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春美
(南京邮电大学体育部,江苏 南京 210046)
田麦久教授在《运动训练学》一书中将体能定义为:体能就是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由身体形态、身体机能、素质构成,并综合的表现于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各个方面。从田麦久对体能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来,运动员的体能是3个方面的综合体,体能的这3个方面在体能中的作用是相互的,一方面的作用影响另一方面的作用,在竞技体育中运动员体能发挥最大效应使3个构成因素都具有最好的表现,但是如果运动员某一方面具有缺陷,要想使运动员在竞技比赛中具有良好的表现,可以尽量发挥运动员具有优势的因素,用长板弥补短板的劣势。
网球运动在运动训练学中属于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动作结构上属于多元动作结构,网球运动的特点决定了网球运动在比赛中需要具备良好的体能素质,网球运动场地大、球速快,对运动员体能的要求较高,在运动中要求运动的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快,反应速度主要是由神经系统的控制和协调能力决定,动作速度的决定因素由肌肉力量、动作熟练程度、身体平衡能力等因素决定,位移速度由肌肉力量、身体的灵敏性等因素决定。国内外网球体能训练的专家大多数认为,网球体能训练基本上围绕着运动员的发球速度、击球稳定性、力量快速移动能力、移动中的击球速率及身体的平衡能力所需要的身体的专项耐力能力进行训练。网球运动具有运动强度大、跑动剧烈、间歇时间短的特点,在激烈的比赛中运动员的即刻心率甚至高达200b/min,网球运动属于非连续性、强度不断变化的高强度运动,网球运动的供能形式在学术界没有像其他运动一样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描述,一般认为网球运动既需要有氧运动又需要无氧运动,其中以有氧供能为主,在运动中有氧供能与无氧供能的比例为3:1,在连续的多拍相持阶段以及回合间的休息过程中主要是有氧供能参与。通过对捷克斯洛伐克的16名全国排名前50名的网球运动员在室内长达10min的练习赛中的情况得出,网球单打比赛是由中等到高等强度的活动,其能量代谢88%为有氧代谢,12%为无氧代谢。
身体形态是指人体外部与内部的形状特征。田麦久教授在《运动训练学》中对网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的描述为:隔网球对抗性项群的运动员身高体重适当,身体匀称、腰短、骨盆小、臀肌上手、手臂长、跟腱长、足弓高。身体形态对运动员的选材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能够促使教练员通过身体形态对运动员专项的选择进行判断。通过对世界优秀网球运动员的研究发现,男子网球运动员一般在17~18岁转为职业运动员,女子运动员转为职业运动员的年龄段相对提前,一般为14岁左右,男子运动员在进入职业队后一半般经过3~4年的时间达到最佳竞技状态,女子运动员一般经过4~5年的时间达到最佳竞技状态。男子运动员的职业寿命一般为11年左右,女子运动员的职业寿命一般为12年,这与运动员的个体差异有关。通过文献对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进行了描述,但是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身体指数与运动成绩存在多大的相关性是网球运动研究中的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3.2.1 对网球运动员力量素质的研究力量素质是指人体在运动时对抗或克服阻力的能力,力量素质可分为相对力量和绝对力量,相对力量是指人体单位面积所具有的力量;绝对力量是指人体举起最大重量的力量。总体来讲,对抗性项目和投掷类项目要求运动员具有较好的绝对力量,网球运动中要求运动员的相对力量较好,相对力量好的运动员在运动中能够具有较快的移动速度,同时要求运动员具有较好的绝对力量,在比赛中移动到相应的位置之后运动员需要将球回击给对手,击球的力量决定了球速,也直接决定着对手是否能够将球接住。
随着网球运动的发展,运动员的发球和正手击球速度越来越快,这对运动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运动员在力量练习的过程中重点加强爆发力和快速力量的训练,尤其要注重核心力量的训练,在网球比赛中如果运动员的上肢力量不足就会影响比赛中的接发球,下肢力量的缺失导致运动员在比赛场上的移动能力差, 核心力量对于运动的作用是传递上下肢的力量,击球过程中通过核心力量将下肢力量传递到上肢,核心力量的强弱直接决定了力量的传导效果,因此在训练中尤其要加强腰腹部的核心力量的训练。在网球体能训练中,要注意用力的角度、方向、身体姿势等因素与力量的结合,网球运动对运动员小肌肉群的要求较高,在力量训练中要追求训练手段的多样化,保证训练能够满足身体不同小肌肉群的力量要求,尤其像手腕、肩关节和踝关节等的小肌肉群的训练,小肌肉群的强化训练能够提升击球的稳定性和力量,保证出手时球的飞行路线,有效预防运动损伤。
3.2.2 对网球运动速度素质的研究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或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某种运动的能力,速度素质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竞技体育中运动员完成动作的必不可少的一项素质。网球运动中将速度素质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3种。网球运动中面对对手的击球,运动员要提前判断好球的落点,快速移动到相应的位置,准备击球。在比赛中运动员反应速度快能够腾出更多的时间移动到球的落点,保证击球的质量;反之运动员的反应速度慢,移动的时间相对就变短,不能保证击球的质量。在运动中通过信号刺激法训练运动员的反应速度,在训练中教练员做出某种信号,运动员通过对信号的反映判断做出相应的动作,具体做法是随着各信号复杂程度的变化,运动员做出相反的动作,教练员喊立正,运动员做稍息动作;教练员喊稍息,运动员做立正动作;教练员喊向左转,运动员做向右转;教练员喊向右转,运动员做向左转动作。
动作速度是指运动员完成某个动作的时间长短,网球运动中的动作速度主要是指挥拍、击球的动作,动作速度对击球动作产生重要的影响,直接影响击球的效果,动作速度快,击球的力量相对较高,完成的质量相对较好,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击球动作,相对缩短对手的反映时间,提高击球的制胜率。在训练中,动作速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动作的熟练及自动化程度、挥拍、击球的速度。动作速度的训练应在运动员训练的开始阶段,在运动员兴奋性高、情绪饱满的情况下进行,动作速度的训练持续时间不宜过长,持续时间过长运动员的供能形式必然由无氧供能为主转变为有氧供能为主,不利于运动员动作速度的提升,训练的强度应达到甚至接近比赛的强度,这样才能保证训练的效果。
移动速度的训练主要是运动员移动的距离和时间2个方面,在网球运动中运动员主要是在670m2左右的场地进行,在训练中要想提高运动员的移动速度应主要提高运动员移动幅度和移动频率2个因素,通过准确的预判加上快速的移动,使时间上的优势转变为空间上的优势,提高击球效率,打出制胜分。
3.2.3 对网球运动员耐力素质的研究耐力素质是指人体长时间保持特定的运动负荷和运动量度进行运动的能力,耐力素质可以分为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按专项的不同可以分为一般耐力和专项耐力,一般耐力是专项耐力的基础,在训练中一般先进性一般耐力的训练,在此基础上进行专项耐力的训练,网球运动没有固定的时间安排,一场网球比赛少则1h,多则2~3h,在这样长时间的比赛中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耐力素质才能在比赛中将已有的竞技能力表现出来。网球运动的专项耐力素质主要体现在与速度和力量的结合上,专项耐力要求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够将正确的技术动作在比赛中完美的贯彻,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有些队员在比赛中的一般耐力较好,但是专项耐力较差,虽然在比赛的最后阶段仍然有良好的耐力,但是挥拍击球效果不好,这就说明运动员的专项耐力不是很好。在训练中运动员应高度重视专项耐力的训练,训练有球练习和无球练习以及有球和无球相结合的训练,保证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够始终保证动作的合理性和完整性,提升比赛的能力。
体育项目中技术和战术两者是相互联系和作用的,良好的体能训练能够保证在比赛中更好地完成战术能力,良好的战术能力也能够使运动员在比赛中更加省力,节省体力,因此不能单纯的强调训练体能或者练习战术,应将两者合理的结合起来。
训练计划是保证训练进行的基础,在训练中按照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制订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在不同阶段体能的训练要求不尽相同,在基础训练阶段主要以全面的体能训练为主,保证所有的肌肉群都得到训练,比赛阶段主要是以专项的体能训练为主;在恢复期,体能训练的强度和量度适当降低,使运动员从比赛的紧张中及时恢复过来。计划的制订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训练和比赛中根据各方面主观和客观的条件对训练计划进行适当的修整。
评价是对运动员在某个阶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衡量,保证每个阶段的训练都能够尽量按照训练计划的制订进行,在评价的过程中主要是针对运动员的体能、技能、战术以及运动员的心理和身体机能状况进行评价,保证运动员都能在合理的区间内进行训练和比赛,保证训练的效果和比赛的质量。
网球运动在运动训练学中属于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动作结构上属于多元动作结构,网球运动员对身体形态的要求为身高体重适当,身体匀称、腰短、骨盆小、臀肌上手、手臂长、跟腱长、足弓高。网球运动的特点决定了网球运动在比赛中需要具备较好的身体素质,对运动员体能的要求较高,体能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比赛的走势,网球运动员体能的训练主要在力量、速度、耐力3个面方面。建议在体能训练需要注意体能训练与战术训练相结合,在训练体能的过程中保证技战术的训练,使体能和战术完美结合。科学的制订训练计划,保证训练尽可能在训练计划的范围内进行、制订合理的评价模式,保证评价模式能够客观准确的评价运动员的现实状况。
[1]杨京洲.优秀网球运动员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特征的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3):52-53.
[2]孙艳,姚德文.世界优秀网球运动员的年龄特征[J].山东体育科学,2004,26(2):24-25.
[3]王金禄 王菁.优秀网球运动员的运动负荷的监督与控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0(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