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文化浸润时代人心

2017-03-17 06:49
党员干部之友 2017年3期
关键词:大会诗词传统

□ 宗 禾

让传统文化浸润时代人心

□ 宗 禾

在浩如烟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中国诗词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沉淀在每一位中华儿女血脉里的文化基因,能唤醒每个人心底最温暖的记忆。丁酉新春,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强势霸屏。它不仅唤起了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尊崇,也引发大家的思考: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们该如何传承发扬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何才能浸润时代人心,走上复兴之路?

一档电视节目激活国人诗心

今年春节期间,什么节目最火?不是明星大腕齐刷脸的各台春晚,也不是各大卫视黄金时间段的影视剧,而是一档主打“中华诗词”的文化益智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

自节目开播以来,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等各大主流媒体的微信公众号,都在发布有关节目台前幕后的消息;新浪微博上有关《中国诗词大会》的话题阅读量超过1亿人次;参加节目的众多选手相继上热搜;节目评委变成人们追捧的对象;就连主持人董卿也成为通吃各个年龄段的资深“央视网红”……特别是在2月7日节目总决赛播出后,关注热度达到了顶峰,夺冠的复旦附中16岁选手武亦姝一夜间圈粉无数。据统计显示,该节目收官战收视率突破1%,市场份额超过第二名30%,10期节目累计收看观众达到11.63亿人次,点爆收视热点。

《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之后,自主研发的第4个“大会”,旨在让大家重温经典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一开始,《中国诗词大会》却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总监阚兆江最为担心的一个“大会”。因为诗词和人人都要写的字、和紧跟日常生活的成语不同,自古多为文人雅士所爱,容易曲高和寡。想不到的是,《中国诗词大会》却成了最火的一个“大会”。去年第一季首播时,收视率就达到了全国第四位。今年播出的第二季更是甩开众多热门节目与剧集,强势霸屏。

除了收视率高,节目更收获了良好的口碑。在豆瓣网上,两季节目评分均超过8分,网友盛赞其为“综艺节目中的一股清流”。特别是在第二季节目播出期间,无数网友跟着电视机答题,在微博、微信上热烈讨论,更有人恨不得能冲入百人团比赛一把。即便节目收官多日,网络上涌现的各种版本的古诗词闯关测试游戏,仍不乏关注者与参与者。

《中国诗词大会》为何会受到观众的热烈追捧?“这个节目火最深层次的原因,就是中国人仍有不死的诗心。”节目嘉宾、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认为,节目之所以走红,是因为唤起了人们深藏心中的诗意,激活了国人的诗心。一首首动人心魄的诗歌,一声声铿锵入耳的韵律,唤起的是历史的鲜活的记忆,激荡的是民族文化历久弥新的精魂。传媒研究者靳智伟也表示,中华民族是诗的民族,中国人对诗词有着独特的文化情结,这构成《中国诗词大会》热播的社会基础。古诗词虽然“曲高”,但“和者众”,人们都有着咿呀学诗的共同经历和共同记忆。正是这些共同的记忆,构成了文化传承的大众基础,所以《中国诗词大会》带着深埋于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文化基因,用国人耳熟能详、打动人心的诗词,在带领全国电视观众重温中华经典诗词的同时,也完成了一次跨越千年、沟通古今、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精神之旅。

生活中不能没有“诗和远方”

中国诗词,是中国人的精神礼赞。很少有哪个民族,能像我们这样,拥有灿若星汉的经典诗篇;也很少有哪个国度,能像我们这样,无论童叟都能念诵几句古典诗词。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诗歌缘起,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唐气象,再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革命情怀,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以其纵横捭阖的集纳,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了观众对传统文化的由衷钦佩和无比自豪。“铜雀台”是谁修的?“谢公屐”的“谢公”是谁?“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看”怎么读?类似“日用而不知”的知识,丰富了观众的眼界学识,也激发起不少人学习传统文化的自觉。

然而审视现实,令人汗颜的是,在当今这样一个快餐时代,在网络上吐槽争论的人多了,饱读诗书的人少了;重视颜值体型的人多了,专注于文化内涵的人少了。即便开卷有益,带着功利目的去阅读文章的人多了,通过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去提升文化素养的人少了。步入书店,最显眼的地方往往摆放着成功学、职场技巧、商业推销之类书籍,诗词歌赋等传统文化的书籍往往被束之高阁。有人说:“网络时代,一部手机在手,哪首诗词找不到,干吗还要背呢?”可是,如果我们连诗词的名字都不清楚,关键句也不记得,又如何搜索呢?至于感悟诗句的意境和哲理,并信手拈来应用,那就更谈不上了。

是我们这个民族缺乏文化素养和文化基因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恰恰反映出当代中国人的心灵仍然渴望古典诗词的甘霖,折射出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诗和远方”。冠军选手武亦姝惊艳大众,不仅是因为2000多首诗词的记忆量,更是因为她身上从容淡定的气质满足了人们对“古典才女”的所有想象。公众对这样一种古典气质的激赏,也正是对优秀传统文化中那种沉静、厚重的向往。只是,在这样一个快餐时代,浮躁的气息似乎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即便明白开卷有益的道理,许多人依然缺乏耐心与沉静,不愿去品味诗词歌赋带来的美好意境。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殊不知,古意盎然的诗词,一字一词里见乾坤,滴水映月般表现大千世界,浅唱低吟一首,可让人不知不觉地体会到古风意韵,体会到当下普遍浮躁的社会环境之外的风雅浪漫,让人受到文化的洗礼,快生活“慢”下来。余光中曾说:“一个人可以不当诗人,但生活中一定要有诗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一定要强迫自己背诵大量诗词,但可气定神闲地读一读诗词,品一品古韵;我们不一定要对诗词具有强烈的喜爱,但不要尘封我们的“诗心”,勿忘我们的文化基因。

让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诗词是小众的,但在某些家庭、某个人的心灵岛屿里,诗词却是千山万水,是他们的‘主旋律’。”《中国诗词大会》一位观众的感触,引来许多人同声感慨。

重新品味诗词大会,我们会发现,真正留住我们的还是传统文化本身带给人的精神振奋。农民大姐白茹云曾患淋巴癌,诗词给了她用朴实乐观直面清贫家境和病痛煎熬的力量,也让人看到了文化滋养如何对抗命运多舛;65岁的农民王海军,一边摆着修车摊,一边和众人“推敲”诗词语句,如果有人帮他改一个字,他就请对方喝一瓶啤酒;北大工科博士陈更说,古诗词中关于人性、历史的内容,可以映照在自己当下的生活里,“给你一点引导,让你面对挫折的时候、情绪起伏的时候该怎样去自我修行”……古典诗词的力量,正在于穿越千年而与普通个体的人生和命运发生关联,并在个体面对生活的惊涛骇浪时给予他们平静的力量。诗心是个人的,而诗意是共同的,诗歌里有的是古今一脉的文化印记,有的是慰藉人生的精神给养,有的是耐人寻味的审美趣味……千百年来,诗词给了中国人太多。

诗言志,歌咏言。一部中国诗歌史既是浓缩的中华文化精华,更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精神风貌的展示。诗词以最凝练的语言和优美的韵律,把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内化为人们的心灵认知,穿越时代而依然具有浸润心灵、启迪人心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要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那么,怎么传承?值得欣喜的是,在春节前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要将文化传承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要求大力宣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引导人们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这份《意见》内容之丰富,规划之翔实,令人心动。毕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愈往前行,愈需要从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汲取力量。只有饮水思源,从绵延不绝的文明中借鉴智慧,才能走得更有底气。

今天,我们重温那些代代相传的诗词文本,不是因为它们行将消失、即将毁灭,也不是因为我们忧思古人、恋旧复古,而是因为它们记述着我们民族所特有的精神追求、人文情怀和智慧力量,是我们生生不息的文化滋养,是我们走向复兴的精神支撑。在今天这个文化多元、选择多样的时代,让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我们应有视通万里、贯通中西的容纳胸怀,也要激发返本开新、别开生面的时代创新力,但决不能脱离传统文化的根脉。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文化是流动的历史,只有让古代的精粹流入今天的生活,让古人的哲思照耀今人的征程,我们才能怀着自信从容前行。

猜你喜欢
大会诗词传统
WAIC与WIC大会简介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声讨大会
老传统当传承
大会选举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