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克丑
(浙江省文成县文学艺术联合会,浙江文成325300)
刘基《写情集》:从戎后的心旅历程
雷克丑
(浙江省文成县文学艺术联合会,浙江文成325300)
《写情集》作为词集是刘基的文学代表作之一,在传统意义的研究中,仅停留于词学本质、文学特征等层面上的探究,而于刘词的现实特性与精神状态等领域的剖析甚少,对全书整体作剖析的更是少之又少。基于此,文章选择了“古诗词的日记视角”,着眼于刘词的写实特质与精神呈现,探索刘基从戎后的仕元、佐明、仕明、等赦等全过程的心旅历程。
《写情集》;词作;心旅历程
刘基词集《写情集》共收录了词240首,其中创作词211首,集句词29首,都是作者从戎后在仕元佐明过程中创作的精品词作。其风格大抵哀怨而激愤存志、婉约而豪迈健放,均见作者自道心志的个人特质,足以让每一位读者深深地感受到作者的性情与胸襟,以及经历太多辛酸苦楚的身世。
词,起于南朝民间的配乐歌唱诗体,后逐渐诗化,形成于隋唐,盛行于两宋,后又经宋苏轼、辛弃疾等人的洗礼,成了词人的寄意载体。宋后,呈现兴替起落之态,但不乏有几道绚烂的光彩,刘词便是其中最亮丽的一道。此言并非过誉,明代著名学者李濂称宋后“惟诚意伯刘公伯温平生所作几三百首,神藻绚烂,光溢简帙”,[1]又清代著名藏书家丁丙云:“明初一代之词,自以浙中刘诚意为冠冕。”[2]
《写情集》卷首录有永嘉儒学训导叶蕃所作《写情集序》:
《写情集》者,诚意伯括苍刘先生六引三调之清唱、四上九成之至音也。先生生于元季,蚕蕴伊吕之志。遭时变更,命世之才,沉于下僚;浩然之气,厄于不用。因著书立言,以俟知者。尊其经济之大,则垂诸《郁离子》;其诗文之盛,则播为《覆瓿集》。风流文彩英余,阳春自雪雅调,则发泄于长短句也。或愤其言之不听,或郁乎志之弗舒,感四时景物,托风月情怀,皆所以写其忧世拯民之心,故名之曰《写情集》,厘为四卷。其词藻绚烂,慷慨激烈,盎然而春温,肃然而秋清,靡不得其性情之正焉。宜其遇知圣主,君臣同心,拨乱世反之治,以辅成大一统之业,垂宪于万世也。先生当是之时,深知天命之有在,其盖世之姿、雄伟之志,用天下国家之心,得不发为千汇万状之奇,而丽龙翔虎跃也!呜呼!千载之前,千载之后,英迈挺卓,能几人哉?今先生既薨,其仲子仲璟与其长孙廌,谋以是编锓梓垂远,以蕃于先生辱平昔之好,命为之序。顾蕃愚陋,何敢措词!追慕高风,其容让乎?
时洪武十三年,岁在庚审春正月上浣。永嘉儒学训导安固紫华山叶蕃叔昌序。[3]3
按叶序,刘词既有“盎然而春温”柔脆之调,又有“肃然而秋清”苍凉之格,但回归于抒怀言志。那么,刘词的价值就不仅凝聚在词藻绚烂的文学价值上,更重要的是凝聚在词人身逢元季时变,以“忧世拯民之心”养浩然之气,成就“拨乱世反之治”之功业,以及刘基对元末明初特定时代的社会认识的价值上。基于此,笔者认为:《写情集》是一个“元末明初社会鼎革全过程与刘基从戎后仕元佐明思想变化全过程二者相互交织”的完整载体。每一首词都是元末明初某个时间段的社会现实以及该阶段刘基的人生寄意。
根据刘基从戎后仕元佐明的生涯,词的创作动因在于元末明初的社会环境与刘基本人落拓失意的遭遇,而词的创作目的却俨然不同:从戎仕元,元季种种社会矛盾激化,忧不治之世,欲兴“文明之治”而“写忧世拯民之心”;应聘佐明,被朱元璋备以顾问长达六年,可谓不遇,欲行“得君之志”而叹“攀枝长太息,倚树疑无力”[4]118;施才仕明,朱元璋皇权观念膨胀,朝臣刚愎忮刻,欲逞“治世之才”而悟“干将挂壁,任他苔锈生涩”[4]180-181;遭构赴京,君臣异志,食禄被夺,欲等“五湖之路”[4]226-227而生“千古英雄之恨”[4]208。
元季社会乱离、生灵涂炭,词作多以苍生为念,描写村寨荒芜、生民寂寥,以忧不治之世,如《渔家傲》:
江上秋来惟有雨,江城九月犹炎暑。泉涌中庭苔上柱。深闭户,莎鸡露泣寒螀语。 征戍诛求空轴杼,千村万落无砧杵。玉帐悠悠闲白羽。愁正聚,乱鸦啼破楼头鼓。[4]12
“征戍诛求”导致“千村万落无砧杵”,可谓是满目苍凉,朝廷却将军国大事的重任委以碌碌无为之辈,他们无所事事,把指挥旗给闲置下来。对此,刘基“愁正聚”,整夜无眠。又如《玲珑四犯·台州作》、《摸鱼儿·伤春》、《忆秦娥》、《八六子·晚思》、《烛影摇红·重五》等词作,都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了对饱受兵灾的人民的深切关怀和对元末动乱时局的无限忧虑。
有忧世之情,则生拯民之心,刘词也验证了这
一逻辑。对元末这个时代而言,刘基认为迎来“洒灰著令”[4]36,是“千载无疑”[4]36之事。读《沁园春·和郑德章〈暮春感怀〉呈石末元帅》中的“笑扬雄寂寞,刘伶沈湎,嵇生纵诞,贺老清狂”,“江左夷吾,关中宰相,济弱扶倾计甚长”[4]28句,其欲兴“文明之治”的心愫不言自明。身为臣子,刘基选择了中兴元王朝,有《青杏儿》为证:
独自倚阑干,西风起,玉宇清寒。夜深月转《长河曲》,疏萤度竹,啼螀依草,凉露溥溥。 莫把素琴弹,冰弦上,商冷宫残。万牛不挽东流水,悠悠碧落,茫茫云海,叠叠忧端。[4]22
清寒的秋夜,夜深人静,演奏周郎的《长河曲》,其音“商冷宫残”,联想到元季王朝已与“万牛不挽东流水”无异,而生“叠叠忧端”。可见,刘基确实存中兴元王朝之志。此外,还多次引王粲作《登楼赋》等将中兴之志和怀才不遇的情志全盘托出,如《玲珑四犯·台州作》《水龙吟·感怀用前韵》《长相思·晚兴》等等。
刘基生中兴之志,并付诸于实践,结果屡屡忠而被弃,然词人却屡屡被弃而忠。至正十二年(1352年)初,赴台州参与剿捕方国珍军机,泰不华被诱杀,刘基深知自己处境恶劣,自况“胡蝶不知身是梦,飞上寒枝”[4]7,但力主剿捕方国珍依旧“拒霜相倚夕阳中”[4]7。
至正十三年十月,因建议捕杀方国珍,被朝廷置以“伤朝廷好生之仁”[3]258之罪,羁管绍兴。期间,刘基自比屈原云:“楚泽吟悲,槐根梦短,江山处处伤愁眼”[4]20;后又自比介子推说:“莫思身外虚名,绵上荒田草树平。任龙蛇歌怨,桒榆烟尽,山枯石死,毕竟何成”[4]25。细想屈原流放云梦、介子推被焚介山、刘基羁管绍兴,三者倒是极为相似。虽然朝廷有负,但身为臣子的刘基此时还是忠贞不二地效忠“不见下方尘圡”[4]23的元王朝,因此数次“欲凭青鸟寄殷勤”[4]20。
至正十六年二月,起为江浙行省都事,回处州(今丽水市)与章溢、叶琛等辅佐石抹宜孙剿捕吴成七等括寇。起先,石抹宜孙还是礼贤下士的,刘基也在剿捕中立了筹谋赞画之功,官升为行省枢密院经历。后来,石抹宜孙“弃行省承制所用者”[5]732,刘基为行省承制者,属弃用行列。因此,刘基“想极生悲”[4]40,直言“子阳安在,至今莫辨优劣”[4]34,并多次“欲寄一封书”[4]32于元庭,但“不见蓬莱路”[4]56和不知“青鸟今何处”[4]56。
至正十八年九月,经略使李国凤偱行至处州①。这只刘基期望已久的、本寄以厚望的青鸟,置刘基军功不录,还降其职,不与兵事。对这次贬抑,刘基大彻大悟,对元王朝有了清醒的认识,愤然弃官归里,过“把渔竿”[4]44的生活。
就在刘基辞官的下一月,朱元璋兵取兰溪,十二月攻下婺城(浙江省金华市),并将其治理得井井有条,谁是明主,刘基心里自有端倪。于是,至正二十年三月,应朱元璋之聘,与宋濂、章溢、叶琛同赴金陵(今南京)。
赴金陵后,很多学者都认为刘基是得君行志之时,其实不然,清末改革家陈庆镛在《论历朝诗选》中惊人地指出:“刘文成从龙以后,咨嗟幽忧,有大不得已焉者,殆将诬古人以饰己罪乎”[6]。诗如此,词也亦然。宋濂云:“(刘基、宋濂、叶琛)及公(章溢)应聘而起,同赴于南京,同馆于青溪,同出入禁署,以备顾问”[5]624,《故诚意伯刘公行状》又言:“(至正二十五年)以公(刘基)为太史令”[3]260以备顾问,而且长达六年之久,可谓是不遇者。期间,刘词多写不幸遭际的苦闷和遁迹归里的企盼,如《摸鱼儿·金陵秋夜》:
正凄凉、月明孤馆,那堪征雁嘹唳。不知衰鬓能多少,还共柳丝同脆。朱户闭,有瑟瑟,萧萧落叶鸣莎砌。断魂不系,又何必殷勤,啼螀络纬,相伴夜迢递。 樵渔事,天也和人较计,虚名枉误身世。流年衮衮长江逝,回首碧云无际。空引睇,但满眼芙蓉黄菊伤心丽,风吹露洗。寂寞旧南朝,凭阑怀古,零泪在衣袂。[4]59
“征雁嘹唳”的秋夜,刘基“凭阑怀古”,回忆谢安“东山之志”,伤感凄切,字里行间充溢着才智难聘的情志。又如《过秦楼》、《江神子》等词作,无不抒发了赴金陵后依然世无知音的悲愁之心。
因才智难聘,委婉地流露出对朱元璋的失望之意,《满江红》:
风淡寒轻,又还是、清明时节。几处处、莓苔铺绣,碎红堆缬。满树绿阴堪止渴,漫山黄雾松花发。背画阑、独立检韶华,闻啼鴂。 怀往事,空凄切;思不断,肠千结。想繁华一瞬,夕阳明灭。玄武湖边杨柳月,鸡鸣埭上棠梨雪。到如今、何处觅遗踪?泉声咽。[4]34
“漫山黄雾松花发”的“清明时节”,刘基“怀往事”,叹息在金陵没有觅得齐高帝萧道成的遗踪,其对朱元璋的失望不难意会。同时,也生后悔之意,《渔父词·五首·三》言:
江花江草雨悠悠,随意东西懒即休。黄犬恨,绿珠愁,定应不上钓鱼舟。[4]109
秋雨连绵,做一切事情都感到疲惫而停止下来,想到李斯行刑、绿珠跳楼,悔恨当年赴金陵。此外,像《苏幕遮》表达了误入歧途的忧虑;《渔父词·五首·五》抒发了学严光进宫论道的悔意。
自古,文人们仕宦悔意,则生遁迹归隐之念,刘基也不例外,《菩萨蛮·七首集句·二》:
东风吹绿瀛洲草,去年人到今年老。老去愿春迟,凋伤感所思。 攀枝长太息,倚树疑无力。正是忆山时,愁容镜独知。[4]118
“感四时景物”以抒怨愤之情,感喟为朱元璋效力不容易,想忆山退隐不能,其情愁唯有镜独知。又有《临江仙》、《生查子·集句》、《菩萨蛮·集句·赠野人》等词作抒发了词人欲遁迹归里的意愿。
尽管如此,在拯民之心的驱使下,仍然为天下苍生担忧,《浣溪沙》:
布谷催耕最可怜,声声只在绿杨边。夕阳江上雨余天。 满地蓬蒿无旧陌,几家桑柘有新烟?战场开尽是何年?[4]130
上阕言布谷鸟声声催耕亦徒然,可见才智不逞。下阕抒情,渴望元季战乱时局早点结束,抒发了对百姓疾苦和时局的深切关怀。
任太史令、御史中丞等职初期,刘基本以为迎来一逞才智的时候,一心宵衣旰食地辅佐朱元璋缔造一个任敦本业、军民胥裕、赏罚有准的治世社会,《一剪梅》:
机杼无声络纬多,天净云收,月在银河。相思迢递隔关山,雁短人遥,可奈何? 身世悠悠似逝波,梦里嗟咨,镜里婆娑。欲回西日挂扶桑,惆怅阳公,不解挥戈。[4]156
“天净云收”的月夜与一个新兴王朝无异,即使是想念遥远的家乡、朱元璋的态度飘忽不定,还是向“不懈挥戈”的鲁阳公学习,可见刘基辅佐朱元璋是殚精竭虑的。
事与愿违,当词人付诸实践的时候,朱元璋的皇权观念膨胀,多疑暴虐的性格暴露,对词人是疑而用之。皇帝如此,朝臣也亦然,李善长刚愎忮刻;杨宪刻削,多务搏击;胡惟庸凶狡恣肆,奢权枉法。词人博洽的学识、卓颖的才华、刚毅的性格常常为朱元璋及朝臣所忌惮,何况斩李彬触忤李善长,论相结怨胡惟庸等。因此,词作常写济世不遂、企盼告老还乡,《玉漏迟·咏雁》:
渺长空万里,西风动地,雁来无数。早发榆关,暮入楚江烟雨。逝水浮花去远,但满眼黄芦飞絮。肠断处,云深梦泽,月寒湘浦。 楼上有个佳人,闷倚遍阑干,翠眉双聚。泪湿鸦鬟,化成素丝千缕。一望一回惆怅,又灯暗、网虫垂户。天路阻,谁知此情愁苦?[4]153
怨刺,“讬风月情怀”以抒发内心悲凉之情。秋风无情,大雁南飞,刘基以美人望雁等不到心上人来衬托天道路阻,表达了自己一直为当朝所弃的孤独感,其才智不遂自见。
大明初建,政治环境艰险飘摇,刘基既为新生的王朝担忧,也为个人的身世苦思冥想,《浣溪沙·秋思》:
细雨斜风拂面来,草黄云白雁声哀,沧江东去几时回? 枫叶有霜才可爱,菊花无酒不须开,百年多病莫登台。[4]175
上篇叠写秋风、黄草、归雁等实景,勾起了垂暮愁思;下片写枫叶无霜、菊花无酒,感慨年老多病莫登政治舞台。登上政治舞台又如何?《风入松》:
一天烟霭酝愁阴,庭宇沉沉。画梁燕子来何晚,薄寒犹恋罗衾。但道青春未谢,不知芳径苔深。 少年欢笑梦中寻,落得伤心。苍梧凤去幽篁死,断弦空系瑶琴。莫更登高望远,杜鹃声在云林。[4]193
烟霭愁阴弥漫的春天,料峭依旧,梦少年欢乐,醒来伤愁。不敢登高望远,怕见刘邦伪游云梦。细想后来李善长的被诛,汪广洋的赐死,陆仲亨、唐胜宗、郑遇春、黄彬、宋濂等的坐胡惟庸案,追坐杨璟、顾时等人,刘基真不愧为先知先觉。面对艰险的政治环境,韬光隐晦是不错的选择,《满路花》云:
山烟掠草低,江月披云湿。闛声宵未了,钟声急。寒鸦何事,独在枝头立?老来诸病集,客里光阴,驶如驰马难絷。 怀新思故,记一长遗十。颓墉围废宇、凭谁葺?阶前冷露,似向离人泣。岁暮蛟龙蛰,干将挂壁,任他苔锈生涩。[4]180-181
全词形象可感,其中“颓墉围废宇、凭谁葺”,指朝中贤臣无位;“岁暮蛟龙蛰,干将挂壁,任他苔锈生涩”则寄意韬光隐晦。
在虎狼身边韬光隐晦不是长久之计,致仕归里才是正在的夙愿。《醉落魄》云:
东风太恶,夜来尽把花吹落。余寒燕子乌衣薄,对语空梁,似叹人离索。 江山满眼今非昨,无情芳草年年绿。雾云不见辽东鹤,野鸟声声,只叫思归乐。[4]170-171
东风肆虐,百花吹残。感叹今非昔比,芳草无知,刘基眼里野鸟声声鸣叫,都是杜鹃鸟的“不如归去”。又如《阮郎归》、《梅花引》、《雨中花》、《玉烛新·梦归》、《菩萨蛮》等等词作无不表达了强烈的致仕归里的愿望。
洪武三年,刘基向朱元璋请辞,《生查子》:
蜘蛛网画檐,一日丝千转。红烬落寒釭,心死无由见。 湖上采莲归,苦薏知何限。引领望佳期,征旆天边远。[4]200
上阕凄凉绝望,是精神崩溃的那种,意味着朱元璋已完全不信任刘基,刘基也完全对朱元璋失去信心。下阕直抒苦薏不懂采莲归,苦苦等待请辞的批复,却不见朱元璋的赐归征旆。
洪武四年正月,终于迎来朱元璋的赐归老还乡。从污浊政坛退下来的刘基,在价值观上有了很大的改变,晚年之际遂忘情于田园生活的点点滴滴,《浣溪沙》:
半亩荒园自看锄,雨中时复撷新蔬。不须弹铗叹无鱼。 早息机心劳役少,懒闻世事往来疏。清风明月总赢余。[4]202
在南田过上“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是那样的静逸、闲适,一切都很惬意。
但好景不长,洪武六年七月,因淡阳巡检司事受胡惟庸、吴云沐等人以谈阳有王气墓地构陷刘基,切中了朱元璋心病,被夺食禄。刘基自知冤屈无处可伸,十分恐惧,以垂暮之身入朝引咎自责,等待赦免。此次进京,君臣异致彻底锐化,《江神子》云:
城头吹角夜沉沉,有栖禽,出疏林。冲落满庭珠露,滴衣襟。身在吴江家在越,南北事,两关心。人生莫遣二毛侵,病相寻,老骎骎。谩好青山、绿水懒登临。千古钟期今已矣,空惨怆、对瑶琴。[4]204
面对自己尽穷年相助成帝业的朱元璋的峻历和冷漠,思索伯牙闻钟子期亡而破琴断弦的事情,不免有莫名的苦涩和凄惶。同时,刘基也看清明初政治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一剪梅》:
征雁来时木叶红,淡淡秋光,袅袅西风。江南江北短长亭,烟草低迷落照中。浮世生涯一转蓬,今日韶颜,明日衰翁。五丁难挽逝川回,千古英雄,此恨都同。[4]208
上阕描写秋日夕照景色,下阕笔锋顿转,感喟垂暮衰老,痛惜明初险恶的政治环境已经达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尽管政治环境怎么恶化,词人还是自信地认为退隐请辞的机会还是有的,《摸鱼儿》:
洒轩窗,数声疏雨,霎时驱退残暑。碧江风过龙鳞起,天际白云如絮。人老去。但说道秋来,先自伤心绪。故乡何处?望不见渊明,菊荒三径,尽日漫凝伫。新凉夜,兔影澄清汉渚,寥寥鸿雁飞度。莎鸡络纬闲相妒,催得鬓丝千缕。 芳草渡,还又是、苍烟绿水连红树。荣名几许?随分莫求多,五湖有路,波浪未应阻。[4]226-227
人老逢秋伤心绪,回不了家,看不见渊明三径,整日伫立凝望。夜深人静,想身世未保,如果不计荣名和本分做事,步范蠡泛舟五湖之路,机会还是有的。
然事实并非如此,《二郎神》:
卷帘邀月,渐夜永、凉生珍簟。看露出青莎,烟凝碧树,的皪残萤数点。老景逢秋,怎免得、长怀短念?辜负却故园,千山松桂,一池菱芡。 门掩,寂寥满地,余花红糁。眷翠被香收,玉觞尘涴,背壁兰釭自闪。马角不生,乌头难素,心似风旌长飐。休怪他、败叶寒螀相应,替人凄惨。[4]229-230
秋夜“长怀短念”,刘基渴望燕子丹求归的故事在自己身上实现,可惜“马角不生,乌头难素”。败叶和寒螀也相互呼应,替人纠结惆怅。
诚惶诚恐地等待赦免,是一种残酷的折磨,词人挣扎了二十多月后,在一次酒后终于发出抗议的声音,《满庭芳·清明》云:
积雨沉春,昏烟酣昼,不知还又清明。榆钱柳絮,飞逐斗轻盈。芳径莓苔渐满,青苹与白芷俱生。疏篱畔,海棠间竹,有个鹁鸠鸣。 宽心,应是酒;酒冲愁阵,强似奇兵。爱星星白发,知我生平。底用登楼看镜,误身世、只是虚名。空凝伫、落花如雪,云雾琐高城。[4]237
清明时节,积雨、昏烟、柳絮、鵓鸠等给人带来惆怅,惆怅也和酒结合在一起,酒后吐真言是难免的,刘基说:“我头上的白发最了解我,我是清白的,没有必要进京引咎自责,等待赦免。这次引咎自责、等待赦免,耽误了我的人生啊。”另外,刘基还是对朱元璋对勋臣的苛刑重惩、胡惟庸等的专相产生了无限的忧愁。
综观刘词,应景之作仅偶见而已,大多为抒怀言志。抒怀言志,则凝聚在刘基以人民胥裕为基点的从戎后的整个仕元佐明仕途中的各个节点上,这些节点都是词人刚刚落拓失意的忧戚。诚如叶蕃言:“或愤其言之不听,或郁乎志之弗舒,感四时景物,讬风月情怀,皆所以写其忧世拯民之心,故名之曰《写情集》”[3]3。
注释:
①笔者撰有《李国凤经略江南第一次行至处州路略考》一文,其中认为:“李国凤经略江南走海路的可能性是最大的,行至处州的时间应为正十八年十月壬申日前。这个时间,也与根据大都到处州的海路路程和元代海船的时速来计算得出的完全相符。可见,李国凤于正十八年十月壬申日前就循行至处州是不容置疑的史实。”拙文见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中国刘伯温文化研究基地、温州大学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合编:《刘伯温文化遗产研究论文集》,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年版,第227页。
[1]李濂.嵩渚文录[M].明嘉靖年间刻本.
[2]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M].清光绪二十七年刻本.
[3]刘基著;雷克丑校注.刘伯温文集[M].北京:线装书局,2015.
[4]刘基著;雷克丑注释.写情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3.
[5]宋濂.宋学士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5.
[6]陈庆镛.籀经堂类稿[M].清光绪年间刻本.
Liu Ji'sXie Qing-ji:The Thoughts and Sentiments after Joining theArmy
LEI Ke-chou
(Zhejiang Literature andArtAssociation in Wencheng County,Wencheng,32500,China)
Xie Qingji,as a Ci collection,is a Liu Ji's representative works.From the traditional research,most scholars would like to be limited to the essence of Ci research,characteristics of literature and so on,however,the pract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pirits of Liu Ci are explored less,what's more,the exploration of the whole book is scare.Based on it,this paper is to throw a light on the practical character and spirit of Liu Ci,so as to explore the overall thoughts and sentiments of Shiyuan,Zuoyuan,Shiming after joining the army on aspect of diary of ancient poetry.
Xie Qing-ji;Ci works;thoughts and sentiments
I207.23
A
1672-0105(2017)03-0078-05
10.3969/j.issn.1672-0105.2017.04.017
2017-11-10
雷克丑,男,浙江文成人,浙江省文成县文学艺术联合会工作人员,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刘基文化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文成县刘基文化研究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刘基文化、地方文献、民间信仰。
张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