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信息技术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作用

2017-01-27 17:07赵志锋
中小学电教 2017年9期
关键词:品德美的信息技术

☆ 赵志锋

(张掖市甘州区新乐小学,甘肃张掖 734000)

谈信息技术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作用

☆ 赵志锋

(张掖市甘州区新乐小学,甘肃张掖 734000)

就目前而言,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突出其特点,争取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广泛、更便捷的学习渠道。本文基于众多教师的教学经验,结合教学实践,着重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中的深度运用,以期能够对教学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信息技术;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思考与作用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对文字、图像、声音以及动画、影视等的综合处理,引入信息技术,实现图文并茂的效果,同时信息技术是新时代的象征,它实现了时间、空间的多维创新,使抽象、难懂的问题变得通俗易懂,从而推动教学的快速发展。

一、运用信息技术,使教学内容清晰化、直观化、形象化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思维较为抽象,因而抽象的理论知识学习对于他们而言有些困难,而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很多学习任务都包含抽象的内容,学生难以一时领悟到其中的奥妙。教师的任务则是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将课本中一些复杂的内容清晰化、直观化、形象化,从而弥补传统教学中教学设备应用的不足。

例如:在讲小学品德与社会中的《黄河的奇观景象》一课时,当笔者在课堂上询问学生有哪些人亲眼见过黄河时,很多学生都表示没有去过,甚至有少部分学生不知道黄河的发源地坐落于青藏高原,因此为了更好地讲解本节课中的内容,笔者尝试从互联网上下载了黄河向东奔流的景象,并对学生以激情的话语说:“同学们,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她用她那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我们中华儿女,以奔流不息的精神鼓舞了千万代华夏子孙。你们想不想跟随老师的脚步,一起领略一下她的风采呢?”学生的注意力都被教师的问题吸引过去,因而上课的效率显著提升。

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学内容的艺术性、直观性、形象性能够被放大,以此减轻学生摄取社会知识的压力,将品德与社会中的繁杂内容简单化,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日复一日的积累中得以稳步的提高,从而养成亲近社会、亲近自然的优良品德。

二、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渗透美的教育

品德与社会传递的主要有形象美、思想美、行为美,但这些抽象的美感对于小学生来说很难感悟透彻,因此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将这门课程中传递的美感化抽象为形象,让小学生亲身感受到课本及课外资源传达出的意境。再者,审美感知是人对于能够引起愉悦的事物的完整形象的反映,毫无疑问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将美的具体事物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并且依照美的程度创造出特定的情境,使学生的心智得到启迪。

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我的祖国多辽阔》时,笔者对学生做了一次关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了解程度的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柱状和饼状图的统计,得出一个结论:绝大部分的学生对祖国都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根据这一结论设计相应的活动环节:祖国辽阔我自豪。为此,笔者制作的课件首先映入学生眼帘的是我国一些具有代表性质的名胜古迹,随之显现的是我国的雄鸡版图。伴随着背景音乐《我的中国心》缓缓流淌,学生的爱国情怀很容易被充分激发出来,从而让所有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美的感染与熏陶。

小学生涉世尚浅,他们的审美能力停留于什么事物好玩或是无聊。所以,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另一重要任务则为完善学生的审美体系,对课本中的正面例子和反例形成一定的辨析能力,从而在遇险时才会镇定自若,将学习到的理论道德知识落到实处。

三、运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生社会知识视野,丰富课程资源

教育赋予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塑造阳光、积极、乐观的形象,培养推动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为了满足以上两点要求,教学涉及到的范围绝不能局限于课本中包含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善于突破教学的难点,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使学生广泛、近距离地接触和了解社会时事,拓宽社会生活的视野,以此达到丰富课程资源的目的。

例如:在讲授《江山如此多娇》这一课时,班级中很多学生提出了“什么是悬河”这一问题,自然而然地这个问题就成为了教学的难点之一。为了解决这些教学中的障碍,使得学生日后的学习道路平坦顺利,能够真正认识到保护坏境、珍爱自然的重要性,笔者放映了一幅关于“悬河”如何生成的Flash动画,然后再向大家解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给我们人类美景的享受、心灵的抚慰,我们有何理由去破坏它呢?

这样一来,品德与社会的课堂不仅有生动的画面感,还有动人的讲解和说服过程,并且信息技术具有传播速度快、信息传送量大的特点,因此,教师不用担心在45分钟课时的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存在时间安排不合理的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拓展了他们的社会认知视野。

总而言之,实践证明,信息技术的运用是使教学效果显著提升的催化剂,因此小学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上课注意力,将信息技术巧妙融合于教学中,努力建立起现代教育技术与品德和社会科目的教学目标之间的桥梁。不可置否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技术的功效日益显现,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增强他们探究问题、自觉学习的能力,同时创造了一种现代化、模式新颖的品德与社会学习课堂,深化内涵,维持教学相长的平衡状态。

[1]于新莉.让品德与社会课“活”起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14.

[2]张随鄂.品德与社会课如何培养小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J].新课程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

[编辑:刘 睿]

G434

A

1671-7503(2017)17-0071-02

猜你喜欢
品德美的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品德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学雷锋·心向党·讲品德·见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