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莉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23001)
现代性建构: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未来
冯 莉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23001)
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遭遇传承难题,一方面是天然基础的失去和乡村文化市场的萎缩,另一方面是非遗项目名录保护政策抽离了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空场景。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遗产、记忆和认同的内在属性,为其现代性转型提供了前提基础和可能。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应尊重民众的自我选择,重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场景;借助网络平台进行文化重构,生成人与社会的互动情景;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体系;发挥高校的教育功能。
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性;保护和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关系到民族文脉的传承。在现代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传统中国的乡土性逐渐消失,1人们的生活领域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产生了信任危机,也导致了认同困境。“转型中的中国社会迫切需要重新构筑人们的时空感知框架,更新生活经验,从而为社会关系重组后的生活实践领域建构一种新的身份归属和认同机制。”2源自基层社会的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恰能担此重任。非物质文化在动态发展和传播的过程中,更贴近人们的生活,展现人们的生活感受,因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创成能够激发人们内在的身份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在大众文化的冲击下,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遇传承难题,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亟需构建其现代性价值。
任何文化都产生于特定的空间,并随着文化空间的变化而变化。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于中国传统社会,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历经一代代积淀,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精神文化,承载着人们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从宏观的时代变迁,到具体生存文化环境的变化,再到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也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首先,时代变迁吞噬着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天然基础。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工业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存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人类社会由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农耕时代的生产方式、娱乐方式受到巨大的冲击,人们更喜欢电影、电视,广场舞等娱乐方式,民间曲艺、民间祭祀活动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明清时期,淮安十番锣鼓是用于官方接待、宗教庆典和民间娱乐等大型活动的主要表演艺术,如因虽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用于演奏的乐器只是陈列在戏曲博物馆供人们参观。许多通过耳濡目染就可以自然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经历着因自然传承的社会环境而失传的困境。在一个市场化、商业化的消费型社会中,如果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实现现代转型,则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拥有地就会失去自我延续、自我传承、自我发展的条件和能力。
其次,传统文化形式所依托的文化环境变迁导致乡村文化市场的萎缩。乡土中国是以宗族、村庄、为基本单位的社会结构,承担着喜庆、祭祀等宗教民俗活动。每逢春节、中秋以及庙会、赛龙船等节日,河下古镇的十番锣鼓各个“堂子”会招集的演奏演艺人结队走街串巷,赴会献艺,这些艺人们分散在农村亦农亦艺,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城市就像抽水机抽走了农村的年轻人。体验了方便快捷的现代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的青年人,厌弃了农耕生活和农村的生产方式,更渴望进城务工,享受都市文化生活,面对曾经是普通民众日常生活一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选择直接抛弃。传统农村文化市场逐渐被城市化、城镇化的现代生活文化所吞噬。再加上传统技艺并不能给年轻人带来直观经济利益,自然没有人愿意花费时间、精力和财力学习和传承。文化环境的变化导致农村演艺市场的萎缩,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难以传承和发展。
再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保护政策抽离的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空场景。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于特定的文化空间内,传承一定区域地方族群文化意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保护本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一个国家或民族精神的原动力。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年,中国政府启动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和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全国各地开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普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区)级等四级的名录体系。笔者在调研中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目录的划分保护法并没起到有效的保护效果,淮安区依托河下古镇,将这个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牵至这条古街上,脱离非物质文化遗产孕育和传播的具体地方,导致非遗保护成为政绩工程或捞钱手段,这样的做法既不能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很难唤起人们的价值认同和身份认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活态的历史沉淀系统。这种特殊的历史沉淀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记忆机制,更深层次地呈现为对社会集体价值认同的生产与再生产机制。基于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遗产、记忆和认同的内在属性,这就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维系一定区域范围内群体情感的纽带,承载着一定地方群体的文化认同。具体说来:
第一,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遗产价值属性而导向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获得全世界的广泛认可和关注,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其传承流播过程中活态地汲取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养分,并且,伴随着其传承谱系的延续而不断发展。”3如淮剧就是从最初的“门叹词”,发展到“三人六对面”,再与香火戏剧合流,最后成为一个独立的剧种,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汲取当地民间的器乐曲、民歌小调、徽戏和京剧等唱腔、表演和剧目基础上,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发展而来,深得江淮地区老百姓的喜爱。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积淀过程,而具有“遗产”的属性。现代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贴上“传统”的标签,一提到“传统”,很多人就认为:传统和现代是完全对立的关系;其实两者更是传承关系,现代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延续,而传统是现代的起点和源头。我们只有沿着传统的发展脉搏,才能把握的文化未来发展方向。随着时代变迁、文化生态环境的变化,随着乡土性不断褪去,很多的曾经在基层群众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消亡或失传的困境。只有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和把握未来文化的发展方向,才能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遗产价值属性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态传承的价值,也决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记忆价值属性而可以重构人们的精神家园。德国学者扬•阿思曼提出“延伸的场景”的概念,他认为“超过空间和/或时间的远距离效应也可以发挥作用,人们可以跨越距离对其进行追溯。”4也正是因为“延伸的场景”给“易逝的世界”赋予一种相对稳定的、可流传的、可再次接收的简明形态和意义的表达。传统中国,人们的生活半径相对固定,在相对封闭的地域范围内,人们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神话传说、戏曲、绘画、传统手工艺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对特定生活世界的文本叙事,记录了人们对“现时”世界的感知。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忆属性不仅让我们了解我们来自哪里,更让我们知道我们将去往何处。尽管人们的生活半径的不断扩大,生活于此人们带着这些文本记忆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还带走了深厚的故乡情结。然而,随着大规模的城镇化运动,大批农民工进城务工,城市消费文化覆盖传统娱乐文化,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遭遇空前的破坏,人们对故乡的记忆越来越淡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念那“淡淡的乡愁”。重视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将会重构人们的精神家园,留住“乡愁”。
第三,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认同价值属性而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和传播的过程中,代表着某一群体的认同和特质,凝聚着群体的情感和记忆。在全世界重视保护文化多样性的背景下,“有形文化的特点一般具有单一性、排他性以及在另一时空的不可再生性,而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共享性,多样性的特点,因而也就具有传播,享用的广泛性。”5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价值属性包括两个层面: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主体的自我认同;二是他人在享受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对其文化价值的认同。自我认同可以穿越时空并使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获得情感共鸣,达到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认同,小到地域文化认同;而他人认同则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传承。当然,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遭遇尴尬境遇,曾经深得人们喜爱的民间信仰和习俗、戏曲艺术、手工技艺等非遗项目被贴上了“落后”“过时”的标签遭受冷遇。近年来,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带给人们抑郁、焦虑和迷失,越来越多的人们渴望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越来越多的人追问:儿时记忆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去哪里?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认同属性可以促进了族群整体的凝聚力,增强了族群身份的文化认同感,进而增强文化自信。
综上,在现代化进程中,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属性决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好方式就是传承。根据我们的主流文化价值观来反思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许多东西已经开始显得有些“萎缩和陈腐”了。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社会的现代化并不是要破除传统、摒弃民俗,而是对传统文化的扬弃”。
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显著的特征是“活态”传承,最大的优势是积极汲取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优秀的文化成分,创造性成为那个时代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生活场景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要积极吸收当下的文化元素,创造出满足当代人需要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出路就是扬弃落后的文化因素,构建其现代性,则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第一,避免对传统的过度商业性开发,尊重民众的自我选择。将旅游文化产业植入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各地最普遍的做法。地方政府采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做法,开发旅游资源,在旅游过程中向游客展示美食节、传统民俗节、传统手工艺品和手工艺术的流程等,实现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重构。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价值本身没有错,传统艺人通过演出或技艺获得生活来源,并且获得不错的收入,也因拥有“手艺”受到民众的尊重,因而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愿意学艺。但是,很多地方政府过渡强调把文化作为资本的理念,把一些民俗活动变成了官方活动,导致非遗保护成为政绩工程或捞钱手段,脱离社区和民众,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破坏。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是传统社会民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具有明显的生活性特征,是社区群体认同的对象,通过耳闻目染自然而然的得以传承。所以,对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中将,“重点放在民众身上而不是‘传统’之上,尊重民众的自我选择”6。
第二,抽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行政等级意识,重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场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源于民间社会,是下层民众创造、解释和不断地再生产出来的各种生活体验。“艺术和精英文化自有其地位,真正通俗的民间文化也有其地位,它起源于基层民众,是自我创造和自发的,直接反映了民众的生活与各种体验。这种本真的通俗民间文化绝不可能企望成为艺术,但是它与众不同的特色却得到了承认和尊重。”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建立国家、省级、市级和县区级四级的遗产项目,主观上是想根据非物之文化遗产的不同级别实施不同的保护措施,客观上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其生存的社会环境与文化土壤。重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场景并不是简单的复原,也不是重构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而是建构具有一定规模的民俗文化活动的空间。
第三,借助网络平台进行文化重构,生成人与社会的互动情景。在大众传媒的冲击下,国家控制的电视、报纸、杂志等传播媒介掌握了社会的话语权,年轻人对传统的民间传说、传统舞蹈、戏曲、杂技和民俗鲜为人知。新媒体时代,借助新的传媒手段和表现形式将民间传说、传统舞蹈、戏曲、杂技和民俗以动画形式制作出来,以公益广告的方式在地铁、商场、车站等公共场所循环播放,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关注。如台湾故宫博物院推出《国宝娃娃历险记》3D动画片,这个故事是根据乾隆时期《职贡图》的13副台湾原住民的图片改编而来。精美的画面,感人的故事既让人们了解了台湾原住民的生活,又复活了传统文学,还推出国宝娃娃徽章,实现人与社会共生的情境。借助网络平台,通过新媒体技术将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建设,通过新信息技术传播手段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了解和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第四,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体系,发挥高校的教育功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要依靠口传心授,师傅带徒弟,而现代教育体系和教育制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同类型,有选择性地引入学校教育体系之中,开发校本课程,让更多地学生了解本区域的历史文化。地方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的优势:其一,地方高校的生源多是本地和周边地区的学生,他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中生长,耳熏目染地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熏陶,对非遗项目有着一定的感情;其二,地方高校在大学生中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流变与艺术价值教育,引导大学生关注和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其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引进校园,采用现代学徒制模式,实现传承人的专业性培养。引导学生运用现代表现手法、现代元素与非遗项目的核心要素相结合,设计开发更能满足现代人个性追求、怀旧情感的作品,满足现代人的精神需求。
注释:
1.参见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6-11.
2.张原.从“乡土性”到“地方感”:文化遗产的现代性承载[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
3.王媛 胡惠林.文化认同: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发展的核心机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0).
4.[德]扬•阿斯曼.文化记忆——早期发达文化的文字、回忆和政治同一性[M].甄飞,译,冯亚琳编.文化记忆理论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9.
5.刘魁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整体性原则[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4(4):1-8。
6.王立阳.“传统”之合法性的构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话语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190.
本课题是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苏北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研究”(2013SJB840003)阶段性成果。
冯莉(1980- )女,汉,江苏沛县人,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