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嘉贤
高水平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沈嘉贤
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需深化就业与转型升级、就业与职业培训、就业与精准帮扶、就业与创业创新、就业与“放管服”融通融合
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失业保持较低水平。截止到2016年末,全省就业人员3760万人。从就业总量来看,2012-2016年一直保持稳步增长趋势,2016年比2012年的3691万人增加了69万人,年均增加13.8万人,平均增速为0.5%,五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500余万人。在就业形势面临巨大压力情况下,登记失业率连续五年下降,稳定在3%左右,低于全国1个百分点,维持在较低水平。
就业结构趋于优化,新增长点开始显现。随着一整套转型升级组合拳出击,浙江省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不断深化调整,就业在产业中的分布也发生了较大变化。2012-2016年,第一产业减少了56万人,第二产业减少了99万人,第三产业增加了224万人。浙江省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已经从2012年末的14.1:51:34.9转变为2016年末的12.4:47.4:40.2,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提高了5.3个百分点。目前,以八大万亿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省从业人员比例接近50%,并且增长态势强劲,从业人员增长率远超全省从业人员平均增长率。
创业带动就业效应进一步发挥。创业促进就业规模扩大,创业主体数量逐渐增多,创造的就业岗位增加,吸纳就业人数增长。2016年末,在册市场主体528.6万户,与2012年相比,净增184.5万户,增长53.6%,全省个体和私营经济从业人员2269万人,占全省从业人员总数的60%。2016年末,全省15个省级产业集聚区投产企业近5000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61家。78个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共入驻企业近3万家,创业人员超过13万。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电子商务领域直接解决就业超过235万人,间接带动就业约605万人。
适应转型升级是新时代就业工作的大背景。我们正身处在新一期技术革命时代,人工智能、3D打印、物联网技术都在深刻改变着生产和生活方式,以技术创新驱动的新增长方式对就业的影响也开始加剧。“机器换人”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也造成传统制造行业岗位的流失,据统计,2015年全省仅一线操作岗位就减少57.7万个,占全省制造业岗位总量的4.1%。一般来说,一条自动化流水线更新的劳动替代率能够超过一半以上,这在短期内可以缓解用工过度需求的压力,中长期来看,人力资源市场岗位供需也会随之发生调整和优化,简单重复性劳动力需求空间会越来越小,复合型技术创新类从业者需求越来越旺盛。
化解结构性矛盾是新时代就业工作的主格调。进入新时代,全省就业结构性矛盾已经取代就业总量矛盾成为就业工作的矛盾。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根本的就是发展不协调不充分在就业领域的集中体现,一方面,今年来人力资源市场求人倍率一直保持在1以上,技能人才的月均求人倍率更是接近2,表明人力资源市场总体需求大于供给,特别是技能人才更为稀缺;另一方面,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一些生产型企业减少了人工岗位的配额,这些因为旧动能的更替转移出的劳动力难以适应新岗位要求,由此产生的失业人员转移就业面临压力。另外,青年就业群体的就业难度会长期存在,今年浙江省高校毕业生连同外省赴浙求职人数超过40万,有相当一部分会面临专业结构及就业意愿和市场需求不匹配的问题。
释放人才红利是新时代就业工作的牛鼻子。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提出“浙江人才优势要与时俱进、更上层楼”,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近年来,浙江省人力资源已近从无限的开放性资源慢慢转变为了有条件的约束性资源,就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已经从2010年峰值的77.5%下降到2016年的74.9%。可以预见,未来浙江省经济发展不会回到“低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发展老路,就业增长也不能仅靠总量和增量的扩张来实现,而是更多地需要通过提高人力资源本身素质和劳动技能,加强存量开发的方式来实现。与同为沿海发达省份的山东、江苏、广东相比,浙江人才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处于追赶者的角色,如何按需施策、精准发力,大力培养和引进与浙江省发展战略契合的科研创新、经营管理、专业技术等各类人才,是新时代就业工作的关键所在。
促进创业创新是新时代就业工作的发动机。创业创新不仅是发展的源动力,也会给就业带来“倍增效应”。在国家鼓励“双创”的大环境下,特别是针对重点就业群体的扶持政策力度加大,劳动力资源结构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创业主体呈现多样化的态势,创业类型也有生存型为主转向发展新为主。接下来,按照省党代会提出“创新强省”工作导向,更多的创新平台、创新举措、创新方式会相继迸发,创业条件和环境会进一步改善,各类社会群体都有可能成为创业者,创业活动范围、内容和方式也会更加多样化,创业带动就业效应会比以往更加凸显。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创新创业的复杂多样化也会对就业形态带来变革,会催生出一批新的模式和业态,在巩固加强原有和谐劳动关系的同时,需要保证新业态下的非正规就业和灵活就业创业就业者的权利,这也是下一阶段就业工作需要探索的地方。
完善公共服务是新时代就业工作的稳定器。十九大报告提出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民生工作离不开公共服务,公共就业服务是市场经营性人力资源配置的有效补充,特别是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免费、合适的就业服务。目前,浙江省社区(村)一级基层服务平台基本做到全覆盖,在硬件设施保障的同时,地区间在机构、经费、人员等方面投入差距导致了发展不均衡、服务缺乏有效性等问题。这就需要公共就业服务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打破部门和区域间的信息壁垒,以“互联网+”和大数据推动信息化平台建设,满足不同劳动者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让公共服务真正做到公平、普惠与共享。
深化就业与转型升级融通融合。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一定要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积极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动能转换和区间调控的先决条件。加强宏观政策与就业政策的衔接,在制定各项社会经济政策时要统筹评估对就业岗位、就业环境、失业风险等带来的影响。推动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同,既要注重发展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又要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特别围绕八大万亿产业,创造更多的高质量工作岗位。提高区域发展对就业的拉动力,针对浙江省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不同区域定位功能的发展,围绕重大项目就业岗位和技能培训需求,主动提供人力资源服务,对可能造成现有就业岗位流失、所涉及领域就业吸纳能力下降等情况的,要做好失业动态监测、预测预警和预防调控工作。
深化就业与职业培训融通融合。就业的最终理想是实现自身价值,这需要贯彻人才发展理念,以实现终身职业教育为追求,提高职业培训质量,使人才振兴计划落地生根。加快建成一批全国一流技师学院,按照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设置专业。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统筹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增加技能型人才输出。打通各类人才的发展通道,健全技能人才多元化评价机制,建立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与相应职称比照认定制度,增加高层次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和较低层次劳动力市场的稳定性。
深化就业与精准帮扶融通融合。促进重点人群就业是就业工作的重点任务,应该在研究分析各类重点群体就业特征和诉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引导各类群体有序进入劳动力市场。针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鼓励他们多渠道就业,特别是到中小企业、基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针对过剩产能企业职工,要总结杭钢安置员工的成功经验,妥善处理劳动关系,落实单位新增岗位吸纳、支持自主创业、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扶持政策。针对退役官兵,要做好军转干部工作安置和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同时积极开展岗位推荐、职业培训、创业孵化等服务。针对残疾人,要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定向招录安置,加大福利企业的税收优惠和资金补助,助推残疾人电商创业就业。针对低保人员和长期失业人员,要建立实施动态信息跟踪制度,拓展公益性岗位类型和数量,持续开展各类援助活动,确保他们能得到及时有效安置。
深化就业与创业创新融通融合。平台经济、众包经济、分享经济等创新经济的发展,需要构建适应新业态发展规律、满足新业态集聚需要的就业政策和就业环境。要持续优化创业生态,支持创业平台建设,为各类特色小镇、众创空间、孵化基地等平台提供各类服务。要支持新就业形态的发展,重点是农村电商、养老家政、物流快递等吸纳劳动力较强的新型服务业,扩大新兴业态就业规模,同时探索符合新就业形态发展的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制度,使劳动者享受同等就业权利。要创新信息整合,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搭建全省集中统一公共就业信息平台,实现各部门数据的相互联通,准确掌握全省劳动力的规模结构,为就业服务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深化就业与“放管服”融通融合。就业公共服务要以“最多跑一次”为突破口推动服务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健全服务制度和规范,细化服务标准和流程,完全解决“最后一公里”就业公共服务问题。要构建统一高效的人才市场体系,改进人力资源配置模式,形成依托市场的运行机制。要充分贯彻“互联网+人社”要求,推动就业服务向移动端、自助终端等延伸,推广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反馈,实现服务管理全程信息化,打破信息孤岛,逐步实现与社会保障卡“证卡合一”。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