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六零
(大理日报社,云南大理671000)
多措并举“活”纸媒
□勾六零
(大理日报社,云南大理671000)
曾经在一次传媒讲座上听到一组令人吃惊的数据:现代年轻人看文摘类报纸的大约有3%,看生活类报纸的大约有1%,看党报类报纸的几乎为零!以上数据虽不一定可靠,有一面之词之嫌,但当今年轻人“不看报纸只看网络”却是不争的事实。正是由于众多年轻受众的缺失,报纸——这种曾经以传递权威信息而独占新闻鳌头几百年的纸质媒体,目前正站在“传统媒体”的“排头兵”位置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与考验,不可避免地与各种新兴媒体发生着遭遇战。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才进入二十一世纪初叶,难道曾经作为“唯马首是瞻”的媒体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的纸媒,就毫无前途可言,毫无生存空间了吗?窃以为不然。“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郑板桥的这对著名楹联很有启发性,相信只要顺应潮流、勇于创新、找对路子,纸媒的今天同样应该有生命力,明天同样会希望满满。
近代的英、荷、葡等国为什么能以小小的弹丸之地称霸世界?究其原因虽然众多,但归结到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得力于他们强劲的“开疆拓土”。不是么?英国人大胆走出英伦三岛,于是有了后来的“日不落”帝国;荷兰、葡萄牙大胆撑起航海远方的桅杆,两国都先后登上了世界海洋霸主的宝座。深受各种新兴媒体围追堵截的纸媒,面对目前严峻形势,同样应该拿出前所未有的勇敢精神迎接挑战,大胆“开疆拓土”,以新领域带来新视野,以新视野产生新活力。
曾国藩在上奏朝廷的奏章中曾这样说,欲御洋,唯有创办新军。“新军”何也?即“洋枪队”。纸媒同样是这样。我们唯有认真研究新兴媒体,也放下架子学习他们的长处,以他之长补我之短。现在,很多报纸已经醒悟过来,大家紧紧依托互联网,纷纷创办报纸门户网站、新闻客户端(APP)、手机报等,切实增强纸媒的活力与竞争力。
笔者供职于云南大理日报社。作为中共大理州委机关报的《大理日报》,于2015年1月正式上线大理日报新闻客户端(APP)——“指尖大理”。这是作为州级层面纸媒面对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新时期媒体传播生态环境的变化,积极探索传统媒体转型发展之路,顺应实际而“开疆拓土”的一个典型例子。“指尖大理”的推出,体现了《大理日报》勇于迎接挑战、锐意改革创新的精神和抢抓机遇、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既秉承了党委机关报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了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为媒体融合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推进作了有益的实践。《大理日报》新闻客户端——“指尖大理”是一款基于3G、4G和WIFI无线移动网络开发的“云”新闻智能手机移动终端,用户只要轻点“指尖大理”,就可以随时随地在第一时间快键地浏览新闻、资讯以及各种生活和商业服务信息,为《大理日报》快速推出新闻信息提供了迅捷渠道。正是通过有机运用“指尖大理”等管用举措,大理日报社目前正在有序有效推进“开疆拓土”计划,并已形成拥有报纸、网站、手机报、微博、微信、电子阅报栏、新闻客户端(APP)等多种传播形态的现代化全媒体阵容,为接受新形势下的媒体改革创新挑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任何时候,队伍都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关键。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要赢得受众和市场,靠的都是从业人员队伍这个关键,尤其是其中作为新闻主要采访力量的记者。
忆往昔,纸媒鼎盛唱主角的时候,报纸记者出去采访,只要怀揣一本笔记本、一支笔,便可以到任何地方进行采访、收集线索,然后四平八稳坐下来,摊开稿纸一边构思一边写稿件。稿成后,早期的记者是邮寄,后期的记者是传真。总之,稿件发回报社后,再按部就班批稿、改稿、排版,最快也是第二天见报,大多数则候时更长。当今传媒时代已经今非昔比,一个事件发生,各种媒体特别是新兴媒体便蜂拥而来,年轻记者们边采访边在手提电脑上飞快地现场写稿。待采访完毕,一篇成型的新闻稿件也已经转眼间形成,再打开无线网卡或者智能手机轻轻一点发送键,于是,有关此新闻事件的各种信息要素甚至图像、图片等等,都随着电波转瞬间飞回了各自的新闻媒体。或是电台,或是电视,或是各级新闻网站,或是手机APP,或是各种即时新闻推送端……总之,新闻生产者还在现场,新闻产品却已经在信息“市场”露面。毫无疑问,在如此快捷的严峻情形下,如果纸媒记者仍然是四平八稳地拿着一本笔记本、一支笔与其他媒体的记者同场竞技,那唯有落得“蜗牛来做客——黄花菜都凉了”的尴尬结局。等你的新闻在报纸刊出,彼时的新闻已经变成了此时的旧闻,“慢三步”的纸媒表现,引起同行笑话在所难免。
“当今报纸记者,不仅要文字功底强,更要手脚快!”一位老新闻工作者如是说,话虽糙,但理真。说白了,就是说纸媒的记者不仅要会现场快速利用电脑、手机等工具写文字稿,做到“倚马可待”,同时更要会使用数码相机现场拍出精彩的照片、摄出精彩的图像,快速提供给报纸门户网站、手机报、微博、微信、电子阅报栏、新闻客户端(APP)等平台,最后以最快的速度把采撷到的各种鲜活新闻在第一时间向受众推送和传播。快速上稿、快速上版、快速刊出,以快赢得纸媒一席之地。
报纸之所以会在当今的传媒形势下失势,究其原因,一半是由于新兴媒体和自媒体等因素的冲击,另一半则是来自报纸自身问题。好多年来,报纸一直倚重自己是传统媒体“老大”,认为“皇帝的姑娘不愁嫁”,导致版面不改革、发行靠包办、写作老面孔等诟病长期得不到根治。于是,报纸的“订户越来越少,读者越来越老”等被动局面便顺理成章出现。当今这么多的信息传播渠道和传播手段,受众为什么非要在你纸媒这棵树上吊死不可?
“精雕细琢”扮靓报纸,这是我们报人存活的唯一出路。一是要改版面。我们的报纸大多数一贯以严谨、端庄、规范为要义,而且稍有创新便“出脚打脚,出手打手”,使编辑不敢越雷池半步。这种局面不能再延续下去,我们要一改过去说教的面孔,以生动、鲜活、靓丽立版,于养眼中传情达义,于美感中推送信息。二是要改写法。传统纸媒的记者一写时政新闻都是使用“新闻八股”形式,“指出”、“强调”、“要求”等说教词汇常常充斥于耳,受众挥之不去。这种“新闻八股”要不得,我们必须开动脑筋,大量使用人民群众看得懂、听得惯、受得了的大实话、明白话,让新闻特色语言赋有时代特色和特点,从而达到舆论引导、舆论宣传和传播正能量的目的。三是要改观念。“明天的报纸今晚看”——这是近年笔者供职的《大理日报》针对报纸突围探索出来的一条新鲜经验。其做法是:把第二天即将刊出的各版新闻在头天的电子版上于当晚11点以前提前推出,让报纸受众提前在第一时间读报,从而产生“明天的报纸今晚看”的特殊感觉。既达到提前播报新闻的目的,同时让报纸受众对纸媒产生亲近、依靠和信赖感,实现媒体、受众双赢的效果。
多措并举“活”纸媒。相信只要我们纸媒人顺应潮流、创新思维、勇于改革,纸媒的明天一定会阳光灿烂!
(编辑:高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