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海鹰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内外科技期刊面临着巨大的竞争。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快速发展的技术环境,无论是科技期刊或出版集团都无法拥有自身发展所需的全部能力。随着数字化成为科技期刊的主要传播方式,科技期刊传统的单刊运营模式也随之发生转变,出版联盟模式更能增强科技期刊的传播力,扩大其影响。于是借鉴战略联盟的思想,我国期刊出版界也纷纷抱团成立了各种形式的联盟,如中国学术数字出版联盟、[1]中国图情期刊联盟、航天科技期刊联盟、长三角科技期刊联盟等,[2]战略联盟成为提升期刊竞争力,互惠互利、协同发展的重要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共享经济时代,科技期刊出版联盟是科技期刊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科技期刊改革过程中解决出版体制评价问题的关键之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从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战略联盟(Strategic Alliance)已成为国内外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织形式。期刊联盟是借企业联盟合作的概念推广而成,是指各期刊或期刊团体联合,拟定章程,确定统一目标,并为共同繁荣付出努力。
从国内外科技期刊出版行业的发展规律来看,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要达到发展规模就必须走资源整合之路。因此科技期刊的重要经营模式就是联盟的构建。比如以学科刊群为纽带,加强同类优秀期刊的协同合作,建立一系列有学科优势和集群效应的科技期刊战略联盟,可以强化学科领域的服务能力,为打造既有中国特色又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期刊出版品牌打下基础。
集群化建设已经成为期刊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期刊体制改革、期刊联盟内在发展以及期刊自身发展等方面的需要,促使期刊构建联盟。期刊战略联盟通过建立联盟中的组织学习机制来实现与联盟伙伴的相互学习和相互提高,实现知识转移和知识创造的目标,最终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科技期刊出版作为知识密集型行业,主要是以人力资本为主,通过相互作用中学习等基本途径,可以达到增强竞争优势,改善整体效率的目标,有利于我国科技期刊弯道超车。知识的分享方式正在被网络社群改变,知识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战略资源,期刊战略联盟获取资源方式的优越性决定了其迈出实质性步伐的必然。
近年来,一些专业学会或者地区联盟非常重视科技期刊的发展和规划,根据学科优势或者地区优势以及所属期刊特点,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科技期刊联盟。
2011年,浙江省高校期刊联盟成立,与会者基于高校是人才资源聚集地、高校期刊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创新驱动力的重要结合点这一共识,一致通过了联盟“盟约”,[3]具体细则为:①建立统一规范的期刊联盟数字化平台,通过期刊联盟网站平台对各学报信息统一进行规范并在网站上做好宣传。②通过中国知网进行整体传播,并在知网首页设立专门入口,可进行仿纸本的全本阅读和进行各种检索,并向专家学者定点推送。也可为系列专业期刊建立专门网页,开辟工作交流及编读往来平台。③通过联盟平台、网络推送等新型手段,强化传播效果,推动科技期刊的信息化与国际化,从而提高高校学报的权威性和竞争力。④有利于集中资源优势,申请相关课题并寻求合作,以保障期刊联盟的长远发展,不断扩大联盟影响力,提高联盟内期刊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形成联盟的现实考量。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规模最大、活力最强的地区之一。总体上看来,长三角科技期刊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初步形成了较为全面的出版格局;二是已建有较高水准的信息基础设施,以上海为龙头、苏浙皖三省的中心城市为代表的期刊产业集群已初显端倪;三是长三角期刊业呈不均衡发展,三省一市科技期刊比较,上海科技期刊整体发展较好,江苏省其次,浙江省和安徽省科技期刊与前两地相比无论是在量还是质的方面差距都较大,说明科技投入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地区财富积累的速度并不同步,需要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引导社会资金向科技发展流动。让强的更强、弱的渐强。
联盟的演进路线。首先以长三角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为平台,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层面入手,通过每年召开的科技期刊学术交流会议,研究分析了长三角科技期刊发展的现状、挑战、趋势及对策,对促进区域科技信息传播有重要意义,现已有较大的影响力。2004年,杭州召开首届长三角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之后每年由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三地轮流主办。2013年9月,第十届长三角科技期刊发展论坛暨长三角科技期刊发展联盟成立大会召开。在此次会议上,通过了《长三角科技期刊联盟章程》等文件,完成了长三角科技期刊联盟领导组织机构理事会的人事选举工作。2016年10月,在浙江嘉善召开了第十三届长三角科技期刊发展论坛,地域扩大至四地(江、浙、沪、皖三省一市),并同时成立子联盟——长三角科技期刊发展联盟医药期刊专业委员会,通过了《长三角科技期刊发展联盟医药期刊专业委员会工作规程》。
知识分享是抓手。虽然长三角科技期刊各自的内容、形式、历史发展情况有较大差异,但都是学术类科技期刊,都处于发展转型期,今后的道路比较相似。走在前面的部分强刊已完成转型升级,社会和学术影响力不断扩大,通过区域间的交流,可以互相了解、借鉴和学习,并联合申报编辑的科研项目,等等,在分享彼此的知识、经验和见解的同时,也营造了编辑专业的学术氛围。科技期刊编辑从业人员既能在热烈的对话与交流中充分享受学科发展的累累硕果,又能在学术的冲撞与交融中细细品味学科建设的精髓与魅力,从而促进联盟内各个科技期刊的持续稳步发展,真正实现刊群联盟的战略意义。
2014年4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关于规范学术期刊出版秩序促进学术期刊健康发展的通知》中提出:“逐步推进学术期刊编辑部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学术期刊编辑部分散组稿审稿、出版企业统一出版发行的运营模式。依托优质学术资源或优势出版平台,组建具有学术品牌影响力和综合发展实力的学术出版集团,构建国家重点学术期刊数字化平台,引导学术期刊集约化发展和数字化转型。”[4]
科技期刊联盟的提升动力主要来自期刊体制改革的驱动、联盟内部发展的需要以及期刊自身发展的愿景。而目前期刊联盟主要的问题则包括出版管理体制的制约、数字出版技术水平的落后以及持续发展能力的欠缺等。在期刊联盟经营方面尚未迈出实质性步伐的相关期刊出版单位,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抓住机遇,开展多方合作,积极探索科技期刊出版联盟的可行方式和有效途径。而已经建成的期刊联盟应继续推进联盟建设,不断扩大规模,更新技术,树立品牌,提升影响力。具体提升路径主要包括如下几点。
以科技专业信息资源为核心延伸服务。根据科技信息结构、特性和交流过程中的内在规律,树立全新的数字化发展理念,注重信息传播中的服务创新。通过科技期刊信息化、产业化、多元化,延长科技期刊价值链,把科技期刊业做强做大。
从专注于内容加工转向学术选题调研、重视市场及受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扩大影响力逐渐成为决定期刊成功的重要因素。丰富资源的获取、人机交互的沟通方式,实现市场调研,选择受众最关注的主题,选择国内外的科研重点、热点加以报道,通过质量的提升,加强科技期刊的学术导向作用。通过传播载体的多态性、认识活动的多样性及整合知识的创造性,将优秀期刊的影响力发挥到极致,带动整个行业或区域的科技发展。
以自身特色选择最佳联盟方式。如依靠同一主办单位的力量,以行政为纽带,组成期刊联盟;或者依靠同一出版单位的力量,以资本为纽带,组成期刊联盟;亦或借助同一网络数字出版平台,以技术为纽带,组成期刊联盟;还可发挥专业学会或区域优势,以学科或区域为纽带,组成期刊联盟。
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期刊联盟网络平台已不再是单纯为期刊提供展示,供用户检索内容。期刊联盟的数字平台作为学术交流的平台,既要为期刊服务,更要为广大的用户服务,需要建立的功能模块除了稿件采编系统,更应该包括在线出版服务、行业资讯和学科资源库服务、会员服务、学术社交网络服务,甚至商业模块等。
总之,重视并研究联盟组织特性、合作意愿、组织力和影响力,可以争取更多的科技期刊从中获益并提高水平,强化各自的核心影响力,促进我国科技期刊在国际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