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傣族民间舞“三道弯”体态

2017-01-28 12:44扎西才藏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团815000
大众文艺 2017年1期
关键词:民间舞体态舞姿

扎西才藏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团 815000)

浅谈傣族民间舞“三道弯”体态

扎西才藏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团 815000)

傣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傣族民间舞的“三道弯”体态是傣族舞蹈富有雕塑美的典型的基本特征,在傣族舞蹈动作中“三道弯”特指头部和胸部,腰和手臂,胯部和腿部以及手向逆反方向呈“S”状的形态,这种以身躯呈“S”形的三道弯体态是傣族民间舞最基本也是具有特色的体态。傣族民间舞的三道弯体态主要是从立起的脚掌至弯曲的膝部,从膝部到胯部,从胯部到倾斜的上身。手臂的动作也是三道弯:指尖至手腕,手腕至肘,肘部至臂。腿部的动作还是呈三道弯:立起的脚掌至脚跟,脚跟至弯曲的膝,膝至胯。三道弯的体态再加上“一顺边”美的特点,两者融合后形成体态,才是傣族特有的舞蹈造型。

傣族;民间舞;三道弯

一、傣族的分布与形成

傣族位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四季如春,山川秀丽,资源丰富,森林茂密,适宜于各种动植物的生长,被称为“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河谷地区土地肥沃,灌溉便利,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宜于农作物种植和经济作物栽培。傣族是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长期以来,西双版纳享有“滇南谷仓”的美称。该地区的傣族村寨多依河傍水,椰树高耸,人们都住在干栏式竹楼上,翠竹掩映,溪流环绕,优美宁静,别有一番南国田园的景象。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哺育出傣族人民性情温和,善良,民间舞蹈中浸润着亚热带特有的风情。

二、形成“三道弯”体态的各种文化因素

关于古越人的遗风,众多学者考察后得出,“傣”的字源来自古越的“越”字,傣族是古代百越族系中的一支滇越的后裔。还有百越民族史的专家们概括为:“蛇、鸟图腾;断发文身、习水便舟、巢居、种植水稻、语言不通、喜食异物、善铸宝剑等。”这些特征与“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实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诸多古越人的遗风在今日傣族人民的生活与审美中依然保存着。傣族人认为“水”是圣洁的,他们喜欢水,爱洁净,由于炎热的天气,辛勤的水田劳作,使人们对水有了更加深切的情感。傣族有许多关于水的节日活动,在年节时,人们要赛龙舟、比划船、还有我们都知道的傣族最具代表的节日“波水节”,都是古越人“习水便舟”习俗的延续。关于蛇鸟的图腾,让我不由的会想到傣族民间舞蹈的基本体态“三道弯”的造型。像水波一样柔软的臂部动作,以及孔雀舞优美的各种形象,虽然这些和信仰小乘佛教有关;但其根本原因则还是在于两千年前先民的鸟、蛇图腾的崇拜和逐渐深化的民族审美。

从古越人的蛇、鸟图腾到今天傣族的孔雀与大象的崇拜,是多少年来民族生活和心理发展的结果,由于该地区是热带原始森林,繁殖着孔雀和大象等多种珍禽异兽和生长着许多奇珍植物,正因为是这样傣族人民才能够更仔细的观察这些动植物,其中大象和孔雀是傣族象征吉祥幸福的动物。因此,模仿吉祥动物的形态、神态、动作是构成傣族民间舞的主要成分之一。

“水”被人们陈为生命之源,和火的使用一样,给人类带来了文明,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生活在西双版纳的傣族滨水而居,爱水对水有着更为特殊的情感。只要一提起傣族人们自然而然的就会联想到水及与水有关的事物,著名傣族学专家黄惠教授说:“用水来形容傣族,是再恰当不过的了”。也有史书将傣族描绘为“一日十浴”也许一点儿也不夸张。水,被傣语称为“喃木”;傣语称风为“垄”,称气也为“垄”,认为风和气吹在人身上是凉的,是看不见的水,风和气在空气中慢慢变化,从看不见摸不着变为看得见摸得着,变成雾和雨,最终变成了水,成为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东西。“泼水节”是辞旧迎新的年节,时间大约在清明后十日,具说在泼水节的这几天人们都盛装打扮,人人都手拿着可以装水的容器,然后再大街小巷见人就往身上泼水,泼的水越多越吉祥。还有70年代之后,东方歌舞团演员刀美兰,表演的傣族舞蹈《水》,表现了傣家姑娘在水中随波逐浪的形态,以优美抒情的舞姿表现了一个充满诗情的意境。因此傣族又被称为“水的民族”也是“水”造就了傣族民间舞柔美、纤细的三道弯体态的风格。

三、傣族民间舞“三道弯”与敦煌舞“三道弯”的区别

“三道弯”是我国民间舞中常见的一种舞蹈体态。由于各民间舞中“三道弯”的动态来源及其部位的高低,律动与风格上均有较大差异,因此,同样是“三道弯”,在不同的民间舞中却有不同的舞蹈形态和动态特征。“三道弯”的体态并不只限于傣族舞蹈中,在敦煌舞姿中也可以见到,而且他们多曲线的雕塑般的舞姿在印度舞中也可以见到。

“三道弯”可以说是佛缘的典型姿态。我们都知道佛教起源于印度。印度舞蹈也多以扭腰、出胯、掖腿、十字交叉、吸腿、双臂曲张等象征性的形体动作强调它的审美性。

敦煌舞讲究眼神和呼吸的配合,印度舞也注重眼神的训练,但敦煌舞的眼神不像印度舞蹈有那么丰富多变的眼神内涵,敦煌舞的眼神只有“端庄高雅、温婉妩媚的抒情眼神”和“有力,活泼跳跃的眼神”。再加上形体构成的多曲线的独特风格。不同的呼吸方法构成不同的舞蹈风格。敦煌舞的形体姿态明显带有很浓的宗教色彩,如高金荣教授介绍的:身躯呈“S”形三道弯乃至多道弯体态,是敦煌舞最明显的外部特征,它主要由推移肋、胯、膝而形成,如果没有肋、胯部位的移动能力,就不可能完成标准的舞姿。形体“S”形曲线与印度舞姿完全相同,然而,敦煌舞靠呼吸挺拔身躯和“单膝略弯靠拢在主力腿膝前”的姿态构成敦煌舞的典型姿态却与印度舞蹈大不相同,印度舞注重双腿外开,常常在二位蹲的姿态上做扭胯的舞蹈动作。敦煌舞这种形体完全与它所处的历史环境、人文环境密切相关。是印度舞、西域舞与中原舞三者合一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舞种。

傣族舞蹈也接受了印度佛教的影响,但舞姿形态与敦煌舞大不相同,同样接受了佛教文化,但傣族信奉小乘佛教,而敦煌地区则信奉大乘佛教,信仰不同,舞蹈也不一样。傣族聚居区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与泰国为近邻,因此,舞蹈带有南亚风格。贾作光老师讲:“傣族舞属于内向性强,柔健相合,韧劲突出的舞蹈。”他还说傣族舞的“三道弯”体态与敦煌舞的“三道弯”体态的不同在于呼吸及节奏方面。傣族舞蹈的呼吸动作来自民族生态的地理环境。傣族舞蹈脚下动作除与稻作有关外,也更多地来自模仿吉祥动物,这是其“三道弯”体态形成的重要之处。

通过以上比较来看,同样是“三道弯”体态,但是不同的信仰,自然生态、生活习俗、审美意识、服饰等都会形成多种舞姿或不同的风格造型。

傣族民间舞“三道弯”体态的形成源于其先民百越人遗风的传承。我认为傣族民间舞“三道弯”体态的形成于印度佛教的传播、服饰习惯、民族性格等都有一定的联系。这是一个需要祖祖辈辈发明创造出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过程。这种三道弯体态特征的形成与傣族人民所生存的各种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和各族民族文化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结果。

[1]张志萍《傣族舞蹈教程》,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

[2]高金荣《敦煌舞教程》,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民间舞体态舞姿
SET悬吊训练对中青年女性圆肩体态的疗效观察
地域特色舞蹈在高校课程中推广的思考
浩然听笔走龙蛇,气格疏朗体态健——浅论“海上四大家”蒲华的书法
民族民间舞的艺术特点与情感表现探究
论民间舞课堂教学的继承与发展——以“东北秧歌典型人物精品课”为例
看看,春的舞姿
普通高校民族民间舞教学改革探讨
石头也会舞
风中的舞姿
领略游戏中的平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