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接 王小霞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广西 南宁 530007)
广西城市规划发展简述
黄家接 王小霞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广西 南宁 530007)
广西早期的城市规划可上溯到秦汉时期的城池建筑及平面图,历代图经、方志有载。现代意义的广西城市规划起源于民国时期,由发韧到今天,深受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深刻影响。民国时期梧州等少数城市制订了规划并确定城市性质,但多未实施。建国后广西城市规划总体发展缓慢,但柳州因其特殊工业地位,城市规划稳步开展。改革开放后至今,广西城市规划工作进入迅速发展阶段,前后共进行三轮城市总体规划编修。
广西;城市规划;城市发展
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城市的起源与规划是同步的,都是起源于西周。据考古实证和文献资料记载,从西周的丰镐到明清的北京城,都是依据规划图而兴建的。当然,从未经过规划而杂乱无章的也不乏其例,但对多数城市来说,还是经过周密规划后才建成的①此观点采自马正林著《中国城市历史地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学界多持西周起源说。。
先秦时期今广西属百越之地。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在今广西设置郡县,中原先进的建筑观念也随之传入,从而开创了广西的城池规划和建设事业。西汉(前206—8年)初就有南越苍梧王赵光在今梧州筑城,城墙周长424米,城池面积1.12万平方米。东晋(317—420)今南宁为晋兴郡治和晋兴县治,开始建设城池,但规模较小,古城先后建于邕江南岸平南雷村和邕江北岸凌铁村一带,城区方圆约半里。
唐代(618—907)桂州、邕州、柳州、容州等重要城市分别建设城池,而且规模逐渐扩大。如桂州城从子城(官府驻地)发展到外城(居民区)和夹城(商业区),形成“前朝后市”的格局。邕州城区扩展到今南宁七星路、教育路、纬武路一带。柳宗元治理下的柳州(815—819)“城郭巷道,皆治使端正,树以名目”。
宋代(960—1279)今桂林为路、府、州治,城池再度向西、向北扩展,街道布局除主干道保留十字形态外,不少街道随地形而建。宋开宝六年(973)、至和二年(1055)两次扩建梧州城。皇祐五年(1053)邕州城毁于战火,稍后所建新城范围大致在今南环路、共和路、工人文化宫、新华街、当阳街一带,城区围绕邕州治所布局。
元明清时期,广西的城市规划和城建规模均有较大发展。桂、柳、邕、梧四大城市的功能不断完善,城区规模进一步扩大,据清嘉庆、光绪《临桂县志》载,明洪武八年(1375)增筑桂林南城,其城垣绕过今榕湖西岸,沿阳江北岸向南扩展,城池面积比原来扩大近一半。靖江王城按明朝藩王府的规制在独秀峰周围兴建。明崇祯《梧州府志》载,梧州城“明洪武十二年(1379)复展八百六十丈,为五门,有楼……万历十三年(1585),知府林乔楠重修串楼五百二十五间。”梧州城内当时有十一坊。柳州城也经历多次修缮扩大。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载邕州城北宋以后“屡经修缮”。清代中国的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古代图经是方志的重要起源之一,翻开现存的多种明清广西方志,不难发现在舆图或建置、城池等类目下画有当时的府县治城池平面图,这些图都带有早期城市规划图的影子。
鸦片战争后,北海、梧州、南宁、龙州等地被辟为通商口岸,西风东渐,给广西城市规划和建设注入了某些中西文化交融的元素。如边陲小城北海、龙州都带有一定程度的法国城市建筑风格。
现代意义的广西城市规划起步于民国时期。与全国一样,这一时期广西制定的一些城市规划深受外国城市规划思想的影响。虽然由于经济落后,这些城市建设规划真正实施的很少,但其对广西当时的城市建设和以后的城市规划还是具有一定影响。
广西首个建制市为梧州市,始设于民国十六年(1927),市政府直属广西省政府管辖。后因人口不多,财政收入有限,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撤销。民国十六年,苏松芬编制《梧州市政计划书》,把全市分为行政、商业等6个区,提出因地制宜,保留原有长方形街区模式,辅以灵活自如的新式街道,同时规定商业区和行政区的道路宽度为24.38—30.48米,使市政规划建设走向制度化,首开广西城市规划先河[1]李百浩,李季.孙中山实业计划思想与广西近代城市建设实践——以柳州、梧州为中心[J].城市规划学刊,2009(5).。民国十七年至三十四年(1928—1945),梧州、柳州、桂林先后编制了《梧州市城市街道图》《柳州建市速成计划书》《桂林街道计划图》《桂林市城区建设计划》《桂林新市区计划大纲》。
民国二十七年(1938),国民政府颁布《建筑法》,对城市内的公私建筑及其用地做出有关规定,对未经核准而擅自动工的建筑处以罚款或拆除。民国二十八年(1939),国民政府又颁布《都市规划法》,对城市规划编制及实施程序进行立法。同年,广西省政府颁布《广西建置通则》,对城市建筑及建设用地进行管理。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广西省政府特聘市政专家邱致中为省府高级技术顾问,负责桂林、柳州、南宁、梧州四城市的总体规划设计,分别确定城市性质,颁布《大梧州地方自治实验市建设计划草案》《大柳州计划经济实验市建设计划草案》《大桂林三民主义实验市建设计划草案》,从区域的角度研究城市现状与未来发展,制订城市建设计划。邱致中认为柳州是“广西之几何中心、交通中心、力源中心、物产中心,乃至工商业中心”,制定《大柳州计划经济实验市建设计划草案》,发展工矿、商务、交通、金融等事业,明确将市区划分为商业、工业、住宅、文化、行政等14个功能区,兼备战时需要,建设有机疏散式的工业型田园城市,以实现孙中山实业计划中的理想社会。邱致中分析了梧州作为广西最大通商口岸的城市性质,在《大梧州地方自治实验市建设计划草案》中提出遵照建国大纲及中央现行法令施行地方自治,将梧州作为广西乃至中国培植“民主政治”的试验基地[2]李百浩,李季.孙中山实业计划思想与广西近代城市建设实践——以柳州、梧州为中心[J].城市规划学刊,2009(5).。这一时期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和理论被大量引入国内,诞生了一批带有“大”字的城市规划,在全国还有“大上海都市计划草案”“大武汉市建设计划草案”等。民国三十五年至三十六年(1946—1947),南宁市政工程处、柳州市政工程处先后编制了《南宁市建设规划》《柳州市区初步计划》。
新中国成立后,广西城市规划工作逐步得到重视,并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是这一时期广西城市规划工作与全国一样,发展比较缓慢。
1952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要求全国各大、中城市成立建设委员会,并明确建设委员会的基本任务是:“领导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监督检查城市内一切建设工作。”还提出了《编制城市规划设计程序(初稿)》和城市规划审查工作等法规。1953年1月,广西省人民政府建筑工程局成立。是年12月,广西省人民委员会颁布《广西省关于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实施办法》,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广西第一个城市建设用地管理的法规性文件。
从1953年起,为配合工业建设,广西各大中小城市普遍开展规划建设,进行深浅粗细不同的规划。由于当时中国缺乏城市规划经验,苏联城市规划思想全盘进入中国城市规划领域,南宁、桂林等城市曾于1958年12月邀请苏联城市规划专家参与总体规划论证。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城市规划是当时城市规划的主流,定额指标和居住小区的规划方法一直到今天还在使用。
“一五”计划期间(1953—1957),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先后编成和修订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广西各主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法规已初步制定。1954年9月,广西组团到城市规划较好的武汉、太原、大同、洛阳、郑州等城市参观学习。
1956年5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新工业区和新工业城市规划和建设工作几个问题的决定》,对加强广西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同一时期,广西各主要城市都制定了相应的规划管理规定,使城市规划得以顺利实施。柳州市在总体规划指导下,由消费城市逐步向现代化工业城市发展。
1958—1960年,受“大跃进”思想影响,广西城市规划工作出现了一些盲目求快,缺乏科学依据的“快速规划法”。但是,在大规模的规划实践和探讨城乡结合的规划方面,还是做出了不少有意义的尝试。比如1958年南宁市人民政府本着城市建设“为工业、为生产、为劳动人民服务”的方针,进行了总体规划修改,并邀请苏联专家萨里舍友参加总体规划审查会,他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诸如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办法,发展近郊和建设卫星镇等,对指导以后的城市总体规划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南宁市还按照“统一完整、集中紧凑、多快好省”的原则,进行了江南、北湖、西郊工业区规划,把3个工业区有机联系起来;桂林市完成瓦窑、黑山、观音阁3个工业区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方案;梧州市完成莲花山、钱鉴、塘源、大塘和富民等几个工业区的规划。柳州的城市规划更是受到全国的关注。
“二五”计划期间(1958—1962),柳州成为工业交通建设的重点城市。“1958年初国家计委会同冶金、电力、机械、建材、轻工业等部门到柳州进行‘联合选厂,选址定点’的规划工作,为开辟柳北及河西工业区奠定了基础。由于当时‘重生产、轻环境’,以发展工业为中心,对工业污染的严重性缺乏认识,更缺乏经验,同时无长远观点,不恰当地把100万吨钢铁联合企业、大型火力发电厂、大型化肥厂等有污染的工业企业安排在处于城市中心区上风向的柳北工业区内。”[1]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主编.五十年回眸:新中国的城市规划[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59-260.除了大型工厂,是年柳州还新建中、小型工厂18家,民办工厂400余家。柳州市确定建设柳北、河西两个工业区,提出了以原有市区为依托,建立新工业区的布局规划,当时《人民日报》曾以《一个新工业城市诞生之前》为题,介绍柳州工业区的规划经验。1960年柳州规划方案将城市性质由1957年确定的“西南的铁路交通枢纽和新兴的工业城市”调整为“以钢铁、机械工业为主的重工业和交通枢纽城市”。“尽管是年在国家建筑工程部城市规划局柳州工作组的指导协助下,又制定完成了比较好的总体规划、近期规划,但未能改变柳北工业区对城市造成的污染。”[1]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主编.五十年回眸:新中国的城市规划[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59-260.
1960年4月,全国城市规划座谈会在桂林召开,会议提出要在10—15年把主要城市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城市。广西开始总结城市规划经验教训,加强调查研究,修改了不切实际的规划方案。同年11月,第九次全国计划会议提出,在三年内不搞城市规划,“规划无用论”的思想有所抬头,广西城市规划工作转入低潮。由于“三年内不搞城市规划”否定了城市规划的必要性,导致后来城市建设的盲目发展,乱占滥建,破坏原有的合理布局,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
1963年后,广西各主要城市先后编制城市总体规划,以旧城为中心,充分利用原有设施,较合理考虑城市的发展,因地制宜,妥善安排工业、仓库、交通运输、住宅、公共建筑、市政公用工程等项建设,使这些城市的功能分区比较明确,对城市的生产发展和生活服务起到积极作用,促进了城市建设事业的发展。
1964年开始“三线建设”,广西实行“山、散、洞”的建设方针,厂区布置过于分散,生产、生活设施难以配套,浪费了建设资金。
“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1976),广西许多规划机构被撤销,人员被遣散,规划档案资料被销毁、散失,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成就遭到全盘否定,总体规划停止执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处于无政府状态。由于特殊的工业地位,这一时期柳州规划管理机构未撤,人员未散。1974年柳州市编制规划时,全市已拥有工矿企业288家,除钢铁、机械外,电子、化工、建材、轻纺等工业也得到相应发展;铁路除湘桂、黔桂两条干线,枝柳铁路亦将通车。因此,将城市性质修改为“柳州市是一个新兴的社会主义工业城市,又是连接西南、中南、华东各省的铁路交通枢纽”。
至1978年,广西直辖市有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梧州市4市。
1978—1989年是中国城市规划恢复时期。在城市规划领域,外来的规划理论、思想、方法以及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蜂拥而至,对中国城市规划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一时期广西城市规划工作复苏,并进入迅速发展阶段。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广西迎来了不少重大的发展机遇,一些城市的战略地位得以提升,城市发展规划亦随之作出相应调整。
1978年改革开放后至2015年,广西共开展实施三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一)第一轮城市总体规划
1978年第三次全国城市工作会议后,广西城市规划和建设工作重新开展。1978年底,自治区成立广西城市建设局,下设城市规划处,作为自治区城市规划业务的主管机构。各地、市也相继恢复或成立了城市建设局或建设委员会。1979年12月,成立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该院先后参加广西各大中城市和绝大部分县镇总体规划的编制。
1980年,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制定“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发展基本方针。同年,广西召开自治区城市规划工作会议,贯彻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精神,广西各大中城市和县镇陆续开展总体规划的编制或修订工作。
1982年,南宁市的总体规划首先获得国务院批准实施,城市定性为自治区政治文化中心、国家边陲重镇、以发展轻工业为主的城市,市区人口到2000年控制在60万人左右。是年,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城市性质确定为“工业城市,也是广西铁路交通的枢纽”。1983年,梧州市、北海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先后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1984年1月,国务院颁布《城市规划条例》,这是中国第一部正式的规划法规,把城市规划推上了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广西各城市结合地方实际先后拟定了实施细则和暂行规定。是年,北海市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1985年,根据北海市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是中国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的特殊地位,自治区联合工作组、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及清华大学建筑系师生编制《北海市1985年至2000年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是年5月,经广西城乡建设委员会批准,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率先实行技术经济承包责任制和企业化经营管理。
1985年10月,《桂林市城市总体规划(1985—2000)》获国务院批准实施。这是桂林市第一次经国家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为桂林市的城市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是年末,广西城市大体上完成了至2000年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广西在进行这些城市的总体规划过程中,注意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以旧城为中心的规划建设格局,因地制宜地进行功能分区,布局比较合理,使原有的设施得以充分利用,避免城市发展中的盲目建设和乱占耕地建房等现象,城市建设取得投资少、见效快的效果。
1988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管理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土地所有权归国家所有,土地的开发利用要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各项建设用地要尽量不占或者少占耕地,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利用好地。全面刹住了城乡乱占乱建的歪风。是年广西分别对南宁、柳州、梧州3个地级市的总体规划进行全面的调整和完善工作。
1989年,全国主要城市第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基本编制完成,标志着中国城市规划体系的建立。是年,南宁市和桂林市调整后的总体规划经国务院批准实施,柳州、梧州两市调整后的总体规划也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北海市的总体规划调整编制工作已基本完成。
广西各大、中城市的规划管理工作由市人民政府领导,市长负责,规划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坚持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妥善解决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的问题。如1986年桂林文华饭店建设,违反城市总体规划,破坏环境景观;1987年自治区物资储运公司等7家单位在南宁民族大道与古城路交叉口东南隅违章建房;1988年柳州市大桥园艺场370余户违章建筑等问题的处理,都是由政府部门出面帮助解决,使规划管理部门的地位和权威在社会上逐步得到提高,成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中心。广西建设规划部门加强城市建设项目选址、用地管理、工程设计方案审查、查处违章建筑和违法用地5个关口的管理,使广西建设规划管理工作形成系列化管理模式,提高了管理水平。
这一时期,随着城市的发展,相关专业技术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逐步推广应用。如基于计算机的规划基础资料调查数据处理,遥感技术的应用,利用灰色系统、线性时间系列、逻辑斯蒂曲线等多种数学模型的预测手段,动态、弹性规划发展概念等。广西建设委员会还初步建立全自治区城镇体系决策支持系统(城镇体系信息库),一套新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办法正在逐步形成。
(二)第二轮城市总体规划
20世纪90年代,广西实施第二轮城市总体规划编修工作。至2000年底,南宁市的二轮城市总体规划获国务院批准实施,桂林市的二轮城市总体规划上报国务院审批(2003年7月获国务院批复同意修订)。第二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编修,使城市建设逐步趋向科学、合理,形成以沿海、沿江、沿边为主线,以大中城市为依托的多层次的城镇体系。期间桂林漓江、南宁青秀山风景名胜区完成了详细规划的编制。
1990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颁布,广西为贯彻该法出台了相关规章。同年12月30日,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布《广西壮族自治区城市规划实施“一书两证”制度的基本程序》,把城市规划管理推进到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1990年,城市管理力量也有加强,全自治区已有83个市、县建立了城市管理队伍,人数达1600多人。
1992年6月,国务院决定南宁市享受沿海开放城市政策,南宁市随即对1989年调整后的总体规划进行修改。
1993年,广西各城市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实施,加强了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完善工作。比如1993年3月柳州市人民政府委托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和柳州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1987年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的基础上,编制了《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3—2015)》;1993年12月,南宁市规划管理局委托自治区和南宁市规划设计部门,对南宁市总体规划进行全面修改。
1996年4月,《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3—2015)》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实施。此次规划综合考虑柳州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以及柳州独特的山水景观对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影响,把城市性质确定为:柳州是以工业为主、综合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又是山水景观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城市规模:2000年全市人口规模控制为220万人,全市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为132平方千米左右。2015年全市人口规模控制为300万人,全市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为243平方千米左右。
1997年5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将修编完成的《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方案正式上报国务院,1999年2月获国务院批复。批复后的南宁市城市性质确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自治区政治、经济、金融、文化信息中心,中国西南出海通道的枢纽,具有民族特色、亚热带风光的现代化园林城市。规划年限为1995—2010年,至2000年南宁市居住人口110万,城市建成区建设用地为114平方千米;至2010年居住人口150万人,城市建成区建设用地155平方千米。远景设想为50年。规划以“建设大通道,服务大西南”为目标,高起点、高标准,面向未来,面向国际。总体规划的范围为4158平方千米。
(三)第三轮城市总体规划
进入21世纪,广西以西部大开发、建设北部湾经济区及加快城镇化进程等有关政策实施为契机,开始进行第三轮城市总体规划编修工作。由于这一时期广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外部条件不断发生变化,各市城市总体规划均进行了多次编修调整。广西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由自治区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原自治区建设厅)牵头,负责全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各类开发区规划的审查报批,建设工程规划的监督、管理等工作。
这一时期,随着城市总体规划的编修调整,各具特色、各种类型的城市新建筑不断出现。自治区人民会堂、广西大学图书馆、南宁地王国际商会中心、自治区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南宁国际大酒店、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柳州文化艺术中心、柳州广播电视中心、桂林国际会展中心、玉林云天民俗文化城等城市代表性建筑先后落成。
2002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确定柳州为中国“21世纪城市规划、管理和发展”的试点城市。此项目是2002年中国政府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设立的重大援助项目,也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华20多年来首次就城市发展问题设立的大型软科学项目。项目总投资1200万美元,延续到2005年。全国有柳州、济南、贵阳、太原、眉山和三门峡6个城市被列为该项目的试点城市。2001—2005年,柳州卷烟厂、柳州市跃进化工厂、柳州花红药业厂、柳州木材厂等一批重污染企业迁出柳州市区,异地重建、扩建,使城市工业污染得以减轻。
2002年,在自治区进行行政区域调整后,梧州、桂林、南宁、柳州、百色、河池等地随之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调整。2003年7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修订后的《桂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0)》。规划将桂林城市性质确定为国际性风景旅游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桂北地区与湘桂黔交界地区的中心城市。柳州市2005年7月编成《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报自治区人民政府转国务院审批。该规划将柳州城市性质确定为山水风貌独特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广西中心城市、西南地区交通枢纽及重要工业城市。至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160万人,建设用地168平方千米。
2005年,广西发布《广西壮族自治区城市规划编制单位征选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试行)。各地级市人民政府也相应制定城市规划管理暂行办法和城市建设管理条例等规章,广西城市规划的政策法规不断完善。是年8月,南宁市基本完成《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的研究和编修工作。规划的市域覆盖南宁市行政管辖范围2.21万平方千米;中心城区764平方千米,其中城区建设用地约300平方千米;市区范围6559平方千米。城市定性为“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与信息中心的首府所在地,国家西南地区交通枢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区域性国际城市,面向中国—东盟合作区域物流基地、商务基地和加工制造业基地;泛珠三角经济圈西部区域中心城市,珠三角经济向西扩散的枢纽、新兴产业基地、信息中心和金融中心;承担国家西南出海大通道的交通枢纽和承担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域现代服务中心与科技创新的基地。
2005年,贺州、贵港、玉林3市城市总体规划获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实施,钦州、防城港、百色、河池、来宾、崇左6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与此同时,桂林、柳州2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完成;玉林水月岩等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已获批准实施;梧州、旺高、六景、北海、钦州、玉林6个新设置的自治区工业园区已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2006年,广西编制完成《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一五”城镇化发展规划》,重点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镇群规划》编制工作,着手高标准编制边境城市规划工作。是年,《来宾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5)》编修工作获准启动。
2007年,国家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及加强城镇规划工作的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城镇规划的法律法规依据。广西城镇规划转变指导思想,更加关注完善公共设施、关心民生项目建设,注重近期及远期建设规划的有机结合,加强住房建设规划。广西城镇体系规划和新一轮城镇规划编制工作取得快速发展。
2008年1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通过国家批准实施,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战略地位上升,自治区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出台关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建设部门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指导意见,重点推进北部湾经济区各市城市总体规划工作。是年底,《钦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5)》获原则通过,钦州市城市性质确定为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北部湾沿海生产性服务中心、港口工业城市。是年,崇左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审查工作完成并获得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2009年,《防城港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5)》《北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5)》先后获得自治区批复实施。
201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颁布实施,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是年11月,经过多次修改完善的《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由国务院办公厅批复实施。2011年10月,《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获国务院正式批复。2014年10月,《桂林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20)》获批准。2015年,《梧州市总体规划(2013—2030)》对外公示,《贺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编修工作启动。
至2015年,广西14个地级市基本完成了2020—2030年的城市总体规划。
K291/297
B
1003-434X(2017)01-0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