’an and Rome,” in Chang’an 26 BCE.。

最后,与学术界的这股潮流相呼应,中国国家文物局和意大利文化遗产与艺术活动部于2009—2010年联合举办了“秦汉-罗马文明展”,秦兵汉骑首次与罗马军团聚会在一起,引起很大的轰动,也进一步激发了研究者和观众对“秦汉-罗马比较”的热情*参见《秦汉罗马文明展在京开幕》载于《人民日报》2009年8月3日;刘军宁《女神在哪里?——参观“秦汉罗马文明展”随想》载于《南方周末》2010年4月1日。。

本世纪出现的这一系列跨国、跨领域合作项目标志着“秦汉-罗马比较”既走出了中西文明之争,也走出了“个人兴趣”阶段。它开始受到主流学界的关注,成为一个有自己研究团队和特色方法的领域;既有罗马史、秦汉史两方专家同步说各自故事的“二重唱”,也有罗马史家看秦汉、秦汉史家看罗马的跨界研究。两种模式都默认秦汉、罗马互为参照对象,而不预设一方为评价另一方的标准,所以是真正意义上的“比较”——秦汉与罗马互相照明,交相辉映。

四、研究之展望

虽然可以追溯百年的历史,但从严格意义上讲,“秦汉-罗马比较”是本世纪新兴的一个领域/研究方向。促使其兴起的原因大体有二:一是中国整体国力迅速上升,使得与中国有关的一切问题都受到西方主流社会的关注。《帝国构想·前言》直言:国际上常以罗马帝国隐喻美国,而中国则被视为潜在的新帝国。自然而然的,占据西方史学主流的罗马史家也开始正视与罗马比肩的秦汉。二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促进了跨文化交流,导致欧洲中心论基本上被摒弃。所以国际学界普遍以更开放、更平等的眼光来审视各种文明传统的异同。在这两个大背景下,真正意义上的“秦汉-罗马比较”出现了。

交叉的视角更容易看到庐山真貌,交叉的观察更能促使研究者拓宽视野,所以很多流行的历史“印象”遭到了“比较”的挑战。例如,古罗马城因为使用坚固的石建材而留存下大量城市建筑遗迹,“条条大道通罗马”的谚语,使得世人在潜意识中将罗马帝国与“城市”文明联系在一起。相反,古代中国都城的木建筑容易遭到毁坏,即便是汉长安这样的繁华都市,也没能留下些许地面遗迹,所以给人的整体印象是乡土气息的“黄土地”。然而,最新比较研究表明,不但汉长安城完全可以比肩同时期的罗马城,而且从宏观角度来看,汉朝的城市化程度还远高于罗马帝国:罗马帝国城市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5%强,而汉朝则达到了27%左右,并且罗马的大城市数量远比不上汉朝多*“Introduction”,in Chang’an 26 BCE.。这个研究结果令人难以置信,但历史数据胜于“印象”!相信“秦汉-罗马比较”的深入发展,将会矫正我们对中西古典社会的很多刻板化印象,促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跨亚欧大陆的历史变迁。

目前,这个新兴的领域主要由欧美学者倡导,中国学者的关注和参与都比较有限*艾森、斯坦福、伯克利的项目都有中国学者参与,但不构成研究团队的主体。青年学者周繁文近作《长安与罗马:公元前后三世纪欧亚大陆东西帝国的双城记》(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可谓难得的亮点。。然而,中国学者具有诸多知识优势,大有可为。例如,法律在古罗马和秦汉都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中国传统法律不被西方“比较法”学科(comparative law)认可,导致西方学界对此问题的认识非常薄弱,严重依赖于个别汉学家/法学家的研究兴趣。而中国则不同,一方面,“中国法律史”是一门较成熟的学科,有较多的研究人员;另一方面,自清末移植欧陆法律以来,中国法史学者对罗马法较为熟悉,常常运用相关概念和规则来解读中国固有法律。这虽然有格义附会的弊端*参见徐忠明对此问题的分析(《中国法律史研究的可能前景:超越西方与回归本土?》载于《政法论坛》2006年第1期)。,但换个角度来看,倒是便利于进行比较研究。例如30年前,粟劲先生在研究湖北睡虎地出土秦律时,就情不自禁地与古罗马法进行了一些比较*参见粟劲《秦律通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针对粟劲的研究,杨师群于2000年分析了罗马法“人格”与秦汉律“名籍”之不同(杨师群《论罗马法“人格”与秦汉律“名籍”问题》载于《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中国学者可以利用这一知识优势,在摒弃附会的前提下,系统地进行秦汉律-罗马法比较,推动和引领这方面研究的发展。

[1] 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M].王容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26.

[2] 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合刊[M].台北: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3:34.

[3] 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4] John Teggart. Rome and China: A Study of Correlations in Historical Events[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39.

[5] Yu Ying-shih.TradeandexpansioninHanChina:AStudyintheStructureofSino-barbarianEconomicRelations[M].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7:167.

[6] Fritz-Heiner Mutschler,Achim Mittage.ConceivingtheEmpire:RomeandChinaCompared[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445.

SummaryofComparativeStudyofChinainQin-HanDynastyandRomanEmpire

ZHANG Chao-yang

(ShoolofHumanities,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Shanghai200240,China)

Qin-Han Dynasty and Roman Empire have once covered 4 to 5 million square kilometers respectively, with one fourth of the world population under their government, both have exerted a far-reaching effect on their later generations. For nearly a century,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ircles have been focusing their interest on the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these two eastern and western countries. Through the systematic research on the relevant documents,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development stages: (1)The Initial Stage: Max Weber and Qian Mu at the end of 19thcentury and the early 20thcentury; (2)The Promotion Stage: John Teggart and Shmuel Eisentadt and other western scholars in the mid-20thcentury; (3)The Latest Expansion Stage: the research groups from America and Germany. Looking into the future, it is expected that Chinese scholars can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advantages and take the initiative in participating in and leading the related research.

Qin-Han Dynasty; Roman Empire; comparative study

K06

A

1001-0300(2017)05-0109-05

2017-03-26

张朝阳,男,陕西西安人,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史学博士,主要从事秦汉史、中西历史文化比较研究。

[责任编辑朱伟东]

猜你喜欢
秦汉钱穆罗马
钱穆的容与化
钱穆的容与化
千万别当罗马士兵
我与秦汉东北史研究
小罗马
摆 棋
父亲对钱穆的教诲
阳光房
秦汉宫苑的“海池”
流变与传承
——秦汉时期“伏日”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