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礼泉,庄勤早
新中国道德模范的历时性演进图景及其当代启示
柳礼泉,庄勤早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选树了众多的道德模范,为推进社会道德趋善向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章解读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道德模范的历时性演进图景,分析了道德模范的角色形象变迁及其体现的价值内涵,探讨了道德模范历时性演进对当前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要启示。
道德模范;新中国;历时性;演进图景;精神文明建设
道德模范是产生于某个特定历史时期,以其道德行为魅力和道德感召力让大众受到教育,得以学习和模仿,对提高大众道德素质和社会整体道德水平产生积极作用的先进典型人物,是传统优秀道德的承载者,是现实主导道德价值的弘扬者,是未来理想道德的开拓者[1]。关于选树道德模范和榜样典型,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毛泽东提出“典型是一种政治力量”[2]。习近平强调“道德模范是道德实践的榜样”,“隆重表彰全国道德模范,对展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彰显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力量,具有重要意义”[3]。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选树的众多道德模范,为传播社会主流道德力量、推进社会道德趋善向前,发挥了重要作用。解读新中国成立以来道德模范的历时性演进图景,分析道德模范的角色形象变迁及其体现的价值内涵,对我们认识当前需要什么样的道德模范、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的历史舞台上,不同时期涌现的劳动模范、战斗英雄、行业能手等不计其数,虽然称号不同,但都体现了行为者的高尚品德和理想道德人格,拥有高尚“德性”并做出了“德行”[4]。因此,本文所提及的“道德模范”,不仅包括受到党和国家表彰、特指的“道德模范”;也包括了虽未称“道德模范”,然而在特定历史时期,在社会主义道德实践中发挥了教育示范作用、为公民道德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的代表人物。道德模范根据人物事迹传递的信息及影响层面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类型,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道德理想和道德规范,不同时期又赋予道德模范不同的形象角色和价值内涵。
1.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以战斗者与劳动者为主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各行各业百废待兴。为激励斗志、战胜困难、建设祖国,这一时期选树了一批先进人物——“战争英模”和“劳动英模”,典型形象较为纯粹。例如,邱少云、黄继光、支全胜、杨根思、罗盛教等保家卫国的典型,王进喜、孟泰、耿长锁、李顺达、马万水等投身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的典型。这些形象与这一时期经历的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社会主义改造紧密相关。接下来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相继推出了雷锋、王杰、欧阳海、焦裕禄、向秀丽、王崇伦、时传祥、张秉贵、赵梦桃等“军人英模”和“劳动英模”,展示了当时全国人民爱党爱国、勇于牺牲、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由于政治经济的集中和经济形态的相对单一,人民群众的道德价值观基本与国家主流道德价值观保持高度一致,道德模范较集中体现为革命型和劳动型,政治觉悟高、立场坚定、思想纯洁,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初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的政治性要求。
2.“文革”时期:以模式化与政治化为基调
“文革”时期树立了诸多绝对化和政治化的典型,如“白卷英雄”张铁生、“山西大寨”陈永贵等;除此之外,也产生了诸如蔡永祥、李月华这些鞠躬尽瘁、以身殉职等模范典型。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榜样典型阶级色彩浓郁,政治身份遮蔽了其他身份特征成为最重要的标准。道德模范无我、无家、惟天下的道德操守和思想境界模板化,出现了整齐划一的趋同性,一些被认为“有损”形象的个性、特点或缺点都加以修饰、隐蔽,呈现出绝对化完美[5]。正是这一时期典型的极端形式,打破了人们对它的迷信[6],道德模范的受众忠诚度跌至低谷。
3.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以“群体”向“个性”转变为底色
这一时期,如何在时代潮流中寻求个体价值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成为重新引起人们思考的人生主题与时代命题。“文革”以后,伴随人们对道德信仰的重新呼唤,树立了张志新、张海迪、张华等模范人物,体现了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以及克服万难、坚强奋斗的道德追求;改革开放以来,道德模范呈“井喷式”增长,除普通劳动模范之外,大批知识分子模范与实干家模范得以选树。例如,80年代初,配合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为调动知识分子建设“四化”积极性,推出了一批如蒋筑英、周尧和、罗健夫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模范;伴随改革开放纵深发展,步鑫生、关广梅、鲁冠球、马胜利等一批改革者、企业家进入公众视野;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在我国经济领域确立主导地位,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层面树立了大量公众榜样,如徐洪刚、李素丽、徐虎、孔繁森、谭彦、李向群等。
这一时期涌现的道德模范,体现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拼搏进取、开拓创新、创先争优、忘我奉献的道德品质,涵盖了知识分子、企业家、普通劳动者等多条战线和行业,形象逐渐由统一“群像”向“个像”转变,道德模范的情感、缺点和困惑有所触及,现代人格中的自然本性和个体价值追求得到肯定。
4.新世纪以来:以传统性与现代性交织为趋势
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中央和地方举办的各类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形成常态机制,同时如雷锋、焦裕禄、孔繁森、李素丽等老一批模范人物重回大众视野,再掀学习热潮。这一时期产生的道德模范从中央到地方数量众多,知名度较高的有姚明、刘翔、濮存昕、邰丽华、丛飞等文体明星,有巴金、史铁生、季羡林、钟南山、朱光亚等知识分子,有张瑞敏、钱金耐、陈光标等企业家,有魏青刚、郭明义、孟二冬、邢少仑、马善祥、王顺友等基层百姓,还有牛玉儒、杨业功、郑培民等领导和官员,涵盖了政府官员、商界精英、专家学者、文体明星、军人、教师、学生、基层干部、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等身份。此外,还有特殊历史事件下产生的道德模范(如抗击“非典”、抗震救灾模范群体等),表现出大爱无疆、无私奉献的精神,在不同层面和时期产生了广泛的示范效应。
其中,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是始于2007年的“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该活动已举办了5届,内容涵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个领域,涉及个人与国家、社会、家庭、他人、职业等多方面的道德关系,结合“长流水、不断线”的道德模范学习宣传,对社会道德价值导向产生了指向性作用[7]。有代表性的还有中央电视台打造的品牌栏目《感动中国》,该栏目持续举办15年,推出的许多榜样人物在全国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外,“中国好人”、“最美人物”等评选,作为一种新的道德模范形态,逐渐成为公众普遍关注的道德风景。这一时期的道德模范承续了敬业乐业、无私奉献、奋不顾身等传统道德品质;然而,道德模范代表的层面和类型更加宽阔,人物形象呈现出多元立体、丰富生动的生命质感,体现出对人生价值、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的现代人的追求。
道德模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生活在各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现实的人,受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的制约和影响。时代性是道德模范的鲜明特征之一,道德模范的角色意义和价值内涵随社会变革和时代发展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
1.道德模范历时性演进中体现的角色形象
普通百姓在其历时演进中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形象角色,占比越来越重,成为了引起广泛共鸣、形成共振的社会基础。
首先,道德模范的角色身份趋于多元化。从新中国成立后的革命型和劳动型,到改革开放后的多元和多层次型;从新中国成立后的脸谱化、群体化,到新世纪以来的生动化、个性化;从形象的“高山仰止”,到身边的“触手可及”……随着时代发展,从职业类别的角度,道德模范逐渐涵盖了科学家、改革家、企业家、慈善家、文体明星、学生以及普通劳动者(如城市农民工、个体工商业者、基层干部、邮递员、农民、自由职业者等)等身份;从道德主体、客体间关系的角度,道德模范主体可以是儿子、女儿、媳妇、亲人、朋友,甚至是陌生人……其身份不断地丰富拓展,单一的角色身份趋于丰富多元。
再次,道德模范的角色类型趋于多样化。同一行业和阵营的道德模范群体中,不同类型的占比表现出了分化。就工农劳动者群体而言,改革开放前的道德模范多属于埋头苦干型,从事简单工业、农业等生产活动;改革开放以来,知识型数量增加,科技因素占据了更大的比重。例如,同样是石油战线上的“铁人”王进喜和“新时期铁人”王启民,两者都体现了为我国石油事业钻研奉献的精神,但新时期的模范王启民受到表彰的侧重点是其突出的科技创新能力,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并为大庆油田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就知识分子群体而言,知识分子模范群体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高端到普通。例如,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选树的罗健夫、蒋筑英等勇攀科技高峰的模范,向21世纪以来方永刚、孟二冬等普通知识分子模范转变。就军人群体而言,除了见义勇为、乐于助人、保家卫国这类传统角色外,新世纪以来出现了航天英雄杨利伟等,体现了对科技强军战略的贯彻落实。就官员群体而言,改革开放以来,公仆群体多了法律系列的公务人员,如谭彦、龙进品、宋鱼水等,反映了党和政府对依法治国的日益重视。
其次,道德模范的角色个性趋于立体化。道德模范基本上身兼多种“形象”,既是政治立场坚定者、道德高尚者,也是业务先进者、敬业实干者。更重要的是,随着中国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变迁,道德模范形象由激情浪漫趋于理性平实、鲜活立体,释放出更强烈的“人性”气质。道德模范的形象不再是按政治目的设定的——高大、神化、完美的化身,而是真实、鲜活、立体的人,以其“人情味”凸现出道德行为和道德选择的真实性,彰显人本主义精神。
2.道德模范历时性演进中体现的价值内涵
考察新中国选树的道德模范人物,其身上愈加鲜明地体现出道德先进性与个体真实性的统一,社会意义与和个体生命意义的统一,时代性与平凡性的统一。
首先,道德模范历时性演进体现出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每一位道德模范人物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从个人层面实践着社会主义先进道德价值。从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选树的道德模范演进图景来看,性格更趋丰富,故事更具个性;特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从一元价值观向多元价值观转变、从整体价值观向个体价值观转变、从神圣价值观向世俗价值观转变以及从精神价值观向物质价值观转变[8],同时由于市场经济的道德以强调人的自我价值为特征,更加关注人的独立性[9],因此,个人成为一个个极具主体意识、具有强烈自我选择能力的个体,对应的是更多“平民模范”、“草根模范”的崛起。例如,近年来“感动中国”、“身边好人”、“文明市民”等评选蔚然成风,用一个个真实普通、鲜活感人的道德模范人物教育、影响人民群众,以其个人的奋斗经历、心路历程、人生轨迹,实现着国家认同感与职业满足感的统一、社会责任感与家庭幸福感的统一,体现出市场经济道德中追求个人利益的合法正当性。
其次,道德模范历时性演进体现出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就人格而言,道德模范身上或体现了顾全大局、崇德尚义、舍己为人等优良传统道德价值;随着时代发展,又体现出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独立自强、扶贫致富、开放包容等新的道德价值。例如,革命战争年代,与残酷的战争紧密联系,战斗英雄、革命先烈就是那个时代道德模范的基调和色彩;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道德模范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紧密相关,行业标兵、劳动榜样更多地成为道德模范的亮点和谱系[10];近年来,随着相对主义、多元主义和世俗主义的突进,理想主义和普遍主义价值观日益式微,涌现出更多的平民人格形象;随着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如李学绪、蒋联上等播种绿色希望、回报社会的生态道德模范涌现,代表了新的时代精神。在时代变迁中的道德模范形象,扎根于现实生活,价值内涵伴随时代变迁不断汲取新的成分和滋养,在传承传统文化中先进道德思想品格的同时融合新的时代元素,实现对多元价值观念的整合,丰富社会主义公民道德的色彩。
再次,道德模范历时性演进体现出审美性与开放性的统一。道德模范之所以能发挥引导、示范、激励作用,源于其本身自带光芒——高尚品德的人性之美,拥有人类追求的真善美的本质力量。正是这种本质力量的驱动,使道德模范做出令人感佩的道德行为,带动更多人追求行为的高尚。近年来,通过“最美教师”“最美医生”“最美村官”“最美消防员”“最美孝心少年”等评选,以美为善,一个个闪光的名字,向整个社会诠释着道德之美,传播着道德之光。在道德模范的选树中,越来越重视对其美好道德人格的挖掘,让人感觉到一种审美的快乐、向善的愉悦,体会到社会主义道德的美好。同时,道德模范人物在历时演进中愈加呈现出“开放性”特征。一方面,在人选范围、类型和领域方面更加包容,任何具有高尚道德力的个体都有可能成为被推崇的典型;另一方面,其演进呈现出发展趋态的“延展性”,既有体现传统美德的“传统型道德模范”,又有展现时代风采的“时代型道德模范”,同时出现兼具传统性、现代性特征的“交叉型道德模范”。“传统型道德模范”承载传承传统价值观念精粹,建构人民群众对传统道德追求的认可和行动的可能;“时代型道德模范”强调道德模范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差异性,建构起不同时代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个人与集体的某种“勾连”;“交叉型道德模范”具备现代性人格特征和传统道德价值,在引导道德坐标、形塑社会价值观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现实作用。
如前所述,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随着社会变迁及转型、社会结构和个性的自由发展,选树的道德模范人物必须以适度引力保持着与社会的同频共振,展示其与所处时代相适应的国民道德素质与品格魅力。
1.突出道德主体的“平凡化”
人民是道德建设的主体,推动道德健康发展的不竭力量蕴藏于平凡的人民群众之中。近年来涌现的道德模范事迹充分说明,只要一个人具备崇高的道德追求和严格的道德自律,就能够在平凡的事业和生活中出彩,得到社会的认同与尊重。
过去,我们把榜样定位很高,很绝对,或出之偶然,或居于云端,给人的感觉是常人不可企及,机会也不均等;而当下,我们应更多地关注平民模范,挖掘我们的身边人和身边事,而从群众中走出来的榜样,感召力和说服力远胜于空洞的说教。道德模范首先应是“平凡人”,是我们身边的、有血有肉、生动鲜活的人,他也许有缺点,但他仍是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他的某种道德选择触动我们心灵,让我们受到鼓舞、汲取力量。更不能人为把道德模范塑造成过于光辉、过于伟大、太超常的神,让老百姓学起来无从下手,学不到、赶不上。
2.强调道德内容的“日常化”
现代社会是市场经济下的法治社会,规则意识尤为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时代发展新特点,将公民个人的道德规范概括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公民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方面提供了基本的规范遵循。
道德模范之所以能在生死攸关或义利冲突之际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决非偶然,而是源于日常的道德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毕竟是条目化的价值规范,道德模范以其朴实、平凡的人生故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以形象化、具象化,便于让每个人了解、明白、认同,从而用其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并将其作为处理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信条。选树道德模范,要注重从日常行为规范的层面树立基本伦理道德典型,为人们的日常道德行为立标杆、树旗帜,为日常道德实践注入高尚元素。让人们认识到,所谓“日行一善”,道德之美、道德之光长驻每个人心中,每个人、每一刻都可以做到动善念、表善意、行善举。
3.彰显道德实践的“真实化”
以榜样教育推动道德教育,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合力,强化基层公民道德教育[11]。在实践中,应坚持采取道德榜样示范与群众自我教育相结合、制度化手段与非制度化方式、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等举措,积极探索道德建设新途径、新方法。
正确地阐释道德模范,坚持真实性原则,坚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道德模范,要意识到,道德模范也是人,也有可能在今后面对的各种思潮涤荡中不再保持这种“先进性”。设立典型情境,多讲既接天线、又接地气的真话,以情理交融的形式推进道德话语方式和语言形态创新,增强大众传媒引导与文学艺术感化力、情感力,将大众从认识到接受、从认可到学习的过程转变为一个愉悦、信服和效仿的心理、实践过程,使道德模范的德性价值通过一个更加现实、易于接受的途径深入大众内心。因此,同时,要高度重视政策制定及制度设计,调节与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之间的矛盾,使追求物质利益和提高思想道德素养之间能够得到调节与平衡,使高尚道德的践行者在精神和物质上都能获益。
4.推动道德模范的“大众化”
就当前道德建设环境而言,不同主体由于其社会地位、身份角色不同,在道德建设中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因此道德建设的主体呈现出较强的差异性。
在充分尊重当前社会结构的丰富层次性的前提下,要注重选树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相适应,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常态相适应的道德模范人物,尤其在不同层面、不同行业、不同年龄、不同价值领域广泛塑造相应的道德模范,充分调动各个层面的积极性,为不同层面、不同领域、不同年龄的大众塑造效仿对象。要把寻找道德模范的过程变成学习过程,变成全社会大众参与的素质教育过程,让社会大众在追寻和学习道德模范的过程中,明确价值规范,修德明辨是非,让榜样的旗帜树立在社会各方面,用榜样的力量凝聚道德价值的“最大公约数”,发挥正能量,弘扬浩然正气。
[1]廖小平.论道德榜样——对现代社会道德榜样的检视[J].道德与文明,2007(2).
[2]萧诗美.毛泽东智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习近平对全国道德模范表彰活动作出重要批示强调: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N].北京:人民日报,2015-10-14.
[4]赵素锦.道德模范评选的德性之思[J].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
[5]万芳.新中国建国后英模人物的形象变迁[J].文史春秋,2013(11).
[6]陈力丹.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典型报告演变的环境与理念[J].当代传播,2009(5).
[7]周围,夏亮.论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的社会道德价值导向[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0).
[8]廖小平.改革开放以来价值观的变迁及其双重后果[J].科学社会主义,2013(1).
[9]陈博,胡涵锦.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道德危机的路径抉择[J].伦理学研究,2016(5).
[10]覃正爱.道德模范的内涵、特征及意义[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4).
[11]柳礼泉,庞申伟.道德模范选树与公民道德建设[J].伦理学研究,2015(6).
柳礼泉,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庄勤早,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西南民族大学教师。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建构榜样文化与弘扬个体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系研究”(17BKS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