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服饰研究综述

2017-01-27 13:31□蔡
西夏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供养人西夏服饰

□蔡 莉



西夏服饰研究综述

□蔡 莉

通过对近二十年来相关西夏服饰研究成果的整梳,分析了西夏服饰研究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未来西夏服饰研究的方向。西夏服饰研究经历了从宏观上的图像资料描述、文化因素的探讨,再到对细节深入考证的阶段,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另外,西夏遗存的服饰资料不多,必须拓宽研究思路,对已有资料进行多角度、多方法的系统研究,尽力将文物、文献的历史价值发挥到极致。

西夏;服饰;社会文化

公元11至13世纪,党项建立的西夏虽雄踞西北近两百年,但留下的历史记载却十分稀少。当时民众的生存状态如何,只能依靠现在的研究者通过遗留的文献、文物资料尽力复原。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衣食住行,“衣”排在第一位自有道理。服饰除具有御寒、美观等功能外,还可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体现人们的审美观念与思想意识。目前的西夏服饰研究相对单薄,皆因相关资料比较匮乏所致。20 世纪70 年代以来,在宁夏、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等西夏故地发现了丰富的西夏遗迹和遗物,其中有许多西夏时期的人物木版画、人像雕塑、石窟壁画等珍贵资料。90年代之后出版的俄藏黑水城文献使相关西夏服饰资料更加丰富,随后才陆续有学者对西夏服饰及其相关问题展开研究。

一、西夏服饰研究回顾

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西夏服饰的研究论文已发表四十余篇。虽然没有以西夏服饰为主题的专著出版,但在与西夏社会、西夏艺术、西夏文化等内容相关的著作中亦有涉及服饰的部分。按照内容特点,可将这些文章大致分为四类。

第一类侧重于对服饰特征的总体描述,包括现有文物、文献资料直观反映的色彩、样式、面料、裁剪技术等内容。徐庄连载发表的《丰富多彩的西夏服饰》①利用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内蒙古额济纳旗黑水城出土佛画等资料,对西夏服饰进行了初步的分类描述。文中配有大量精美的图片,使人们对西夏服饰有了粗略认识。苏冠文的《西夏服装制作技术述论》[1]探讨了西夏服装的面料、染布、裁缝等内容,通过文献资料的引证说明西夏人已经掌握了整套服装的制作技术,能够制成既带有本民族特性,又包含其他民族特点的多种款式的服装。

第二类致力于总结、归纳服饰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西夏与周边民族,尤其是与中原汉族之间的文化关系。孙昌盛的《西夏服饰研究》[2]介绍了西夏的服饰制度、男女服饰及其特点,通过对西夏服饰与周边各民族服饰的比较,发现西夏服饰文化既与汉族文化十分接近,又与周边的契丹、女真、吐蕃等游牧民族服饰有许多共性。谢静的《敦煌石窟中西夏供养人服饰研究》[3]一文利用敦煌石窟中的西夏供养人图像,结合内蒙古额济纳旗黑水城发现的西夏唐卡、彩色版画等西夏艺术品,对西夏服饰进行了论述和探讨,指出党项在保留本民族传统服饰特点的基础上积极吸收中原汉族的服饰制度和样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随后,谢静又通过《敦煌石窟中的西夏服饰研究之二——中原汉族服饰对西夏服饰的影响》[4]、《西夏服饰研究之三——北方各少数民族对西夏服饰的影响》[5]两篇文章,分别讨论了西夏服饰与中原汉族相同的部分,反映出汉族服饰对西夏服饰的影响程度之深。同时,指出西夏服饰与吐蕃、鲜卑、回鹘、契丹、女真等民族的共同之处,说明西夏服饰吸收了多民族文化元素。罗位芝在硕士论文《西夏党项族服饰研究》[6]中整理了西夏服饰的文献与图像资料,较为系统、详尽地论述了西夏服饰的发展历程,揭示了其多元化特性,并与同时期的其他民族服饰进行了比较。高春明的《西夏服饰考》[7]一文对西夏的发式、首服、衣服、足衣、饰物进行了探讨,论述了西夏服饰的独特性,认为西夏服饰文化的演变印证了西夏政治、文化等方面由番汉对立向番汉调和的发展轨迹。

第三类对西夏服饰进行了分类,并着重对一些细节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尚世东、郑春生的《试论西夏官服制度及其对外来文化因素的整合》[8]全面介绍了西夏官服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其基本特点,揭示出西夏官服广收博采、兼收并蓄、番汉杂糅的特点。同时,认为西夏官服制度以党项民族服饰为基础,融合汉、藏、契丹、女真、回鹘、鲜卑等多种民族服饰,尤其深受中原官服制度影响。石小英的《西夏平民服饰浅谈》[9]一文首次探讨了西夏平民服饰,其独特之处在于利用西夏文献ДX.02822《杂集时要用字》所提供的相关服饰信息,对平民衣装的质料、头衣、体衣、足衣、颜色等内容进行了讨论。曲小萌的《榆林窟第29窟西夏武官服饰考》[10]以榆林窟第 29 窟男性供养人壁画为例,结合相关文献和图像资料,对西夏武官的冠帽、发式、袍服等具体形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考证。魏亚丽、杨浣的《西夏“东坡巾”初探》[11]一文以现存西夏人物绘画和雕塑等资料为基础,聚焦于西夏人物的重要头饰——东坡巾。通过与中原地区所流行的东坡巾进行比对,认为除尺寸略有变化外,西夏东坡巾还在纹样和边饰上表现出较为强烈的民族风格和装饰性,是当时中原和西夏服饰文化交流与融合的产物之一。任怀晟的《西夏公服刍议》[12]通过对比《辽史》、《宋史》、《隆平集》等汉文文献和《圣义立海》、《天盛改旧新定律令》等西夏文献,结合黑水城、榆林窟中的的图像资料,讨论了西夏服饰制度中的公服门类,指出其与宋朝文武官员服饰品种、样式大致相似但也有不同。任怀晟、杨浣的《西夏官服管窥》[13]通过系统梳理史料,对西夏官服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考证。从细节入手探讨了西夏服饰中的一些问题,涉及西夏官服中“汉式头巾”与胡服头巾的区别、以冠与带中贵金属的贵重程度和质量区分西夏武职服装“金冠蹀躞带”的等级等问题。魏亚丽在硕士论文《西夏帽式研究》[14]中深入研究了西夏帽式,分别论述了皇帝、文官、武将、僧侣、妇女、平民、宗教人物这七种特定人群,认为西夏帽式具有以党项特色为主流、社会等级性明显、受宗教影响较深三大特点。同时,系统列举了目前几乎所有的西夏帽式图像资料,配以原图、出处以及作者手绘的白描图,这一独创之举为后人研究西夏帽式提供了翔实资料。任怀晟、魏亚丽的《西夏僧人服饰谫论》[15]对西夏僧侣的冠帽样式、须发样式、法衣色彩、法衣造型、法衣质地、法衣穿披方式、服饰配件等内容进行了归纳整理,发现了许多以前被学界所忽略的西夏僧侣服饰的品类和形式,反映了西夏中晚期佛教徒的社会来源更加丰富、佛教发展更为繁盛的史实。魏亚丽、杨浣的《西夏幞头考——兼论西夏文官帽式》[16]一文通过对西夏文官幞头的对比和描述,指出西夏文官阶层的帽式深受中原汉族服饰文化影响,没有鲜明的党项民族特点。西夏文职官员的服饰基本沿袭了唐宋以来中原汉族官员的服饰这一事实,反映了汉文化在西夏社会的根深蒂固。任怀晟、杨浣的《西夏汉式头巾初探》[17]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以图像资料说明西夏汉式头巾的样式,探讨了宋夏时期番汉头巾的区别,认为不是所有西夏人所戴的汉式头巾都属于西夏朝堂之服。魏亚丽、杨浣的《西夏僧侣帽式研究》[18]一文将西夏僧侣阶层的帽式分为莲花帽 (山形冠) 、黑帽、白冠红缨帽、裹巾式和斗笠式五种,从历史渊源、绘画理论中的图像学和色彩学等角度考证了西夏僧侣阶层的 “山形冠”就是宁玛派的“莲花帽”,并讨论了僧侣帽式所反映的僧人地位问题以及戴帽的场合。任怀晟、魏亚丽的《西夏武职服饰再议》[19]通过分析《宋史》、《辽史》和《续资治通鉴长编》等文献中所反映的西夏武职之冠的金银装饰工艺,揭示出该冠的主体并非黄金制品。同时,通过分析西夏《比丘像》与榆林第 29 窟中供养人服饰色彩、纹样的不同,确定《比丘像》中的男供养人为皇室成员。另外,通过对比宋夏墓葬的石像造型,确定乌海市黑龙贵地区出土的拄剑盔甲武士像为镇墓将军,为持斧武士身份的确定指明了方向。最后,证实了西夏的尖耳黑帽是一种既可搭配公服,又能搭配甲衣的冠饰。吴珩的《西夏图像中的童子形象》[20]一文对西夏童子的服饰特点有所涉及。

第四类是对西夏服饰的复原研究。孙颖的硕士论文《榆林窟第29窟西夏贵族妇女服饰复原研究》[21]结合文献、图像、实物三种资料,运用比较、复原等方法考证了西夏贵族妇女服装的款式结构、面料种类和纹样装饰手法,根据图像进行了服饰复原,为西夏服饰史研究提供了更为直观、立体的认识。李文倩的《榆林29窟西夏供养人侍从服饰复原研究》[22]一文详细描述了侍从服饰的主要特征,通过现代剪裁手段对服饰制作过程进行了重新复原。

除上述已经发表的论文外,还有一些学者在相关著作中对西夏服饰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概括性论述。韩小忙、孙昌盛、陈悦新合著的《西夏美术史》[23]一书在“服饰”章节中详细介绍了西夏服饰制度及其特点,分别探讨了西夏男子、妇女、僧侣的服饰。史金波在《西夏社会》[24]第十五章“服饰”部分对西夏早、中、晚期服饰制度进行了概括性描述,结合文献、文物资料对西夏服饰进行了详细分类。陈育宁、汤晓芳的《西夏美术史》[25]也专辟一节详述西夏服饰,通过大量清晰的彩色配图,使西夏服饰的特点一目了然,给人留下了直观印象。

二、西夏服饰研究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从上面所列相关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目前对于西夏服饰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宏观概括为主,侧重于对西夏服饰特征的描述,根据已有图像、雕塑资料直观描述西夏服饰的特征。第二阶段在总结、归纳西夏服饰特点的基础上,探讨西夏与周边民族,尤其是与中原汉族之间的文化关系。第三阶段开始注重服饰的细节,对西夏服饰进行分类研究。一为门类:如西夏平民服饰、公服、武官服饰、文官服饰、僧人服饰。二为种类:如西夏帽式。在此基础上,一些研究者通过重新解读图像资料,以深入细致地考证发现和解决了一些问题。例如,学界在对榆林窟第29 窟中西夏供养人真义国师鲜卑智海的画像和俄藏绢本 《不动明王》等图像资料的描述中,将其所戴头冠命名为“山形冠”,而魏亚丽、杨浣在《西夏僧侣帽式研究》一文中通过文献资料、造像造型、美术色彩和透视技巧等多角度的分析,将“山形帽”纠正为“莲花冠”。这种利用跨学科知识重新解读历史文化资料的方式值得称道。再如,任怀晟、杨浣的《西夏官服管窥》一文以冠、带中贵金属的贵重程度和质量区分西夏武职服装“金冠蹀躞带”的等级,这种通过资料列举和对比解决问题的方法为西夏服饰研究打开了新的思路。

不容否认的是,这些研究成果也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其一,研究者首先必须认定自己所研究的究竟是不是西夏服饰。谢静、谢生保在《敦煌石窟中回鹘、西夏供养人服饰辨析》[26]一文中指出,很多国内已出版的中国服饰史、西夏史、西夏文物方面的研究论著和论文,错误地将敦煌石窟的沙州回鹘供养人服饰当作西夏供养人服饰进行研究。该文不仅分析了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而且通过沙州回鹘与高昌回鹘供养人服饰的对比、西夏服饰与回鹘服饰的比较,阐明了沙州回鹘和西夏供养人服饰的区别。其二,研究者应当意识到图像资料与真实的社会生活存在差别,不能武断地将有关西夏服饰的图像、雕塑等资料所反映的情况当作西夏社会生活的本来面貌。

回顾二十多年来的西夏服饰研究,能够在资料相对缺乏的情况下取得如此众多的研究成果实属不易。当下,如何继续开展西夏服饰研究应成为每一位西夏学研究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在没有更多新资料出现的情况下,西夏服饰研究的方向应该如何把握?笔者有以下三点拙见,供广大西夏学研究者参考。

第一,注重运用比较分析法,积极开展多角度、多方面的对比研究。例如,西夏服饰在中国古代服饰发展演进过程中的地位、西夏服饰与同时期宋辽金服饰的异同比较等问题。

第二,重视细节研究。在没有出现新的考古、文献资料的情况下,西夏服饰研究似乎遇到了瓶颈。但是,近年来的学术成果却呈现增长势头,这说明从细节中仍可发现很多问题。

第三,运用跨学科知识对西夏服饰进行多角度研究。服饰通常与艺术、纺织、美术、社会等很多其他专业存在紧密联系,结合这些专业知识对西夏服饰进行多角度分析,可以使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西夏服饰文化。

注释:

①徐庄,《丰富多彩的西夏服饰》连载之一,《宁夏画报》,1997年第3期;徐庄,《丰富多彩的西夏服饰》连载之二,《宁夏画报》,1997年第4期;徐庄,《丰富多彩的西夏服饰》连载之三,《宁夏画报》,1997年第5期。

[1]苏冠文.西夏服装制作技术述论[J].宁夏社会科学,2001(4).

[2]孙昌盛.西夏服饰研究[J].民族研究,2001(6).

[3]谢静.西夏供养人服饰研究[J].敦煌研究,2007(3).

[4]谢静.敦煌石窟中的西夏服饰研究之二——中原汉族服饰对西夏服饰的影响[J].艺术设计研究,2009(3).

[5]谢静. 西夏服饰研究之三——北方各少数民族对西夏服饰的影响[J].艺术设计研究,2010(1).

[6]罗位芝.西夏党项族服饰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4.

[7]高春明.西夏服饰考[J].艺术设计研究,2014(1).

[8]尚世东,郑春生. 试论西夏官服制度及其对外来文化因素的整合[J].宁夏社会科学,2000(3).

[9]石小英. 西夏平民服饰浅谈[J].宁夏社会科学,2007(3).

[10]曲小萌. 榆林窟第29窟西夏武官服饰考[J].敦煌研究,2011(3).

[11]魏亚丽,杨浣. 西夏“东坡巾”初探[J].西夏学,2013(9).

[12]任怀晟. 西夏公服刍议[J].西夏学,2013(9).

[13]任怀晟,杨浣. 西夏官服管窥[J].西夏研究,2014(3).

[14]魏亚丽.西夏帽式研究[D].宁夏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4.

[15]任怀晟,魏亚丽. 西夏僧人服饰谫论[J].西夏学,2015(11).

[16]魏亚丽,杨浣. 西夏幞头考——兼论西夏文官帽式[J].西夏研究,2015(2).

[17]任怀晟,杨浣. 西夏汉式头巾初探[J].西夏研究,2015(3).

[18]魏亚丽,杨浣. 西夏僧侣帽式研究[J].西夏研究,2015(1).

[19]任怀晟,魏亚丽. 西夏武职服饰再议[J].北方文物,2016(2).

[20]吴珩. 西夏图像中的童子形象[J].西夏研究,2016(1).

[21]孙颖. 榆林窟第29窟西夏贵族妇女服饰复原研究[D].东华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9.

[22]李文倩. 榆林29窟西夏供养人侍从服饰复原研究[J].大舞台.2011(10).

[23]韩小忙,孙昌盛,陈悦新. 西夏美术史[M]. 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24]史金波. 西夏社会[M]. 上海:上海人民版社.2007.

[25]陈育宁,汤晓芳. 西夏艺术史[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

[26]谢静,谢生保. 敦煌石窟中回鹘、西夏供养人服饰辨析[J].敦煌研究,2007(4).

(责任编辑 保宏彪)

A Summary of Studies on the Tangut Costumes

Cai Li

The author collated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about the Tangut costumes in the past twenty years and analyzed their characteristics, then pointed out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some of the past works. In the end, the author discussed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the study about the Tangut costumes. The research about Tangut costumes has gone through from the description of the image data in the macroscopic view to the discussion of cultural factors and then to the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details. Some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but there also exists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dating of the Tangut costumes. In addition, there is not much information left about the costumes of Tangut, it is necessary to change the thinking of the study, and reconsider the usage of existing materials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so that we can make full use of the historical value of cultural relics.

Tangut, Costumes, Social Culture

蔡莉(1983—),女,宁夏中宁人,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西夏历史与文物。

猜你喜欢
供养人西夏服饰
莫高窟第428窟供养人画像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动物“闯”入服饰界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西夏陵雕塑与自然人文环境
西夏“城主”及其渊源考
雪人的服饰
千佛崖805窟供养人造像的几点思考
北石窟寺北朝供养人服饰调查与研究
西夏静州新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