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职业道德建设的他律路径探究*

2017-01-27 22:11:11涂平荣涂平辉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宜春学院农村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江西宜春336000儋州思源高级中学海南儋州57700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村官职业道德规范

涂平荣,涂平辉(.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宜春学院农村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江西宜春336000;.儋州思源高级中学,海南儋州57700)

大学生“村官”职业道德建设的他律路径探究*

涂平荣1,涂平辉2(1.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宜春学院农村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江西宜春336000;2.儋州思源高级中学,海南儋州571700)

大学生“村官”作为一种新型职业与新兴职业群体,应通过“制定与健全大学生“村官”职业道德规范,加强与完善大学生“村官”职业道德教育,树立与弘扬大学生“村官”职业道德典型模范,加强与创新大学生“村官”职业道德自我教育”等他律路径来引领与规范其职业言行,以促进大学生“村官”职业道德素质的提升。

大学生“村官”;职业道德建设;路径探究

从2008年至2017年,我国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已经有十个年头了,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在岗大学生“村官”共有102 563人,全国大学生“村官”累计流动人数达37.2万人,大部分进入了公务员、事业单位、乡村干部等职位,其中担任县处级干部人数已达78人。[1]这支新生的职业人群在现阶段的新农村建设中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学生“村官”作为中国近10年内特有的新兴职业与新型从业人员,作为一支新生的后备干部队伍,与结构完善、体系严密、内容详实的官德、师德、医德等职业道德建设理论相比,大学生“村官”职业道德建设还处于初始阶段或萌芽状态。特别是作为知识丰富、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社会经验少的大学生“村官”来到工作条件艰苦、工资福利待遇不高,甚至语言交流困难的农村任职,更加需要切合大学生“村官”职业的应然要求与大学生“村官”的身、心、责、权、利等特点的职业道德理论与实践路径来引导与规范他们的职业言行,以促进他们有效实现职业目标与人生价值。而且大学生“村官”队伍中也出现了部分大学生“村官”违背职业道德、失职、渎职,乃至违法犯罪等现象。[2]这些现象显现均表明大学生“村官”职业道德建设亟待加强。

一、制定与健全大学生“村官”职业道德规范

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职业道德规范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个人品德的总和[3]209。职业道德规范则是从业人员职业言行的基本准则。正如常言所道:“无规矩难以成方圆”。国有国法、行有行规,大学生“村官”职业领域也不例外,需要相应的职业道德规范约束本行业人员的职业言行。与内容完善、体系健全的师德规范、医德规范等职业规范相比,大学生“村官”职业道德规范目前还处于萌芽状态,还没有一个成文的系统的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特别是大学生“村官”身份尴尬,既不是国家公务员,也不是事业单位的在编工作人员,没有即成的职业道德规范指导与约束自己的言行,导致许多大学生“村官”在从业生涯中无所适从,不知所措。事实上大学生“村官”作为一种新型从业人员与新兴职业,理应有一套规范自身职业言行与从业要求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所以,加强大学生“村官”职业道德建设,首先就要制定一套大学生“村官”职业道德规范,做到有规可依。具体对策如下:

首先,要依据大学生“村官”行业性质、职业特点、岗位要求与职责范围等制定切实可行与相对完善的职业行为准则及行业规范。在日常的职业活动中,只有具有明确、具体、切实、可行、易操作的行为规范,才能使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在工作与任务面前,知晓应该怎样去做,不应该怎样做,使大学生“村官”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逐步增强恪守职业道德规范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其次,制定与完善大学生“村官”职业道德规范,要依据大学生“村官”的职业特点、岗位性质与工作要求,突出针对性、可行性、简便性、时效性与可操作性等特点,从而形成切合实际且能够反映大学生“村官”职业特点、岗位职责与技能要求的职业道德规范,使大学生“村官”的职业言行有切实可行的职业道德规范可作为其言行的准则或范本。

再次,必须把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与大学生“村官”职业岗位与工作要求的相关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紧密结合,严格规范大学生“村官”与其他村干部、乡镇干部之间的关系,以及大学生“村官”与其服务对象农民之间的关系,使大学生“村官”职业道德规范制度化、伦理化。通过明确具体的职业道德规范,使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言行符合村官职业的行规与特点,符合村官工作制度与考核要求。

最后,依据党和国家近年来出台的规范大学生“村官”职业言行的规章制度,充分吸收与借鉴已有的大学生“村官”行为规范,形成内容全面、结构严谨、行之有效的大学生“村官”职业道德规范条例。如安徽省委组织部在2011年就制定了全国首部《大学生“村官”行为规范》,从“爱农爱民、融入融合、勤学勤思、坚持坚守、创业创新、自律自励”[4]等方面规范了大学生“村官”的日常言行,这也为规范全国大学生“村官”的职业言行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典型范例。

二、加强与完善大学生“村官”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是净化行业风气、提升本行业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根本途径。大学生“村官”作为一种新兴行业,需要一个良好的职业风气;作为一支新型的职业队伍,需要全方位进行职业教育。特别是作为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村官”到条件艰苦的农村去任职,加强与完善职业道德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而且,目前对大学生“村官”的职业道德教育没有特定的模式,而只是大学生“村官”在职前与职中有一些零星的教育内容。这些情况表明加强与完善大学生“村官”职业道德教育尤为必要。具体对策如下:

首先,完善大学生“村官”入职前的职业道德教育目标与教育体系,创新职业意识教育与职业实践教育课程体系。高校是大学生“村官”接受职业道德教育的第一站,从源头抓起,高校必须完善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体系,在理论教学上不仅要创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公共课程中关于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而且要针对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专业课教学中不断融入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的案例,做到有的放矢。在教学内容上,果断摒弃陈旧案例,及时引入反映本行业最新的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方面的典型案例、优秀成果与成功经验,充分调动大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并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大学教育的各个阶段。同时,高校还应积极引导大学生努力追求理想,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积极营造创新创业的校园环境,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并为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全面的技术指导、必要的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激发他们的创业激情。

其次,创新大学生“村官”入职后的职业道德教育形式。在常态化狠抓大学生“村官”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要注重道德教育形式的多元化;如大学生“村官”职业道德典型精英报告会、演讲会、座谈会,实地参观考察;结合时代特点与大学生“村官”的身心特点,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微信、QQ等形式;强化大学生“村官”毕业前的职业道德教育与职前岗前培训,通过典型职业道德精英的感人故事与经历、特别是周边同事高尚职业道德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感化大学生“村官”的职业认同感、职业价值观、工作态度与作风、敬业奉献精神等。

再次,整合大学生“村官”职业道德教育平台,务求实效。在利用好大学生“村官”在入职前后职业道德教育平台之后,还要注重大学生“村官”职业过程中职业道德教育平台的建设。如大学生“村官”网是大学生“村官”职业群体学习、交流的重要平台,很多县市、地市都有自己的大学生“村官”网站,还有自己的大学生“村官”协会等平台;大学生“村官”报是专门针对大学生“村官”这一职业人群的报纸,这份报纸目前有重要新闻、服务窗口、成长平台和精神园地等四个版本。还有各级部门举办的大学生“村官”网络培训等,这些平台都是专供大学生“村官”交流、交往与学习的重要平台,也是进行大学生“村官”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窗口与重要平台。

最后,应结合大学生“村官”的职业使命与身心特点,在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上务求实效。如培养大学生“村官”爱岗乐岗、忠于职守的敬业意识,激发他们对村官工作的激情、全身心投入村官工作中,而不是以村官职业作为谋生手段,临时跳板;教育他们要讲究工作质量、注重职业信誉,严格践行他们对组织、对农民、对村镇干部等周边人群做出的各项承诺,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培养与造就大学生“村官”奉公守法、公平竞争的纪律意识,严格遵守工作纪律,自觉抵制身边的诱惑与不正之风,不贪小利,积极参与竞争,遵守规则,公平竞争;加强大学生“村官”顾全大局、精诚协作的团队意识,在工作中,通过彼此密切配合,形成职业团体中良好道德氛围,形成合力,创造更好的工作业绩;培养大学生“村官”刻苦学习、拼搏进取的敬业精神。精湛的业务是站稳脚跟的基础,没有广博的业务知识与业务技能就不可能有优质的工作业绩,也就无法体现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大学生“村官”要努力钻研业务,对自己从事的工作要孜孜不倦,不断攻关克难,逐步提高自身业务技能。

三、树立与弘扬大学生“村官”职业道德典型模范

榜样的作用是无形的,更是无穷的。在市场大潮的冲击下,人们的趋利动机日益明显,敬业奉献意识日益淡薄。为加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弘扬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正能量,各行各业都在如火如荼地推荐与评选自己的职业道德楷模,树立自己的行业标杆,如师德标兵、医德标兵、军德楷模、官德楷模等,以此来引领与激励本行业的职业活动,改善行风行貌。相比而言,大学生“村官”作为一类新型职业与新兴人群,其职业道德典型楷模评选活动相对较少,大学生“村官”职业道德模范的引领与示范作用还远未激发出来。特别是大学生“村官”来到条件艰苦、收入微薄,工作内容相对宽泛、管理相对宽松的农村工作,更加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来支撑,需要先进的职业道德模范去引领与激励他们工作的热情、干劲、韧劲与创新潜能,需要崇高而坚定的职业道德理想去指引大学生“村官”的职业活动,使他们自觉模仿职业道德榜样的言行,最终形成自身稳定的职业道德人格。毕竟追求职业道德理想与形成职业道德人格是职业道德教育个体发展的最终目标。[5]12由此可见,树立大学生“村官”职业道德典型模范也是大学生“村官”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与方法。具体对策如下:

首先,要广泛宣传大学生“村官”职业道德先进事迹。对优秀大学生“村官”职业言行、亲身经历、励志情怀、动情故事等善举进行广泛地正面宣传,积极传播正能量。一方面要增进社会各界对大学生“村官”行业与这一新兴职业人群社会认知与社会认同,另一方面也要增进大学生“村官”对本行业与自身的自我认同,激发自己的职业认同感与职业自信心。毕竟优秀大学生“村官”的励志故事与典型事例也可以为其他大学生“村官”起到引领示范作用,激励他们向先锋模范大学生“村官”看齐,鼓励大学生“村官”之间相互学习、彼此激励。

其次,要精心挑选大学生“村官”职业道德楷模。对那些能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顺应时代变化与社会需求,真心实意扎根农村,对农民充满热情,对工作不厌其烦、不畏艰辛、开拓创新,取得不俗业绩,深受群众好评的大学生“村官”代表。要如实登记注册,系统整理他们的积极参与乡村经济、基层组织、乡村文化、农村生态、农村公益等方面的业绩材料,适时公开展览,多渠道评委参与,广泛开展大学生“村官”职业道德标兵评比活动。

再次,要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大学生“村官”职业道德楷模事迹。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常态下青年大学生的审美需求,充分发挥微博、微信、QQ等新兴媒体影响力,通过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互补互动等形式,特别是国家级的大学生“村官”杂志社、大学生“村官”网、大学生“村官”报、大学生“村官”园地以及各级各类的大学生“村官”网、大学生“村官”协会等专供大学生“村官”学习、交流的平台,广泛宣传大学生“村官”职业道德楷模的先进事迹,扩大其榜样宣传的覆盖面、渗透力和影响力。如党的十八大代表中的大学生“村官”周晓琳、王淑媛、石磊、邢镭,“中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高金磊、郭炜靖等人的先进事迹。[6]就是大学生“村官”职业道德的典型。

最后,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职业道德奖励机制。在机制体制保障上,可通过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职业道德激励机制与权益保障机制,设立多种类型的示范型岗位,鼓舞与激励大学生“村官”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争做村官榜样,全方位提高大学生“村官”职业道德模范的吸引力、感召力与荣誉感,努力形成“崇尚榜样、争当榜样、关爱榜样、激励榜样”的浓厚氛围,让大学生“村官”不仅思想上认同自身职业,而且行动上是真心实意地扎根农村,服务农民、奉献青春。对大学生“村官”职业道德楷模,在成长成才方面要给予特殊扶持,在任职晋升方面给予适度倾斜。如有的学者提出的搭建“职业大学生村官制度框架,建立职业化的大学生村官任职制度”。[7]为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提供制度保障。

四、加强与创新大学生“村官”职业道德自我教育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大学生“村官”职业道德属于其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他们的精神生活完美,同样也离不开自我教育。可见,大学生“村官”职业道德建设也必然要加强其职业道德自我教育,毕竟职业道德自我教育是自我内化的具体表现,是大学生“村官”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也是促进大学生“村官”职业道德素养与业务水平的提升、增强大学生“村官”的责任意识和职业使命感、自豪感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村官”应在对自身职业角色准确定位与高度认同的基础上,自觉树立职业理想,不断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政治素养、业务素质,坚持以农民为本,注重内省与慎独,加强实践磨练,从而不断提升自身职业道德品质,更好地履行大学生“村官”的职责。具体路径如下:

首先,大学生“村官”要作好吃苦耐劳的职业心理准备。农村条件艰苦、生活交通不便、工作环境差,服务对象科学文化水平低,沟通困难,而且工资福利待遇低。这些是摆在大学生“村官”面前的现实难题,大学生“村官”必须正视这些难题,做好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其实这一点早在2008年5月5日,原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给大学生“村官”的回信中就明确提出:“大学生村官要弘扬志愿者精神,做好吃苦奉献的思想准备”。[8]2大学生“村官”要从职业情感上接受这个客观事实,在日常工作中自觉磨炼吃苦耐劳的职业道德意志。

其次,大学生“村官”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与锻炼实践能力。农村工作千头万绪,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与过硬的实践能力。大学生“村官”虽然专业知识丰富,但社会经验与工作经验少。大学生“村官”的理论功底与实践能力还较薄弱,他们迫切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理论知识,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在工作过程中,大学生“村官”应以德为先,尊重与宽容他人,多向身边的同志学习,向农民学习,自觉养成谦虚谨慎、顽强拼搏、锐意进取、刻苦钻研、务实创新的职业道德品质,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做好村官工作夯实根基。

再次,大学生“村官”要养成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大学生“村官”既然选择了村官这一职业,就应该主动适应农村生活与工作环境、自觉淡泊功名利禄,主动远离或摒弃功利主义与个人主义思绪,在工作岗位上充分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自觉担当起服务农民,发展农业,建设新农村的神圣职责。同时,在自己的岗位上,要切实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道德的主旋律,把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各项具体内容与自己的本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自觉内化为具体的行动目标,落实到具体工作细节中。工作中多讲奉献与付出,对农民真情付出,不图索取与回报,求真务实地开展农村工作,在农村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与人生价值。

最后,大学生“村官”要开拓创新,在工作实践中提升职业道德素质。大学生“村官”要把践行职业道德规范与争先创优结合起来,积极参与各项业务培训,主动融入农村与农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开展工作;注重内省,常思己过,勇于检讨与改进自己的过错,及时总结经验与教训;注重慎独,常怀律己之心,在没有领导或他人监督之下也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自觉养成内省和慎独的职业道德境界;在工作实践中勤勉有为,开拓创新,不断磨练精益求精的职业道德意志,凭借扎实过硬的工作业绩取得职业荣誉,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

[1]佟瑛.2016年大学生“村官”工作数据发布[N].大学生“村官”报,2017-03-31(01).

[2]涂平荣.大学生村官职业伦理教育的有效路径[J].教育评论,2012(6):60-62

[3]钱广荣.中国职业道德建设通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

[4]张玉芳.安徽出台《大学生“村官”行为规范》,大学生“村官”报[N].2011-08-12(A01).

[5]赵永刚,等.公务员职业道德概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6]江琳.《促农村发展让农民受益让青春无悔》习近平总书记复信在大学生村官中引发强烈反响[N].人民日报,2014-0214(02).[7]郭立场.大学生村官思想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基于河南省50个县(市、区)的调研[J].思想教育研究,2016(6):108-111

[8]周霞.如何当好现代村官[M].成都:天地出版社,2010.

The Heteronomy Path Exploration of Professional Ethics Construction about College Students"Village Official"

TU Ping-rong1,TU Ping-hui2
(1.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Yichun University,Yichun,336000,China;2.Danzhou Siyuan High School,Danzhou,571700,China)

As a type of new occupation and a rising professional group,we should lead and regulate their occupation behavior through some heteronomy paths,such as'establishing and perfecting code of professional ethics for students"village",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the occupation mor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village",setting up and carrying forward the occupation moral model from students"village",strengthening and innovating the professional ethics self-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village,These heteronomy paths can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 ethics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village official".

college student"village official";professional ethics construction;path exploration

D648.1

A

1672-0105(2017)04-0083-05

10.3969/j.issn.1672-0105.2017.04.018

2017-08-15;

2017-10-28

2015年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大学生‘村官’职业道德的理论构建与实践路径研究”(15ZX06)

涂平荣,男,博士,宜春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伦理学;涂平辉,男,中学高级,主要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与农村教育。

邱旭光)

猜你喜欢
村官职业道德规范
唱村官
黄河之声(2022年6期)2022-08-26 06:46:12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95后”女村官的乡村振兴梦
海峡姐妹(2020年7期)2020-08-13 07:49:12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之我见
让优秀“村官”有奔头
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1-04 04:28:15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7:28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人间(2015年19期)2016-01-04 12:4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