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圣安 (江西省上饶市粮食局 340000 )
家乡的清明粿
李圣安 (江西省上饶市粮食局 340000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从记事时起,每年清明前后,雨是一定要下的,或大雨瓢泼,或细雨朦朦,“雨纷纷”一点都不虚假;路人熙熙攘攘,背着锄铲,挎着菜篮,都是上坟扫墓的,寄托对祖先和已故亲人的哀思,但很少见到那么伤心的,“欲断魂”的更是难得。
从小到大,对清明节根深蒂固的记忆还不只是扫墓、而是吃清明粿。
母亲在世的时候,吃的清明粿都出自母亲之手。遗憾的是做清明棵这个传统活计一直没有得到母亲的真传。母亲不在了,虽然年年清明节都吃了清明粿,或街上买的,或朋友送的,但那都是些城里的清明粿,味道不正宗,也不地道。要么就是馅不够味,要么就是皮不可口,也有的既馅不够味,又皮不可口。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回老家扫墓,拜蔼祖辈先人。本家族亲早就准备了一桌好饭,由厨艺好的主妇掌勺,家乡的味道那么浓厚,那么熟悉,那么顺口。摆开八仙桌,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大家边吃边聊天,边吃边叙旧,边吃边商量村里的发展大计。
酒足饭饱之后,一只小小的红色塑料袋提到了手中,里面大半袋装的都是清明粿。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下午回到城里的家,才刚驻足,就吩咐爱人蒸清明粿吃。一会儿,锅里就冒着缕缕热气,清明粿所特有的香味就浓浓的漂了出来。
热气腾腾的清明粿上了桌,瞧瞧,它“肤色”青青的、绿绿的,符合当代倡导的健康生活的主旋律;形状大多是圆锥形的,像秤砣,也有饺子形的,像月牙,象征着清明粿既脚踏实地,又志存高远。吃了清明粿,身体就会更壮实,理想就会更远大,就能更好地投身劳动,就可以创造更多的财富。
趁热吃上清明粿,清明粿就得趁热吃。粿皮既糯而不腻,糍而不泥,又筋而不硬,嚼劲十足;粿馅全是萝卜丝的,嚼起来满嘴有点油,有点烫,有点辣,有点粘,想细细品味,又耐不住烫嘴,一古脑儿就吞进了肚子,虽然如此,那种辣得舌尖发麻、微微出汗的感觉,那种烫得齿牙咧嘴、喘着大气的感觉,那种急得欲吞又止、欲罢不能的感觉仍然是真真切切的,真是那个爽啊!就是这个味道!地地道道家乡清明粿的味道!
说起做清明粿,配料十分讲究,工艺非常考究。粿皮是籼米、糯米按适当比例搭配,用清水浸泡过夜,再磨成米浆,待沉淀干水后,煮熟一部分作为“粉娘”,再与大部分的生粉和煮熟了的野水菊花放在一起搅拌,手工搓了又搓,揉了又揉,一直搓揉得富有弹性、韧性十足,再把准备好的粿馅包进去,包成一个个各具形状的清明粿,再放进蒸笼里大火蒸熟。冷却后可以放置多日,日后可以随热随吃。这让我想起那时一家人做清明粿的场景,前期工作几乎都是母亲一个人操刀,只是推磨累了,便喊我们兄弟姐妹搭搭手;揉搓累了,就叫父亲轮上一阵。一切准备就绪了,一家人就一起上阵,围着大圆形的簸箕包清明粿。我边向母亲请教边实践,边观摩大家手动边操作,居然也大功告成,包成一个个清明粿。等到“战斗”结束后,形态各异,大小不同的清明粿众生相便呈现在面前,特别是那些歪瓜劣枣的,叫人忍俊不禁。因为清明粿馅除了萝卜的,还有青菜的、豆沙的,也有没馅的,那是清明饼。为了吃的时候能分辨清楚,以便各取所需,在粿的外表不同部位都捏了小小的“鸡冠”作为记号,真是有趣得很!尤其是吃清明粿的时候更是好笑,有时用筷子夹住一个清明粿猛咬一口,都咬不到馅,皮子太厚了。吃到这种清明粿的,总会惊叫一声:“这是谁包的呀?”这时,我会暗自发笑,因为这些“不入流”的清明粿大概都是我的“杰作”。
为了探求清明粿的来历,我上网查了有关资料。传说有一年的清明节,太平天国李秀成的得力大将陈太平被清军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农民上前帮忙,将陈太平化妆成农民模样,与自己一起耕种,事后并将陈太平藏在庄稼地里。清军没抓到陈太平,并未善罢甘休,在村里添兵设岗,每个出村人都要接受检查,防止他们给陈太平带吃的东西。回家的路上,那位农民正思索带什么东西给陈太平吃时,一脚踩在一丛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来时,只见手上、膝盖上都染上了绿莹莹的颜色。他顿时计上心头,连忙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里,做成一只只米团子,然后把青溜溜的团子放在青草里,混过村口的哨兵。陈太平吃了青团,觉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天黑后,陈太平绕过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营。后来,李秀成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吃青团的习俗从自就流传开来。经过慢慢衍变,青团就成了现在的清明粿。
我问村里的长辈们,听过这个故事吗?他们摇摇头并哈哈大笑:那有那么多故事,逢年过节嘛,总要弄点好吃的来犒劳一下自己。一年四季辛勤劳作,不就是为了这张嘴吗!我想,也是的,劳动成就美,也成就美味。功到自然成,吃也一个样。要想吃到好吃的,功夫就要用到家。
2017年4月清明于上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