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永清
(上海市闵行区地方志办公室,上海 闵行 201100)
一部翔实记载15年区情的第二轮城市区志
——《柳州市柳北区志(1991—2005)》述评
沈永清
(上海市闵行区地方志办公室,上海 闵行 201100)
《柳州市柳北区志(1991—2005)》是1994年版柳州市《柳北区志》的续志,翔实记载柳北区1991—2005年之区情。体例是前志基础的继承创新,资料翔实系统、价值取向多元,编纂实践对于城市区志续修具有借鉴意义。其不足应引起志人的关注。
城市区志;区情;体例;述评
柳北区是柳州市四个城区之一,建于1979年9月28日,区域面积18.99平方公里(如包括辖12个不连片的选举单位所在地,总面积为48.66平方公里),是一个城乡交织地区。1991年辖区总面积46.31平方公里。2005年末辖区总面积320.89平方公里,约占柳州市区总面积的。
首轮《柳北区志》(以下简称《前志》)①《柳北区志》,1994年5月,内部出版。凡例曰:“记载上溯自隋代起,下限至1990年。”即上限起自隋开皇十一年(591年)区境内设马平县治之时;下限为1990年,其时境域面积、即记载范围为48.66平方公里。“《柳北区志》的修改和出版,是经过全面地系统地对全区范围内的历史与现状进行过调查研究,积累了丰富资料,将为全面了解区情,为决策、规划,为本区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推动改革开放,都会有它的积极作用的。”②黄涛,孙黎明.柳州市柳北区志(1991—2005)·序二[A].柳州市柳北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柳州市柳北区志(1991—2005)[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 刘俊和:《柳北区志·序三》。其志是通志体,版面文字42万字。
《柳州市柳北区志(1991—2005)》[1]柳州市柳北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柳州市柳北区志(1991—2005)[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以下简称《续志》)是《柳北区志》续志。其凡例曰:“上限为1991年1月,下限为2005年12月,为保持资料的衔接与完整性,部分资料记述时限适当上溯到1991年前。记述地域范围为1991年1月至2005年12月的柳北区范围。”即1991年1月记载范围为46.31平方公里,2005年12月记载范围为320.89平方公里。《续志》“翔实记述柳北区1991—2005年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以及辖区自然、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状况,客观反映柳北区15年的发展变迁,必将起到‘存史、资政、教化’的作用。”[2]黄涛,孙黎明.柳州市柳北区志(1991—2005)·序二[A].柳州市柳北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柳州市柳北区志(1991—2005)[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 刘俊和:《柳北区志·序三》。其志为断代志,版面文字87.4万字。笔者读后认为,《续志》体例是《前志》的继承创新、凸现城市区志特性,资料翔实系统、价值取向多元,编纂实践对于城市区志的续修具有借鉴意义,其不足应引起志人的关注。
修志就是用志书体例记载地情,无论何时修志,志书的基本体例不会改变,但记载客体地情总在发生或大或小的演变。为适应变化了的地情就必然对志书的体例做必要的调整和完善,即是对志书体例的继承与创新。
(一)框架结构
《前志》卷首设柳北区行政区域图,目录,“柳北区志”题名,照片集,序一、二、三。目录、凡例包括:指导思想、记载空间范围、时限、体裁运用、人物、纪年、地名、资料来源等8条。其中“二、本志主要记载区属事业,突出本区特点。对非区属事业和对曾区辖地域为了追溯历史,从体现《柳北区志》的完整性角度,选择重点,作简要记述;对具有本区特色的问题,记述从详。他如属全市性的民俗谚语等与4城区相同,一概从略。”此条即是编纂城市区志的“详区属略市属”规则,旨在凸现城市区志的特性。概述、大事记。中置分志30章,为章节体。卷末设“本志编纂经过”,记载其志编修始于1986年10月4日,成于1993年,历时7年。“参加本志征集资料、撰写、修改和补充的人员”名录。末页为版权页:柳北区志由柳北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内部资料),准印号:18—940001,1994年5月出版。
《续志》卷首版权页,柳州市柳北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版为开篇。后依次是地图、照片集。柳北区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编辑部、审验单位及人员、提供资料单位及人员名录,以示各司其职,序一、二,凡例包括:指导思想、记载上下限明其是《前志》续修、体裁运用、记载范围、行文规范、纪年、人物、资料来源计8条,目录,概述、大事记。中置分志33章,为章节体。卷末置附录、索引、编后记,记其三订篇目、数易其稿,历时5年。
从《续志》框架结构考察:其框架结构与《前志》相比,有如下特点:(1)版权页由卷末移至卷首,凸现著作权。(2)编委会、编纂人员、资料员列名录于卷首,体现志书编修人员的责任与权益。(3)将《前志》第三十章附录移至卷末附录,规范全志附录的序次。(4)增设全志索引。
《续志》框架结构在继承《前志》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使其更为完善。
(二)篇目设置
一部志书质量的高下优劣,首先取决于体例,尤其是篇目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续志》篇目设置在沿袭《前志》篇目的同时,应根据断限内地情的变化,篇目应作出相应的调整,以体现其时代性。
《前志》篇目:建置、自然环境、人口、中共柳北区委、区人民代表大会、区人民政府、区人民政协、社会团体、公安、检察·司法、民政、劳动人事、军事兵役、防空、城区建设、交通·邮电、农业·水利、工业、商业、财税·审计、金融·保险、精神文明建设、文化文物、教育、体育、医疗卫生、居民生活、宗教信仰、人物、附录等30章112节。
《续志》篇目:建置·政区、自然环境、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农牧渔业·水利、林业、工业·建筑业、房地产·商贸·旅游、交通·邮电、经济管理、财税·金融、中国共产党柳北区地方组织、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民主党派·工商联、群众团体、公安、检察、审判、司法行政、军事、科学技术、教育、文化、体育、卫生、人事·劳动·社会保障、民政·信访、居民生活、宗教·民俗、人物等33章181节。
从《前志》《续志》篇目比较可知:(1)《续志》继承《前志》篇目的中编章节体式。(2)在部类顺序上有所调整:《前志》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续志》则为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笔者认为两志均可。(3)《续志》继承《前志》的篇目有建置、自然环境、区委、区人代会、区人民政府、区政协、公安、交通·邮电、教育、体育、卫生、人物等12章,为33章的36%。作适当调整的有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建设、农牧渔业·水利、工业·建筑业、财税·金融、民主党派·工商联、群众团体、检察、审判、司法行政、军事、文化、人事·劳动·社会保障、民政·信访、宗教·民俗等15章,为33章的45%。新增的有:环境保护、林业、房地产·商贸·旅游、经济管理、科学技术等5章,为33章的16%。由于《前志》记载区域为“48.66平方公里”,《续志》记载区域扩大到“320.89平方公里”,其记载区域为《前志》的6.6倍,说明柳北之区情由于地域扩大而发生较大变化,所以对篇目作较大调整与新增,二者合计为33章的61%。这就说明《续志》篇目重在记载变化了的地情,对《前志》篇目作适当的调整与新增。即保留《前志》适合部分,调整不适合部分,增设新的部分,旨在凸现区情与时代特色。
《续志》篇目设置是对《前志》的适度继承与合理创新,有利于凸现柳北区区情与改革开放的时代主旋律。
(三)体裁运用
《续志·凡例》曰:“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体裁”7体,卷末设有全志索引,其实际体裁为8体。与《地方志质量规定》①《地方志质量规定》,中指组字〔2008〕3号。的体裁为“述、记、志、传、图、表、录、索引”8体相一致,即体裁运用具有规范性。
《前志》体裁,其凡例曰:“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7体。7体已成为首轮修志所认同,并广泛应用,为志书不可缺少的基本体裁。《续志》在《前志》基础上增索引一体。
1.述体运用完善。为增强志书记述的综合性,新方志一般均在卷首设置概述。概述篇的创立者董一博曾说:一片好概述,当为志书增色五成以上。概述是志书的“窗口”,是志书最为重要的一篇。
《续志》卷首概述由引言、工业柳北、商贸柳北、生态柳北、宜居柳北、特色柳北等6板块组成,全文6000字,为全志版面文字的0.7%。引言记其区位、自然环境、交通、沿革、区划。工业柳北起自“1935年,广西电力厂柳州分厂就向城市供电”,记其工业发展脉络,阐明“柳北区是广西、柳州市的重要工业基地”。商贸柳北及志书断限内1991—2005之商业情况,明“商贸业是柳北区经济的主导力量”。生态柳北记区域内的农业,明“柳北区是柳州市城区中的农业大区”。宜居柳北则记其居住环境。特色柳北记志书断限内的柳北区之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凝心聚力、添彩增辉”党的建设系列活动。概述重点展示的是1991—2005年“柳北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开创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各族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崭新局面”。读概述,柳北之区情特点尽收眼帘。
《前志》卷首概述为10自然段,依次为区位、沿革、人口、经济、物质、精神文明建设、教育、文化,以人民生活收结。全文3000字,为全志版面文字的0.7%为通记体式,读概述柳北之区情大致了解。
《续志》卷首概述的创新之处是将《前志》卷首概述由概貌式改为柳北区情特点式。在具体方法上是凝练《前志》概述自然、沿革内容,形成以“断代即1991—2005年为主,辅以凝练断限前内容”,明柳北区之历史发展脉络。
《续志》除第一章建置·政区未设章首无题小序外,从第二章至第三十三章均设章首无题小序,短则不足百字,长则800字,平均为300字,共9600字,为全志版面文字的1.1%。设无题小序的章为全志33章的97%。
《前志》建置、自然环境、区人代会、区政府、区政协、社会团体、军事、防空、城区建设、交通·邮电、农业·水利、工业、商业、财税·审计、金融·保险、精神文明建设、医疗卫生等17章有章首无题小序,平均每篇200字,计3400字,为全志版面文字的0.8%。设无题小序的章为全志30章的56%。
《续志》将《前志》设无题小序由总章数的56%提升至97%,即进一步完善全志第二层次章之无题小序。其志将述体有志首概述,拓展完善到第二层次章的无题小序,增强了志书的著述性、整体性,章下无题序对全章内容作微观概括,写法得当,或概或述,恰到好处,起到志书设置述体应有之功能。
《续志》完善《前志》述体,形成全志与第二层章的述体系统。志首概述展示区情之特,章首无题小序为各章之纲,分别为全志与分志作完善、系统的导读,是对述体运用之创新。
2.记体运用。《续志》记体由卷首大事记和卷末编后记构成。大事记为编年断代体,按年月为序,记断限内1991—2005年区境内大事167条,年均11条,共1.4万字,为全志版面文字的1.6%。编后记,记其成志过程,4000字,为全志版面文字的0.04%。
《前志》记体,由卷首大事记和本志编纂经过构成。大事记为编年为主、辅以本末通纪体,始于591年,止于其志下限1990年底,按隋、唐、宋、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序,记区境内大事631条,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123条,之后508条,3.8万字,为全志版面文字的1.2%。
《续志》将《前志》通纪体大事记改为断代大事记详细记载区境内断限内所发生的大事、要事、新事,呈现柳北区15年发展脉络。其创新之处是将《前志》本志编纂经过,规范为“编后记”。
3.志体由分志构成。按照横排门类、纵述史实的志规。《续志》设33章181节,为章、节、目3层次,61万字,为全志版面文字的71.3%,为志书之主体。
《前志》设30章12节,为章、节、目3层次,30万字,为全志版面文字的71.1%,为志书之主体。《续志》继承《前志》“横排纵述”的志规。其创新之处是附录不入章序,单置于卷末,规范志体运用。(详见上文篇目设置)
4.传体为人物传。《续志·人物》设革命烈士、知名人士2节,4000字,为全志版面文字的0.05%,分别记载植约兴(1952—1993)等革命烈士4人,已故知名人士伍廷飏(1893—1950)等3人。弘扬传主对柳北区经济、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
《前志·人物》设人物传略节,2500字,为全志版面文字的0.5%,记传主刘润华(1930—1982)等5人,弘扬传主业绩。《续志·人物》继承《前志·人物》“生不立传”的志规,并增补断限前传主1人,补《前志》传主之缺。
5.图体。《续志》图体由卷首地图、照片集和随文照构成。其志以16开版的柳州市柳北区行政区划图(2005)和柳州市柳北区城区图(2005)开卷,名志书的记述范围。照片集共28页、照片105帧,形象再现柳北区1991—2010年之区情。随文照331帧,9.4万字版页,为全志版面文字的10.8%。
《前志》图体,仅有卷首地图和照片集。地图为16开版柳北区行政区域图(1987),明志书的记述范围。照片集14页、40帧,再现区情。图体是用来说明一个地区有关事务之间联系或他们的相互关系的图画,是科学、形象、直观反映地情的重要载体,可以弥补文字不可表达、不易详记的缺憾,并具有图文并茂的审美效应。《续志》地图继承《前志》地图的规范,图上设有图例、比例尺、广西地图院编制、审图号等标志。并增城区图一幅。创新之处是设随文照片,作为文字的佐证。从整体上讲,其志基本上构成再现区情全貌的形象体系。
6.表体的规范。《续志》设随文表61章,9万字版面,为全志版面文字的10.3%。表体设计合理,要素齐全,文表互补,部分表设“注”,说明表内数字的来源。
《前志》设随文表160章,10万字版面,为全志版面文字的23%。表题左侧标有“附表×”字样。
《续志》继承《前志》表体运用传统,删除“附表×”字样,规范表体。其志表体涵盖各事项,化繁为简,文约事丰,增强志书的资料容量与使用价值,收一表胜千言之效。
7.录体。《续志》录体由《人物·名录》和卷末附录构成,3万字,为全志版面文字的3.4%。名录一表体形式收录1991—2005年柳北区获全国、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自治区劳动模范10人,1991—2005年柳北区获国家有关部门先进个人14人。卷末附录收区委、区府自1994年至2002年的有关规划、招商引资、打造品牌战略、行政区划调整等5个文件作为志文内容的佐证与补充。
《前志》录体由《人物》章中的烈士英名录、劳动模范及其他人名录和第三十章附录构成,2.7万字,为全志版面文字的6.4%。烈士英名录以表体形式收录革命烈士41人,以“列名入志,永垂后世”。劳动模范及其他人名录收录人物93人,以弘扬他们对柳北区所做的“突出贡献”。附录收录有:(1)柳北区1991—1993年纪事,记其区境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之概况。为续志编修提供资料性纲要。(2)历代柳北有关诗选6篇,为留存历史文献。
《续志》继承《前志》在人物事类中收录劳动模范,为生人入志提供有效载体。其创新之处:(1)将《前志·烈士名录》由录体改为传体(件上文传体),提升英烈的革命精神,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2)规范录体运用,将文件(文献)作为全志附录,纠《前志》将附录列入分志序列的不规范。
8.索引。《续志》设卷末索引,3.6万字,为全志版面文字的4.1%,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和言序排列。《续志》增设索引,使索引成为志书不可缺少的体裁,方便读志者,提升志书的学术价值。
从体裁上考察,《续志》继承《前志》述、记、志、传、图、表、录7体,并增设索引,已志为主,纠《前志》录体运用之不规范,为全面、系统记载柳北区情提供科学载体。
《地方志工作条例》指出:“地方志书,是指全面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因此,志书不仅仅是提供基础资料,更是一种综合性科学文献,应具备多元的价值取向。笔者对《续志》的价值取向仅作例举式论述之。
(一)存史价值
《续志》以特点式卷首概述和第二层次章首无题小序形成全志述体系统,分别为全志与各章之纲,全面、系统勾勒区情特色,再现区情概貌,大事记为志书断限内之经,再现15年发展脉络;全志按类分为33章181节,展开断限内纵述,辅以图331幅、表61章,互为补充,全面系统地记载区情,为柳北区之资料性文献,其存史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逐渐彰显。
(二)学术、资政价值
《续志·自然环境》地质所记:“锦绣街道的黄村至河东大桥……沿岸地带,为河流携带物堆积而成……一般工程地质条件差,不适于作建筑场地。需要利用时,应作特殊的基础处理。”水文所记“柳北辖区的白云岩多为水量中等,单井涌水量500—1000立方米/天”。自然资源所记“砂砾石,分布于白露街道……柳江沙滩上,属现代河漫滩沉积,细砂均有民采或捞砂船采,砾石未被利用。洪水期采挖困难”。自然灾害所记“洪水成因”“洪水特性”。上述资料对于工程建设、科学用水、资源利用、抗洪救灾无疑具有很高学术研究与资政的现实价值。
(三)教化价值
《续志·居民生活》所记:“1991年,柳北区城镇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794.30元。农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800.34元。2005年,辖区城镇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1475.83元,农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317元。”城镇居民、农村农民自1991年至2005年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提高5.3倍和3.9倍。这对于读者和柳北区民众具有现实教化价值。
《人物·革命烈士》所记植约兴等4名当代烈士为保卫国家财产、抗洪救灾、抢救溺水儿童而献身的光辉事迹,对于柳北区人民和读志者具有感动人心的教化价值。
(四)宣传、认识、审美价值
《续志》卷首照片集和331幅随文图照片是形象再现柳北区情的靓丽名片,具有宣传、认识、审美价值。
要之,《续志》资料全面、系统,是一部真实反映柳北区情的资料性文献,具有存史、学术、资政、教化、认识、宣传、审美等多元价值。
在方志学中,地方志书可分为“通志”和“续志”两种形式。“通志”一般是指贯通古今的省志,志界对有些贯通古今的州、市、县、区志也成为“通志”。“续志”则指在前志时间下限基础上的续修志书,相应比通志记述的历史时期短。一般志书数十年后都要续修或重修,从而以延续不断的方式传承区域的历史文化。
《续志》是《前志》的续修,为第二轮志书中续修的城市区志。任务有二,一是续,即以《前志》下限为上限,全面、系统记载志书断限内自然与社会之历史与现状;二是修,即修正、补充《前志》缺失。其编纂实践为续修城市区志具有借鉴意义。
(一)适度上溯上限前
为保证资料的衔接和记事的完整性,《续志》对有些事类资料进行适度上溯。例1,卷首概述完整记载柳北区建置“迄今已有1400多年。始建于隋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1949年11月25日,柳江县解放后,设立柳州市……1979年9月28日,成立柳北区……划分城区建制至今”。明其建置发展脉络。例2,“柳北区是柳州市的重要工业基地。早在20世纪60—80年代,一批机电、冶金、化工、纺织、建筑等行业的企业就相继在柳北区落户,逐渐发展成为柳州市新兴的工业区”。然后记载1991年后之工业情况。例3,“市直机关第二幼儿园……1956年9月创办……市雀儿山路小学,1959年9月创办……市第十五中学,1975年创办”。然后在记断限内各学校概况。《续志》以凝练文字,分别在概述、无题小序或事物之首作适度上溯,保持事物上限前的衔接,上下之勾连,融为一体。
(二)重视自然环境类目
《续志·自然环境》设地质、气候、水文、土壤植被、自然资源、自然灾害6节27目,1.4万字,为全志版面文字的1.6%,全面系统地记述柳北区320.89平方公里自然环境之全貌,显示其资政、存史、学术等价值取向。笔者认为,自然环境从一个区域来说是人文环境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中国地方志的传统体例来说是千百年不曾变化被修志者奉为圭臬的部分,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续志是独立成书的新志,要全面记实一方地情的全貌,就不可不记区域内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在不断演变,而不是静止的。前志自然环境记载的错漏应在续志自然环境篇(卷)中加以纠正和补遗。《续志·自然环境》亦证明了上述拙见。
(三)增、删、补之法
《续志》增设环境保护、林业、房地产·商贸·旅游、经济管理、科学技术等一级篇目(见上文篇目设置),以适应地情的变化。删除断限内已消失的“战事纪要”事项。补《前志》所缺的“民俗”。其志通过增、删、补之编纂方法记载柳北区情,呈现时代与区情变化特点。
(四)详区略市,呈现城市区志的编纂特点
《续志·工业》设机构、工业类型、工业结构、企业体制改革4节10目,3万字。记载市属工业仅在工业类型节设驻区工业目,5000字,为工业事类版面文字的17%。在《续志·教育》以“附”的形式,记载驻区幼儿园、小学、中学选介,3000字,为教育章4.2万字的5%。由此可知其“详区略市”的编纂法则。城市区志“乃是按照方志的体例,综合记述市辖行政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全面、系统、科学的地情资料书,是科学文献”。[1]张一雷,杨杏芝.城市区志编纂概论[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21.城市区志是一区之资料性文献,对区域内事物均应做详略不同的记载。《续志》编纂实践证明,城市区志编纂必须坚持统写全区,为一方之全史,但又必须详区略市,即是详市志之略,略市志之详,旨在凸现城市区志的个性。
《续志》适度上溯、上下勾连,重视自然环境之记载,内容的增删补,详区略市等编纂方法对于续志尤其是城市区志的续修具有借鉴意义。
(一)同一内容记载前后不一致,行文不慎密
《续志·水文》第33页:“柳江……流经柳北区75公里,直线距离约29公里。”《续志·水路运输》第143页:“柳江……辖区段长55公里……其中西侧柳江河……长30多公里。东侧柳江……长25多公里。”柳江是西江水系的一级支流,流经柳北区段前者75公里,后者55公里,竟然差20公里。志书前后相同内容记载应遵循同一律。柳江在柳北区东侧长25多公里,西侧长30多公里,其总长应记载“约55公里”才准确,折射出其行文不慎密。
(二)索引问题
索引,似可增设图、表索引,既能为用志者提供方便,又可提升学术价值。
(三)《续志·动植物资源》之名称未用二名法,有失学术规范
志书中“动植物名称应当使用二名法,应首先标出国际通用的学名,然后再记当地的俗称,否则,外地人弄不懂究竟是什么东西”。[1]三部县志评议会综述[J].中国地方志,1988(3).据此,野生动植物之名称在志书中均应用“二名法”标示,以示学术规范。
(四)《续志》的凡例问题
《续志》的“凡例”未能继承《前志》“凡例”中有关城市区志编纂个性的条文:“本志主要记载区属事业,突出本区特点……即非区属事业……作简要记述”,即“详区略市”的编纂法则。《续志》在篇目设置、内容记载上已经体现“详区略市”的城市区志编纂法则(见上文编纂方法),然而在凡例上未列专条规范,实属凡例内容的缺失。凡例是编修志书之法规,是规范全志编修的准绳,对志书凡例的行文应慎之又慎,以保证志书质量。
(五)“附”体运用之商榷
新方志中的“附”实为附记,为记体之一,是志书正文内容的补充与拓展。《续志》工业章的附有:城区直属工业企业、园区工业企业、乡镇企业、驻辖区工业企业选介。①第107-108页,第110-112页,第113-114页,第115-117页。教育章的附有:辖区幼儿园、辖区小学、辖区初中学校选介。②第318-319页,第322-323页,第325页-326页。笔者认为,《续志》“附”的相关内容分别是柳北区工业、教育之点上的区情,是志文内容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应设节立目,分别作为其正文的节目记述层次。
综上所述,《柳州市柳北区志(1991—2005)》在首部《柳北区志》基础上,对传统方志体例继承创新;资料全面、系统,具有存史、资政、教化、宣传、认识、学术等价值功能;编纂实践中所形成的的适度上溯,在《前志》基础上对区情增、删、补,设自然环境类目。详区略市,对于志书续修,尤其是城市区志续修具有借鉴意义。其缺失与研究问题应引起志人的关注,旨在提升续修志书的质量。
K29
B
1003-434X(2017)01-003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