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启示与借鉴

2017-01-26 15:58
党员干部之友 2017年3期
关键词:工业化德国工业

德国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启示与借鉴

2016年7月31日至8月20日,山东省新型工业化发展专题培训班在德国举办。通过在下萨克森州管理学院的集中学习,考察访问相关政府机构、银行、高校、知名工业企业,大家对德国新型工业发展进行了深入了解,学到了新知识,开阔了新眼界,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与德国新型工业化的差异化比较

德国是举世公认的工业强国、制造强国,纵观德国新型工业化进程,其发展基础与发展历程与我省有许多相通之处,其以“工业4.0”战略为代表的一系列对未来工业走向和相关问题的战略布局和对策,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

一是均依托资源崛起,德国工业转型之路值得我们借鉴。资源在我省工业发展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尤其是东营、济宁、枣庄等城市,至今对资源的依赖程度很高,“矿竭城衰”已成为省内许多地区迫在眉睫的危机。德国从事煤炭相关产业的历史悠久,随着资源日益枯竭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多年来德国政府一直致力于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对于我省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二是均侧重重工业,德国工业升级之路值得我们借鉴。我省工业结构偏重,化工、机械制造、钢铁等传统重工业产业较为发达,产业规模总量在国内均位居前列。而德国更是以重工业为主,其汽车和机械制造、化工、电气等部门是支柱产业。我省与德国拥有较为相似的产业结构和产品门类,并且德国也经历了工业由大到强的跨越发展,因此在产业升级、技术创新、节能降耗等方面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

三是均拥有坚实的中小企业基础,德国工业“隐形冠军”思路值得我们借鉴。目前,我省拥有各类中小企业近150万家,一批企业聚焦一个行业甚至一种产品,成为“小型巨人”或“配件明星”,涌现出了常林、豪迈、金麒麟等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行业单项冠军。中小企业同样是德国工业的中流砥柱,众多中小企业专业化程度强、技术水平高、灵活性强,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都很突出。我省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必须充分挖掘中小企业这一潜力资源,走出一条“专精特优”的发展之路。

四是均面临制造业升级压力,德国工业发展的未来战略值得我们借鉴。我省作为制造业传统大省,面对高端制造企业向发达国家本土回流以及低端制造环节向低收入国家转移“两头受压”的局面,必须加快制造业升级步伐。而德国尽管拥有世界一流的机器设备和装备制造业,也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软件与互联网技术相对较弱。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大力推动物联网和服务互联网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在向工业化第四阶段迈进的过程中先发制人。这为我们加快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跨越发展提供了有益的路径指导。

我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行动和计划与德国“工业4.0”都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针对工业升级发展提出的重要战略举措,两者的方向和着力点总体上是一致的。但从目前的发展现状看,我省与德国在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中还处在不同的阶段,存在明显差异。

一是企业层面的差异。德国的世界级大企业数不胜数,许多都处于行业和技术垄断地位。我省的企业绝大多数还没有做到这一步。同时,我省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多而不强、全而不精,缺乏十年磨一剑的“工匠精神”和打造“百年老店”的长远意识。德国制造业之所以能够冠绝世界,真正的支柱在于其富有活力的中小企业集群,特别是一大批拥有核心技术、极具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隐形冠军”。全球目前约有2734家“隐形冠军”,其中德国就有1307家,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

二是产业层面的差异。目前我省工业经济产业层次仍然偏低,多数处于价值链的中端甚至低端,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的产品较少,基础原材料、能源和高耗能产业占比偏高。而德国装备制造业极为发达,在机械制造的31个类别中,模具制造、数控机床、机械搬运等17个领域始终保持世界领先水平,形成了以高端品质、先进技术、完善售后为特色的竞争优势。

三是技术层面的差异。近年来,我省科技创新实现了长足进步,但创新支撑能力仍然不足,工业增长很大程度依赖产能扩大和产能叠加,企业盈利仍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低价能源和资源、较少的环境成本补偿等途径。而德国则是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增加产品数量和提高产品的质量,全面抢占“微笑曲线”两端,进而推动经济增长。尤其是德国非常重视基础研究、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等,其“工业4.0”战略将成功的关键聚焦于基础科学研究。同时,德国非常重视应用研究,并涌现出了一些著名的应用研究机构。

四是社会层面的差异。我省经过多年以来特别是近年来的发展提升,全省上下对于工业发展的危机意识、机遇意识、创新意识、环保意识、质量意识等有了显著提高,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体制机制也日益完善,但与德国相比,我省在这些方面的社会共识度仍然差距很大。德国长期以来非常注重基础科学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将质量视为生命已成为其普遍的社会共识,并十分注重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目前,德国约有30万个行业协会、联合会等非政府组织,这些非政府组织在信息共享、技术服务、市场开拓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围绕实施“工业4.0”战略,德国形成了一套以政府部门为龙头、半官方服务机构为框架、各类商会和协会为桥梁、社会中介为依托的服务体系和网络,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系统性的有效支持和服务。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中,我省除了各级政府的引导、支持和推动之外,还应该大力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协同机制建设。

五是政策层面的差异。近年来,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我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省研究立项数量和创新投入不断增长。仔细研究德国“工业4.0”,我们不难发现,这个战略最重要的因素是基础科学研究。相比之下,我省基础科学的研究比较薄弱,科研创新能力不强,很难有重大突破。在配套政策方面,历届德国政府在经济和产业发展特别是基础性研发、人才队伍建设、法律制度保障等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借鉴。

对加快推进我省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建议

德国等发达国家实施的“工业4.0”“再工业化”等战略,是应对新的全球化挑战,保持领先性竞争优势的重大举措。我们应充分借鉴学习,结合我省工业发展实际,进一步明确全省工业转型升级的方向、路径和重点,确保山东工业经济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1.下决心抢占智能经济制高点。建议把两化深度融合作为工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关键突破口,加快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等主要环节的融合渗透,提高传统产业的自动化、智能化、集成化和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重点提高现代装备制造、现代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化集成应用和协同创新,攻克核心关键技术,抢占发展制高点。加快发展两化融合衍生产业,加快信息化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积极培育新型信息消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全面扩大工业经济对外开放。应高度重视加强跨国合作,虚心学习“工业4.0”等世界先进的发展理念、商业模式和管理经验,强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积极引进研发团队等智力资源,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切实提高“引进来”水平。同时,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山东实力强的优秀企业“走出去”,学习美的并购库卡公司的做法,到发达工业国家收购技术、管理、市场份额等方面内在价值高的外国企业,走出一条借梯上楼、借船出海的捷径,快速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支持跨国公司在我省设立采购中心、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发展配套企业。

3.积极培育示范区和样板企业。一是分区域建立新型工业化示范区。选择在济南、青岛、淄博、烟台、济宁等带动辐射能力强的地区建立示范区,支撑和引领全省新型工业化发展。二是分行业建立样板企业。重点在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产业领域及传统优势产业领域,通过引进、合作、扶持等方式打造一批样板企业。三是实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工程。选择一批重点行业关键技术领域,以骨干企业为龙头,整合科研实力雄厚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组建以产业化为方向和目的的研发联盟,集中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加快形成技术优势和产业规模。

4.建立有力的政策保障体系。一是更有效率地发挥政府引导和促进作用。政府对新型工业化的支持,应更多地采用建立产业基金、股权投资、风险投资的方式,健全两化融合与安全、环保等重要指标体系,实行市场化管理和运作,精准发力。二是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政府不能强制命令、包办一切,建议实行更大尺度的放权、更高效的资源配置来实现企业主体地位,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三是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议“千人计划”“泰山学者”“领军计划”等人才工程,进一步向工业领域倾斜,扩大高端人才队伍规模,加大海外顶尖人才引进力度;同时,提高双元制职业教育水平,建设高技能蓝领工人大军,夯实新型工业化的人力资源基础。

猜你喜欢
工业化德国工业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工业人
德国弃煤的烦恼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梦梦”“娇庆”德国行
工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研究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开始敲门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