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中华 送东风
——《塑造自我文化形象——中国对外文学翻译研究》品评

2017-01-27 10:03胡雪娇
中国出版 2017年23期
关键词:译介文学文化

□文│胡雪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加强文化软实力、构建国家形象的需求愈加迫切。翻译作为文化输出的主要方式,之于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向世界展现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意义重大。马士奎、倪秀华的《塑造自我文化形象——中国对外文学翻译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6月出版)系统梳理清末民国、新中国早期与十年“文革”三个历史阶段由本土力量发起的文学外译史,既有译事全貌的勾勒,又含典型个案的探究。历史考察结合当下关怀,该书总结的经验教训有助提升文化走出去的效果,把中国文化与文学的东风送向世界。

该书独辟蹊径重新审视对外文学翻译的价值与意义,强调不卑不亢的文化心理。中国文学外译史、中外文学交流史的著作种种,多对翻译发起方不作区分,本文化和外文化对中国文学的译介都一概纳入书写范围。而该书单取本土力量主动发起的对外译介为对象切入外译史的书写,学术眼光独到。长期以来,对外翻译因违反“母语原则(译者将作品由外语译入母语或惯用语)”等原因在国际译界地位尴尬,又因失败案例比比皆是而在国内外学界不得重视且常被视作反例加以研究。该书客观分析对外翻译的局限性,但也以具体史实证明其正面作用与效果,肯定其为主动在异文化中塑造自我文化形象的重要途径。例如书中详论的《唐诗英韵》(Chinese Poems in English Rhyme)为中国本土学者对外系统译介传统诗歌的滥觞,译作质量上乘,在西方反响良好,获知名刊物高度评价并历两次再版。《唐诗英韵》的成功彰显了对外翻译的优势,表明在恰当的译介选择和策略下对外翻译大有可为,应与外文化发起的中国文学译介互为补充。肯定对外翻译的积极意义,既是坚信中国文学、文化凭其特殊性与普世性能够走向世界,又是坚信中国人自己有能力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文化方能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然而作者同时又指出自信不可自大,“送出去”不可不尊重异文化的接受习惯,如此睿智自持的文化态度实为中外文化交流之必须。

该书深入反思中国对外文学翻译传统,别具敏锐的当代意识。新时期以来,中国对外文学翻译活动展露出蓬勃生机,然而传播的实际效果仍不尽如人意。溯源探史,该书从历史中寻找答案,其中特别针对新中国成立前个体译者自发自觉的翻译行为与成立后高度集中的国家翻译模式作了细致对比,精准分析二者各自的特点与利弊。从历史出发,又回归当下,该书提出走出去需官方支持联结民间力量,政府行为结合市场手段,中外合作、培养译才等方法多管齐下。宝贵历史经验和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案对于现实的指导意义不凡。

全书史料翔实、个案丰富,以细心考证为中国翻译史补遗。两位作者深挖掘细考据,不少因时代、版本等原因散轶于历史深处的译家译著得以重见天日,如民国张则之及其翻译的《北平民谣》(Peiping Rhymes)等。书中所举不少是史海钩沉而来的第一手资料,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是我国浩瀚翻译史的遗珠。个案的选择则颇有代表性,如就《毛泽东诗词》译本的剖析充分展现了特殊年代对外文学翻译的特点。

《塑造自我文化形象——中国对外文学翻译研究》上溯晚清民国下至改革开放,是史论结合的翻译学研究佳作。坚定自信而不自大的文化心态,探索多样有效的外译模式,该书切实深远的启示助力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当好面向世界的传播主体,中国文化、文学的东风将越吹越劲。

猜你喜欢
译介文学文化
《三字经》裨治文的两次译介行为考察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谁远谁近?
余华作品译介目录
阎连科作品译介①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