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 风
谈谈十三篇兵书的军事哲学思想
乘 风
孙中山先生说过:“就中国历史来考究,两千多年的兵书,有十三篇,那十三篇兵书便是解释当时的战理,由于那十三篇兵书,便成立中国的军事哲学。”本文仅以对十三篇兵书的军事哲学思想研究作为对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的缅怀与纪念,主要有五点:孙子战争胜负“不取于鬼神”的观点,揭示了无神论思想,从而把研究战争的基点放在客观唯物主义之上;孙子“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的观点,揭示了“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的发展规律,从而把兵法谋略建立在因情变化、从实际出发的基础上;孙子“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观点,揭示了客观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从而指明了认识、实践辩证统一的战争方法论;孙子“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的观点,揭示了矛盾转化规律,从而指明了以弱对强和以弱胜强的克敌制胜之道;孙子“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的观点,揭示了人在战争中的主观能动作用,指出了“死且不北”“诸刿之勇”的重要意义。
孙中山 孙子兵法 哲学思想 发展规律 认识论 主观能动性
2016年11月12日,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日,为缅怀孙中山先生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所建立的历史功勋,学习、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的爱国思想、革命意志和进取精神,巩固和发展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同推进和平统一大业,最大限度地把全民族的力量凝聚起来,致力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第八届海峡两岸(滨州)孙子文化论坛,把主题确定为《孙中山与孙子兵法》,也是对孙中山先生的很好缅怀和纪念。
孙中山先生说过:“就中国历史来考究,两千多年的兵法,有十三篇,那十三篇兵书便是解释当时的战理,由于那十三篇兵书,便成立中国的军事哲学。”翻遍古今中外名人政要对《孙子兵法》的评价,孙中山是第一个从军事哲学高度评说《孙子兵法》的伟人。后来,毛泽东在1936年写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和1938年写的《论持久战》这两篇军事著作中,从客观实际发展的哲学高度,对孙子的规律作了精辟概括和高度评价。中国大史学家、哲学家范文澜在其1949年所著的《中国通史》中指出:“吴王阖庐的将军齐国人孙武,总结军事经验,著兵法十三篇,成为军事经典。”1975年郭沫若在《中国史稿》中也指出:“《孙子兵法》发展了老子的军事思想,为后来兵法家的先驱。《孙子兵法》是一部具有朴素辩证法观点的优秀军事著作,它不仅在我国军事史上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世界军事史上也享有极大的声誉。”据台湾孙子研究学者李启明将军介绍,蒋介石在讲述《孙子兵法》时,也是从“孙子的战争哲学”角度阐述的,并指出只有这样,“才是真正体会到了战争艺术化与完善的奥妙。”以上论述告诉我们,军事哲学思想是《孙子兵法》奥妙无穷之所在,我们学习和研究《孙子兵法》,只有从军事哲学和孙子规律的高度去认识,去辨析,方能提纲挈领、得其所要,把握住精髓与主旨。本文以“谈谈十三篇兵书的军事哲学思想”为题,讲一下我的粗浅认识,以此作为对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的缅怀与纪念。
殷周时期,由于人们对自然现象和社会运动的认识能力较低,尚不能理性地解释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因而唯心主义的鬼神论、天命观大行其道。于是人们靠算命判定吉凶,靠巫师占卜预测战争胜负。孙武出生于兵学世家,饱读诗书,而且长期耳濡目染和亲身经历战争的腥风血雨。特别是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给孙武以深刻启迪。按照当时的传统制度,出兵之前要进行占卜,但占卜的结果是“龟兆不吉”,而且“风雨暴至”“风甚雷疾,鼓旗毁折”,深信“天命”并一向奉为军事行动依据的贵族公卿们,尽皆恐惧,武王姬发也犹豫不决,唯有吕尚坚持仍按原计划发兵,指出:“枯草朽骨,安可知乎?”并“焚龟折蓍,援枹而鼓,庇众先涉河,武王从之,遂灭纣。使纣王蒙宝衣投火而死”。孙武从此类战例中受到启发,在《用间篇》明确提出:“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旗帜鲜明地指出,英明的君主和贤良的将帅一出兵就能战胜敌人、功业超越众人,就在于事先了解敌情。事先了解敌情,不可祈求于鬼神,不能依据烧香拜神、巫师占卜、简单类比之类的唯心主义做法,只能依靠来源于打入敌人内部或深入战场掌握的第一手情报资料。
与此同时,孙子在思考作战时,还特别提出了两个重要因素,一是从宏观上、整体上分析比较交战双方的综合实力,要求从道、天、地、将、法五个方面全面分析双方的优劣,从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熟练、赏罚孰明七个角度比较交战双方的得失,从而为确定战略决心提供客观而准确的依据。二是指出“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告诫人们如果没有充足的物质准备,又不能“取粮于敌”,一切作战行动都无法进行,更不可能赢得胜利,纵使巫师神权的占卜兆示吉祥,也无济于事。孙子提出的这些观点,奠定了其朴素唯物主义战争观,这在2500年前春秋时期确实是如雷贯耳、石破天惊,这也是《孙子兵法》历经千年而不衰、历久弥新、远播世界的独到而绝妙之处。
《孙子兵法》中有一段至为精彩之论:“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作战方式有点像水,水运动的规律是避开高处向下奔流,作战的规律是避开敌人坚实的地方而攻击敌人的弱点,水因地形而制约它奔流的方向,作战则根据敌情而决定胜利的方针。所以,作战没有固定的方式,就像水没有固定的形态一样,能根据敌情变化而取胜的,就叫用兵如神。
战争中的一切总是处在变化之中,唯一不变的规律是灵活应变、变中求胜。基于这种思想,孙子总是以锐利的目光去探索战争中变化着的现象和变化着的规律,把握战争脉搏,并以精辟的语言揭示“因敌而变化”“因敌而措胜”的谋略艺术,指点变中求胜奥妙,在军事领域开创了突破常规、灵活应变的先河。“因论”是中华古老哲学的重要思想,也是兵家战略战术的重要原则。中华成语大词典中十几条“因”字的成语,除“事出有因”“前因后果”“因祸得福”“陈陈相因”是从哲学角度而言外,其他如“因地制宜”“因利乘便”“因势利导”“因难见巧”“因人成事”等都是从兵学角度讲的。《吕氏春秋·决胜》也说:“凡兵,贵其因也。因也者,因敌之险以为己固,因敌之谋以为己事,能审因而加,胜则不可穷也。”《鬼谷子》在《谋篇》也指出:“凡谋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这段话用陶弘景的话说:“得其所因,则其情可求,见情而谋,则事无不济。”依我所见,兵家贵因的这些论述,其源流在孙子,是对孙子“因敌变化而取胜,谓之神”的继承与发展。《孙子兵法》关于“因”的论述,虽然只提到七处,如“兵因敌而制胜”“因形而措胜于众”“因而利之”等,都是告诉人们根据战场上的形势变化而因势利导,因情变化,见情而谋,才能制胜如神,这就是“用兵如神”的诀窍。
孙子这种“重因求变、因情应变”的思维特点和“践墨随敌”“悬权而动”“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奇正相生,不可胜穷也”的战略战术思想,堪称《孙子兵法》的灵魂,这种思想灵魂渗透在方方面面,蕴含在各种奇谋妙计之中,是《孙子兵法》的活力所在。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这是《孙子兵法·地形篇》中的一句名言。孙子非常推崇知胜,他在《计篇》就明确提出:五事“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他在《谋攻篇》进一步指出:“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孙子兵法》六千余言中,仅“知”就讲到79处,反反复复讲明一个道理,“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孙子在“知论”中,既重视知己,更强调知彼;既重视知地,更强调知天。就是要对敌情、我情、天时、地利等战争各要素,既做到全知、深知,又要做到先知、预知,才能百战百胜。
《孙子兵法》在历史上第一次揭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规律,精辟地指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用“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一简练而生动的语言,科学地阐明了战争指导者对敌我双方情况的了解程度与战争胜负之间的辩证关系,这是《孙子兵法》军事哲学思想的精华所在。对此,毛泽东曾经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孙子的规律,逾两千年之后“仍是科学的真理”。《孙子兵法》的最可贵之处,就在于把“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作为战争方法论,贯穿于他的整个军事思想体系,运用于战争指导的全部过程。从而把“知”与“战”,把认识规律和运用规律结合起来,实现了认识、实践的辩证统一。正如毛泽东所说,“孙武子书上‘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句话,是包括学习和使用两个阶段而说的,包括从认识客观实际中的发展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去决定自己行动克服当前敌人而说的,我们不要看轻这句话。”
战争是充满概然性的领域,孙子十分注重透过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战争现象,从军事哲学高度把握攻守、强弱、全破、众寡、专分、治乱、怯勇、利害、虚实、奇正、刚柔、阴阳、迂直、远近、劳逸、久速、存亡、得失等矛盾双方的运动规律,提出在战争中积极创造条件,主动利用变化的战略战术促成矛盾因素向有利的方向转化。比如,在作战指导原则上,提出“所措必胜”,“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不打无准备之仗,确保“立于不败之地”;在作战方向和攻击目标上,强调“避实而击虚”“攻其无备,出其不意”“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在兵力使用上,主张“以十攻一”“以众击寡”“以碫投卵”“以镒称铢”;在行军路线选择上,主张“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后人发,先人至”;在作战方法上,强调根据不同的兵力对比,分别采取“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等不同战法,灵活运用奇正之变,出奇制胜;在作战行动上,强调“其疾如风”“动如雷震”,以求“进而不可御”“退而不可追”“速而不可及”,在运动中消灭敌人;在作战指挥上,强调“示形”“动敌”“致人而不致于人”,把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利用敌人的矛盾运动和变化而打败敌人,看作是作战指导的最高艺术。特别是运用“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和“逸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以及“以治待乱,以静待哗”“以逸待劳,以饱待饥”等智谋手段,分化敌人,扰乱敌人,消磨敌人,打击敌人,不断减弱敌方优势,增长我方优势,达到以弱胜强的目的。孙子揭示的这一系列丰富而生动的军事辩证法思想,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军事理论原则,在古代兵法中独树一帜,并具有比较完整的体系,被国内外历代军事家所重视。
《孙子兵法·九地篇》曰:“运兵计谋,为不可测。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尽力。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而信。禁祥去疑,至死无所之。吾士无余财,非恶货也;无余命,非恶寿也。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偃卧者涕交颐。投之无所往者,诸刿之勇也。”并明确提出了“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的名言。孙子的这段话,讲明“狭路相逢勇者胜、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真理,揭示了战争中人的“自觉的能动性”的重要作用。战争就是敌对方凭借既定的物质条件斗勇、斗智、斗力的竞赛,而在一定的条件下,勇气和精神力量可发挥制胜的决定作用。正如毛泽东在《中国革命的战争与战略问题》中所指出:“战争的胜负,主要地决定于作战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自然诸条件,这是没有问题的。然而不仅仅如此,还决定于作战双方主观指导的能力。军事家不能超过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外企图战争的胜利,然而军事家可以而且必须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争取战争的胜利。”从中也可以看出,这一论述与孙子讲的“死且不北”“诸刿之勇”的精神制胜因素有着惊人的相似。
《孙子兵法》的军事哲学思想,远不止以上五个方面,还有比如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点,特别是《行军篇》讲的“相敌32法”非常精彩,把以上讲的四个观点运用得生动具体、活灵活现。说到这里,我想起了1987年在国防大学学习军事辩证法时,教员讲到“毛泽东同志在作战指导上的军事辩证法思想比较突出的特点,有这么三条。为了记忆方便,第一条可以叫做‘知彼知己’。毛泽东同志肯定孙子的话:‘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句话至今仍然是一个科学的真理。第二条可以叫做‘强弱转化’。毛泽东的战争指导思想,主要讲强可以变弱、弱可以变强,以及怎么实现强变弱、弱变强,这方面有什么规律,这些规律在作战指导上怎样运用。第三条可以叫做‘能动作用’。就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这是毛泽东特别强调的,因为毛泽东同志领导我军作战,长期处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必须在客观物质基础上发挥高度的自觉能动性,才能够认识战争的规律和运用这个规律于自己的行动。”毛泽东军事辩证法的这三个特点和孙子军事哲学思想有着惊人的相似与契合。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经典藏书《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序言中讲到:“孙武的军事思想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观点,他强调战争的胜负不取决于鬼神,而是与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外交努力、军事实力、自然条件诸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原因就是要看以上这些条件具备的如何,这就体现了他朴素的唯物论观点。此外,孙武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世界上的事物都在不停地变化着,他强调在战争中应积极创造条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促使敌人朝着有利于我方的方向转化,表明孙武已掌握了基本朴素的辩证法。正是因为孙武在这门具体学科中概括和总结出了异常丰富、多方面的哲学道理,才确立了他在春秋末期思想界中与孔子、老子的并列地位,被并称为‘春秋时期思想界的三颗明星’。”我认为该书序言中的这段话,简明系统地评述了《孙子兵法》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是对孙中山先生“由于那十三篇兵书,便成立中国的军事哲学”的最好注解和诠释。
(责任编辑:周亨祥)
Review of the Military Philosophy Thinking of the Thirteen Chapters of The Art of War
Cheng Feng
Mr. Sun Yat-sen said: “As far as the Chinese history is concerned, the more than 3000 years of art of war is comprised of thirteen chapters, which interpreted the warring theories then. Due to the thirteen chapters of art of war, the Chinese military philosophy came into being.” The studies of military philosophy thinking of the thirteen chapters of The Art of War can be regarded as the commemoration of the 150th anniversary of the birth of Mr. Sun Yat-sen, which include the following five points. First Sun Zi’s view that the victory and defeat of war is not determined by ghosts and gods reveals his skeptical thinking, which puts the basing point for studying wars on the objective philosophy of materialism. Second, Sun Zi’s view of “He who can modify his tactics in relation to his opponent and thereby succeed in winning, may be called a heavenborn captain” reveals the development law of “just as water retains no constant shape,so in warfare there are no constant conditions”,which establishes the military strategies on the foundation of changing according to the circumstances and proceeding from the reality. Third, Sun Zi’s view of “If you know the enemy and know yourself,you need not fear the result of a hundred battles” reveals the epistemology of the objective philosophy of materialism, thus clarifying the means of warf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dialectical unity of understanding and practice. Fourth, Sun Zi’s view of “Simulated disorder postulates perfect discipline, simulated fear postulates courage; simulated weakness postulates strength” reveals the transformation law of contradictions, thus clarifying the principle of gaining mastery over the enemy by combating and defeating the powerful with the weak. Fifth, Sun Zi’s view of “Through the troops into a perilous situation ad they will survive; put them in desperate ground and they will live” reveals people’s subjective initiative functions in the war, thus clarifying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preferring death to fight” and displaying the immortal courage of Zhuan Zhu and Cao Gui.
Sun Yat-sen; The Art of War ; Philosophical Thinking; Development Law; Epistemology; Subjective Initiative
B22
:A
:2095-9176(2017)01-0011-06
2016-12-2
乘风(笔名),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高级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