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现场感增加新闻的表现力

2017-01-27 02:52戚富岗
中国地市报人 2017年11期
关键词:现场感管理站细节

□戚富岗

(商水县网管中心,河南 商水 466100)

让现场感增加新闻的表现力

□戚富岗

(商水县网管中心,河南 商水 466100)

现场,就是新闻事件发生的真实时间和真实空间,也就是某一时空范畴内,人物、事件、环境、声音、细节等诸多信息元素的组合。现场感的存在,迎合了受众求真求新的心理,促成了新闻的真实感。

传播心理学研究表明,信息对受众的冲击力与传播者、受众贴近信息源的程度紧密相关,这种冲击力的强弱与信息的真实感成正比。现场感在新闻报道中能给受众带来参与感和介入感,增强受众同新闻信息的交流感,是新闻力量的放大器。因此,新闻工作者应该把现场感与真实感当成自己追求的目标。重视现场感,也是我国新闻界的优良传统之一。新华社原社长吴冷西同志曾对新闻写作提出八条要求,其中的第六条是“生动活泼、饶有风趣,为群众喜闻乐见”。

那么,应如何增加新闻的现场感呢?不妨从小处入手,先抓一点再及全局,抓住事件中最生动、最富有人情味的概括点和突出点。通过对新闻事件中一些特殊细节的把握,抓住现场细节,走进受众心灵,可以使受众在其构建的共有时间和空间内接收到更多、更新、更准的新闻信息。

比如,2004年,江苏省发生了影响很大的铁本钢铁公司违法占地事件,两年多地时间很多媒体要么报道所谓的“真相”“前因后果”,要么渲染所谓的“内幕”,要么避而远之,不敢接近。而《经济日报》的记者却走近“铁本”、走近江苏,通过耐心细致的采访,以大量的生动事例和细节,反映了江苏全省在宏观调控中痛定思痛,把教训变成财富的经验做法,获得了当年《经济日报》、“两会报道”的最佳通讯奖,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再如,央视著名记者张泉灵在对汶川地震进行报道时不仅对抢修中遇到的困难、抢修的进度等大家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报道外,还巧妙地运用一系列数字和观众共同“做了一道计算题”。由于山体垮塌在路面堆积的一万方土量,即使是挖掘机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每小时也只能清理掉30方。这样的话,也就是说需要300多个小时,即十几天的时间才能打通213国道。通过这样真真切切的细节报道,既把问题、困难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又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让观众就仿佛来到土方跟前,情不自禁帮助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穆青先生曾写过一篇《农业经营管理站的诞生》的新闻报道。文中叙述,农村实行大包干责任制以前集体经济的财务被群众说成是:“糊涂庙,糊涂神,糊涂糨糊一大盆”。说干部是:“嘴是流水账,肚子是总账,口袋是小银行。”说提留款是:“只要干部经手,只有少,没有多,到头来鸡飞蛋打狗舔灯。”表示“只要大队、生产队干部不摸这批钞,提留再多些也愿意。”而建立公社农业经营管理站后,农民十分满意。他们认为实行这个做法,今后“不怕保管挪秤砣,不怕会计笔尖戳,队长想摸摸不着。”穆老抓住农业经营管理站诞生之前和诞生之后形成鲜明对比细节的描写,真切表现了农业经营管理站的成立非常必要和及时,充分表达了农民兄弟在农业经营管理站出现后的满腔喜悦之情。

需要强调的是,新闻作品的现场描写是为新闻主题服务的,所以,要充分考虑如何在最恰当的位置安排材料。在受众接受新闻作品的过程中,一般来说有个对新闻事件逐渐了解的过程,也会有个兴趣、情感和注意力的积累过程。如果材料安排的不当,有可能会影响受众的情绪和对新闻事实的了解。新闻的主题和标题是一致的,事件单一的新闻作品中,可以把新闻事件最高潮时的场景和细节概括写进新闻导语中去。这样既恰当表现了主题,又较好地增强了现场感。

在进行现场描写时,还要注意新闻的语言风格问题。通常情况下,概括性的表达多用长句,而现场生动的细节描写则宜用短句,采用直述式的语言。最好将两部分之间语言风格统一协调,以免影响整篇作品的表现力。应充分发挥新闻语言的最大特色白描其作用,而尽量少用那些概念化、公式化、专业化的语言和术语。

穆青在他采写的扶沟新事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我们走近路边一个鸭棚,只听一声吆喝,成群的鸭子摇摇摆摆地走出了鸭棚,片刻功夫,百把平方米的圈里,挤满了上千只鸭子。”从这一段话来看,穆老当时定是真真正正来到了鸭棚边,而且观察得仔细认真。寥寥数笔就把读者的眼光带到了养鸭现场,生动表现出养鸭场的热闹情景,也折射出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这段话很见语言功力,既通俗易懂,又清新自然,就好像是在读中国当代散文家汪曾祺老人的散文一般。

新闻作品贵在简明扼要,但这一点与现场的细节描写并不矛盾。现场描写和简洁的要求并不是不可调和的,关键是要认真选好能突出主题的现场材料,并让它和整个新闻事实在逻辑上成为联系紧密的整体。

(编辑:高秉喜)

猜你喜欢
现场感管理站细节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宿迁市救助管理站:小团队如何撬动大社会
大连市救助管理站:多个“第一”背后的秘密
写出新闻的现场感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浅论电视新闻特写的关键要素
细节取胜
电视新闻现场感初探
浅析运输管理站的档案管理应如何与时俱进
汉中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