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书院钩沉(三)

2017-01-28 01:02邓敏杰
广西地方志 2017年1期
关键词:知县书院乾隆

邓敏杰 邓 韬

(1.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广西 南宁 530007;2.广西人民出版社,广西 南宁 530021)

广西书院钩沉(三)

邓敏杰 邓 韬

(1.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广西 南宁 530007;2.广西人民出版社,广西 南宁 530021)

香殒专制桎梏

书院在广西主要历经宋元明清四朝,恰巧间隔两朝为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初始因开放、宽容风气得以生存的书院,多游离于主流教育体制之外,或作为主流教育的补充,似乎难以适应崇尚金戈铁马的政权的控制,抑或其宿命为专制体制的殉葬品,最终为清末专制收编而香殒云消,或更张易辙于无形,或苟延残喘于荒野,无数体制外书香聚集、近千年的人才高地,已不堪回首。

清初朝廷因虑及人们利用书院作为反清基地,对书院采取抑制政策,曾规定“不许别创书院”,导致书院无大的发展。雍正时(1723—1735)统治者对书院的禁令才逐渐放开。雍正十一年(1733)谕令各省只准在省会设立书院,并各给银1000两作为开办经费。桂林设立的秀峰书院和宋明旧有的宣成书院获得2195两办学经费。乾隆年间,秀峰书院等一改延请院长多系上官同僚互相推荐遂致有名无实等陋习,明确要求务须延请文行兼优者担任院(山)长、掌教①参见国家清史档案编纂委员会数字图书馆存朱批奏折“奏为查明秀峰书院院长刘定逌等敦品力学并设有书院饬各属慎选院长事”,乾隆四十年五月二十八日,广西巡抚熊学鹏。,对书院学生的择录亦有严格规定。随后书院逐步发展。据粗略统计,清代全国一度有书院1900多所,广西有据可查确认的新建书院207所,另有可能包括宋代至清代始建具体时间不详的书院37所②李彦福等编《广西教育史料》称广西在清代有书院184所,《广西地方志》2004年第2期刊发陈业强《广西书院研究》认为“清朝历时268年,建立书院258所,占南宋至民国广西建书院347所的74.4%。《广西通志·教育志》《广西教育史》则认为广西在清代有书院221所)。其中,新建书院205所,兴复前代书院16所。。书院不仅遍及府县,且逐步西移覆盖全境。

同治十年(1871),护理广西巡抚、广西布政使康国器对桂林三大著名书院即宣成书院(创建于宋理宗景定三年,院址在今桂林市内)、榕湖书院(又名经古书院,院址在桂林城丽泽门内,道光十四年广西布政使郑祖琛创建)及秀峰书院(雍正十一年奉旨建立,院址在叠彩山脚下)进行重修。八月先后落成,清帝于八月二十一日分别颁给“道德陶钧”“经明行修”“书岩津逮”匾额。

清代广西书院向西发展,与清政府推行的“改土归流”有直接关系。桂西少数民族地区基本上是在雍正年间以及乾隆(1736—1795)初完成改土归流的,流官进驻这些地区,加强了中央集权,减少一些剥削层次,客观上有利于各族人民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和经济、文化发展。如镇安土府于雍正七年(1729)改土归流后,镇安知府、顺天(今北京)大兴县举人陈漠即购地筹办秀阳书院。泗城府云峰书院、归顺州道南书院等都是当地改土归流后建立的。

清代广西书院分官办和民办两种,其经费来源,一是由官府拨田或由私人捐田,书院再将这些田租给农民耕种,靠收田租供给书院一切费用;二是靠官府或私人捐钱,书院用这些钱做生意生息,或存典生息,所得用于开支。书院山长的延聘,讲究真才实学。书院制定学规、院约,对生徒进行严格管理,教学内容主要有读书、写作、练字三方面,读书以四书五经、二十四史、诗赋、策论、文选为主,强调学生自学,并在自学中互相切磋,使之有所收获。但随着书院官学化,这些好的教学传统逐渐消失。清代广西考中进士(文科)587人(含恩赐)。另外清代广西文科乡试共100科,共中式举人5075人。

联珠书院

康熙二十四年(1685),合浦县在龙门圩创建①联珠书院的创办时间,一说光绪二十三年(1897)。此处从乾隆《廉州府志》和合浦县廉州镇中心小学校简介。。道光十九年(1839)知县韩凤翔重建,改名龙门书院,是廉州府著名书院之一。书院课程的设置旨在应考,每月初二为官课(由地方长官授课),每月十六日为师课(由本院师儒授课),作制艺(即八股文)一篇,试帖诗(考生按命题、按定韵发挥的一种应考诗)一首。光绪三十年(1904),廉州府改龙门书院为合浦县官立高等小学堂。1951年改为廉州镇中心小学。

西灵书院

康熙二十六年(1687)灵山县知县迟维城创建。旧址在今灵山县灵城镇第二小学。乾隆二十六年(1761)知县黄元基增建东西学舍10间,院后余地建松风亭1座,日久板瓦剥落。嘉庆十九年(1814)知县于潜修率县绅梁惠祖、钟焕基等捐修。分3座,前座大门3间,中座大讲堂3间,后座为师生宿舍5间,又后为松风亭。讲堂东面为厨房,四周有围墙,惟东西学舍尚未修复。书院有田产作为经费,是灵山县科举取士的摇篮。光绪三十四年(1908)改为善仁学堂。20世纪80年代尚存遗迹,后因学校建教职工宿舍楼而拆除。

秀林书院

乾隆四十年(1775),在康熙二十九年(1690)郭景仪创建郭公讲院的旧址上兴办②《广西通志·教育志》载秀林书院原为义学,乾隆四十年(1775)知州宋思仁增膏火田租,改为秀林书院。。旧址今属横县中学。嘉庆间广西巡抚谢启昆下令书院祭祀秦淮海(秦观),改名淮海书院,后改为秀林书院。光绪三十一年(1905)改为师范传习所。民国十二年(1923)改设横县县立中学,后定名为横县中学。

绣江书院

康熙二十九年(1690)容县知县李瑞徵兴建,旧址在今容县北门街人民会堂右侧。道光八年(1828)知县项国楠偕邑绅增建。有屋4座,内座为尊经阁,两旁为书舍,中座为讲堂,前建二长廊作为考试场所,椅桌齐备。同治六年(1867)重加修葺,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为容县师范学堂。

东坡书院

康熙三十四年(1695)建。旧址在今钦州市第一中学(原钦州城外平南古渡头)。嘉庆二十四年(1819),以建万寿宫余资重建书院堂舍,建筑面积为1066平方米。道光《钦州志》详尽记载东坡书院建设发端、沿革、学田分布及书院建筑格局图。光绪十六年(1890),钦州知州李受彤将书院迁至镇龙楼(该楼系冯子材倡建于1885年,1889年落成),易名绥丰书院③《钦州市志》载,东坡书院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易名绥丰书院。此处从《广西通志·教育志》。。三十二年(1906)改为钦州中学堂。此后相继改称广东省立钦州中学、广东省立第十二中学、钦州县县立中学、钦县县立第一中学,1984年起改为钦州市第一中学。

茶山书院

康熙三十五年(1696),苍梧县知县刘以贵在县城东门内义学旧址建茶山书院,以其地旧称茶山(今北山)而得名。旧址今属梧州市万秀区文化路小学(一说梧州市第十一中学一带)。康熙四十六年(1707),梧州府知府李亨时建缁林阁。四十九年(1710),梧州知府李世孝捐资复建文昌阁、魁星楼,扩建讲堂3间、宿舍10间,并修建围墙等,因书院距茶山远,而离江水近,故取韩愈“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诗意,更名为回澜书院。五十一年(1712),李世孝再捐银450两,为该书院置田产,将税米、地租永作士子经费。雍正三年(1725),梧州知府徐嘉宾捐俸修葺书院,延请名师讲学,并请广西巡抚李绂为书院题额。李绂以江南研习儒经始于邑人《左氏春秋》,遂更名传经书院。十二年(1734),梧州知府徐德秩在阁楼旁增建学舍30间,复名回澜书院。乾隆三十四年(1769)讲堂损坏,梧州知府吴九龄重建,复更名传经书院。光绪二十二年(1896),梧州士绅集资在院址创办中西学堂,为广西最早建立的一所中西学堂。同年康有为来到梧州,曾在书院设坛讲学,宣传变法主张,影响颇大。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李济深早在光绪二十七年(1901)即就读于梧州中西学堂。光绪三十四年(1908)在书院内设立法政讲习所,是梧州最早的法政学校。

铜阳书院

清朝康熙四十年(1701年。一说1709年),北流县(今北流市)知县把城东的铜阳义学改建为铜阳书院。雍正十二年(1734),铜阳书院迁至旧学宫(今北流市博物馆)。咸丰七年(1857),铜阳书院毁于战火。同治十三年(1874)重建,计建有头门1座3间,旁舍31间,讲堂1座,夹室2间,讲堂上有藏书楼。书院有捐置的田租粮米692石7斗,有店铺12间,摊位1处,年租息四万九千文,作为教学和奖学之用。光绪三十二年(1906),铜阳书院改办为蚕业学校①《广西通志·教育志》记载铜阳书院原为铜阳义学,康熙四十八年(1709)重修,改称铜阳书院。何时由义学改称书院,各志记载不一。雍正十二年(1734)知县刘瓒重修,改名抱朴书院(据嘉庆《广西通志》)。后仍称铜阳书院。宣统三年(1911)改办蚕业学堂。此处主要采自《北流县志》。。民国十六年(1927),中共广西早期党员宁培英在此开办北流市农民运动讲习所,属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广西早期农民运动的活动中心之一。其后多作各种用途。1981年该旧址被收归市文物管理所使用。1986年在牌楼外建成一幢三层水泥钢筋结构的文物展览及仓库楼,建筑面积为840平方米。铜阳书院旧址今属北流市博物馆。

湄江书院

康熙十九年(1680)永安州知州丁亮工建义学。四十八年(1709)永安州知州陈大辇重建于州署右,祀徽国公朱熹,题“湄江书院”。前为大门3间,中为讲堂3间,后为宿舍3间,左右两廊舍各10间。旧址在今蒙山县太平天国封王地和蒙山中学一带。雍正二年(1724)知州吴琦重修,九年知州陆埰再修。咸丰元年(1851)太平军攻取永安州,书院改作讲道场所。同治六年(1867)知州刘深倡导募捐,依原址重建,将书院、文庙、文昌阁陆续修复。书院四旁为学舍,讲堂居其中,另有藏书室。光绪三十一年(1905)改为成达学堂,次年改为永安州两等小学堂。民国二年(1913)改为蒙山县立高等小学堂,十三年(1924)改为蒙山县办初级中学。1951年改为广西省蒙山初级中学,1956年改为广西蒙山中学。1974年,更名为蒙山中学。

李公书院

康熙五十八年(1719)在庆远府署西辕门右(原宜州市武装部院内北侧)创建,祀知府李世仁。后任知府曾捐俸置田3亩,为葺祠膳士之费。乾隆二十一年(1756),庆远府知府李文琰在李公书院旧址扩充改建成庆阳书院,其范围即原宜州市武装部大院全部,与今宜州市庆远镇政府同街相邻。地方人士捐款置田收租,为延师养士之费。乾隆三十八年(1773),庆阳书院改建成庆远考棚,从此庆远府各属子弟可以就近附考取进,无须再赴柳州府赶考。在此之前,庆远府无考棚,岁科试生童均需赴柳州就考,自书院建成后,兼作试院之用。

柳江书院

柳江书院初建时间和地址均不详,又称罗池书院。康熙五十三年(1714),提督张朝午捐款重建于城东门外,再废为驻兵房舍。乾隆七年(1742)右江道台张人骥下令学官每月在柳、刘二公祠(今柳州柳侯公园内之柳侯祠)讲学考试学生,择有志于学者在内肄习,柳侯祠遂为书院①《柳江县志》《柳州市城中区志》称,柳江书院于乾隆十年(1745)搬到柳侯祠内,又称罗池书院。。十年(1745)右江道台杨廷璋查清祭田收入,于祠内建书舍,将每年结余田租银69两作为书院经费。柳州知府成贵又于祠内扩建讲堂3间、书舍3间,书院稍具规模,文风渐起。后又废,仅存讲堂3间。二十六年(1761)右江道台王锦和柳州知府等官员捐款重建掌教书室7间、书房20间,厨房、耳房各1间,又以修志结余银1200两置产生息,作为书院经费。清末,书院迁至龙角街。光绪三十三年(1907)马平县知事丁立群奉令改设马邑两等小学堂。

丽江书院

雍正九年(1731)太平府知府屠嘉正在崇善县义学基础上改建。生员不多,肄业者七八人而已。乾隆二十年(1755)知府商盘重修。二十四年(1759)知府查礼迁建于崇善县城东拱辰门右,即今崇左中学。次年落成,用钱267万文。建屋3座,即前座、正座、后座,正座前面两旁有书屋14间。购置田产收租,作为办院经费。光绪三十三年(1907)改建太平中学堂,原书院各处田租均归学堂。1944年改为崇善县初级中学。1949年后,相继改为崇左县中学、崇左县第一中学。今为崇左中学。

秀峰书院

雍正十一年(1733),朝廷下令在桂林城东建秀峰书院,因“傅叠彩、面秀峰”而得名。雍正皇帝赐银1000两作为开办经费。乾隆四十年(1775)刘定逌掌教秀峰书院,制订《秀峰书院学规》,成为书院学规范本。嘉庆四年(1799),御赐书籍千卷。次年立汉朝经师陈元木像于书厅之中,旨在通经致用,以为生徒效法。同治十年(1871),护理广西巡抚、广西布政使康国器奏请御书“书岩津逮”匾。书院面向全省招收生员,设正课生员50名,额外正课生员15名,附课生无定额,以应乡试。光绪十九年(1893年)另附设“逊业堂课”,招选“郡邑之奇者”60人,以通经致用为主。书院设山长1人,主持教学和院务。历任山长者有翰林8人、进士6人、举人2人、拔贡1人,其中临桂籍9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书院改办育才馆。后几经城建改造,旧址在今桂林市直属机关叠彩路办公大楼一带。

秀峰书院的传世书香不仅来自刘定逌亲手制订的著名的《秀峰书院学规》,更重要的是其与“省志楷模”结缘。嘉庆四年(1799),调任广西巡抚的谢启昆(1737—1802)在入桂之前即有修纂《广西通志》的意向,载书八船以备使用。上任后即延聘人才,筹集款项,在秀峰书院成立广西第一个修志机构——广西通志局,主持纂修《广西通志》,两年修成印行,凡280卷,以体例完善、资料翔实、内容博洽而受到名家的推崇。阮元赞其“载录详明,体例雅饬”。马丕瑶称其“为二百余年来官书创体”。梁启超更盛赞“其志为省志楷模,虽以阮芸台(即阮元)之博通,恪遵不敢稍有出入,继此更无论”。

临江书院

雍正十三年(1735),贺县知县马世焕创建。旧址在今贺州市八步区贺街镇。乾隆三十八年(1773)①关于临江书院的增修时间,《贺州市志》称为乾隆二十八年(1763)。此处从《广西大百科全书》。,贺县知县徐大夏捐资增修,建泉西学舍及大门。民国《信都县志》记载,“临江书院额租收一百七十八石,山租银二十四两”;“光绪八年知县黄玉柱由义仓抽谷项暂提二百余金为山长束修”;“光绪十三年知县李昶禀请以前任移交罚款四百零二两三钱三分拨入书院发商生息,又裁去春秋丁祭绅士胙肉,拨银二百两归书院”;“经费既裕,讲学二十余年”。民国元年(1912),在院址办第一高等小学。十年(1921)改为贺县中学。

龙川书院

乾隆元年(1736)建于灌阳县城东门外。二十四年(1759)灌阳县知县宦儒章移建于城内旧文庙左,以境内有龙川水命名。嘉庆四年(1799)以县军需剩银迁建于城西文庙右(今灌阳高中内)。有头门、讲堂各1座,教室3间,亭1座,另有谷仓、居室、学舍、厨房等共28间。其主要功用:一是藏书,二为供祀,三作讲学之所。光绪三十二年(1906),书院改为灌阳县县立高等小学堂。民国二十六年(1937)改为灌阳县县立国民中学。三十五年(1946)改为灌阳县立初级中学。1956年8月,改为灌阳中学。1980年7月,更名为灌阳县高级中学,今教学区内有一座“龙川亭”。

书院设山长和教授、副讲、典谒、伙夫、门斗等员。经费收入主要靠田租,龙川书院每年可收田租3414桶,学田征银8.619两,供教学、生活和春秋二祭开支。

暨南书院

乾隆三年(1738)太平府通判杨仲兴偕绅士捐资创建,以其地在南荒,并取《禹贡》“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之义命名。有前、中、后3座,各3间;后有楼,上祀文昌,下为院长住所。院址在今龙州县城仁义街5号的新华幼儿园内。历任官员捐白银440两,充作书院经费。同治十年(1871)太平府知府兼龙州厅同知徐延旭新建书院后座。清末改办高等小学堂。

环玉书院

乾隆十年(1745),博白知县南宫秀带头捐献薪俸创建,国学生朱景博捐献县城东门外一块长83.3米、宽46.6米的土地供建书院之用,同年冬落成。书院有讲堂、书屋各3间,两廊小书屋10间,周围是垣墙、门楼,整个建筑方若棋局,周密完固,结构美观大方。南宫秀不仅多方延聘教习前来任教,还亲自到书院给诸生讲解《四书》《五经》,以培养人材。后书院倾废。嘉庆八年(1803),博白知县颜樾用历年所积公款,合众绅之力,将环玉书院移建于博白县旧城北2里处(今博白县中学内)。

书院正座上为崇文堂,次为讲亭,中座养正堂,下座正厅,门外悬挂着“环玉书院”匾额。上、中、下3座共有肄业房6间,左右厢厅6间,肄业房12间。在迁建环玉书院时,全县捐资创建考棚,约可容纳童生1500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废科举后,环玉书院改为博白县立高等小学堂。民国十三年(1924),改为博白县立初级中学。三十一年(1942),改为博白县立中学。1956年改为博白县第一中学。1969年,改为博白县中学。现为县内10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以字祖庙为其遗存精华。

秀阳书院

乾隆八年(1743)镇安知府陈谟创建,是天保县(今德保县)第一间专为藏书和供私人讲学之所,为应考府学的生员补习、修业的地方。十二年(1747)春,镇安知府张光宗建成。五十九年(1794),镇安知府汪为霖重建,有讲堂数间,寝室3间。咸丰间(1851—1861)毁于兵火。光绪十四年(1888)署知府林苑生移建于城内东隅。十六年(1890)改建于城外试院东侧,建正学堂3间、实学斋5间、实用斋3间等,头门、仪门、龙门、照壁齐备,周围建土墙。广西巡抚马丕瑶奏准春秋祭祀王守仁。王文成公祠在书院正学堂东偏3间。次年,光绪帝亲书“教衍云岩”匾额。冯子材曾为书院大门题联“不看破义利关何须讲学,要认识忠孝字才是读书”。广西历任巡抚刘长佑、徐延旭、马丕瑶、黄槐森等均捐赠书籍甚多,以应诸生阅读之需。有田租充作书院经费。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设镇安府师范传习所。宣统年间(1909—1911)改为两等小学堂。民国时为天保县模范小学。旧址在今德保县政府大院东侧。

洛江书院

乾隆十年(1745),雒容知县黄德星捐俸创建于县城东面。因“辟学舍于洛江之浒”,“洛江分派永福,合众流以汇于邑南,入乎柳水,锵莹澄澈,灵淑攸钟,侯取以名书院也”。其后废为公廨。道光(1821—1850)初年,知县李某于县城西北隅择亢爽之地,筑室其上,前、后、中为讲堂,东、西作斋舍,凡12楹,院后置园地1顷,以备增廓。十七年(1837)知县翟墨卿莅任,为使书院不因风化而损坏,两次商议筹捐“修补膏火之费”。十八年(1838)知县唐某继任,自捐养廉银,共募集捐款1500缗,存入永昌饷典生息,用于修缮。后知县王某在簿书之暇,摄行山长,弦歌不辍,为书院鼎盛时期。咸丰年间(1851—1861),广西爆发农民起义,战事频繁,书院停办。同治年间(1862—1874),书院始复,但元气大伤。迄至清末,因废科举而终止。遗址在今雒容镇中心卫生院一带。

武城书院

乾隆十三年(1748)知县李仲良率邑绅创建①武城书院的创建时间,《平南县志》载为乾隆十八年(1753)。此处从《广西通志·教育志》。,至十八年(1753)腊月完工。因平南县在晋代为武城县,故名。主体建筑坐西向东,有头座大门,中座讲堂,题额“学海观澜”;后建景徽楼,以祭祀宋人周敦颐、程颢,楼下为院长藏书校文之所;东、西两廊有精舍38间。旧址在今平南县城东街130号。书院历置田产,以供经费。每年收田租、铺息银290两、钱4万枚。可容儒生50余名在院修业。无学习年限,无统一教学计划。掌教者称山长,多由举人、进士充任。嘉庆二十年(1815)重修。咸丰元年(1851年。一说1856年)太平军攻占县城,书院被破坏。光绪六年(1880)知县王鈵绅和县绅唐俊勋、欧阳春等筹款修复。后一度为镇上乐群小学借作校舍。民国二十八年(1939)又借用为农本局金库。20世纪50年代起为平南县粮食局办公室所在地。经多次改建,至1993年兴建招待所,书院的古建筑全部被拆除。

云峰书院

乾隆十四年(1749年。一说1750年)泗城府知府杨缵绪、西隆州知州唐桂生创建。以岑氏官有园地一区与经厅旧址建书院。建头门3间,中座讲堂5间,后座5间,左右各余空地10米,建围墙。杨自捐俸银400两,唐亦捐助,计工料费共用银500两。次年六月竣工,定名云峰书院,以城后有凌云山得名,依山势东西向。以捐银生息作为书院经费。乾隆二十年、三十九年先后重修。旧址为今泗城第一小学。两广总督岑春煊少年时代曾就读于此。嘉庆年间(1796—1820),郑献甫曾任书院山长。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一说1907年),云峰书院改称凌云县县立云峰两等小学堂。民国三年(1914)改称凌云县县立兴化小学校。七年(1918)易名为云峰小学。二十二年(1933)改为凌云县第一小学,次年称城厢镇中心国民基础学校。三十年(1941)改为凌云表证中心校。新中国成立后三易其名为城厢表证校、城厢小学、红旗小学,1986年改为泗城镇第一小学。2002年更名为凌云县第一小学。

紫泉书院

乾隆十六年(1751)知州南宫秀在鬰林州城内明伦堂前修建。民国十二年(1923)在此创办鬰林县立初级中学,今为玉林市玉州区古定小学二校舍。

K291/297

B

1003-434X(2017)01-0039-06

猜你喜欢
知县书院乾隆
朵云书院黄岩店
江南书院
宁波大爱书院样板间
乾隆眼中的木鱼石
乾隆:瑰丽多姿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没头脑
青石碑
青石碑
乾隆为何对香妃一往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